src/App.vue
@@ -19,6 +19,7 @@ <aviationEtiquette v-if="activeBook.name == 'aviationEtiquette'"></aviationEtiquette> <preschoolGameGuidance v-if="activeBook.name == 'preschoolGameGuidance'"></preschoolGameGuidance> <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 v-if="activeBook.name == '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 v-if="activeBook.name ==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 </div> </template> <script> @@ -62,6 +63,7 @@ aviationEtiquette: ()=> import("./books/aviationEtiquette/view/index.vue"), preschoolGameGuidance: ()=> import("./books/preschoolGameGuidance/view/index.vue"), 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 ()=> import("./books/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view/index.vue"),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 () => import("./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view/index.vue"), }, data() { return { @@ -105,12 +107,13 @@ // aviationSafety //安全检查实务 // aviationEtiquette //礼仪服务 // preschoolGameGuidance //学前游戏指导 preschoolGameGuidance // 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 // 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 //幼儿园语言活动 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 //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 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 第2版 this.activeBook = await this.config.getBookConfig( process.env.VUE_APP_RESOURCE_CTX + (process.env.VUE_APP_ENV == "product" ? process.env.VUE_APP_BOOK_ID : "kindergartenLanguageActivity") :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 ); // this.activeBook = await this.config.getBookConfi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Fonts/FZHTJW.ttfBinary files differ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Fonts/FZLTXIHJW.ttfBinary files differ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Fonts/FZLTZHJW.ttfBinary files differ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css/default.less
New file @@ -0,0 +1,1092 @@ .temp-bookInnerContentSports { width: 100%; height: 100%; overflow: auto; .page-main { width: 100%; height: 100%; overflow: auto; .public-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 { font-family: "宋体"; max-width: 816px; min-width: 375px; margin: 0 auto; border-color: #f49a4c; height: 100%; font-size: 18px; .page-box { box-sizing: border-box; min-height: 1150px; margin-bottom: 20px; box-shadow: 0 3px 6px 1px #00000029; background-color: #fff; position: relative; } .notIndent { text-indent: 0 !important; } .chapter { .imgBox-003 { width: 100%; height: 280px; margin-bottom: 18px; } .imgBox { display: flex !important; flex-direction: column-reverse !important; position: relative !important; .img { margin: 0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important; position: absolute !important; left: 50% !important; transform: translateX(-50%); bottom: -2% !important; } img { height: 80%; } } .bk-xyx {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flex-end; text-indent: 2em; textarea { width: 80%; max-width: 630px; border: 1px solid #35ACD6; border-radius: 5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30px; padding: 10px; box-sizing: border-box; } textarea:focus { outline: none; border-color: #000; } } .videoBox { width: 100%; padding: 20px; box-sizing: border-box;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space-around; flex-wrap: wrap; align-items: center; // background-image: url('../images/bj-v.png');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center; background-size: 100% 100%; border: 3px dotted #9bc3c2; border-radius: 20px; .videoItem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justify-content: center; align-items: center; .video-border { width: 280px; border: 2px solid #9bc3c2; border-radius: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video-one { width: auto; height: 250px; border: 2px solid #9bc3c2; border-radius: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 .block { font-size: 16px; color: #333; font-weight: 600; font-family: '楷体'; } .bk-xyx { textarea { width: 100%; max-width: 630px; border: 1px solid #35ACD6; border-radius: 5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30px; padding: 10px; box-sizing: border-box; } textarea:focus { outline: none; border-color: #000; } } .coverImg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object-fit: cover; } .coverImgBg { background-image: url('../images/z2.jpg');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top; background-size: 100% 480px; padding-top: 480px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 ul { list-style-type: none; } li { list-style-type: none; } @font-face { font-family: "FZLTZHJW"; src: url("../Fonts/FZLTZHJW.ttf"); } @font-face { font-family: "FZLTXIHJW"; src: url("../Fonts/FZLTXIHJW.ttf"); } @font-face { font-family: "FZHTJW"; src: url("../Fonts/FZHTJW.ttf"); } .custom_tag2 { background-color: #f1be49; color: #ff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padding: 0.5px; border-radius: 1.5em; font-size: 1.1em; padding: 2px 10px 2px 10px; font-weight: bold; margin: 0;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0.5em; } .custom_tag1 { background-color: #35acd6; color: #ff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padding: 1px; font-size: 1.1em; padding: 3px 10px 3px 10px; font-weight: bold; box-shadow: 15px 0px 0px 0px #f5d83e, -15px 0px 0px 0px #f5d83e; margin: 0;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0.5em; } .custom_tag { background-color: #35509f; color: #ff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padding: 1px; border-radius: 1.5em; font-size: 1.1em; padding: 10px 20px 10px 20px; font-weight: bold; box-shadow: 30px 0px 0px 0px #f5d83e; margin: 0;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0.5em; } span.under1 { border-bottom: 2px solid #f0bd4a; border-width: 2px; } div.bodycontent-div-center { font-family: "DK-HEITI", "方正兰亭黑简体", "黑体"; margin: 1em 1em 1em 1em; font-weight: normal; border-width: 1.5px; border-color: #dfb27d; padding: 1em; } img.bodycontent-divcenter-image { float: center; clear: both; height: 140px; margin: 15px; } .module_block { display: flex; font-size: 1.1em;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left: 90px; justify-content: center; align-items: center; margin-right: 91px; } .module_block .custom1 { background-color: #9acc77; padding: 10px 20px; color: #ffffff; /* position: absolute; */ /* left:0; */ /* top: 50%; */ border-radius: 0.5em 0em 0em 0.5em; /*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 .module_block .custom2 { background-color: #e9f3e0; padding: 10px 20px; color: #75a64e; font-weight: bold; border-radius: 0em 0.5em 0.5em 0em; } div.bodycontent-div-left1 { font-family: "DK-HEITI", "方正兰亭黑简体", "黑体"; margin: 1em 1em 1em 1em; font-weight: normal; border-width: 1.5px; border-color: #dfb27d; padding: 1em; background-color: #f0f8ff; } div.bodycontent-div-left { font-family: "DK-HEITI", "方正兰亭黑简体", "黑体"; margin: 1em 1em 1em 1em; font-weight: normal; border-width: 1.5px; border-color: #dfb27d; padding: 1em; } img.bodycontent-divright-image { float: right; clear: both; height: 140px; margin: 15px; } img.bodycontent-divleft-image { float: left; clear: both; height: 110px; margin: 15px; } div.bodystyle {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padding: 10% 10%; box-sizing: border-box; line-height: 30px; } span.zt-0 { color: #0087af; } p.pzt-0 { color: #0087af; font-size: 18px; } p.pzt-0-right { font-size: 18px; color: #0087af; text-align: right; } p.pzt-1 { font-weight: bold; color: #0087af; font-size: 18px; } div.sgc-toc-title { font-size: 2em; font-weight: bold; margin-bottom: 1em; text-align: center; } div.sgc-toc-level-1 { margin-left: 0em; } div.sgc-toc-level-2 { margin-left: 2em; } div.sgc-toc-level-3 { margin-left: 2em; } div.sgc-toc-level-4 { margin-left: 2em; } div.sgc-toc-level-5 { margin-left: 2em; } div.sgc-toc-level-6 { margin-left: 2em; } .imz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note { font-size: 0.85em; } .block { color: #00adef; } .block2 { text-align: center; } .block1 { color: red; } .img { font-weight: bold; font-family: "FZLTXIHJW";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0.85em;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text-indent: 0em; } .img1 { font-family: "FZLTXIHJW"; text-align: right; font-size: 0.85em;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2em; text-indent: 0em; } p { margin-top: 1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msyh"; } .cover { width: 100%; padding: 0px; } .center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text-indent: 0em; } .center-ss { text-align: center; color: #ef8472; font-weight: bold;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text-indent: 0em; } .left { text-indent: 0em;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 .left2 { font-size: 1.3em; text-indent: 0em; font-weight: bold;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 .right { color: #00adef; text-align: right;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 .left1 { text-indent: 0em;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 .center1 { text-align: center; color: #00adef;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text-indent: 0em; } .right1 { text-align: right;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0%; } .quote { margin-top: 0%; margin-bottom: 0%; margin-left: 1em; margin-right: 1em;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cnepub", serif; } h1 { font-family: "FZLTZHJW"; line-height: 2em;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em; margin-bottom: -0.8em; margin-top: 1em; text-indent: 0em; } .h1-zt { font-family: "FZLTZHJW"; line-height: 2em; color: #01afee;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9em; margin-bottom: 1em; margin-top: -0.5em; text-indent: 0em; } .h1-bk { box-shadow: 0em 0.1em 0em 0em #c3c2c0;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right-style: solid;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left-style: none; padding: 0.1em 0.8em 0.1em 0.5em; font-weight: bold; color: #000000; margin-bottom: 1em; margin-top: 1em; } h1.jz {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front { font-family: "FZLTZHJW";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1em; color: #00adef; margin-top: 0.2em; 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h2 {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FZHTJW";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em; margin-bottom: 0em; margin-top: 1.5em; text-indent: 2em; } .h2-zt { background-color: #3c84a5; color: #ffffff; border-radius: 0.2em 0em 0em 0.2em; margin-bottom: 1em; margin-top: -0.5em; padding: 0.2em 0.5em 0.2em 0.5em; } .h2-zt1 { border-radius: 0em 0.2em 0.2em 0em; padding: 0.2em 0.5em 0.2em 0.5em; background-color: #316076; color: #ffffff; margin-bottom: 1em; margin-top: -0.8em; line-height: 40px; } .h3-zt { background-color: #9bc3c2; color: #ffffff; border-radius: 0.2em; margin-bottom: 0em; margin-top: -0.5em; padding: 0.1em 0.2em 0.1em 0.2em; margin-left: -3.5em; margin-right: 5px; } .h3-zt1 { background-color: #9bc3c2; color: #ffffff; border-radius: 0.2em; margin-bottom: 0em; border-bottom: 4px dotted #9bc3c2; margin-top: -0.5em; padding: 0.1em 0.2em 0.1em 0.2em; margin-left: -3.5em; } h3 { font-family: "FZHTJW"; font-weight: bold; color: #1d668f; border-bottom: 4px dotted #9bc3c2; font-size: 1.3em; margin-bottom: 1em; margin-top: 1em; text-indent: 2em; margin-left: 1.5em; } h4 { font-family: "FZHTJW"; font-weight: bold; border-radius: 1em; color: #316076; background-color: #f3f3f3; margin-bottom: 0.5em; margin-top: 1em; font-size: 1.2em; text-indent: 1em; } h5 { font-family: "FZHTJW"; margin-bottom: 0.5em; margin-top: 1em; color: #316076; font-size: 1.15em; text-indent: 2em; } .zt-h6 { font-family: "FZHTJW"; color: #65c097; margin-bottom: 0.5em; margin-top: 1em; font-size: 1.15em; text-indent: 2em; } .bb { font-family: "cnepub", serif; font-family: "FZHTJW"; color: #66cccc; font-size: 1.1em; margin-top: 10px;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5px dotted #f4c388; margin-left: 2em; 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0em; } .u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img-0 { width: 100%; } .img-a { width: 95%; } .img-b { width: 70%; } .img-c { width: 60%; } .img-d { width: 50%; } .img-e { width: 45%; } .img-f { width: 40%; } .img-g { width: 30%; } .img-h { width: 20%; } .img-i { width: 10%; } .img-j { width: 5%; } .img-zt { height: 6em; margin-top: -1.5em; margin-bottom: -0.4em; margin-left: 15%; } .inline { height: 1.3em; margin-bottom: -0.3em; } .inline0 { height: 3em; } .inline0-1 { height: 2em; } .inline1 { height: 3em; margin-top: 0.5em; margin-bottom: -0.5em; } .inline2 { height: 2.3em; } .img-qj { height: 7.5em; margin-bottom: -3.4em; margin-right: 0.5em; } .kaiti {} .kaiti1 {} .bk-bwh { background-color: #dfebf7; font-size: 1.2em; padding: 25px; border: 4px dotted #197abf; } .ls1 { text-align: center; color: #00b1f5; font-family: "STKaiti"; } .ls2 { color: #00b1f5;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1em; } span.lsyq-1 { background-color: #0082d4; padding: 0.2em 0.4em 0.2em 0.4em; border-radius: 1.2em; margin-right: 0.5em; 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3em; } span.hsyq-1 { background-color: #ffb7d4; padding: 0.2em 0.4em 0.2em 0.4em; border-radius: 1.2em; margin-right: 0.5em; 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3em; } .zt-hs1 { font-weight: bold; color: #f0855b; font-size: 1.2em; } .h1-zt1 { padding: 5px 25px 5px 25px; border-radius: 10px 0px 0px 10px; background-color: #5392c7; font-size: 1.2em; color: #ffffff; } .h1-zt2 { padding: 10px; background-color: #b1dde0; margin-right: 2em; color: #ffffff; padding: 5px 50px 5px 25px; border-radius: 0px 5px 80px 0px; font-size: 1.2em; } div.bk { border: 3px solid #bbbcc0; padding: 3px 10px 3px 10px; margin-top: 1em; border-radius: 1.5em; margin-bottom: 1em; } div.bk2 { border: 2px dashed #000000; padding: 3px 10px 3px 10px; margin-top: 3em; margin-bottom: 1.5em; } div.bk-tp { margin-top: -3em; margin-bottom: 0.5em; margin-left: -2.7em; } .rwmb-2 { margin-top: 0.1em; margin-bottom: 0.5em; height: 3.4em; } div.bk-tp1 { margin-top: -2.8em; margin-bottom: 0.5em; margin-left: -2.7em; } .rwmb-3 { margin-top: 0.1em; margin-bottom: 0.5em; height: 2.5em; } .rwmb-4 { margin-top: 0.1em; margin-bottom: 0.5em; height: 2.2em; } div.bk4 { border: 2px solid #00aeed; padding: 1px 10px 1px 10px; margin-top: 2em; border-radius: 1.5em; margin-bottom: 1em; } div.bk4-1 { background: #e2f4fe; padding: 1px 10px 1px 10px; margin-top: 2em; border-radius: 1.5em; margin-bottom: 1em; } p.bj1-qjms { background-color: #5392c7; color: #ff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font-size: 1em; padding: 0.1em 0.7em 0.12em 0.7em; font-weight: bold; border-radius: 1.5em; margin-left: 0em;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position: absolute; top: -2em; } span.bj1 { background-color: #fdad6e; padding: 0.2em 1em 0.2em 1em; font-size: 1.1em; font-weight: bold; color: #ffffff; } div.bj1 { background-color: #ccecfb; padding: 0.2em 0.5em 0.2em 0.5em; border-radius: 1em; margin-bottom: 0.2em; margin-left: -0.6em; margin-right: -0.6em; margin-top: -1.4em; } div.bj2 { background-color: #9adbf9; padding: 0.1px 0.5px 0.1px 0.5px; border-radius: 1.5em; margin-bottom: 0.2em; margin-left: -0.6em; margin-right: -0.6em; margin-top: -1.4em; } div.bj3 { background-color: #c7eafd; padding: 0.8em 1.8em 0.5em 0.1em; border-radius: 1.5em; margin-bottom: 0.2em; margin-left: -0.6em; margin-right: -0.6em; margin-top: -1.4em; } span.bj3-xyx { background-color: #92b03e; color: #ffffff; border-radius: 1.5em; padding: 5px 20px 5px 20px; font-size: 1em; font-weight: bold; } div.bk3 { margin-top: -2em; margin-bottom: 1.5em; margin-left: -1.2em; } .ts-1 { font-weight: bold; } .zt-h4 { background-color: #f0bd40; padding: 10px; color: #ffffff; margin-left: -2em; border-radius: 1.5em; } .qyls-h4 { font-family: "HiFont Hei GB"; color: #6cb26c; font-weight: bold; padding: 0.2em; text-indent: 0em; margin-left: 0%; } .bj4 { background-color: #ffdeb5; padding: 20px; border-radius: 0.1em; margin-bottom: 2em; margin-top: 2.5em; } span.bj4-xyx { background-color: #fa9d1a; color: #ffffff; border-radius: 1.5em; padding: 5px 20px 5px 20px; font-size: 1em; font-weight: bold; } div.bj4-xyx { margin-top: -3em; margin-bottom: 1.5em; margin-left: -2.5em; } .bj5 { background-color: #cfcbdc; padding: 20px; border-radius: 1em; margin-bottom: 1em; margin-top: 2.5em; } span.bj5-xyx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 #7d719f; border-radius: 0.5em 0.5em 0em 0em; padding: 5px 20px 5px 20px; font-size: 1em; font-weight: bold; } div.bj5-xyx { margin-top: -4em; margin-bottom: 1.5em; margin-left: -1.5em; } div.bj6 { margin-top: 1.6em; margin-bottom: -2.2em; margin-left: -1.3em; } span.bj6-xyx { background-color: #7b72a1; border-radius: 0.5em 0.5em 0em 0em; padding: 10px 20px 10px 20px; font-size: 1em; font-weight: bold; } .zt-ht {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2em; font-family: "HiFont Hei GB"; } .zt-1 { color: #5fc0c9; } .zt-2 { color: red; } .zt-lvs1 { color: #95b321; } .zt-cs { color: #fca01b; } .zysx { margin-top: -2.2em; margin-left: -2em; } .zt-zysx { font-family: "DK-HEITI", "方正兰亭黑简体", "黑体"; background-color: #24b8bc; border-radius: 1.5em; 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padding: 4px; font-size: 1.2em; box-shadow: 0.2em 0.2em 0px 0px #c1e3e4; } .zt-zysx1 { font-family: "DK-HEITI", "方正兰亭黑简体", "黑体"; background-color: #96a7d5; border-radius: 1.5em; 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padding: 6px; font-size: 1.2em; } .zt-zysx2 { font-family: "DK-HEITI", "方正兰亭黑简体", "黑体"; background-color: #0071bd; font-size: 1.2em; } .rwmb-1 { margin-left: -2.4em; margin-bottom: -0.6em; margin-top: 0.5em; height: 3em; } .rwmb-5 { margin-left: -2.75em; margin-bottom: 1em; margin-top: -5em; height: 2em; } .rwmb-6 { height: 1.8em; } .rwmb-7 { height: 1.5em; } } } } }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6-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6-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7-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7-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7-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7-4.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8-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38-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54-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5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4-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4-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8-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8-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9-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9-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69-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70-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70-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81-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81-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81-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82-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82-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82-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82-4.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098-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00-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00-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01-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01-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03-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03-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17-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17-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17-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34-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34-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3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36-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37-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37-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51-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51-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51-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79-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87-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89-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91-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93-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94-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9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196-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0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07-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08-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09-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09-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09-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09-4.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10-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10-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3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38-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39-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42-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52-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52-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52-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53-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54-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56-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70-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72-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74-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78-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278-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315-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317-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319-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0342-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Cover.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FD.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SMY.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ckwx.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ml.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qy.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tb-7.pn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tb-8.pn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tb-9.pn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tb.pn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1.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2.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3.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4.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5.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6.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7.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8.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images/z9.jpg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js/examinationList.js
New file @@ -0,0 +1,28 @@ const testData = { 2: { 15: [66984, 66985, 66986], }, 3: { 29: [67015, 67016, 67017, 67018, 67019, 67020, 67021], }, 4: { 54: [67022, 67023, 67024, 67025, 67026, 67027, 67028, 67029, 67030], }, 5: { 70: [67031, 67032, 67033, 67034, 67035, 67036, 67037, 67038, 67039], }, 6: { 99: [67040, 67041, 67042, 67043, 67044, 67045, 67046, 67047], }, 7: { 113: [67048, 67049, 67050, 67051, 67052, 67053, 67054, 67055], }, 8: { 136: [67056, 67057, 67058, 67059, 67060, 67061], }, 9: { 146: [67062, 67063, 67064, 67065, 67066, 67067], }, }; export default testData;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js/tool.js
New file @@ -0,0 +1,57 @@ import SparkMD5 from "spark-md5"; export function getFileMd5(file, chunkSize)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let blobSlice = File.prototype.slice || File.prototype.mozSlice || File.prototype.webkitSlice; let chunks = Math.ceil(file.size / chunkSize); let currentChunk = 0; let spark = new SparkMD5.ArrayBuffer(); let fileReader = new FileReader(); fileReader.onload = function (e) { spark.append(e.target.result); currentChunk++; if (currentChunk < chunks) { loadNext(); } else { const md5 = spark.end(); resolve(md5); } }; fileReader.onerror = function (e) { reject(e); }; function loadNext() { let start = currentChunk * chunkSize; let end = start + chunkSize; if (end > file.size) { end = file.size; } fileReader.readAsArrayBuffer(blobSlice.call(file, start, end)); } loadNext(); }); } // 获取不受保护的图片 export function getPublicImage(md5, width, height) { let src = null; if (md5) { src = process.env.VUE_APP_API_URL + `/file/GetPreViewImage?md5=${md5}`; } else { return ""; } if (width) src += `&width=${width}`; if (height) src += `&height=${height}`; return src; } // export function ForTable() { // const head = ["健康状况", "标志", "心理方面", "肉体方面", "社会方面"]; // return head?.map((item) => { // return `<tr>${"<th>" + item + "</th>"}</tr>`; // }); // }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view/components/chapter001.vue
New file @@ -0,0 +1,2034 @@ <template> <div class="chapter" num="2"> <div class="page-box" page="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 > -1"> <div class="bodystyle coverImgBg"> <!-- <h1 id="a006"><img class="img-0 coverImgBg" alt="" src="../../images/z2.jpg" /></h1> --> <p>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png" /><span class="zt-ht" >学习目标</span > </p> <div class="bk"> <p><b>知识目标</b></p> <p>1.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p> <p>2.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p> <p>3.掌握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原则、方法、组织形式。</p> <p><b>能力目标</b></p> <p>1.学会评析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并提出改进意见。</p> <p>2.具有设计和组织实施各年龄班幼儿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能力。</p> <p>3.能组织并指导体育课、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p> <p><b>素养目标</b></p> <p> 1.有积极的健康意识,能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观。 </p> <p> 2.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自觉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p> </div> <p>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特别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为学前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学前期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生命质量,而且健康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方式,对提高幼儿一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都至关重要,幼儿健康教育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单元主要根据《规程》《纲要》《指南》的精神、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健康领域的特点,就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原则、组织形式、方法及活动指导进行较为系统地论述,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设计、组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理论,从而初步形成组织指导活动的能力。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 > -1"> <div class="bodystyle"> <h2 id="b005"> <span class="h2-zt">第一课</span ><span class="h2-zt1">幼儿健康教育概述</span> </h2> <p> 本课主要阐述健康和幼儿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健康领域教育的意义,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并充分发挥健康领域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p> <h3 id="c017"><span class="h3-zt">一</span>健康和幼儿健康教育</h3> <p>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增强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包括身心保健和身体锻炼两大部分。 </p> <h3 id="c018"><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h3> <p>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p> <h4 id="d037">(一)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行为习惯</h4> <p> 健康教育要求幼儿园科学调配幼儿的膳食,供给幼儿营养丰富的食物,并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指导幼儿逐步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清洁,使幼儿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洗脸、洗脚、刷牙,经常理发、剪指甲,注意保持服装整洁和环境整洁。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对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行为习惯有助于幼儿对营养的摄取与吸收,防止消化系统的疾病,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系统机能的增强,防止肥胖症和消瘦症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p> <h4 id="d038"> (二)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 </h4> <p>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丰富的营养。幼儿园的身体保健教育保证幼儿能得到丰富、合理的营养,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p> <p> 幼儿身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尚未发育完善,经常组织幼儿在阳光下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有效促进骨骼骨化、韧带增厚,使肌肉变得丰满、结实。体育锻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炼能有效提高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因此,科学、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p> <p> 幼儿身体柔嫩、机能较弱,经常组织幼儿在空气新鲜、日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幼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地调节自身的各种机能,对外界环境迅速做出反应,并较快适应。因此,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强幼儿的体质。 </p> <p> 幼儿期是幼儿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的最佳期,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帮助幼儿进行各项基本动作练习和身体锻炼,能有效促进幼儿走、跑、跳、投等动作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幼儿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的提高。 </p> <h4 id="d039">(三)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h4> <p> 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合理的营养,有利于幼儿脑的生长发育;而体育活动又能增强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幼儿反应更加灵敏,这些都为幼儿的智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p> <p> 健康教育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身体保健教育能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生长发育和营养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身体锻炼活动能丰富幼儿的运动知识和经验。复杂多变的体育活动,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灵活,记忆准确,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能使幼儿的感觉、知觉更加敏锐,观察更加细致、准确,从而使幼儿的理解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 </p> <h4 id="d040">(四)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h4> <p>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优良的品质。体育活动的成功和失败,既能满足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又能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同时还能培养幼儿参与、乐群、合作的群体意识,使幼儿逐步学会与人交往、遵守规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都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p> <h2 id="b006"> <span class="h2-zt">第二课</span ><span class="h2-zt1">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span> </h2> <p> 《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总目标。总目标体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总目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标又是确定相应的年龄阶段目标及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选择幼儿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对于实现目标至关重要。 </p> <h3 id="c019"><span class="h3-zt">一</span>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h3> <p>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的教育结果,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规定和评定的作用,也是衡量健康教育成效的尺度。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 </p> <h4 id="d041">(一)幼儿健康教育的总目标</h4> <p>《纲要》规定幼儿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p> <p>(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p> <p>(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p> <p>(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p> <p>(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p> <p> 总目标是我们确定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总目标包含了幼儿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也包含了幼儿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方面的要求;既包含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也包含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健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p> <h4 id="d042">(二)幼儿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h4> <p> 幼儿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根据幼儿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健康教育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p> <h5 id="e014">1.小班</h5> <p> (1)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学习穿脱衣服;会使用手帕或纸巾;坐、站、行、睡的姿势正确;能及时排便;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p> <p> (2)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餐;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 </p> <p> (3)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 </p> <p> (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材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生活中的安全常识。</p> <p>(5)知道自己的性别。</p> <p> (6)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投掷;学习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玩滑梯、攀登架、转椅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材时能注意安全;能合作收拾小型体育器材。 </p> <h5 id="e015">2.中班</h5> <p> (1)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整理衣服;学习整理活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p> <p> (2)结合平时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的食物,在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p> <p>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p> <p> (4)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的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p> <p>(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p> <p> (6)喜欢并较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能听信号按节奏协调地走和跑;能按要求跳、投掷、抛接,能左右手拍球;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能注意活动中的安全与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 </p> <h5 id="e016">3.大班</h5> <p> (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p> <p> (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p> <p>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了解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用眼卫生。 </p> <p>(4)获得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生技能。</p> <p>(5)知道男女厕所,初步理解性别角色期待。</p> <p> (6)喜欢锻炼身体并感到体育活动的趣味;能轻松自在地走、跑、跳、攀登、滚翻;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能抛接高球;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能注意安全,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合作谦让;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胜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利的快乐;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p> <h4 id="d043">(三)幼儿健康教育的活动目标</h4> <p>活动目标的确立详见第一单元第二课。</p> <p>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9.png" /><span class="zt-ht" >延伸阅读</span > </p> <p class="center"><b>《指南》关于健康教育的目标</b></p> <p class="block">(一)身心状况</p> <p class="block">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6-1.jpg" /> </p> <p class="block">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6-2.jpg" /> </p> <p class="block">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6-3.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block">(二)动作发展</p> <p class="block">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7-1.jpg" /> </p> <p class="block">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7-2.jpg" /> </p> <p class="block">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7-3.jpg" /> </p> <p class="block">(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p> <p class="block">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7-4.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block">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8-1.jpg" /> </p> <p class="block">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38-2.jpg" /> </p> <h3 id="c020"><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h3> <p>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对于能否实现教育目标至关重要。如何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健康内容,也是教师教育技巧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 </p> <h4 id="d044">(一)选择幼儿健康教育内容的要求</h4> <h5 id="e017">1.选择的内容要以幼儿健康教育目标为依据</h5> <p> 健康教育目标规定了健康教育活动所应达成的具体结果,健康教育目标也正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内容及教学实现的,因此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是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 </p> <h5 id="e018">2.选择的内容要与幼儿生长发育中的健康知识相联系</h5> <p>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期,有些健康知识的获得和行为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因此在选择健康教育内容时,一定要考虑与幼儿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的健康知识。 </p> <h5 id="e019"> 3.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系列 </h5> <p> 幼儿在掌握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中经常会出现反复,因此应考虑每一阶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有一定的纵向系列,使得所进行的教育呈现既有铺垫又有深化的螺旋上升的状态。 </p> <h5 id="e020"> 4.选择的内容应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并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意识 </h5> <p> 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培养健康意识,可以使幼儿对健康行为的养成产生一种自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觉的反应,从而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因此在选择内容时,那些可操作的与幼儿经验相关的教学内容,更能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印象深、触动大,形成初步的维护健康的意识,促使良好行为的养成。 </p> <h4 id="d045">(二)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h4> <p>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心保健教育和身体锻炼活动两大部分。</p> <h5 id="e021">1.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内容</h5> <p>(1)生活卫生的习惯。</p> <p>(2)饮食与营养。</p> <p>(3)人体认识与保护。</p> <p>(4)保护自身安全。</p> <p>(5)心理健康。</p> <h5 id="e022">2.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内容</h5> <p>(1)基本动作及游戏。</p> <p>(2)基本体操。</p> <p>(3)器械类活动及游戏。</p> <h2 id="b007"> <span class="h2-zt">第三课</span ><span class="h2-zt1" >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原则、组织形式、方法和指导</span > </h2> <p> 《纲要》特别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智力、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p> <h3 id="c021"><span class="h3-zt">一</span>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原则</h3> <h4 id="d046">(一)集体健康行为指导与个别健康行为指导相结合</h4> <p> 一般来说,集体健康行为指导是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由于幼儿常常存在着个体特殊的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在进行集体健康行为指导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行为的个别指导。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047">(二)幼儿身心保健教育与幼儿园其他各领域教育相结合</h4> <p> 为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落实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结合幼儿园的音乐、美术、语言、科学、社会等教育活动形式实施幼儿健康教育,使幼儿健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p> <h4 id="d048">(三)幼儿身心保健教育与家庭和社会健康教育相结合</h4> <p> 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内容与家庭生活内容密切相关。如果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幼儿身心保健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幼儿身心保健教育必须得到家庭的积极配合,家长理应成为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指导者。另外,幼儿身心保健教育也不能忽视社会的影响,如电视的影响等。 </p> <h4 id="d049">(四)幼儿身心保健教育要求与幼儿年龄相适宜</h4> <p> 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幼儿身心保健教育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要求不同,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还要了解每个幼儿的健康状况、体质条件、家庭生活条件及教育、营养状况和运动能力;应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让他们参加合适的活动,并根据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 </p> <h3 id="c022"> <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h3> <h4 id="d050">(一)幼儿身心保健集体教学</h4> <p> 幼儿身心保健教育必须通过集体教学形式,以幼儿为对象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态度,训练健康行为,以期解决幼儿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p> <h4 id="d051">(二)幼儿身心保健日常教育</h4> <p> 虽然幼儿身心保健集体教学是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身心保健教育。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日常生活中的身心保健教育常常比传统意识上的“上课”来得及时;第二,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使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得以延伸,有利于巩固幼儿的健康行为。 </p> <h3 id="c023"><span class="h3-zt">三</span>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方法</h3> <p> 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注重将幼儿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态度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在方法上尚难找到一种效果最佳的固定方法,故要求根据既定教育目标灵活地加以选择。下列方法是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常常采用的。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052">(一)动作和行为练习</h4> <p> 让幼儿对已经学过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健康行为与生活技能等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 </p> <h4 id="d053">(二)讲解演示</h4> <p> 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讲解粗浅的健康知识,并结合身体动作或实物或模型加以演示,从而帮助幼儿尽快掌握有关技能技巧,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 </p> <h4 id="d054">(三)情境表演</h4> <p> 教师或幼儿就特定的生活情境加以表演,然后让幼儿思考分析情境中所涉及的健康教育问题。由于情境表演的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故这种方法能帮助幼儿较好地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了解应该做出的合乎健康要求的行为。 </p> <h4 id="d055">(四)讨论评议</h4> <p> 让幼儿参与健康教育过程,为他们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自己得出结论提供机会。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能鼓励幼儿对他人的言行加以评价,从而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p> <h4 id="d056">(五)感知体验</h4> <p> 幼儿通过感觉器官认识、辨别事物的特性。这种方法能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同时由于加入了身体动作,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 </p> <h3 id="c024"><span class="h3-zt">四</span>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指导</h3> <h4 id="d057">(一)幼儿身心保健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h4> <h5 id="e023">1.幼儿身心保健集体教学活动指导的一般要求</h5> <p>(1)应给予必要的正面引导与示范。</p> <p> 对幼儿而言,某些健康常识的传授对幼儿而言有一定的危险性,某些健康行为、技能幼儿不太容易掌握,加之幼儿思维水平的局限及好模仿的特点,因此,在幼儿身心保健集体教学中必须给予必要的正面引导与示范,以利于幼儿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健康行为及技能。 </p> <p>(2)注重幼儿的感受和体验。</p> <p> 幼儿的健康认知与态度有别于成人,对一些不健康知识或不健康行为的后果,他们无法理解、体会、想象。健康教育既然把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其教育过程就不能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因此,幼儿身心保健教育应强调结合具体事物启发引导幼儿,引起他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从而避免枯燥乏味地说教,让幼儿获得健康行为的自主构建。 </p> <p>(3)创设生活场景进行模拟练习。</p> <p> 幼儿健康行为及生活技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特别是一些需要系统训练的健康行为、技能,更是需要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精心设计、组织才能掌握。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创设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进行模拟练习、训练,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合乎健康要求的行为及技能。 </p> <h5 id="e024">2.幼儿身心保健集体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h5> <p>(1)有关日常健康行为。</p> <p> ①通过情境模拟或视频、图片等手段,引发幼儿思考。通过运用一些反映本班日常健康行为问题的情境视频、图片等,导出活动。由于场景和小伙伴是幼儿熟悉的,所以更容易引发幼儿的关注和思考。 </p> <p> ②请幼儿点评,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情境模拟或视频、图片中反映本班幼儿日常健康行为问题进行点评,幼儿间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在“我睡得真香”活动中,教师在逐一出示明明、天天、宝宝、贝贝睡觉图片后,提问:“贝贝为什么会睡着呢?”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睡觉的经验和感受。 </p> <p> ③正面示范,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健康行为。在分享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与幼儿讨论及正面示范等,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健康行为。例如,在“我睡得真香”活动中,教师在幼儿分享了睡着觉的经验后,让幼儿交流在幼儿园愉快入睡的办法及让幼儿观看“我睡得真香”的照片墙上的幼儿的照片,树立良好的榜样。 </p> <p> ④创设情境开展练习活动,学习日常健康行为。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幼儿通过练习或模拟练习,初步掌握正确的健康行为,并将这些正确的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例如,在 “干净小手人人爱”活动中,教师结合图片讲解完洗手步骤后,就组织幼儿进盥洗室边念洗手儿歌边练习洗手。 </p> <p>(2)有关饮食营养。</p> <p> ①以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活动开始,可以通过图片、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讲故事、游戏等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p> <p> ②利用已有经验,加深幼儿对食物的认知。教师可以围绕食物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加深对食物的特征及营养价值的了解。例如,在 “香甜的水果”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观看“水果娃娃”的表演,了解吃水果的好处。 </p> <p> ③结合操作材料、实物等,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了解食物对人体的好处。结合实物,通过欣赏表演、幼儿经验分享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食物对人体的好处。例如,在“蔬菜宝宝我爱你”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用手偶或实物共同表演,介绍各类蔬菜宝宝对人体的好处。 </p> <p> ④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对食物的感受和体验。在感知理解食物或食物合理搭配的好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定的实践方式,让幼儿对食物进行感受和体验。例如,在“蔬菜宝宝我爱你”活动中,幼儿可尝试自制凉拌蔬菜,体验蔬菜的美味和颜色的搭配。 </p> <p>(3)有关身体生长。</p> <p> ①从幼儿自身出发,结合演示图片、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或引出主题。教师可以从幼儿自身出发,通过借助演示图片、照片、游戏、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发幼儿对自身身体生长、变化的关注,吸引幼儿进入情境或引出主题。 </p> <p> ②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幼儿在讨论中认识身体的状况及形成原因。为了提升幼儿对身体的状况及形成原因的认识,教师可以提出恰当的问题,有效引发讨论。例如,在“牙齿真漂亮”这个活动中,可在幼儿观看完动画《兔娃娃》后,教师结合动画提问:“小白兔的牙齿怎么了?它的牙齿为什么会生病呢?牙齿坏了会怎么样呢?”通过讨论可以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了解牙齿生病的原因。 </p> <p> ③在图示范例和实践活动中,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及进行具体的练习。为了引导幼儿关心身体,学会爱护身体,教师还应通过具体的方式及活动,让幼儿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例如,在“牙齿真漂亮”活动中,教师可给幼儿现场示范漱口的方法,并利用牙齿模型讲解示范刷牙的方法,及播放动画《保护牙齿勤刷牙》,让幼儿观看动画中小博士刷牙的方法,并准备饮用水让幼儿进行练习,还可播放《刷牙歌》,让幼儿随着儿歌做刷牙律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对正确漱口、刷牙方法的理解和印象。通过这两种练习,让幼儿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巩固漱口、刷牙的方法。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④总结归纳,升华幼儿经验。教师可在活动最后适当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幼儿的经验和明确正确的做法。 </p> <p>(4)有关安全生活。</p> <p> ①运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引出主题。活动开始可通过视频、图片、讲故事等,创设主题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p> <p> ②开展讨论,引导幼儿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的认识。为了提高幼儿的危机感,必须加强幼儿对危险情境或事故原因的认识。引出主题后,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安全出口”活动中,教师出示生活小图片,请幼儿选出容易引起火灾的图片,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做法更容易引起火灾?” </p> <p> ③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及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经过讨论,幼儿对危险情境或事故原因有了认识后,可借助图片、情境模拟等方式再现生活中各种类似的情境,引导幼儿讨论想办法,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练习,演习求救技能。 </p> <p>(5)有关心理健康。</p> <p> ①设置具体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幼儿共鸣。可先从某个具体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引发幼儿共鸣。具体情境可以是将心理事件或情境拍成的视频,可以是情境扮演,还可以是教师讲述的故事、游戏等。例如,在“赶走不开心”活动开始时,教师组织“表情传递”游戏,引起幼儿对不同表情的关注及认识。 </p> <p> ②利用心理事件或情境,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产生过的情绪。幼儿健康情绪情感的培养包括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及消极情绪情感的排遣。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手段,再现事件或情境,引导幼儿了解发生了什么,自己是否发生过,哪些是对身体有益的,哪些是对身体有害的。 </p> <p> ③开展讨论,引导幼儿学会化解情绪的方法。在了解情绪情感对身体的影响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幼儿学会化解情绪的方法。例如,在“赶走不开心”活动开始时,教师可提问:“点点怎么了?他生气时做了什么?这样做会赶走坏心情吗?”“如何赶走坏心情?” </p> <p> ④利用各种活动,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表达心理体验。在幼儿学会化解情绪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或提供机会,让幼儿学习体验。例如,在“我的情绪小绘本”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画绘本《我的开心与生气》或模拟情境,让幼儿学习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或体验发生不开心的事愿意向别人倾诉,发生开心的事愿意向别人分享,学会观察他人,关心他人。 </p> <h4 id="d058">(二)幼儿日常身心保健教育的指导</h4> <h5 id="e025">1.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h5> <p> 日常生活的行为规则对幼儿的行为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有利于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因此,幼儿日常身心保健教育应重视幼儿生活常规的建立,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具体、生动的形式,让幼儿共同参与制定,并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使幼儿尽早建立各种健康行为。 </p> <h5 id="e026">2.坚持不懈、适时的引导</h5> <p> 幼儿由于自制力较差,易受暗示或环境的干扰,经过教育形成的健康行为往往也会改变,因此,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必须结合日常生活的活动内容,坚持不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对幼儿日常健康行为加以检查、督促、引导。特别是要根据班级的特别情况及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及时引导教育。 </p> <h5 id="e027">3.重视家园的合作</h5> <p> 日常健康行为教育的内容在家庭中都会体现,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和现象对幼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幼儿日常身心保健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家长有意识地在家庭生活中控制不利因素,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p> <h2 id="b008"> <span class="h2-zt">第四课</span ><span class="h2-zt1" >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原则、组织形式、方法和设计指导</span > </h2> <p> 《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体育是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是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仅为幼儿的生存和良好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幼儿接受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保障。 </p> <h3 id="c025"><span class="h3-zt">一</span>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原则</h3> <p> 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揭示:人体参加身体锻炼时,体内物质、能量被消耗,这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就促进了异化作用的增强,并引起疲劳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同时刺激恢复过程,使体内同化作用过程也增强,出现超量恢复,提高人体的机能。这是人体通过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身体机能的过程,也是产生适应性效果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工作阶段。参加身体锻炼时,是身体物质、能量被消耗的阶段,但同时恢复过程也在进行,只是消耗过程占优势,表现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二是相对恢复阶段。运动后身体机能指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阶段。三是超量恢复阶段。经过合理休息,体内物质与能量的储备超过运动前水平,从而增强身体机能的阶段。四是复原阶段。如果身体锻炼间隔时间太长,则身体的机能又将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阶段。 </p> <p> 研究表明,身体锻炼的工作阶段消耗过小或过大,超量恢复效果都不佳;身体锻炼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也会影响超量恢复的效果和身体机能的提高。 </p> <p>在身体锻炼中,遵循上述规律应贯彻以下原则。</p> <h4 id="d059">(一)经常化原则</h4> <p>经常化原则是指幼儿体育锻炼应融贯在幼儿的每日活动之中。</p> <p>具体落实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p> <p> 第一,每天让幼儿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活动,且保证“幼儿每天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p> <p>第二,动静交替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p> <h4 id="d060">(二)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h4> <p> 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应该保证幼儿身体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量,包括生理负荷量和心理负荷量。 </p> <p>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p> <h5 id="e028">1.合理安排活动量</h5> <p> 要根据身体锻炼的内容、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幼儿年龄的差异,合理地确定身体锻炼时的“量”,包括练习的距离、练习的次数、练习的时间和间隔时间、持续活动的总时间、练习的密度、活动的强度等。一般要求“强度小些、密度较大(50%~70%)、时间较短、强调节奏”,以有助于身体锻炼保持合理的负荷。 </p> <h5 id="e029">2.活动量的安排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h5> <p> 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揭示:人体在开始活动时机能活动能力逐步上升,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达到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生理负荷曲线总的变化规律是,从逐步上升到相对平稳,然后逐渐下降。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贯彻合理运动负荷原则时,要注意使身体锻炼活动的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并在活动结束前逐步下降。 </p> <h5 id="e030">3.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灵活调节活动量及活动过程</h5> <p> 在组织指导时,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动静交替,注意灵活调节活动量。同时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了解运动负荷是否合理,以便灵活地调节活动过程。 </p> <h5 id="e031">4.注意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的心理负荷</h5> <h4 id="d061">(三)多样性原则</h4> <p> 多样性原则是指幼儿的身体锻炼要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来展开。幼儿园常见的身体锻炼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早操活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这些组织形式各具特点,且完成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多种组织形式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实现幼儿身体锻炼的目标。 </p> <p> 除了上述常见的组织形式外,幼儿的身体锻炼还应灵活使用其他组织形式,以丰富锻炼的形式,提高幼儿参加身体锻炼的积极性。 </p> <h4 id="d062">(四)全面发展原则</h4> <p> 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幼儿的身体锻炼应尽量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二是幼儿的身体锻炼主要是指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但同时也要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态度、社会性和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p> <p>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p> <h5 id="e032">1.注意整体素质的提高</h5> <p> 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类动作练习和器械练习时,应重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在身体锻炼活动中,也应注重帮助幼儿掌握粗浅的身体锻炼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在身体活动中进行智力活动技能的品质,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和态度,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p> <h5 id="e033">2.注意身体各部分的锻炼</h5> <p> 在正规性身体锻炼活动中(如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注意选择各种内容和手段,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组织形式促进幼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 > -1"> <div class="bodystyle"> <h5 id="e034">3.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h5> <p> 在非正规性身体锻炼活动中(如自选自由进行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教师不仅要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器材和运动项目,而且要经常指导幼儿选择或更换活动内容,避免幼儿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材或运动项目,克服锻炼的片面性。 </p> <h5 id="e035">4.选编的体操应注意全面锻炼身体</h5> <p> 为保证身体锻炼的全面性,整套体操的动作应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躯干等不同部位的动作和同一部位不同动作类型和方向的动作,并注重在体操中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身体姿势。 </p> <p> 幼儿身体锻炼要注意将幼儿身体锻炼的固有原则与教育活动的一般原则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并贯彻于幼儿身体锻炼的始终,才能全面实现幼儿身体锻炼的目标。 </p> <h3 id="c026"> <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组织形式 </h3> <p> 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幼儿早操活动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p> <h4 id="d063">(一)幼儿体育教学活动</h4> <p>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是正规性教育活动,也是实施幼儿身体锻炼的基本途径。它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的基本活动技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p> <h4 id="d064">(二)幼儿早操活动</h4> <p> 幼儿早操活动是幼儿做操和开展晨间其他身体锻炼活动的总和,因此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排队、变换队形和基本体操练习外,慢跑或走跑交替活动、各种简单的模仿性动作、配有音乐的律动和舞蹈、活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性游戏和其他利用器械开展的小型的多样的体育游戏等,都可以作为幼儿早操活动的内容。幼儿早操活动是非正规性教育活动,是正规性教育活动的延伸,也是实施幼儿身体锻炼的重要途径。 </p> <p> 幼儿早操活动是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尤其在全面增强幼儿运动系统和心肺器官的功能,发展幼儿动作的节奏、协调性、准确性和自控能力,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势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另外,早操活动能使神经系统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由睡眠后的抑制状态顺利转向良好的清醒工作状态,并激活幼儿身体其他主要器官、系统的机能和活动能力,提高整个有机体的工作能力,从而使幼儿能愉快而精神饱满地开始一天的生活,精力充沛地投入到一天的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去。坚持每天进行早操活动,可养成幼儿自觉参与、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和态度。坚持冬季做操,不仅能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冷、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机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力,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另外,做操作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p> <h4 id="d065">(三)幼儿户外体育活动</h4> <p>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非正规性教育活动,是正规性教育活动的延伸,也是实施幼儿身体锻炼的重要途径。 </p> <p> 从广义上理解,幼儿的早操活动作为一种身体锻炼的教育活动,也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或称之为“幼儿晨间户外活动”。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独立的身体锻炼的组织形式,是指除幼儿早操活动外的其他户外体育活动形式。 </p> <p>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各类游戏、各类大中型器械练习、各类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利用小型器械)、基本体操(包括队列队形练习)、“三浴”锻炼、散步、远足等,都可以作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p> <p>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各种有效的身体练习,并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健康的保持、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p> <p>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有利于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往往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独立或自由结伴进行身体练习,这更有利于满足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发挥他们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能有效地组织幼儿复习和巩固从其他组织形式中所学的知识,实现身体锻炼的目标。再则,户外活动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对幼儿实施个别教育的良好时机,有利于教师因人施教,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共同发展。此外,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能丰富和活跃幼儿的生活,轻松、自由、愉快的活动气氛能更好地培养幼儿活泼、开朗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的性格,养成他们自觉进行户外身体锻炼的习惯,发展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 </p> <p> 除了上述三种最常见、最基本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组织形式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区活动、幼儿室内体育活动、幼儿运动会、幼儿远足或短途游览等其他形式的身体锻炼活动。 </p> <h4 id="d066">(四)幼儿体育活动区活动</h4> <p> 这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因而,在活动时间的安排和活动形式上与一般的户外体育活动有较大的差异。 </p> <p> 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的户外体育活动每天都应该进行,且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然而,幼儿体育活动区活动一般每周或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开展一次。 </p> <p> 在活动形式上,一般的户外体育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独立进行的(有时也有平行班或混合班同时进行,但不是主要形式),而幼儿体育活动区活动是对全园幼儿开放且打破年龄和班级界限的,由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如球类活动区、钻爬区、投掷区、各类大中型运动器械活动区等)展开活动,每个活动区有1~2名教师帮助和指导幼儿进行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不但全园户外活动时间统一,而且扩大了幼儿之间的接触和交往的范围,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与帮助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满足了幼儿运动、娱乐、交往、表现、模仿等多方面的需要。 </p> <h4 id="d067">(五)幼儿室内体育活动</h4> <p>幼儿室内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p> <p> 一是开辟专门的幼儿室内体育活动场地。这样当户外气候条件不利于幼儿活动时,幼儿可在室内进行早操活动、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或其他形式的身体锻炼活动。 </p> <p> 二是在室内开辟专门的体育活动区,如蹦蹦床等。这种活动区既弥补了户外体育活动器械的不足,又为幼儿提供了在户外天气不佳或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仍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p> <p> 三是利用幼儿园现有的音乐活动室或舞蹈室进行室内体育活动。室内一般应铺设木地板或地毯。活动的内容一般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幼儿模仿或创造性地进行各种身体表现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表现力,发展幼儿活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情绪愉悦,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个性。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068">(六)幼儿运动会</h4> <p> 幼儿运动会是指将幼儿的表演和小型比赛活动相结合而进行的全园性身体锻炼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幼儿运动、娱乐、表现、竞赛等的需要和愿望,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 </p> <p> 幼儿运动会的内容主要有:以班为单位且全体幼儿都参加的表演性基本体操或小型团体操、幼儿集体舞,适合本年龄组开展的表演性或竞赛性游戏,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比赛活动,等等。 </p> <h4 id="d069">(七)幼儿远足或短途游览</h4> <p> 这种活动形式是指组织幼儿步行到离幼儿园较远的草坪、低矮的山坡或沙滩等地进行追逐游戏,或者到附近公园、儿童乐园、动物园、植物园或其他人文景点进行参观、游览和活动。其作用是让幼儿走向自然和社会,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进行身体锻炼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组织纪律性,丰富他们的生活,扩大他们的视野。如果远足或短途游览能够结合科学、社会和语言教育同时进行,则活动的综合功能更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p> <h3 id="c027"><span class="h3-zt">三</span>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方法</h3> <h4 id="d070">(一)讲解法、示范法</h4> <p> 讲解法是指教师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掌握活动的名称和练习的内容,理解动作的要领和做法的一种方法。 </p> <p> 示范法是指教师以个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幼儿看到所要练习和掌握的动作技能的具体形象、结构和完成的先后顺序等。 </p> <p>运用讲解法、示范性应注意以下几点。</p> <h5 id="e036">1.讲解和示范有机结合</h5> <p> 讲解和示范要合理结合,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对身体练习内容的熟练程度确定讲解和示范的多少。 </p> <h5 id="e037">2.注意讲解语言的简洁、生动及启发性</h5> <p> 讲解语言要清楚,生动形象,有趣味性,引发幼儿积极参与身体锻炼的兴趣;讲解要正确且通俗易懂,便于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规则,掌握正确的活动方式及准确的动作要领和方法;讲解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启发幼儿思考。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4) > -1"> <div class="bodystyle"> <h5 id="e038">3.示范要正确、优美</h5> <p> 示范要正确、优美,尤其是首次示范要给幼儿留下完美的印象,以激发幼儿参与练习的愿望,帮助幼儿建立准确的动作表象并感受体态美。 </p> <h4 id="d071">(二)练习法</h4> <p>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做身体练习,以实现身体锻炼活动目标的方法,这是体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p> <p> 幼儿园常用的练习法有:重复练习法、条件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应根据具体体育活动内容的特点综合运用。 </p> <p>在使用练习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p> <h5 id="e039">1.灵活运用多种练习方法,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h5> <p> 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能调动幼儿练习的兴趣,能帮助幼儿正确掌握练习的内容和动作技能,增强幼儿的体质。 </p> <h5 id="e040">2.练习的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h5> <p> 不同的练习内容及练习性质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练习阶段,要求要有变化,并注意逐步提高。每次练习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和难点。 </p> <h5 id="e041"> 3.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在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h5> <p> 练习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可结合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的方法,必要时可重新讲解、示范,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动作。 </p> <h5 id="e042">4.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耐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h5> <p> 对不同幼儿的练习既要有一般要求,又要注意区别对待和因人施教。此外,要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注意动静结合,并及时了解幼儿的体力等状况,灵活地调整练习的内容和过程,保证练习具有合理的运动量。 </p> <h5 id="e043">5.注意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的习惯</h5> <p> 把练习过程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的习惯,并及时了解幼儿在练习中的情绪、品德等诸方面的情况,并加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促使幼儿在练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p> <h4 id="d072">(三)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h4> <p> 语言提示是指幼儿在进行练习时,教师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提示指导幼儿正确活动的方法。但单纯依靠语言提示,往往达不到指导的目的。这时,教师必须直接、具体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让幼儿掌握练习的要求和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具体帮助法。上述方法多用于重复练习时教师帮助幼儿防止和纠正错误,也是实施个别指导的有效方法。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在具体使用时应注意:提示和帮助要明确、具体、及时,且富有针对性。态度要积极、和蔼,不用训斥、埋怨或恐吓的语言和口吻。 </p> <h4 id="d073">(四)游戏法</h4> <p>游戏法是指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p> <p>身体锻炼活动中采用游戏法常常可以利用以下几种形式。</p> <p>一是直接将有情节的体育活动性游戏作为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容。</p> <p> 二是在活动的开始或结束部分,可以让幼儿进行各种模仿性动作的练习。 </p> <p> 三是用游戏的口吻或利用头饰、玩具或新颖、变化的活动器械来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参加身体锻炼的欲望和积极性。 </p> <p> 四是对中、大班的幼儿来说,在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竞赛成分,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p> <p> 五是适当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创造新的玩法。 </p> <h4 id="d074">(五)比赛法</h4> <p> 比赛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一般在中、大班采用。比赛中要注意保证幼儿动作姿势的正确及活动过程的有组织性。 </p> <h4 id="d075">(六)领做法</h4> <p> 领做法是指教师边示范讲解、边组织幼儿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的方法。 </p> <p> 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调动幼儿的视、听、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并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来建立有关动作的概念和整个活动过程的条件反射,提高学习和活动的效率。 </p> <h4 id="d076">(七)信号法</h4> <p> 信号法是指用口令、哨音、音乐、鼓声、拍手等声响来帮助和指导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口令是身体锻炼活动中常用的信号,在组织幼儿排队、队形变换及做操时经常使用。使用时应做到声音洪亮、清晰、有节奏、有感情,并正确分清预令和动令,其他信号有利于发展动作的节奏感,活跃活动的气氛,培养幼儿分辨信号的能力。在使用时,应注意根据动作的特点和活动情节的变化,改变信号的节奏和速度。 </p> <p> 幼儿园身体锻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开展活动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根据幼儿的情况、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幼儿的活动方式及场地、器械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6) > -1"> <div class="bodystyle"> <h3 id="c028"> <span class="h3-zt">四</span>幼儿身体锻炼活动中的内容选择 </h3> <h4 id="d077">(一)幼儿体育游戏的选择和创编</h4> <p>幼儿体育游戏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表2-1所示。</p> <p class="img">表2-1 幼儿体育游戏分类表</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54-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7) > -1"> <div class="bodystyle"> <h5 id="e044">1.幼儿身体锻炼游戏的选择要求</h5> <p>(1)所选游戏的内容必须与幼儿身体锻炼的教育内容相一致。</p> <p>(2)所选游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p> <p> 由于同一教育内容可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实施,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还应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注意游戏的选择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p> <h5 id="e045">2.幼儿身体锻炼游戏的创编</h5> <p> 幼儿体育游戏是指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的情节、角色和规则的身体锻炼游戏。 </p> <p>(1)幼儿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p> <p>①趣味性原则。</p> <p> 教师应该把幼儿比较难理解的动作和单调的素质练习变成具体的、有趣的游戏情节,使其成为幼儿模仿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有趣活动,促使幼儿愿意和喜欢去参加活动,自然而轻松地进行身体锻炼,同时又给幼儿的身心带来愉悦、欢乐的感受。 </p> <p>②教育性原则。</p> <p> 体育游戏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身体的基本动作、技能和素质的发展。教育的相互渗透性或活动的综合性功能,又规定了游戏同样具有智育和德育的任务。 </p> <p>③量力性原则。</p> <p> 受大、中、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年龄班幼儿不仅对游戏的角色、情节、规则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而且学习新游戏的能力、对游戏目的性的认识、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坚持性和合作性程度等,都存在着年龄差异。因此,在创编游戏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各年龄班幼儿活动的游戏。另外,在创编游戏时,也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规定游戏的活动量。 </p> <p>(2)幼儿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p> <p>①确定创编游戏的任务。</p> <p> ②根据游戏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包括游戏动作。具有主题情节的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模拟自然现象”“模拟动物的各种形态”“模拟社会现象和活动”,而社会现象又包括成人的劳动、军体活动和科技活动等诸多方面。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③把角色的游戏动作(内容)情节化,并确定游戏的规则。</p> <p>④提供必要的游戏条件。</p> <p>(3)幼儿体育游戏创编的基本格式。</p> <p>创编游戏的一般格式如下。</p> <p>①游戏的名称(年龄班)。</p> <p>②游戏的目的。</p> <p>③游戏的准备。</p> <p>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有时规则可独立)。</p> <p>⑤游戏的建议或注意事项。</p> <h4 id="d078">(二)幼儿基本体操的选择和创编</h4> <p>创编幼儿基本体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下。</p> <h5 id="e046">1.明确任务,提出总体构思</h5> <p> 选编一套体操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即所选编体操的功用是什么。如果是早操,则编排的操节动作要全面,以便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如果是准备活动操,则所选用的动作随意性较大,只要求能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假如是表演操,则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应强调体操的艺术性和表演效果。另外,任务明确后,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构思体操的名称、全套体操的节数和每节操的名称、操节的节拍或呼数、操节动作的节奏(变化)、活动量的难易程度、对身体影响的特殊要求(形体矫正操中)等。一般来说,各年龄班体操的构思可参照表2-2。 </p> <p class="img">表2-2 各年龄班幼儿基本体操的特点</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056-1.jpg" /> </p> <h5 id="e047">2.设计单个或成节动作,组织整套体操的动作顺序</h5> <p>这是编操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 <p>(1)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及体操的类型来选编动作。</p> <p> ①动作总的要求是简单或难度适中,优美、轻快、活泼并富有模仿性和表现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力,突出动作的形象化和幼儿化,便于幼儿模仿和学习,且有较强的锻炼价值。 </p> <p> ②体现各类操的特点。例如,选编轻器械操,应该体现出所用器械的特点,充分发挥器械的功能。 </p> <p>(2)应注意动作编排的科学性。</p> <p> ①为保证身体锻炼的全面性,选编幼儿基本体操时,应包括头部、上肢、下肢、躯干等身体各部位不同类型的、向不同方向运动的动作内容,全面锻炼身体,并注重在体操中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和良好的身体姿势。 </p> <p> ②动作的编排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即整套操的活动量应遵循上升→平稳→下降(小→大→小)的变化规律。动作由慢到快再到慢,由易到难再到易。 </p> <p>(3)设计单个或成节动作时,应了解影响动作效果和难度的要素。</p> <p> 影响动作的要素是身体姿势、动作方向、动作幅度、动作路线、动作频率和速度等。教师在编操时,应通过改变影响动作要素的方法来编排出新颖、独特,有一定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体操动作,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和锻炼的效果,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p> <h5 id="e048">3.整套动作的记写</h5> <p> 整套动作的记写应包括:体操的名称;每节操的动作名称和呼数;每节操的预备姿势、节拍呼数与动作说明(包括动作要点、要求、图示等)。 </p> <h5 id="e049">4.选配体操的音乐</h5> <p> 在音乐伴奏下进行体操练习,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学操的热情,加快掌握体操动作的速度,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体操应在活泼轻快、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 </p> <p>选配音乐时常用的方法如下。</p> <p>(1)先编操,再根据体操(动作)编配音乐。</p> <p>(2)先选音乐,再根据音乐编操。</p> <h3 id="c029"> <span class="h3-zt">五</span>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h3> <h4 id="d079">(一)幼儿体育教学的设计和指导</h4> <h5 id="e050">1.做好体育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h5> <p> 体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活动前的场地、器材和玩具的准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备和布置,熟悉活动计划及做好活动前幼儿及场地的安全、卫生工作。 </p> <h5 id="e051"> 2.设计幼儿体育教学应分清体育活动的类型,明确活动的任务 </h5> <p> 幼儿体育教学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新授为主的体育活动,即学习新教材并把新教材作为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二是以复习为主的体育活动,即以幼儿已经学习过的教材作为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三是幼儿园最基本、最普遍采用的体育教学类型,即“综合性体育活动”。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的内容既有新的又有已经学习过的,即新、旧内容(教材)的综合。二是指活动中多种类型的活动内容综合,即既包括基本体操(队列队形),又包括模仿性活动、游戏、运动技能练习等。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幼儿体育教学可划分为新授活动和复习活动,仅仅因为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侧重点不同。 </p> <h5 id="e052">3.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应依据人体机能能力变化规律</h5> <p>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能力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在开始时,能力逐步上升,达到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最高水平,然后又逐渐下降,这个过程可分为上升、平稳和下降三个阶段。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客观规律。 </p> <p>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设计幼儿体育活动过程采用三部分结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部分的任务、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p> <p>(1)开始部分。</p> <p> 任务:组织幼儿,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激发他们参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兴趣;通过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组织的惰性,提高其活动能力,发展主要肌肉群;根据基本部分的内容,做些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适应性准备。 </p> <p> 内容:排队和队列队形练习;向幼儿说明活动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做一些基本体操或模仿活动;开展一些运动负荷不大、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的游戏;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和律动等。 </p> <p>时间:一般占总时间的10%~20%。</p> <p>(2)基本部分。</p> <p> 任务:学习新的或较难的活动内容;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各类练习和游戏等,并通过幼儿自身的身体练习,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等。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内容:发展体能的游戏、基本体操等;其他各类游戏,一般以《纲要》中规定的内容为主。一次活动一般安排1~2项活动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新旧教材搭配,急缓结合,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 </p> <p>时间:一般占总时间的70%~80%。</p> <p>(3)结束部分。</p> <p> 任务:降低幼儿大脑的兴奋性,使幼儿的身体由运动的紧张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合理地小结评价,有组织地结束活动,收拾和整理器材。 </p> <p> 内容:轻松自然地走步;徒手放松运动;简单、轻松的操节和舞蹈;较安静的游戏等。 </p> <p>时间:一般占总时间的10%~20%。</p> <p> 幼儿体育活动过程的三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但在活动的结构上又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以共同实现身体锻炼的目标。另外,体育活动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时间等方面也应根据具体的活动任务、目标、季节气候情况,幼儿的具体情况、场地、器材等条件灵活地组织和安排。 </p> <h5 id="e053">4.应注意体育活动过程的游戏化</h5> <p> 在体育活动中单纯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比较单调、枯燥,不仅不能引起幼儿的练习兴趣,而且也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然而,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练习基本动作和进行身体锻炼,就能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也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运动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幼儿的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为幼儿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p> <h5 id="e054">5.注意运用多种指导方式方法,并灵活调控活动过程</h5> <p>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巡回练习法,以保证幼儿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时间。同时,灵活机智地指导每个幼儿的活动,既做到面向全体,又应注意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p> <p> 在具体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密切注意观察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的变化情况,如脸色、汗量、呼吸频率、动作协调性、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及时灵活调节活动的节奏,使幼儿所承受的运动负荷,始终处于适宜的状态。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 > -1"> <div class="bodystyle"> <h5 id="e055">6.重视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h5> <p> 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智力,并通过建立活动常规,利用体育活动的有关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个性,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p> <h4 id="d080">(二)幼儿早操活动的设计和指导</h4> <h5 id="e056">1.做好早操活动前的准备工作</h5> <p> 早操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活动场地、器材和玩具的准备和布置及场地的安全、卫生工作。 </p> <h5 id="e057">2.早操活动的运动负荷不宜过大</h5> <p> 早操活动的全过程也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但是活动量的安排,应由小到中等,再由中等到小,绝不宜过大。 </p> <h5 id="e058">3.早操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样,并注意定期变换</h5> <p> 早操活动的内容有基本体操、运动负荷不大的游戏、律动和舞蹈、慢跑、走跑交替练习或自选活动等,同时要配上合适的音乐,而且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灵活调节早操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p> <p> 早操活动的内容一般都是幼儿已经基本学会和掌握的内容,因此,应注意每学期要更换一两套操,以提高幼儿做操的积极性和做操的能力。 </p> <h5 id="e059">4.早操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样</h5> <p> 幼儿园的早操活动,应将教师有组织地直接指导的活动与教师间接指导的幼儿自选自由活动结合,集中活动和小组活动有机结合,以适合不同活动内容的需要,并灵活运用多样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p> <h5 id="e060">5.做操时教师要注意正确的镜面示范</h5> <p> 教师要注意以优美、正确的镜面示范动作和语言提示指导幼儿做操,应注意幼儿动作姿势要正确、到位,注意帮助幼儿纠正错误动作,还应引导幼儿做操时注意呼吸与动作的正确配合。 </p> <h5 id="e061">6.重视早操活动的安全和卫生</h5> <p> 应重视早操活动的安全和卫生,即应保证场地的整洁,所用器械的安全和卫生,播放的音乐音量不宜过大,冬季做操时,可根据需要让幼儿戴上帽子。 </p> <h4 id="d081">(三)户外体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h4> <p> 户外体育活动与早操活动相比,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灵活性更大,因此在设计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p> <h5 id="e062">1.户外体育活动的设计应依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h5> <p> 户外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也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使活动量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逐步变化。 </p> <h5 id="e063">2.保证幼儿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h5> <p> 《规程》中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考虑到每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且活动的安排应注意动静交替,因此,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最好上下午各一次。具体活动时间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及季节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小班约20分钟,中、大班约30分钟,冬季可适当长些。 </p> <h5 id="e064"> 3.为幼儿提供探索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h5> <p> 采用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器械和活动内容,提供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活动的不同时间,应注意投放新的、不同的活动器材和活动内容。启发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尤其是在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中,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创造多种玩法,发展幼儿活动的创造性,增进幼儿的智力。同时,应要求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爱护活动器材,团结、合作,处理好同伴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良好品德、个性的形成。活动结束时,要求幼儿整理和收拾好活动的器材。 </p> <h5 id="e065">4.注意建立活动常规,保证活动的安全</h5> <p> 活动前应向幼儿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加以指导,注意因材施教,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p> <h5 id="e066">5.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指导方式</h5> <p> 应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指导方式指导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尤其应加强对幼儿自选活动的指导,避免活动的失控。为此,教师一方面应限制幼儿的不当或过分活动,另一方面又要调动那些活动消极的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p> <h2 id="b009"> <span class="h2-zt">第五课</span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及评析</span> </h2> <p> 本课是案例及评析,为同学们提供了优秀案例,每个案例都有评析,以方便同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教育能力的提升。 </p> <h3 id="c030"> <span class="h3-zt">一</span>中班身体保健教育活动:蔬菜宝宝我爱你 </h3> <p><b>(一)活动目标</b></p> <p class="block">1.了解几种常见蔬菜对人体的好处。</p> <p class="block">2.能根据颜色、种类等特征进行搭配。</p> <p class="block">3.喜欢并愿意主动吃多种蔬菜。</p> <p><b>(二)活动准备</b></p> <p class="block"> 胡萝卜、芹菜、大蒜宝宝的手偶。洁净蔬菜一份。幼儿用书:《蔬菜宝宝我爱你》。操作材料:《各种颜色的蔬菜宝宝》《蔬菜宝宝的颜色和营养》。 </p> <p><b>(三)活动过程</b></p> <p class="block">1.猜谜语导入活动。</p> <p class="block">(1)教师请小朋友猜谜语。</p> <p class="block"> 像柿子,没有盖,又当水果,又当菜。(谜底:西红柿) </p> <p class="block"> 头戴绿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装满一肚子。(谜底:茄子) </p> <p class="block"> (2)幼儿每猜出一种谜语,教师便出示这一蔬菜的食物或图片,共同验证谜语,并认识这一蔬菜的主要特征。 </p> <p class="block">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蔬菜的不同种类。</p> <p class="block">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红色、绿色、紫色、黄色、白色的蔬菜各有哪些? </p> <p class="block"> (2)幼儿讨论并发言,教师根据幼儿的发言,从蔬菜百宝箱中取出相应的蔬菜。 </p> <p class="block"> 3.结合操作材料《各种颜色的蔬菜宝宝》《蔬菜宝宝的颜色和营养》,引导幼儿了解不同蔬菜的营养价值。 </p> <p class="block">(1)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吃哪些蔬菜?为什么?</p> <p class="block">(2)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p> <p class="block">(3)教师小结:我们听听蔬菜宝宝是怎么说的。</p> <p class="block"> 4.教师与幼儿用手偶共同表演,介绍各种蔬菜宝宝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p> <p class="block"> 胡萝卜宝宝:我长得红红的,真漂亮。身体里有丰富的维生素A,小朋友吃了,眼睛更明亮。 </p> <p class="block"> 大蒜宝宝:我的本领可真大,能帮小朋友杀灭细菌,保护小朋友身体健康。 </p> <p class="block"> 芹菜宝宝:我长得绿绿的,身体里有各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小朋友吃了,可以大便顺畅。 </p> <p class="block">幼儿和蔬菜宝宝做朋友,说说悄悄话。</p> <p class="block">5.幼儿尝试将不同的蔬菜进行搭配。</p> <p class="block"> (1)教师提出要求:蔬菜宝宝想找好朋友,小朋友们能帮帮忙吗?看看哪些蔬菜搭配在一起好看又好吃?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block"> (2)分别请幼儿根据蔬菜的颜色进行搭配,并说出为什么。 </p> <p class="block">(3)欣赏挂图《蔬菜拼盘》,感知各种蔬菜的搭配。</p> <p class="block"> 6.幼儿尝试自制凉拌蔬菜,体验蔬菜颜色的搭配和美味。 </p> <p class="block"> (1)教师出示黄瓜和胡萝卜,请幼儿说说它们和哪些蔬菜搭配在一起会好看又好吃。 </p> <p class="block"> (2)幼儿将事先加工好的黄瓜和胡萝卜丝进行凉拌,欣赏并品尝。 </p> <p class="block">7.教师现场炒制一份蔬菜,请小朋友品尝。</p> <p><b>(四)活动延伸</b></p> <p class="block">在日常生活中与家庭配合,教育幼儿多吃蔬菜。</p> <p class="block"> (该活动案例选自《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健康、语言、社会》,略做修改) </p> <p><b>[评析]</b></p> <p> 幼儿应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但只靠成人的说教,幼儿无论如何也成不了自己健康的主人,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的感知、体验、尝试,所得到的有关健康知识,才是幼儿最感兴趣、最愿意接受的。蔬菜是孩子经常要吃的食品,但有些孩子常常不爱吃,该活动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教学的趣味性,运用猜谜语的方法,用拟人化的口吻,让孩子饶有兴趣地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和对身体的好处,引导孩子喜欢吃蔬菜。最后,通过自制凉拌蔬菜,体验蔬菜颜色的搭配和美味,品尝蔬菜,进一步激发孩子爱吃蔬菜的情感。 </p> <h3 id="c031"><span class="h3-zt">二</span>小班体育活动:小猫钓鱼</h3> <p><b>(一)活动目标</b></p> <p class="block"> 1.初步学会钻过70cm高的障碍物,练习双手双膝着地向前爬行。 </p> <p class="block"> 2.发展钻爬能力,锻炼大肌肉力量,促进手脚的协调性。 </p> <p class="block">3.体验克服困难独立完成任务的快乐。</p> <p><b>(二)活动准备</b></p> <p class="block"> 垫子四块,分作两排摆放;长橡皮筋一条(挂上绿色纸树叶);小鱼图片若干(为幼儿人数的3~4倍),四散放在场地一端;“鱼篓”两只。 </p> <p><b>(三)活动过程</b></p> <p class="block">1.开始部分。</p> <p class="block">(1)幼儿随音乐模仿小猫,边“喵喵”叫着边走入场。</p> <p class="block"> (2)“小猫”在“猫妈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愉快地做操。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猫小猫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p> <p class="block">2.基本部分。</p> <p class="block"> (1)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垫子(草地)前的起跑线上。教师交代游戏名称、玩法:“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小河边钓鱼,路上要爬过草地,再钻过树林,最后来到小河边钓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block"> (捡)起一条小鱼,放在鱼篓中,然后从垫子两边跑回来。” </p> <p class="block">(2)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一次。</p> <p class="block"> 教师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掌握动作要领和游戏玩法。提醒幼儿注意,爬时双手双膝趴在垫子上,快快地向前爬;钻时不可碰到树上的树叶。 </p> <p class="block">(3)幼儿游戏3~4次,直至把“小鱼”全部钓完。</p> <p class="block"> (4)小结。教师表扬勇敢参加锻炼、认真练本领的“小猫”,并告诉大家,今天的任务完成得很好,“猫妈妈”非常满意。 </p> <p class="block">3.结束部分。</p> <p class="block"> (1)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玩法:边念儿歌边四散走。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到外面去。”儿歌念完,“小猫”四散在场地周围躲好。“老猫”醒来,不见“小猫”,着急地说:“一觉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见了,喵喵喵,我的小猫快回来。”“小猫”听到“老猫”叫声,一边“喵喵”叫着,一边赶快走回“老猫”身边。游戏进行1~2次。 </p> <p class="block">(2)“小猫”跟着“妈妈”抬着“鱼篓”自然地走下场。</p> <p><b>(四)活动延伸</b></p> <p class="block"> 游戏还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情况增添跨过小沟、走过小桥等情节,在户外活动中继续玩此类游戏。 </p> <p class="right"> (该活动案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健康(小班)》,略做修改) </p> <p><b>[评析]</b></p> <p> 该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钻爬动作的练习。活动设计的突出特点是,以模仿“小猫”做操开始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有利于增进幼儿对游戏角色的认识,为下面的游戏做铺垫。活动过程中,以“小猫钓鱼”的情节,让幼儿学习“新本领”:爬过草地、钻过树林、跑到河边捡起小鱼、再跑回来。这些活动情节不仅让幼儿体验玩游戏的快乐,也使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身体动作和素质得到发展,并在重复的游戏过程中慢慢增加运动负荷,调整全身活动量。最后,以轻松的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结束活动,活动过程自然合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p> <h3 id="c032"> <span class="h3-zt">三</span>小班体育活动:战胜大灰狼 </h3> <div class="videoBox"> <div class="videoItem"> <video :src="videoUrl.v21"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lass="video-border w100" ></video> <div class="vname">{{ videoMd5.v21.name }}</div> </div> <div class="videoItem"> <video :src="videoUrl.v22"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lass="video-border w100" ></video> <div class="vname">{{ videoMd5.v22.name }}</div> </div> </div>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064-1.jpg" /> </p> <p class="img">小班体育活动:战胜大灰狼(上)</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064-2.jpg" /> </p> <p class="img">小班体育活动:战胜大灰狼(下)</p> -->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b>(一)活动目标</b></p> <p class="block">1.学会正确的投掷方法,锻炼手臂力量。</p> <p class="block">2.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p> <p><b>(二)活动准备</b></p> <p class="block"> 沙包若干、大灰狼卡片若干、背景音乐《喜羊羊》,场地布置:小桥、山洞、山坡。 </p> <p><b>(三)活动过程</b></p> <p class="block">1.开始部分。</p> <p class="block"> (1)教师扮演“羊妈妈”,小朋友扮演“小羊”,以“小羊学本领”的游戏口吻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p> <p class="block"> (2)教师示范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听《喜羊羊》音乐,小羊跟着羊妈妈做操,锻炼身体各个部分。 </p> <p class="block">2.基本部分。</p> <p class="block">(1)小羊学本领。</p> <p class="block">①组织幼儿自由投掷沙包,激发投掷兴趣。</p> <p class="block"> ②教师示范讲解投掷动作,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投掷要领。 </p> <p class="block"> 教师讲解投掷要领:将沙包举在肩膀上方,胳膊向上伸直,用力投出,并示范。 </p> <p class="block">幼儿练习,教师及时指导。</p> <p class="block"> ③教师指导幼儿听指令进行投掷练习,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投掷能力。 </p> <p class="block">(2)教师组织幼儿游戏:战胜大灰狼。</p> <p class="block">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出游戏。</p> <p class="block"> 教师介绍游戏并提出问题:这些小路就是通向大灰狼家的路,中间还要走过小桥。羊妈妈还听说大灰狼白天要睡觉,晚上就要出来吃小羊,咱们怎么办呢? </p> <p class="block"> 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办法:把沙包当“炸弹”,天黑前把大灰狼的家炸掉。 </p> <p class="block"> 教师示范讲解投“炸弹”的方法:手紧握“炸弹”并举在肩膀上,然后手臂向前用力投出去,才能投得远,才能炸掉大灰狼的家。 </p> <p class="block"> 教师指导幼儿练习投掷动作——投“炸弹”。然后再组织幼儿,走过小桥,把“炸弹”投到大灰狼的家,把大灰狼的家炸掉。 </p> <p class="block">②教师把幼儿分成两组,再次游戏。</p> <p class="block">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一组幼儿与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另一组幼儿扮演小羊。游戏开始,小羊在羊妈妈的带领下走过小桥来到大灰狼家投掷炸弹,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口令,小羊必须跟着妈妈躲到安全地带。大灰狼可以出来将炸弹投回小羊的领地,当听到“猎人来了”时,大灰狼就要躲到家里的安全位置,小羊才能出来进行投掷。当听到“天黑了”的口令,小羊要赶紧回家。 </p> <p class="block">教师组织幼儿游戏,并注意及时指导。</p> <p class="block">3.结束部分。</p> <p class="block"> 教师带领幼儿唱着喜羊羊的歌,并一起做放松动作,胜利回家,结束活动。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b>(四)活动延伸</b></p> <p class="block">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并进一步练习基本动作。 </p> <p class="right"> (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提供,略有改动) </p> <p><b>[评析]</b></p> <p> “战胜大灰狼”这个体育活动的设计,有主题、有情节、有角色,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练习投掷动作,提高了锻炼的实效性。活动设计的突出特点是,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以扮演“小羊”做操开始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有利于增进幼儿对游戏角色的认识,为后面的游戏和练习做铺垫,并在多次的游戏过程中逐渐增加投掷动作的难度,慢慢增加运动负荷,进一步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最后,以教师带领幼儿唱着喜羊羊的歌,并一起做放松动作,胜利回家,结束活动。整个活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p> <h3 id="c033"> <span class="h3-zt">四</span>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瓶罐 </h3> <div class="videoBox"> <div class="videoItem"> <video :src="videoUrl.v23"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lass="video-one w100" ></video> <div class="vname">{{ videoMd5.v23.name }}</div> </div> </div>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066-1.jpg" /> </p> --> <p class="img">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瓶罐</p> <p><b>(一)活动目标</b></p> <p class="block">1.能探索瓶罐的多种玩法,发展创造性思维。</p> <p class="block"> 2.学会利用瓶罐进行跳跃、平衡练习,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p> <p class="block">3.感受游戏的愉悦,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p> <p><b>(二)活动准备</b></p> <p class="block"> 矿泉水瓶若干、饮料瓶若干、奶粉罐若干、呼啦圈4个、其他各种瓶罐。 </p> <p><b>(三)活动过程</b></p> <p class="block">1.开始部分:通过瓶罐游戏操,激起活动兴趣。</p> <p class="block">(1)玩“高人走、矮人走”游戏进入活动场地。</p> <p class="block"> (2)请幼儿每人拿一个瓶子,用瓶子做做准备运动(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p> <p class="block">2.基本部分:在自由探索活动中发展跳跃和平衡技能。</p> <p class="block"> (1)幼儿分成三组,启发幼儿大胆地探索瓶罐的多种玩法。 </p> <p class="block"> 教师提出要求:“小朋友,刚才我们用瓶子来做操,你还能用瓶罐玩怎样的游戏?找一个空地方,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玩一玩瓶子。” </p> <p class="block"> (2)幼儿自由玩瓶罐,探索瓶罐的多种玩法,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3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block"> 教师重点指导:鼓励胆小的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平衡和跳跃的方法,要求幼儿踩罐时脚踩中间、身体保持平衡;跳跃时脚尖先落地。 </p> <p class="block"> (3)指名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并让其他幼儿学一学他人的玩法。 </p> <p class="block"> (4)幼儿合作玩瓶罐,鼓励幼儿与他人大胆探索瓶罐的多种玩法。 </p> <p class="block">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平衡和跳跃的方法,鼓励幼儿互相交换着玩。 </p> <p class="block">(5)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建房子。</p> <p class="block"> ①教师提出要求:“老师刚刚收到一个消息:连续下了几天雨,树林那边小动物的家也被大水淹没了,小动物没地方可住,都逃到山上去了,我们来帮小动物建房子好吗?” </p> <p class="block"> ②幼儿用瓶罐搭建障碍小路,并练习用跳跃、平衡等方法走过“瓶罐障碍”。 </p> <p class="block">③教师交代游戏的玩法及规则。</p> <p class="block"> 讲解示范搬运“砖块”:分别用腿夹、用头顶的方法运送“砖块”,通过“障碍”小路来到森林,将瓶罐用叠高的方法建造房子。 </p> <p class="block"> ④幼儿分组游戏,游戏结束后比比哪一组的房子建得最高,即为获胜组。 </p> <p class="block">3.结束部分:通过游戏放松身体。</p> <p class="block">玩游戏“占罐子”进行放松,结束活动。</p> <p class="block"> 听音乐自由走动,音乐停,每个孩子占一个罐子坐,没坐着罐子的孩子为坐到罐子的孩子进行按摩。 </p> <p><b>(四)活动延伸</b></p> <p class="block"> 在户外活动中启发幼儿探索瓶罐更多的玩法,进一步练习基本动作。 </p> <p class="right"> (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提供,略做修改) </p> <p><b>[评析]</b></p> <p> “好玩的瓶罐”这个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启发幼儿探索瓶罐的各种玩法,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结合跳跃、平衡等动作练习的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练习基本动作和进行身体锻炼,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运动的知识技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的提高;同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既锻炼了幼儿主动交往、相互合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 </p> <h3 id="c034"> <span class="h3-zt">五</span>大班体育活动:顶沙包过小桥 </h3> <div class="videoBox"> <div class="videoItem"> <video :src="videoUrl.v24"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lass="video-border w100" ></video> <div class="vname">{{ videoMd5.v24.name }}</div> </div> <div class="videoItem"> <video :src="videoUrl.v25"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lass="video-border w100" ></video> <div class="vname">{{ videoMd5.v25.name }}</div> </div> </div>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068-1.jpg" /> </p> <p class="img">大班体育活动:顶沙包过小桥(上)</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068-2.jpg" /> </p> <p class="img">大班体育活动:顶沙包过小桥(下)</p> -->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b>(一)活动目标</b></p> <p class="block">1.能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发展创造性思维。</p> <p class="block"> 2.能运用已有的运动技能过小桥,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p> <p class="block">3.敢于克服困难和勇于挑战。</p> <p><b>(二)活动准备</b></p> <p class="block">大轮胎若干、竹梯若干、沙包若干。</p> <p><b>(三)活动过程</b></p> <p class="block">1.利用“沙包乐园”的情境导入活动。</p> <p class="block"> 教师导入:“小朋友,沙包乐园里又有新的游戏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玩玩吧。”(随着音乐进场) </p> <p class="block">2.教师示范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p> <p class="block"> 播放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准备运动。 </p> <p class="block"> 3.“沙包乐园”玩一玩,让幼儿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及锻炼身体。 </p> <p class="block">(1)幼儿自由玩沙包,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p> <p class="block"> 教师提出要求:“小朋友,沙包放在身体的哪些部位不会掉?比比看,谁的玩法多?”(如放头上、放腿上、放脖子上等) </p> <p class="block"> (2)让幼儿练习听口令,“顶沙包”做相应的动作,如蹲下、金鸡独立、向前走、向后退…… </p> <p class="block"> (3)教师组织幼儿开展顶沙包比赛,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p> <p class="block"> ①教师讲解比赛方法规则:小朋友头顶沙包,从起跑线出发,向前走到终点,沙包不能掉下来,最先走到终点的胜。 </p> <p class="block">②幼儿分组进行顶沙包比赛。</p> <p class="block">4.顶沙包过桥,进一步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p> <p class="block"> (1)教师创设多种不同难度的轮胎竹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p> <p class="block"> (2)活动中,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做好保护工作。 </p> <!-- 轮播图 --> <div class="imgBox-003 openImgBox"> <div class="swiper-container swiper-img"> <div class="swiper-wrapper"> <div class="swiper-slide"> <div class="imgBox" style="width: 100%; height: 100%"> <img src="../../images/0069-1.jpg" /> <p class="img">活动一</p> </div> </div> <div class="swiper-slide"> <div class="imgBox" style="width: 100%; height: 100%"> <img src="../../images/0069-2.jpg" /> <p class="img">活动二</p> </div> </div> <div class="swiper-slide"> <div class="imgBox" style="width: 100%; height: 100%"> <img src="../../images/0069-3.jpg" /> <p class="img">活动三</p> </div> </div> </div> <div class="swiper-button-next"></div> <div class="swiper-button-prev"></div> </div> </div> <!-- <p class="block"> 活动一:<img class="inline1" alt="" src="../../images/0069-1.jpg" /> </p> <p class="block"> 活动二:<img class="inline1" alt="" src="../../images/0069-2.jpg" /> </p> <p class="block"> 活动三:<img class="inline1" alt="" src="../../images/0069-3.jpg" /> </p> --> <p class="block">(3)练习结束时,教师小结。</p> <p class="block"> 评价重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勇于挑战。 </p> <p class="block">5.通过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放松身体。</p> <p class="block"> 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教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动物,游戏开始,小动物问大灰狼“老狼老狼几点钟”,大灰狼回答说“一点钟……两点钟……”直到老狼说:“天黑了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block"> ”。小朋友听到“天黑了”,马上跑到指定的家里去,大灰狼去抓小动物,被抓到者停止玩游戏。 </p> <p class="block"> 提醒幼儿:小动物要模仿自己扮演的动物走;小动物走在大灰狼的后面,不推别人;小动物们要跑回自己的家。 </p> <p class="block">6.放松音乐《饼干歌》,结束活动。</p> <p><b>(四)活动延伸</b></p> <p class="block">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创设多种不同难度的轮胎竹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练习。 </p> <p class="right"> (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提供,略做修改) </p> <p><b>[评析]</b></p> <p> “顶沙包过小桥”这个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沙包,让幼儿有充分自由的活动机会和时间去探索沙包的各种玩法,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创设多种不同难度的轮胎竹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升挑战的难度,使活动呈现出挑战性,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及身体协调性;同时教师的鼓励调动了幼儿练习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克服了害怕心理,从而锻炼了幼儿勇敢、坚毅、乐观的意志品质。 </p> <h3 id="c035"> <span class="h3-zt">六</span>大班体育活动:小猴运粮食 </h3> <div class="videoBox"> <div class="videoItem"> <video :src="videoUrl.v26"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lass="video-border w100" ></video> <div class="vname">{{ videoMd5.v26.name }}</div> </div> <div class="videoItem"> <video :src="videoUrl.v27"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lass="video-border w100" ></video> <div class="vname">{{ videoMd5.v27.name }}</div> </div> </div>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070-1.jpg" /> </p> <p class="img">大班体育活动:小猴运粮食(上)</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070-2.jpg" /> </p> <p class="img">大班体育活动:小猴运粮食(下)</p> --> <p><b>(一)活动目标</b></p> <p class="block"> 1.学会背着篮子,膝盖不着地平稳爬行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p> <p class="block"> 2.能自主创设游戏场地,创造性地搭建“过河”的垫脚石。 </p> <p class="block">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及游戏的乐趣。</p> <p><b>(二)活动准备</b></p> <p class="block"> 音箱、背篮、各类大小的瓶子、竹梯、轮胎、梅花桩等。 </p> <p><b>(三)活动过程</b></p> <p class="block">1.开始部分。</p> <p class="block"> 教师示范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听音乐做瓶子操,锻炼身体各个部分。 </p> <p class="block">2.基本部分。</p> <p class="block">(1)复习双手双脚着地,膝盖不着地爬行的动作。</p> <p class="block">(2)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练习:小猴背篮爬行。</p> <p class="block"> ①教师出示背篮并讲解背着篮子爬行的方法:背着篮子双手双脚着地,膝盖不着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block">地平稳前进的方法。</p> <p class="block"> ②幼儿自主练习:幼儿在场地上自由背着篮子练习双手双脚着地,膝盖不着地爬行。 </p> <p class="block">③逐步增加练习难度,指导幼儿练习。</p> <p class="block"> 幼儿在软垫上爬行—在平衡木上爬行—在架高的竹梯上爬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平衡木和架高的竹梯爬行时注意抓紧。 </p> <p class="block">(3)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小猴运粮食。</p> <p class="block">教师讲解游戏方法的规则如下。</p> <p class="block"> ①猴子们通过小桥(平衡木),来到河中的小岛上,取一份粮食背在背上,爬过很高的竹桥,将粮食送给小动物,再从瓶子小路绕回来。 </p> <p class="block"> ②幼儿分成三组,同伴之间合作完成将各种材料(如梅花桩、奶粉罐、跷跷板等)放在河里做垫脚石,并继续给小动物运送粮食。 </p> <p class="block"> 教师重点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爬行竹桥的同时要保护好背篮里的粮食。 </p> <p class="block">3.结束部分。</p> <p class="block">(1)听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做放松动作。</p> <p class="block">(2)引导幼儿收拾游戏器械,并归类摆放整齐。</p> <p><b>(四)活动延伸</b></p> <p class="block"> 在户外活动中投放更多的材料,鼓励幼儿创新玩法,并进一步练习基本动作。 </p> <p class="right"> (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提供,略做修改) </p> <p><b>[评析]</b></p> <p> “小猴运粮食”这个体育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爬行动作的练习。活动中,以“小猴运粮食”的情节,让幼儿学习“新本领”:在场地上自由背着篮子练习双手双脚着地,膝盖不着地爬行,在游戏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加大练习难度,慢慢增加运动负荷,这些活动情节不仅让幼儿体验了玩游戏的快乐,也使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身体动作和素质得到了发展。活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创设游戏场地,有创造性地搭建“过河”的垫脚石,引导幼儿在合作游戏中互相帮助,学会独立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锻炼了幼儿的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幼儿的勇敢自信和创新精神。 </p> <h3 id="c036"> <span class="h3-zt">七</span>大班体育活动:学做解放军 </h3> <p><b>(一)活动目标</b></p> <p class="block">1.学会手脚协调地在高约40cm、长约2m的斜架上攀爬。</p> <p class="block"> 2.能巩固肩上挥臂投准(距离2~3m)的技能,发展目测能力和判断力。 </p> <p class="block">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愉悦。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3) > -1"> <div class="bodystyle"> <p><b>(二)活动准备</b></p> <p class="block"> 音乐带、录音机;垫子4块,轮胎12个,梯子4把,小沙包若干,悬挂纸飞机的长绳一条。 </p> <p><b>(三)活动过程</b></p> <p class="block">1.开始部分。</p> <p class="block"> (1)教师扮演“司令员”,以“解放军学本领”的游戏口吻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p> <p class="block"> (2)队列练习:组织幼儿练习一路纵队走,要求步伐整齐。 </p> <p class="block"> (3)准备运动:幼儿听口令迅速站成四排,跟着教师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模仿操。 </p> <p class="block">2.基本部分。</p> <p class="block">(1)幼儿集体练习基本动作:攀爬。</p> <p class="block"> ①请个别幼儿示范正确动作,其他幼儿观察,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手脚着地,弯腰屈膝,膝盖不能着地,一步一步向前蹬。 </p> <p class="block">②集体练习基本动作,教师及时做个别指导。</p> <p class="block"> A.幼儿分成两组,在垫子上练习攀爬动作,教师及时纠正幼儿动作。 </p> <p class="block"> B.幼儿分成四队,在梯子上练习攀爬动作,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p> <p class="block">(2)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解放军打敌机”。</p> <p class="block"> ①幼儿分成四列纵队,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司令员发出信号后,每队解放军逐个出发,手脚并用攀爬过山岭后,拿起炸药去投掷击中飞机,然后跑回站到队尾,最快完成任务的队伍即可获胜。 </p> <p class="block">②幼儿玩游戏两遍,教师注意及时指导。</p> <p class="block">3.结束部分。</p> <p class="block">(1)小结,评价幼儿的表现。</p> <p class="block"> (2)听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做完放松动作离场,结束活动。 </p> <p><b>(四)活动延伸</b></p> <p class="block">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提供更多的轮胎和梯子,鼓励幼儿探索多种玩法,进一步大胆尝试练习。 </p> <p class="right">(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政府第二机关幼儿园提供)</p> <p><b>[评析]</b></p> <p> 该活动目标定位合适全面,表述精练、明确具体,既让幼儿学习新的动作“在斜架上攀爬”,又在游戏情境中“打敌机”,从而复习巩固“肩上投”动作;不仅突出身体锻炼的要求,而且重视培养幼儿相关的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活动过程设计巧妙,方法灵活多样,让幼儿扮演“解放军”,做解放军模仿操,学习“新本领”“打敌机”,通过组织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由易到难地锻炼走、跑、攀登、平衡、跳跃、投掷等身体基本动作,不仅发展了各种身体动作,而且提高了各种身体素质,培养了勇敢精神和合作能力,很好地贯彻了全面发展的原则。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4) > -1"> <div class="bodystyle"> <h2 id="b010"> <span class="h2-zt">第六课</span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实践训练</span> </h2> <p> 本课主要是组织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训练,目的是提高同学们设计、组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技能及能力。 </p> <h3 id="c037"> <span class="h3-zt1">项目一</span>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实践训练 </h3> <h4 id="d082">(一)实训目标</h4> <p class="block">1.熟悉幼儿健康教育各年龄段的目标要求。</p> <p class="block">2.能够对具体活动目标表述的合理性进行分析。</p> <h4 id="d083">(二)内容与要求</h4> <p class="block"> 1.阅读1~2个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案例并对活动目标表述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p> <p class="block"> 2.根据下列课题设计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全班同学进行评析,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 </p> <p class="block">(1)小班健康教育活动:小刺猬运果子。</p> <p class="block">(2)中班健康教育活动:蔬菜营养多又多。</p> <p class="block">(3)大班健康教育活动:好心情。</p> <h3 id="c038"> <span class="h3-zt1">项目二</span>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实践训练 </h3> <h4 id="d084">(一)实训目标</h4> <p class="block"> 1.掌握各年龄段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目标及活动过程的组织程序。 </p> <p class="block"> 2.具有设计和组织各年龄段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能力。 </p> <h4 id="d085">(二)内容与要求</h4> <p class="block">1.阅读完整的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方案。</p> <p class="block">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方案,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活动方案中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怎样改进? </p> <p class="block"> 2.观摩、评析幼儿园各个年龄班的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 </p> <p class="block"> 观看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教学实况录像或者到幼儿园现场观摩,记录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要求?可以怎样改进? </p> <p class="block"> 3.设计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的组织程序。 </p> <p class="block"> 根据下列课题设计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的组织程序,全班同学进行评析,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 </p> <p class="block">(1)小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我的小手真干净。</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block">(2)中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预防传染病。</p> <p class="block">(3)大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绿色食品。</p> <p class="block"> 4.设计完整的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方案,并练习说课或试教。 </p> <p class="block"> 根据下列课题设计出完整的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方案,并分小组说课或试教。 </p> <p class="block">(1)小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我爱吃饭。</p> <p class="block">(2)中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春来野菜香。</p> <p class="block">(3)大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爱护牙齿。</p> <h3 id="c039"> <span class="h3-zt1">项目三</span>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实践训练 </h3> <h4 id="d086">(一)实训目标</h4> <p class="block"> 1.掌握各年龄段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目标及活动过程的组织程序。 </p> <p class="block">2.具有设计和组织各年龄段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能力。</p> <h4 id="d087">(二)内容与要求</h4> <p class="block">1.阅读完整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方案。</p> <p class="block">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方案,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活动方案中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怎样改进? </p> <p class="block">2.观摩、评析幼儿园各个年龄班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p> <p class="block"> 观看幼儿身体锻炼活动教学实况录像或者到幼儿园现场观摩,记录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要求?可以怎样改进? </p> <p class="block"> 3.设计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的组织程序。 </p> <p class="block"> 根据下列课题设计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的组织程序,全班同学进行评析,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 </p> <p class="block">(1)小班身体锻炼活动:运水果。</p> <p class="block">(2)中班身体锻炼活动:冬季动物运动会。</p> <p class="block">(3)大班身体锻炼活动:丢沙包。</p> <p class="block"> 4.设计完整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方案,并练习说课或试教。 </p> <p class="block"> 根据下列课题设计完整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方案,并分小组说课或试教。 </p> <p class="block">(1)小班身体锻炼活动:小青蛙跳荷叶。</p> <p class="block">(2)中班身体锻炼活动:好玩的圈圈。</p> <p class="block">(3)大班身体锻炼活动:有趣的轮胎。</p> <hr /> <p>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7.png" /><span class="zt-ht" >思考题</span > </p> <p>1.简述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0"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p>2.幼儿身心保健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1"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p>3.幼儿身心保健教育活动如何指导?</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2"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4.组织幼儿身体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3"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p>5.幼儿身体锻炼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4"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p>6.如何创编幼儿体育游戏?</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5"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p> 7.阐述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导要求,以“发展幼儿跳跃能力”为目标,设计一节大班体育教学活动。 </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6"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p>8.如何指导早操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5"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7"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p>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8.png" /><span class="zt-ht" >学习反思</span > </p> <div class="bk-xyx"> <textarea rows="6" v-model="chapter001.textBybItem10" @change="setBookQuestion" ></textarea> </div> </div> </div>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getResourcePath } from "@/assets/methods/resources"; export default { name: "chapter001", props: { showPageList: { type: Array,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chapter001: {}, videoUrl: {}, videoMd5: { v21: { md5: "6d8bf0a27c8ad5e0f984c74c9b44f0a8", name: "小班体育《战胜大灰狼》上", }, v22: { md5: "9fff0d9a12da006f34f056b0ef49efdd", name: "小班体育《战胜大灰狼》下", }, v23: { md5: "b5ea9371a044929ba66c5d225a8ea35c", name: "中班体育《好玩的瓶罐》", }, v24: { md5: "c92aba68316edc2b1a12f3edc2298d6a", name: "大班体育《顶沙包过小桥》上", }, v25: { md5: "f941aacc2bb41d7297818b9c417af0e4", name: "大班体育《顶沙包过小桥》下", }, v26: { md5: "eabded3c561d4acda6f7e7c98df19c1e", name: "大班体育《小猴运粮食》上", }, v27: { md5: "f219b6c069a8668757148323bebe0511", name: "大班体育《小猴运粮食》下", }, }, }; }, watch: { showPageList: { handler(val) { if (val[val.length - 1] == 36) { this.getVideo(this.videoMd5.v21.md5, "v21"); this.getVideo(this.videoMd5.v22.md5, "v22"); this.getVideo(this.videoMd5.v23.md5, "v23"); } if (val[val.length - 1] == 39) { this.getVideo(this.videoMd5.v24.md5, "v24"); this.getVideo(this.videoMd5.v25.md5, "v25"); this.getVideo(this.videoMd5.v26.md5, "v26"); this.getVideo(this.videoMd5.v27.md5, "v27"); } }, deep: true, }, }, created() { const bookQuestion = localStorage.getItem(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book-chapter01" ); if (bookQuestion) { this.questionData = JSON.parse(bookQuestion); } }, methods: { async getVideo(md5, val) { const data = await getResourcePath(md5); this.videoUrl[val] = data; }, setBookQuestion() { localStorage.setItem(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book-chapter01", JSON.stringify(this.chapter001) ); const bookQuestion = localStorage.getItem( "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book-chapter01" ); if (bookQuestion) { this.chapter001 = JSON.parse(bookQuestion); } }, }, }; </script>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view/components/front001.vue
New file @@ -0,0 +1,46 @@ <template> <div class="chapter" num='1'> <div class="page-box" page="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img alt="" class="imz coverImg" src="../../images/Cover.jpg"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 > -1"> <p class="center"><img alt="" class="imz coverImg" src="../../images/SMY.jpg"/></p> </div>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 > -1"></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 > -1"></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5) > -1"></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6) > -1"></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7) > -1"></div> </div> -->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front001", props: { showPageList: { type: Array,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 }, }; </script>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view/components/index.vue
New file @@ -0,0 +1,915 @@ <!-- @format --> <template> <div class="page-main" @scroll="throttledScrollHandler"> <div id="searchDomBox" style="display: none"> <div id="searchContent"></div> </div> <div class="public-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 :style="{ fontSize: fontSize ? fontSize + 'px' : '16px', transform: `scale(${pageZoom ? pageZoom : 1})`, transformOrigin: 'center top', }" > <pageHeader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1)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 ></pageHeader> <chapterOn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1)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 ></chapterOne> <!-- <chapterTwo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3)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Two> --> <!-- <chapterThre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4)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Three> --> <!-- <chapterFour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2)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 ></chapterFour> --> <!-- <chapterfiv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6)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five> --> <!-- <chapterSix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7)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Six> --> <!-- <chapterSeven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8)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Seven> --> <!-- <chapterEight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9)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Eight> --> <!-- <chapterNin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10)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Nine> -->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pageHeader from "./front001"; import chapterOne from "./chapter001.vue"; // import chapterTwo from './chapter002.vue' // import chapterThree from './chapter003.vue' // import chapterFour from "./chapter004.vue"; // import chapterfive from './chapter005.vue' // import chapterSix from './chapter006.vue' // import chapterSeven from './chapter007.vue' // import chapterEight from './chapter008.vue' // import chapterNine from './chapter009.vue' import NoteIcon from "@/assets/images/biji.png"; import _ from "lodash"; import getQuestionList from "@/assets/methods/examination"; import testData from "../../js/examinationList"; import Swiper from "swiper/bundle"; import "swiper/swiper-bundle.css"; import Viewer from "viewerjs"; import "viewerjs/dist/viewer.css";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catalogLength: 2, // 总章节数 showCatalogList: [], // 显示的章节 loadThreshold: 300, // 触发加载阈值 throttleThreshold: 100, // 节流阈值 previousScrollTop: 0, throttledScrollHandler: null, observer: null, loadPageObserver: null, loadPageList: [], questionDataMap: {}, renderSignMap: {}, highlightData: null, }; }, computed: { fontSize() { return this.$store.state.qiankun.fontSize; }, pageZoom() { return this.$store.state.qiankun.scale / 100; }, }, watch: { showCatalogList: { handler(newVal, oldVal) { if ( this.$store.state.qiankun && this.$store.state.qiankun.catalogChange ) { // 调用父层方法 this.$store.state.qiankun.catalogChange({ showCatalogList: newVal, }); } // 启动页码观察 setTimeout(() => { this.initObservation(); this.initThemeColor(); }, 500); }, }, loadPageList: { handler(newVal, oldVal) { setTimeout(() => { this.initSwiper(); this.initViewer(); // this.readText() }, 200); }, }, pageZoom: { handler(newVal, oldVal) { const scrollBox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page-main"); scrollBox.scrollTop = (scrollBox.scrollTop / oldVal) * newVal; }, }, }, mounted() { // 默认加载章节 this.showCatalogList = [1]; // 滚动监听节流 this.throttledScrollHandler = _.throttle( this.scrollFun, this.throttleThreshold, { leading: true, trailing: false } ); // 定义子层方法 if (this.setGlobalState) { // 提供页面跳转功能 this.setGlobalState({ gotoPage: (catalog, page) => { this.gotoPage(catalog, page); }, // 渲染笔记、高亮、划线 renderSign: (type, data) => { // 因为调整为页面懒加载,所以渲染标记也需要按照页面进行处理,先储存数据,页面加载完成再渲染对应的标记; this.handelSignData(type, data); // this.renderSign(type, data); }, // 删除笔记、高亮、划线 delSign: (data) => { this.delSign(data); }, // 全文检索 searchBookByKeyword: (keyword) => { return this.searchTextByPage(keyword); }, // 跳转检索结果位置 jumpSearchItem: (data) => { this.searchItemLocation(data); }, }); } // 创建一个新的 Intersection Observer 实例,用于观察目标元素和执行相应的回调函数。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callback, options):使用之前定义的 callback 回调函数和 options 配置选项来初始化 Intersection Observer 实例。 this.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this.pageChangeCallback, { root: null, // 指定根元素,这里设为 null,表示选取整个视窗作为根元素。 rootMargin: "0px", // 指定根元素的边界,这里设为 "0px",表示根元素的边界和视窗的边界重合 threshold: 0.5, // 指定交叉比例,这里设为 0.5,表示当目标元素一半或更多显示在视窗中时触发回调函数。 }); this.loadPage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this.loadPageCallback, { root: null, // 指定根元素,这里设为 null,表示选取整个视窗作为根元素。 rootMargin: "0px", // 指定根元素的边界,这里设为 "0px",表示根元素的边界和视窗的边界重合 threshold: 0, // 指定交叉比例,这里设为 0.5,表示当目标元素一半或更多显示在视窗中时触发回调函数。 }); // 启动页码观察 setTimeout(() => { this.initObservation(); this.initThemeColor(); }, 500); // 测试页面跳转 setTimeout(() => { this.gotoPage(1, 36); // setTimeout(() => { // this.renderSign("Highlight", { // id: "2ACA9359", // txt: "题一学习主题一 运动", // page: "10", // type: "Highlight", // color: "#F5E12A" // }); // setTimeout(() => { // this.delSign({ // ids: ["2ACA9359"] // }); // }, 2000); }, 500); // const pageDom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 .querySelector("#app") // .querySelectorAll(".page-box"); // 检索 // console.log(this.searchTextByPage("保护内脏器官"), "searchTextByPage"); // 检索跳转 // this.searchItemLocation({ // catalog: 2, // page: 10, // txt: " 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组成人体骨骼(见图1-1)。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具有保护内脏器官、供肌肉附着和作为肌肉运动的杠杆等作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使身体产生各种动作。所以,运动系统具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等功能,幼年时期的骨骼还具有造血功能。 ", // txtIndex: 57 // }); // }, 500) }, methods: { swdtChange(data) { console.log("子应用pdf", data); if (this.$store.state.qiankun && this.$store.state.qiankun.openPDF) { if (data.type == "pdf") { this.$store.state.qiankun.openPDF({ data: data.data, }); } else { this.$store.state.qiankun.chooseWords({ type: data.type, data: data.data, }); } } }, changeDomViewer() { this.initViewer(); }, // setZoom1() { // let scale = this.$store.state.qiankun.scale + 10; // const scrollBox =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 ).querySelector(".page-main"); // this.$store.commit("setZoom", scale); // }, // setZoom2() { // let scale = this.$store.state.qiankun.scale - 10; // const scrollBox =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 ).querySelector(".page-main"); // this.$store.commit("setZoom", scale); // }, // 滚动监听 scrollFun(event) { // 判断向上滚动还是向下滚动 if (event.target.scrollTop > this.previousScrollTop) { // 向下 const currentScrollTop = event.target.scrollTop + event.target.offsetHeight; if ( currentScrollTop >= event.target.scrollHeight - this.loadThreshold ) { // 到达阈值 if ( this.showCatalogList[this.showCatalogList.length - 1] < this.catalogLength ) { // 加载下一章 this.showCatalogList.push( this.showCatalogList[this.showCatalogList.length - 1] + 1 ); if (this.showCatalogList.length > 3) { // 超过三章隐藏顶部一章 this.showCatalogList.shift(); } } } } else if (event.target.scrollTop < this.previousScrollTop) { // 向上 const currentScrollTop = event.target.scrollTop; if (currentScrollTop <= this.loadThreshold) { // 到达阈值 if (this.showCatalogList[0] > 0) { // 加载上一章 this.showCatalogList.unshift(this.showCatalogList[0] - 1); if (this.showCatalogList.length > 3) { // 超过三章隐藏底部一章 this.showCatalogList.pop(); } } } } // showCatalogList 当前显示的三个章节,watch监听传递给主应用 // 更新上一次滚动的位置 this.previousScrollTop = event.target.scrollTop; }, // 章节、页面跳转 gotoPage(catalog, page) { if (catalog >= 0 && catalog <= this.catalogLength) { // 处理渲染章节 if (catalog == 0) { this.showCatalogList = [0, 1]; } else if (catalog == this.catalogLength) { this.showCatalogList = [ this.catalogLength - 2, this.catalogLength - 1, this.catalogLength, ]; } else { this.showCatalogList = [catalog - 1, catalog, catalog + 1]; } setTimeout(() => { // 跳转页码 const pageDom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page="${page}"]`); if (pageDom) { pageDom.scrollIntoView(); } else { console.log("页码错误!"); } }, 500); } else { console.log("章节错误!"); } }, // 处理标记数据 handelSignData(type, data) { if (this.loadPageList.indexOf(Number(data.page)) > -1) { // 立即渲染 this.renderSign(type, data); } // 储存数据 if (!this.renderSignMap[type]) this.renderSignMap[type] = {}; if (!this.renderSignMap[type][data.page]) this.renderSignMap[type][data.page] = []; this.renderSignMap[type][data.page].push(data); }, // 渲染标记 renderSign(type, data) { // 父层设置禁止渲染标记时不再进行渲染 if (this.$store.state.qiankun.disableSign) { return false; } const existence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dataid="${data.id}"]`); // 去重 if (!existence) { const pageDom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page="${data.page}"]`); // 创建 createTreeWalker 迭代器,用于遍历文本节点,保存到一个数组 const treeWalker = document.createTreeWalker( pageDom, NodeFilter.SHOW_TEXT ); const allTextNodes = []; let currentNode = treeWalker.nextNode(); while (currentNode) { allTextNodes.push(currentNode); currentNode = treeWalker.nextNode(); } for (let i = 0; i < allTextNodes.length; i++) { const textDom = allTextNodes[i]; if (textDom.textContent.indexOf(data.txt) > -1) { let reg = new RegExp(`${data.txt}`, "ig"); switch (type) { case "Highlight": // 高亮 textDom.parentNode.innerHTML = textDom.parentNode.innerHTML.replace( reg, `<span datatype="Highlight" dataid="${data.id}" style="background: ${data.color};" class="highLight" onclick="signClick('Highlight','${data.id}','${data.chapterNum}')">${data.txt}</span>` ); break; case "Dashing": // 划线 textDom.parentNode.innerHTML = textDom.parentNode.innerHTML.replace( reg, `<span datatype="Dashing" dataid="${data.id}" style="text-decoration-color:${data.color};" class="underline" onclick="signClick('Dashing','${data.id}','${data.chapterNum}')">${data.txt}</span>` ); break; case "Note": // 笔记 textDom.parentNode.innerHTML = textDom.parentNode.innerHTML.replace( reg, `<span datatype="Note" dataid="${data.id}" style="border-bottom-color:${data.color}" class="notesline" onclick="signClick('Note','${data.id}','${data.chapterNum}')" onmouseover="noteHover('Note','${data.id}','${data.chapterNum}')" onmouseout="noteOut('Note')">${data.txt}<img src="${NoteIcon}"/></span>` ); break; } } } } }, // 删除标记渲染 delSign({ ids, type }) { if (ids && ids.length) { for (let i = 0; i < ids.length; i++) { const id = ids[i]; const dom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dataid="${id}"]`); dom.parentNode.innerHTML = dom.parentNode.innerHTML.replace( dom.outerHTML, dom.outerText ); } } if (type) { const doms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datatype="${type}"]`); for (let i = 0; i < doms.length; i++) { const dom = doms[i]; dom.parentNode.innerHTML = dom.parentNode.innerHTML.replace( dom.outerHTML, dom.outerText ); } } }, initObservation() { const sections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page-box"); sections.forEach((section) => { if (this.config.activeBook && this.config.activeBook.tryPageCount) { const page = section.getAttribute("page"); if (Number(page) > this.config.activeBook.tryPageCount) { let chapter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section, "chapter"); const chapterNum = chapterDom.getAttribute("num"); this.catalogLength = Number(chapterNum) - 1; section.remove(); return false; } } // observer 观察每个元素,以便在它们进入或离开视窗时触发回调函数。 const isObserver = section.getAttribute("observer"); const isLoadObserver = section.getAttribute("loadObserver"); if (!isObserver) { this.observer.observe(section); section.setAttribute("observer", "1"); } if (!isLoadObserver) { this.loadPageObserver.observe(section); section.setAttribute("loadObserver", "1"); } }); }, initThemeColor() { // 获取各种需要主题色的节点 const colorDom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theme-color"); const backgroundColorDom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theme-back"); const borderColorDom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theme-border"); // 获取配置的主题色 const bookThemeColor = this.config.activeBook && this.config.activeBook.bookThemeColor ? this.config.activeBook.bookThemeColor : null; const chapterThemeColor = this.config.activeBook && this.config.activeBook.chapterThemeColor ? this.config.activeBook.chapterThemeColor : null; const pageThemeColor = this.config.activeBook && this.config.activeBook.pageThemeColor ? this.config.activeBook.pageThemeColor : null; colorDom.forEach((domItem) => { // 获取章节、页码 let page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domItem, "page-box"); let chapter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domItem, "chapter"); let page, chapterNum; if (pageDom) page = pageDom.getAttribute("page"); if (chapterDom) chapterNum = chapterDom.getAttribute("num"); // 向上匹配主题色 const themeColor = page && pageThemeColor && pageThemeColor[page] ? pageThemeColor[page] : chapterNum && chapterThemeColor && chapterThemeColor[chapterNum] ? chapterThemeColor[chapterNum] : bookThemeColor; if (themeColor) { domItem.style.color = themeColor; } }); backgroundColorDom.forEach((domItem) => { // 获取章节、页码 let page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domItem, "page-box"); let chapter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domItem, "chapter"); let page, chapterNum; if (pageDom) page = pageDom.getAttribute("page"); if (chapterDom) chapterNum = chapterDom.getAttribute("num"); // 向上匹配主题色 const themeColor = page && pageThemeColor && pageThemeColor[page] ? pageThemeColor[page] : chapterNum && chapterThemeColor && chapterThemeColor[chapterNum] ? chapterThemeColor[chapterNum] : bookThemeColor; if (themeColor) { domItem.style.backgroundColor = themeColor; } }); borderColorDom.forEach((domItem) => { // 获取章节、页码 let page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domItem, "page-box"); let chapter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domItem, "chapter"); let page, chapterNum; if (pageDom) page = pageDom.getAttribute("page"); if (chapterDom) chapterNum = chapterDom.getAttribute("num"); // 向上匹配主题色 const themeColor = page && pageThemeColor && pageThemeColor[page] ? pageThemeColor[page] : chapterNum && chapterThemeColor && chapterThemeColor[chapterNum] ? chapterThemeColor[chapterNum] : bookThemeColor; if (themeColor) { domItem.style.borderColor = themeColor; } }); }, getParentWithClass(element, className) { console.log(element, className, "element, className"); while (element.parentElement) { element = element.parentElement; if (element.classList.contains(className)) { return element; } } }, pageChangeCallback(entries, observer) { //entries:代表观察到的目标元素的集合。 observer:代表观察者对象。 entries.forEach((entry) => { //entry.isIntersecting:检查当前目标元素是否与根元素相交。 if (entry.isIntersecting) { const target = entry.target; //entry.target:获取当前目标元素 const page = target.getAttribute("page"); const catalogDom = this.tool.getParentNodeByClassName( target, "chapter" ); const catalog = catalogDom.getAttribute("num"); let text = null; if (target.querySelector("p")) { text = target.querySelector("p").textContent.substring(0, 50); } // 返回页码和章节信息 if (this.$store.state.qiankun && this.$store.state.qiankun.pageChange) this.$store.state.qiankun.pageChange({ page: page, catalog: catalog, text, }); // const sections = Array.from(document.querySelectorAll(".section")); //sections:获取所有具有 .section 类名的元素,并转换为数组。 // let index = sections.findIndex((section) => section === target) + 1; //index:查找当前目标元素在 sections 数组中的索引,并加 1,用于确定当前页码。 } }); }, loadPageCallback(entries, observer) { entries.forEach(async (entry) => { if (entry.isIntersecting) { const target = entry.target; const page = target.getAttribute("page"); if (this.loadPageList.indexOf(Number(page)) == -1) { const catalogDom = this.tool.getParentNodeByClassName( target, "chapter" ); // 添加页码 this.loadPageList.push(Number(page)); const catalog = catalogDom.getAttribute("num"); if (!this.questionDataMap[page]) { if (testData && testData[catalog]) { if (testData[catalog][page]) { if (Array.isArray(testData[catalog][page])) { this.questionDataMap[page] = await getQuestionList( page, testData[catalog][page], this.config.activeBook ); } else { const obj = {}; for (let key in testData[catalog][page]) { obj[key] = await getQuestionList( [], testData[catalog][page][key], this.config.activeBook ); } this.questionDataMap[page] = obj; } } } } // 渲染这一页的标记 for (const key in this.renderSignMap) { if (this.renderSignMap[key][page]) { this.renderSignMap[key][page].forEach((item) => { this.renderSign(key, item); }); } } // 处理高亮 if (this.highlightData) { // 高亮行 setTimeout(() => { // 获取页面所有text节点 const pageTextList = document.createTreeWalker( target, NodeFilter.SHOW_TEXT ); // 匹配关键字 const allPageTextNodes = []; let currentNode = pageTextList.nextNode(); while (currentNode) { allPageTextNodes.push(currentNode); currentNode = pageTextList.nextNode(); } for (let i = 0; i < allPageTextNodes.length; i++) { const textDom = allPageTextNodes[i]; let txtIndex = textDom.textContent.indexOf( this.highlightData.txt ); if (txtIndex > -1) { textDom.parentNode.style.transition = "background-color 0.8s"; textDom.parentNode.scrollIntoView(); textDom.parentNode.style.backgroundColor = "#79bbf0"; setTimeout(() => { textDom.parentNode.style.backgroundColor = ""; }, 1000); } } }, 100); } if (this.loadPageList.length > 5) { // 超过5页 this.loadPageList.shift(); } } } }); }, initSwiper() { const doms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swiper-img"); for (let i = 0; i < doms.length; i++) { const dom = doms[i]; new Swiper(dom, { loop: false, // 无缝 autoplay: { //自动开始 delay: 3000, //时间间隔 disableOnInteraction: false, //*手动操作轮播图后不会暂停* }, paginationClickable: true, slidesPerView: 1, // 一组三个 spaceBetween: 30, // 间隔 // 如果需要前进后退按钮 navigation: { nextEl: dom.querySelector(".swiper-button-next"), prevEl: dom.querySelector(".swiper-button-prev"), }, // 窗口变化,重新init,针对F11全屏和放大缩小,必须加 observer: true, observeParents: true, // // 如果需要分页器 // pagination: { // el: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 // ".swiper-pagination" // ), // clickable: true // 分页器可以点击 // } }); } const pptDoms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swiper_ppt"); for (let i = 0; i < pptDoms.length; i++) { const dom = pptDoms[i]; new Swiper(dom, { loop: false, // 无缝 autoplay: false, paginationClickable: true, slidesPerView: 1, // 一组三个 spaceBetween: 30, // 间隔 // 如果需要前进后退按钮 navigation: { nextEl: dom.querySelector(".swiper-button-next"), prevEl: dom.querySelector(".swiper-button-prev"), }, // 窗口变化,重新init,针对F11全屏和放大缩小,必须加 observer: true, observeParents: true, on: { init: (value) => { let currentPage = value.activeIndex + 1; // 获取当前页(从1开始计数) let totalPages = value.slides.length; // 获取总页数 var paginationInfoEl = dom.querySelector(".pageBox"); if (paginationInfoEl) paginationInfoEl.textContent = currentPage + "/" + totalPages; }, slideChange: (value) => { let currentPage = value.activeIndex + 1; // 获取当前页(从1开始计数) let totalPages = value.slides.length; // 获取总页数 var paginationInfoEl = dom.querySelector(".pageBox"); if (paginationInfoEl) paginationInfoEl.textContent = currentPage + "/" + totalPages; }, }, }); } }, initViewer() { const doms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All(".openImgBox"); for (let i = 0; i < doms.length; i++) { const dom = doms[i]; new Viewer(dom, { container: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querySelector("#app") : "body", navbar: true, // 显示导航栏 toolbar: true, // 显示工具栏 title: true, // 显示标题 }); } }, // 根据关键字全文检索 searchTextByPage(keyword) { const searchResult = []; let catalogIndex = 0; // 所有章节组件(每本书制作时单独配置) const pageData = { pageHeader, chapterOne, // chapterTwo, // chapterThree, // chapterFour, // chapterfive, // chapterSix, // chapterSeven, // chapterEight, // chapterNine // assemblyOne, // assemblyTwo, }; // 遍历所有章节文件 for (const key in pageData) { catalogIndex++; let pageComponent, pageExample; // 先渲染一次当前章节文件(这时页面的内容为空),获取页码信息 pageComponent = Vue.extend(pageData[key]); pageExample = new pageComponent({ propsData: { showPageList: [], questionData: {}, isSearch: true, }, }); pageExample.$mount(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 "#searchContent" ) ); // 获取页码 const pageDom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searchDomBox") .querySelectorAll(".page-box"); const pages = []; for (let i = 0; i < pageDom.length; i++) { const pageDomItem = pageDom[i]; pages.push(Number(pageDomItem.getAttribute("page"))); } // 获取页面结束,卸载销毁 pageExample.$destroy();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 "#searchDomBox" ).innerHTML = '<div id="searchContent"></div>'; // 遍历页码 if (pages.length) { for (let i = 0; i < pages.length; i++) { const pageNum = pages[i]; // 动态渲染对应章节的页码 pageComponent = Vue.extend(pageData[key]); pageExample = new pageComponent({ propsData: { showPageList: [pageNum], questionData: {}, isSearch: true, }, }); pageExample.$mount(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 "#searchContent" ) ); // 获取对应页面dom const thisPageDom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querySelector("#searchDomBox") .querySelector(`[page="${pageNum}"]`); if (thisPageDom) { // 获取页面所有text节点 const pageTextList = document.createTreeWalker( thisPageDom, NodeFilter.SHOW_TEXT ); // 匹配关键字 const allPageTextNodes = []; let currentNode = pageTextList.nextNode(); while (currentNode) { allPageTextNodes.push(currentNode); currentNode = pageTextList.nextNode(); } for (let i = 0; i < allPageTextNodes.length; i++) { const textDom = allPageTextNodes[i]; let txtIndex = textDom.textContent.indexOf(keyword); if (txtIndex > -1) { // 记录关键字所在页码、章节以及匹配到的段落 searchResult.push({ page: pageNum, catalog: catalogIndex, txt: textDom.textContent, txtIndex: txtIndex, }); } } // 结束,卸载销毁 pageExample.$destroy();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 "#searchDomBox" ).innerHTML = '<div id="searchContent"></div>'; } } } } // 输出搜索结果 console.log(searchResult); return searchResult; }, // 根据检索结果跳转对应位置并高亮 searchItemLocation(data) { // 记录高亮信息 this.highlightData = data; // 跳转 this.gotoPage(data.catalog, data.page, () => {}); }, // readText() { // const doms =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 ).querySelectorAll('.read-aloud') // for (let index = 0; index < doms.length; index++) { // const dom = doms[index] // let id = null // dom.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 if (e.srcElement.nodeName == 'svg') { // id = dom.getAttribute('readId') // } else if (e.srcElement.nodeName == 'g') { // const svgDom = e.srcElement.parentNode // id = svgDom.getAttribute('readId') // } else { // const svgDom = e.srcElement.parentNode.parentNode // id = svgDom.getAttribute('readId') // } // const item =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document // ).querySelector('#' + id).innerText // console.log(item, 233) // }) // } // }, }, components: { pageHeader, chapterOne, // chapterTwo, // chapterThree, // chapterFour, // chapterfive, // chapterSix, // chapterSeven, // chapterEight, // chapterNine // assemblyOne, // assemblyTwo, // ChapterFour, // ChapterFive, // chapterSix, // chapterSeven, // chapterEight, // chapterNine, // chapter010, // chapter011, // chapter012, // chapter013, // chapter014, // chapter015, // chapter016, // chapter017, // chapter018, }, }; </script> src/books/kindergartenActivitiesDesignGuidance/view/index.vue
New file @@ -0,0 +1,76 @@ <template> <div class="temp-bookInnerContentSports" @mouseup="handleMouseUp"> <pageContent></pageContent>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pageContent from "./components/index.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pageContent, }, data() { return {}; }, mounted() { }, methods: { getParentWithClass(element, className) { while (element.parentElement) { element = element.parentElement; if (element.classList.contains(className)) { return element; } } }, handleMouseUp(e) { const selection = ( this.container ? this.container : window ).getSelection(); const txt = selection.toString(); if (selection.type != "none" && txt) { let node = selection.anchorNode.parentNode; let pageHtml = this.getParentWithClass( selection.anchorNode, "page-box" ); let chapterDom = this.getParentWithClass( selection.anchorNode, "chapter" ); let chapterNum; if (chapterDom) chapterNum = chapterDom.getAttribute("num"); if (pageHtml) { const page = pageHtml.getAttribute("page"); // 监听选中文本事件,并触发父层方法 if (this.$store.state.qiankun.windowSelection) { this.$store.state.qiankun.windowSelection({ chapterNum, txt, page, x: e.x, y: e.y, }); } } } else { if (this.$store.state.qiankun.windowSelection) { this.$store.state.qiankun.windowSelection({ chapterNum: "", txt: "", page: "", x: e.x, y: e.y, }); } } }, }, }; </script> <style lang="less"> @import "../css/default.less"; </style> src/books/preschoolGameGuidance/view/components/chapter003.vue
New file @@ -0,0 +1,489 @@ <template> <div class="chapter" num="4"> <div class="page-box" page="8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3) > -1">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top: 408px"> <h1 id="a012"> <img class="img-0 coverImg" alt="" src="../../images/z4.jpg" /> </h1> <h6>学习目标▶</h6> <p>1.初步理解表演游戏的概念及特点。</p> <p>2.掌握幼儿表演游戏的类型。</p> <p>3.掌握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p> <h6>学习导图▶</h6>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095-1.jpg" /> </p> <h6>导入案例▶</h6>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案例一:祺祺与《熊出没》</span> </p> <p> 祺祺每天从幼儿园回家都要看国产动画片《熊出没》,这似乎已经成了他每天回家必做的事情。连续看了一段时间后,祺祺让爸爸妈妈收集了许多和光头强、熊大、熊二有关的玩具,以及可以用来模仿片中几个角色的材料。晚饭后,祺祺最津津乐道、最开心的活动就是自己戴上爸爸从工地上拿回家的安全帽,这样可以做光头强,然后让爸爸演熊大、妈妈演熊二,把许多易拉罐放在茶几上当森林。有时爸爸妈妈忙,没人和他一起表演,祺祺照样戴上安全帽,拿上塑料电锯、斧头等,自己模仿动画片中的角色,有时甚至自己同时演几个角色。他自己虽然忙碌但是非常开心。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8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案例二:《小兔子乖乖》</span> </p> <p> 在组织幼儿玩表演游戏《小兔子乖乖》时,有一次“兔宝宝”不想再吃萝卜,提出要吃饼干,“兔妈妈”很为难地向教师求助:“没有商店,我到哪儿去买饼干?” </p> <p>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在游戏区中设立一个“小商店”。这样一来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兔妈妈为了给兔宝宝增加营养,到小商店里买了许多食品;为了骗过小兔子,大灰狼专程到商店买了一些能改变嗓音的药;另一只大灰狼到商店买来了假发、花衣服等打扮成兔妈妈的样子,到小兔家去行骗;机警的小兔子趁大灰狼不注意,溜了出来,到商店用公用电话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赶快回家。 </p> <h2 id="b008">第一节 表演游戏概述</h2> <h3 id="c022">一、表演游戏的概念</h3> <p> 对于表演游戏内涵的理解和界定,我国受苏联影响较大。在苏联学前教育学中,表演游戏被看作“通过教养员的词(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所获得的观念为源泉的游戏”。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表演游戏在苏联学前教育学理论中包含两个要素:①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等内容是表演游戏的主要来源;②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获得表演游戏的相关内容。据此,我国学前教育学学者对表演游戏做出了进一步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如今,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为: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文艺作品(童话、故事、儿歌、歌曲等)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语言、表情和动作)对文艺作品进行创造性表现的一种游戏形式。 </p> <p> 幼儿在参与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对角色进行诠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尽管它的框架是按作品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的,但它依然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可以根据想象增减故事的情节、角色、对话、动作等。例如,幼儿演出的童话剧、歌舞剧、木偶剧、皮影戏等都属于表演游戏。总之,表演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它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8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了使幼儿能更好地进行表演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应对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幼儿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被称为( )。 </p> <p>A.规则游戏</p> <p>B.建构游戏</p> <p>C.角色游戏</p> <p>D.表演游戏</p> <p>(答案:D)</p> </div> <h3 id="c023">二、表演游戏的特点</h3> <h4 id="d049">(一)自娱自乐性</h4> <p>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最大的动机是追求表演的满足和快乐。因此,不管在什么场合,有无观众,也不管演出效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幼儿的表演,即使很粗糙的表演也能让幼儿体验到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可以说,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活动,幼儿是因为“有意思、好玩”而乐此不疲地进行游戏,他们并不是为“观众”表演。事实上,他们心目中并没有“观众”,也并不在乎“观众”是否在观看他们。“目的在于自身”并“专注于自身”是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 </p> <h4 id="d050">(二)表演性</h4> <p>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以文艺作品为蓝本,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幼儿从选择和确定所要表演的文艺作品的那一刻起,表演游戏就已经有了一个规范游戏者的框架。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自发地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言行与作品中的角色、情节联系起来,文艺作品成为幼儿行为表现的框架和评价自己与伙伴游戏行为的尺度。正是这种源于故事或“再现”故事的要求,构成了表演游戏的“表演性”基础,而且也正是这种 “表演性”,构成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游戏的根本特征。表演游戏,如果缺乏“表演性”也就没有了它自身作为一种游戏类型独立存在的依据。 </p> <h4 id="d051">(三)戏剧性</h4> <p>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要按照文艺作品中的角色为蓝本,按照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动作等去扮演角色、再现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加上舞台的搭建、服装道具的使用、场景的布置等,使得表演游戏呈现出类似于戏剧表演的一些特点。 </p> <p> 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的本质区别在于:戏剧表演是在教师的组织导演下,严格按照作品的内容、情节、语言进行的表演。而表演游戏则是幼儿自娱自乐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表现为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情节、角色的领悟、理解和体验,对作品进行增添或删减,即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8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6)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052">(四)创造性</h4> <p>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幼儿的表演是对文艺作品的一种再创造。其创造性表现在对角色的表现、对作品情节的增减以及对环境材料的利用等方面。幼儿表演时可根据自己对作品角色、情节的体验,在表现角色的语言、动作上有所增添或改动。于是,在表演游戏中,不同的幼儿对同一作品、同一角色的扮演就会产生不同的、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表现。 </p> <h3 id="c024">三、表演游戏的类型</h3> <h4 id="d053">(一)根据游戏中角色扮演形式的不同</h4> <h5 id="e056">1.自身表演</h5> <p> 自身表演即幼儿以文艺作品为范本,亲自对角色进行表演的游戏活动。幼儿根据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在游戏中自娱自乐,他们的表演不仅极其专注,还非常的自然和朴素,每一遍演出都可能不一样。 </p> <h5 id="e057">2.木偶表演</h5> <p> 木偶形象夸张、造型生动有趣,既是工艺品又是幼儿喜爱的玩具。常用的木偶有手指木偶和布袋,比较简单。木偶既可以是由教师和幼儿动手制作的,也可以是市售的布袋木偶玩具,演出时,只要拉一块幕布挡住操纵者即可,简便易行,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可用木偶唱歌、跳舞、讲故事,创造性地再现文艺作品中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各种木偶表演游戏。 </p> <h5 id="e058">3.桌面表演</h5> <p> 桌面游戏是指在桌面上,幼儿以玩具或物体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运用口头言语(如对话、对白)和操纵玩具角色的动作等形式再现作品的内容。一般来说,桌面表演需要幼儿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他们在理解作品情节和体会角色情感的基础上,能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节的起伏变化。这种表现能力一般要到中班下学期才出现。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演游戏的是( )。</p> <p>A.娃娃家</p> <p>B.桌面表演</p> <p>C.影子戏</p> <p>D.木偶戏</p> <p>(答案:A)</p> </div> <h5 id="e059">4.影子戏</h5> <p> 影子戏(皮影戏、灯影戏)是依据光学原理,在灯光作用下,利用物体阴影的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8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活动来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皮影戏离奇有趣、变化多端、形象夸张,深得幼儿的喜爱。皮影戏对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眼手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同合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才能顺利进行,所以一般到大班才出现。 </p> <h4 id="d054">(二)根据游戏内容的不同</h4> <h5 id="e060">1.故事表演游戏</h5> <p> 故事表演游戏即幼儿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艺作品。它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p> <p>(1)整体表演型</p> <p> 整体表演型即要求幼儿在初步掌握文艺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变化完整而连贯地表演。在组织活动中,应注意:①教师讲1~2遍故事后,帮助幼儿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②可不用提前排练,组织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角色特征,讨论需要用什么道具,道具也可以用其他物体来代替;③在表演过程中,不需要准确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串联故事,引导故事;④提供的道具要简单,且易于操作,具有可替代性,不要装饰性过强的道具。 </p> <p>(2)分段表演型</p> <p> 分段表演型即将整个故事分割成若干段落进行表演。这种类型的表演游戏较为简单,适合小班和中班的幼儿。这种表演游戏可以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允许全班幼儿集体参加,幼儿能够比较轻松地进入角色。组织指导时,应注意:①尽管故事被分解成几个段落,教师仍需要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发展变化;②如果若干幼儿表演同一角色,可组织幼儿协商角色的动作,同时鼓励幼儿做出与同伴不一致的动作,尤其是在每一段结尾的造型动作;③在教师指导幼儿表演的过程中,要拿捏好分寸,既不能干预太多,又不能让局面失控;④道具应简便,易于操作,能使幼儿较快进入角色。 </p> <p>(3)区域活动型</p> <p> 区域活动型即在活动区(或者语言区、表演区)开展的故事表演游戏。特点是自主性强,游戏成分多。 </p> <p>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发展开的故事表演游戏存在以下几个特征。</p> <p>①目的性角色行为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多。</p> <p>②在游戏过程中,多为一般性表现,生动性表现没有显著增加。</p> <p>③同伴交往是表演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p> <p>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此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 <p>①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丰富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p> <p>②根据作品中的情境变化来布置场景。</p> <p> ③在表演区,多投放一些相关的材料和道具,以进一步拓展幼儿表演的内容。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8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④幼儿可大体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角色的扮演。</p> <h5 id="e061">2.歌舞表演游戏</h5> <p>歌舞表演游戏一般又分为以下两种。</p> <p>(1)模仿性律动游戏</p> <p> 通俗地讲,律动是一种动作模仿,其核心是节奏。律动的内容主要取材于人的劳动生活方式、人在日常生活及运动中的动作、动物的动作、自然现象等,其中最受幼儿喜爱的是动物形态的律动。 </p> <p>(2)歌唱式表演游戏</p> <p> 歌唱式表演游戏即幼儿根据自己对歌曲中词意和曲调的理解,利用肢体动作和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其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通过歌唱和舞蹈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让幼儿在歌舞活动中获得乐趣的同时陶冶情操。 </p> <h3 id="c025">四、表演游戏的意义</h3> <h4 id="d055">(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h4> <p> 认知是认识过程及其心理品质的总称,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方面。 </p> <p> 表演游戏不仅是幼儿喜爱的活动,还可以帮助幼儿从不同方面来认识文艺作品。在表演活动中,幼儿借助现有的认知能力,如通过听故事、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来理解和记忆文艺作品,借助各种材料和道具,对动作、对话和情节进行再现。反过来这些活动的掌握又促进幼儿观察、感知、比较、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p> <h4 id="d056">(二)促进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h4> <p> 表演游戏要求幼儿从角色的角度上进行创造性表演,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移入和换位思考,幼儿通过努力完成游戏任务,由此产生成功感和快乐感。就这个意义而言,表演游戏可以给幼儿提供体验积极情绪的机会。 </p> <p>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因为各种因素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如果消极情绪长期累积而得不到宣泄,会影响到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健康发展。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可以借助想象,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缓解心理紧张,减少忧虑,最终产生愉快、肯定的情绪体验,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这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p> <h4 id="d057">(三)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h4> <p> 表演游戏要求幼儿根据“脚本”的要求,协调一致的行动,并产生共同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此外,表演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羞怯、胆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p> <h4 id="d058">(四)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h4> <p> 同伴关系是幼儿期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形成与发展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8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的重要因素。</p> <p>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在讨论、制作道具(主要是材料的使用与分配)的过程中以及表演时(围绕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动作和对话方面的沟通)会发生的大量、形式多样的幼儿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幼儿学习如何参加小组活动,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合作与配合;逐渐地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和特点,当自己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学会如何坚持正确意见或调整甚至放弃自己的想法,从而使自己的社会技能不断地提高。 </p> <h2 id="b009">第二节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2> <h3 id="c026">一、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h3> <h4 id="d059">(一)选择适宜的文学作品</h4> <p> 内容的选择是表演游戏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教材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幼儿熟悉并喜欢的故事、童话等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幼儿表演的基本素材。因此,选择适宜的文学作品是表演游戏顺利开展的保障和基础。所谓适宜的文学作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p> <h5 id="e062">1.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和起伏性</h5> <p> 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游戏,取决于故事的情节是不是生动、简单、富有童趣的。因此,选择表演游戏的故事,首先要考虑趣味性。例如,《小兔子乖乖》,对于《小兔子乖乖》歌曲的敲门情节和夹断大灰狼尾巴、小白兔智斗大灰狼等好玩、有趣的情节,幼儿极其感兴趣,这凸显了《小兔子乖乖》这一表演游戏极强的趣味性。幼儿争先恐后地要扮演大灰狼、小兔子或兔妈妈,乐此不疲地参与表演游戏活动。于是,在有趣的表演活动中,扮演小兔子的幼儿体验到其积极、勇敢的品质;扮演大灰狼的幼儿则体验到其狡猾、贪婪的品性。 </p> <p> 故事情节要完整有起伏,情节发展的节奏要快,变化明显,并按一条主线发展,重点突出,枝蔓不多,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并易于表演。例如,在《小兔子乖乖》中,兔妈妈去拔萝卜,大灰狼来骗小兔子,兔妈妈回来了,把大灰狼赶跑了,这就具有起伏的情节,变化明显。 </p> <h5 id="e063">2.故事主题的教育性</h5> <p> 表演游戏在满足幼儿愉悦性的同时,其教育性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平时留心幼儿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从中挑选易于幼儿表演的、思想健康的、传递正能量的内容,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小鲤鱼历险记》等。对幼儿同样感兴趣的暴力行为、打斗动作过多的内容进行合理改编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或摒弃,使内容适合幼儿的表演游戏,如《奥特曼》《西游记》等。 </p> <h5 id="e064">3.角色形象的生动性</h5> <p> 在幼儿期,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好模仿,只有生动、活泼的故事形象,才能激起幼儿的表演兴趣,也有利于幼儿进行模仿。同时,在表演中融入丰富的动作,又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并激发其表演的创造性。例如,《拔萝卜》,大家相继出场,一个接一个地来帮忙,对于摔倒在地的各种动作,加上大家一起把大萝卜送回家的动作表演,表演者易于产生即兴创作的夸张动作,让幼儿得到极大的愉悦感,并表现出参与游戏的极大热情。 </p> <h5 id="e065">4.角色的对话性</h5> <p> 角色的对话性是指对话语句简短、重复、朗朗上口。它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角色形象,也是激发幼儿表演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小兔子乖乖》《小羊和小狼》《三只蝴蝶》等故事,对话贯穿故事的始终,众多角色都有对话的机会,避免了某个角色只在开始时出场一下,然后就坐在一边等待,到最后无所事事的现象。而有的故事虽然情节生动有趣,但描述性语言较多,角色之间的对话不多,不适合幼儿展开表演活动。例如,《三只小猪》,其前部分三只小猪各自盖房子的情节在原始作品中都是描述性语言,对于幼儿的表演而言,缺乏互动性。在幼儿表演前,教师和幼儿可以共同讨论、协商将描述性语言改编为小猪之间的对话,把他们各自打算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盖房子的想法都用语言表述出来,幼儿在表演时就能通过对话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神态,表演也变得愈加生动有趣。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学前儿童常常喜欢扮演故事或童话中的人物的游戏,如《拔萝卜》《小兔子乖乖》《三只小猪》等,这种行为称为( )。 </p> <p>A.语言游戏</p> <p>B.动作技能游戏</p> <p>C.表演游戏</p> <p>D.交往游戏</p> <p>(答案:C)</p> </div> <h4 id="d060">(二)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文艺作品</h4> <p> 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是幼儿恰如其分地扮演并表现出文学作品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相关图片,组织全班幼儿集体学习该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幼儿园晨间、餐前、午休前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并在开展表演游戏前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关键要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及其特征,熟悉角色之间的对话,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出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p> <h4 id="d061">(三)引导幼儿参与游戏道具、服饰的设计与准备工作</h4> <p>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我们能够随意地用各种方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式加以变更的玩具。”道具和服装是进行表演游戏十分必要的物质条件。教师可选择幼儿非常熟悉、喜爱、适合表演的故事,并组织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如吸引幼儿一起准备头饰、服饰、布景及道具,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积极展开丰富的想象,中大班幼儿还可以参加道具的制作等。幼儿参加游戏的准备工作,便更容易激起他们游戏的兴趣。幼儿的表演游戏具有一定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受场所、时间和道具的限制。准备的道具不必追求精美、齐全、逼真,因为这并不比幼儿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何况,道具的不足往往可以用动作去弥补。 </p> <h4 id="d062">(四)给予幼儿适时有效的支持与指导</h4> <h5 id="e066">1.创设适宜的环境</h5> <p> 环境的创设是表演游戏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应启发幼儿根据表演的主题和情节,认真思考,共同创设有关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多种辅助材料,一起商议并制作道具。 </p> <h5 id="e067">2.安排合适的游戏场地</h5> <p> 安排表演游戏的场地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游戏角色的内容和数量安排较为宽敞的空间。游戏的空间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效果。表演游戏需要幼儿唱唱、跳跳,所以需要较大的空间。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专门设置表演游戏室,室内有大舞台,提供一些表演游戏所必需的道具、布景等。这样的空间可以促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去。第二,准备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尽量和其他游戏场地分隔起来,以避免与其他区域相互干扰。因为在幼儿期,幼儿的注意特点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所以,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更难持久、稳定地保持有意注意。因此,教师在划分游戏场地时要尽可能减少不同游戏群体之间的相互干扰。 </p> <h5 id="e068">3.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h5> <p> 在表演游戏中,游戏材料一般是指各种表演的道具。因此,教师在投放时要关注材料在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推动幼儿游戏发展方面的作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复杂、艳丽、烦琐的道具反而会使他们专注于操作、摆弄,从而妨碍表演游戏的开展。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最适宜提供角色挂牌帮助他们区分角色;对中班幼儿来说,指向性明确的头饰和与角色形象相对应的服装和道具有助于其形象地演绎文学作品;对大班幼儿来说,各类自制服饰和道具有助于他们发挥创造想象的能力,深刻表现文学作品。 </p> <h5 id="e069">4.营造融洽的游戏氛围</h5> <p> 融洽、自由、关爱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表演游戏中建立自信。因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充分信任幼儿,鼓励幼儿游戏时进行创造性表演。第二,接纳幼儿表演形式的个体差异性。由于每个幼儿对文学作品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理解的不同以及表现能力的不同,在表演游戏中会体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第三,尊重幼儿的表演。大多数幼儿的表演在成人眼中不是很精彩,但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表演,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使他们乐于表现,勇于表现。 </p> <h4 id="d063">(五)提高幼儿表演游戏的水平</h4> <h5 id="e070"> 1.通过不同形式,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增强幼儿的表演动机 </h5> <p> 首先,教师可结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及相关的头饰来帮助幼儿尽快记忆故事内容。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重点提问故事中角色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最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努力把故事表演出来。 </p> <h5 id="e071">2.指导分配角色并进行表演</h5> <p> 教师在指导分配角色时,应和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游戏的主角一般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可先让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以后可轮流担任主角。也可以特意让某个幼儿担任某一角色,以使他得到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应以商量、建议的口吻提出,不要违背幼儿的意愿。小班幼儿缺乏主见,教师可采用指定角色的办法,但也应该尊重他们的自愿选择。对个别幼儿经常占主角的行为,教师要动员他们更换角色。 </p> <p> 在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角色的个性、动作和情感的基础之上,教师提供角色头饰等材料,让幼儿装扮成自己选择的角色,帮助幼儿从角色形象上进一步理解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学作品。教师还可以担任旁白,通过语音、语调的变换等方式提醒相关角色入场,用简短的词语提示幼儿相关的动作或对话。 </p> <h5 id="e072">3.讨论分析,鼓励幼儿创造性表演</h5> <p> 初次表演,幼儿经常出现动作过于简单、表情不够丰富、忘词并冷场的现象,甚至有的幼儿连自己扮演的角色到底该做些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表扬初次游戏中的“佼佼者”,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更准确、多样化地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动作和表情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从而促进幼儿对角色的进一步掌握。 </p> <p> 在幼儿能够比较准确到位地进行表演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独特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因此,想方设法促进幼儿的创造想象,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对维持幼儿表演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文学想象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创造想象的范例或组织进一步的讨论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3) > -1"> <div class="bodystyle"> <h3 id="c027">二、各年龄段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3>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05-1.jpg" /> </p> <p class="img">学生设计表演游戏“三只小猪”</p> <p> 3~6岁幼儿因其身心发展水平、生活经验的不同,参与表演游戏时也会有一些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与指导他们的表演游戏。 </p> <h4 id="d064">(一)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p> 小班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几乎没有角色意识,表演能力不强,同伴间交往互动极少。确切地说,小班幼儿基本不会玩表演游戏,他们往往只是表演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动作或重复某一句有趣的语句。 </p> <p>因此,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p> <p>第一,教师应选择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起伏、活泼有趣的作品。</p> <p>第二,教师带领幼儿准备游戏的道具和材料。</p> <p> 第三,教师可以指定或参与角色分配。教师应常常参加小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并亲自担任某一角色,开始可担任主角,帮助幼儿解决角色分配中的困难,以后可担任一般角色,直至不担任角色。 </p> <p> 第四,教师在游戏前应亲自做示范。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还不会玩表演游戏,但他们对模仿成人动作很感兴趣,所以教师生动形象的示范会直接影响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喜欢程度和表演意愿。 </p> <h4 id="d065">(二)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05-2.jpg" /> </p> <p class="img">中班幼儿表演游戏</p> <p> 中班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可以自主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意识不强;游戏的嬉戏性强,角色的任务意识较差,需要教师进行提示才能不偏离游戏的主题;游戏的计划性差,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进入表演阶段;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p> <p>因此,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p> <p> 第一,教师提供较为充分的时间、空间,并注意材料的简便易制作。教师应提供至少半小时的游戏时间;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宽敞的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为幼儿提供一些不太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简易材料,且种类不宜过多,以防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干扰幼儿表演游戏的开展。 </p> <p>第二,教师仍需要指导幼儿的角色分配工作,并讲解角色更换的规则。</p> <p> 第三,在开展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表演游戏,要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并适时提醒幼儿坚持游戏主题。 </p> <p> 第四,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示范。在展开游戏的过程中,适时提醒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4)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066">(三)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p> 大班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不仅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还可以自觉进行角色更换;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觉再现文艺作品的故事内容;具备了一定的表演意识和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 </p> <p>因此,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p> <p> 第一,教师可以投放较多种类的游戏材料,以促进幼儿进行多样化探索。 </p> <p> 第二,在游戏开展的最初阶段,教师应尽量不干涉大班幼儿的表演。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开展表演游戏的能力,如果教师过多干预反而会限制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p> <p> 第三,随着游戏的展开,教师应及时给幼儿提供指导,提高幼儿创造性表现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师应重点帮助幼儿运用语气、语调、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形象。 </p> <p> 第四,教师应适时提醒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教师要帮助幼儿充实游戏的内容,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对话和动作,避免对幼儿的表演简单粗暴地横加干涉,随意打断和指挥幼儿进行表演游戏。 </p> <div class="bk2"> <p class="center"><b>本章小结</b></p> <p> 1.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文艺作品(童话、故事、儿歌、歌曲等)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语言、表情和动作)对文艺作品进行创造性表现的一种游戏形式。 </p> <p>2.表演游戏的特点:①自娱自乐性;②表演性;③戏剧性;④创造性。</p> <p> 3.表演游戏的类型。(1)根据游戏中角色扮演形式的不同,表演游戏可分为:①自身表演;②木偶表演;③桌面表演;④影子戏。(2)根据游戏内容的不同,表演游戏可分为:①故事表演游戏;②歌舞表演游戏。 </p> <p> 4.表演游戏的意义:①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②促进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③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④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p> <p> 5.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①选择适宜的文学作品;②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文艺作品;③引导幼儿参与游戏道具、服饰的设计与准备工作;④给予幼儿适时有效的支持与指导;⑤提高幼儿表演游戏的水平。 </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span class="zt-1">关键术语</span></p> <div class="tp-8"> <p><img class="rwmb-3" alt="" src="../../images/tb-9.png" /></p> </div> <p>表演游戏 表演性 戏剧性 创造性</p> <p> <span class="zt-2">思</span><span class="zt-3">考</span ><span class="zt-2">题</span> </p> <div class="tp-9">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0.png" /></p> </div> <p><b>一、简答题</b></p> <p>1.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有哪些?</p> <p>2.表演游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p> <p>3.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p> <p><b>二、论述题</b></p> <p>1.试述如何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幼儿表演游戏。</p> <p>2.试述如何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幼儿表演游戏。</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4">实训练习</span></p> <p>1.在生活中观察某班幼儿表演游戏活动,并分析其游戏类型。</p> <p> 2.结合下园见习或观摩活动,观察并详细记录某班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活动。 </p> <p>3.向幼儿园教师请教如何参与并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活动。</p> <p class="left1"> <span class="zt-3">案</span><span class="zt-2">例</span ><span class="zt-3">分</span><span class="zt-2">析</span> </p> <div class="tp-9">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0.png" /></p> </div> <p>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老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第一轮,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孩子们的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p> <p> 请结合学前儿童表演游戏的有关理论,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演游戏活动。 </p> <p class="left1"><b>拓展练习</b></p> <div class="tp-10">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2.png" /></p> </div> <p>以下为部分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可扫描二维码观看。</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07-1.jpg" /> </p> <p class="img">面试真题</p> </div> </div>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chapter003", props: { showPageList: { type: Array,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 }; </script> src/books/preschoolGameGuidance/view/components/chapter004.vue
New file @@ -0,0 +1,539 @@ <template> <div class="chapter" num="5"> <div class="page-box" page="9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6) > -1">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top: 408px"> <h1 id="a013"> <img class="img-0 coverImg" alt="" src="../../images/z5.jpg" /> </h1> <h6>学习目标▶</h6> <p>1.理解建构游戏的概念、特点及构成要素。</p> <p>2.了解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p> <p>3.掌握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p> <h6>学习导图▶</h6>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08-1.jpg" /> </p> <h6>导入案例▶</h6>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我的飞机飞起来了!”</span> </p> <p> 早餐后,孩子们陆续进入区域进行活动。牛牛选择到建构区进行活动,这也是他特别喜欢的区域之一。他选择的是子弹头塑料拼插玩具,他一边拿起拼插玩具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今天我想插一架大飞机。”他看了看墙上的飞机拼插图片,摇了摇头,显然不想按照图示的样子拼插,他很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创意。牛牛选择了不同颜色的子弹头塑料拼插玩具,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他很有规律地按照颜色进行排列拼插。他先拼插好了机身,看了看机身说:“嗯,好像还缺少两个大翅膀。”他又拿起子弹头塑料玩具开始拼插飞机的机翼。可是,在这次拼插时,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他遇到了一些小困难,机身与机翼如何连接呢?他拿着玩具皱起了眉头。“对了,这样就可以了哦。”他拿起了另一种小型材料玩具嵌入机身位置,然后又拿起子弹头塑料玩具开始拼插机翼。在拼插机翼时,他小心地排列着机翼的结构。拼插机翼对牛牛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因为机翼数量是按照由多到少排列的,不可马虎。但他一遍遍地调整拼插玩具的数量,直到一架完美的飞机成功“现身”。他拿起自己的飞机一边飞一边兴奋地说:“轰轰轰,我的飞机飞起来了!” </p> <h2 id="b010">第一节 建构游戏概述</h2> <h3 id="c028">一、建构游戏的概念</h3> <p>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玩具或材料,如积木、积塑、泥、土、沙等,创造性地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生活场景的一种创造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始于幼儿初期对积木的简单摆弄和堆砌动作。 </p> <p>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生活场景的印象积累,及其对建构材料的性能知识的掌握,幼儿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建构游戏中表现出的建构技能和建构主体越来越丰富,并呈现出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相融合的趋势。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场景的活动。但是,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使用建构材料或玩具,自己动手操作,构造物体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游戏与角色游戏既可独立开展,也可结合在一起开展。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5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b></p> <p>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模仿周围生活的游戏是( )。</p> <p>A.表演游戏</p> <p>B.建构游戏</p> <p>C.角色游戏</p> <p>D.规则游戏</p> <p>(答案:B)</p> </div> <h3 id="c029">二、建构游戏的特点</h3> <p> 建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游戏,也是幼儿园非常普遍的一种游戏形式。 </p> <h4 id="d067">(一)操作性的充分体现</h4> <p> 建构游戏中的各种建构材料及玩具大多是由一些没有独立意义的建构元件组成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的。幼儿只有通过充分操作,才能将无意义的建构元件建构成有意义的千变万化的物体形象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因此,操作是建构游戏构造物体形象的主要活动方式。建构游戏是以操作活动贯穿始终的一种构造物体形象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p> <p> 在建构游戏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幼儿操作的技巧非常重要,它要求动作要灵活、协调、有力度,以便进行加高、加宽、铺平、围合等技能的训练,来建构各种物体形象;其次,幼儿构造物体形象的能力同等重要,幼儿需借助空间想象力将建构元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来实现建构的造型,使造型更美观、牢固;最后,构造时还需幼儿考虑物体形象的对称性、平衡性等,否则构造就难以实现。所以说,无论是对建构材料的选择利用,还是对建构技能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p> <h4 id="d068">(二)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h4> <p> 建构游戏属于象征性游戏,它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依靠幼儿的想象,通过建构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游戏。但是,建构游戏中幼儿构造的物体形象并不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运用想象力和记忆力,依据头脑中的表象利用建构材料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体验和想象,创造着“自己的世界”。 </p> <p> 作为一种创造性游戏,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既可以表现现实中的各种物体形象,又可以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物体具体化,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想象和造型设想。即使是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幼儿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不同的物体形象。另外,当建构材料不够时,幼儿会创造性地选用其他材料组合、替代或运用建构玩具中各种模拟构造物的形象,结合各种辅助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去模拟或建构各种场景,体验各种社会角色,这些无不表现出幼儿巨大的创造潜能。 </p> <h4 id="d069">(三)艺术造型的明显出现</h4> <p> 建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也是幼儿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它不仅需要幼儿大胆合理的构思,同时也需要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造型艺术知识和技能(如造型的对称、平衡、色彩、大小比例、空间位置等)。因此,建构游戏的艺术造型的特点,决定了它能直接反映物体的建构造型,并能运用艺术技能,通过构造物体形象来反映大自然和人们构造劳动的美。幼儿在操作建构材料的游戏过程中的专注和认真,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工作。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无意义建构元件到了幼儿手里,都能变成一种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媒介和材料。幼儿通过对元件的构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造型艺术形象,反映了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和对创造美的追求,具有审美意义。 </p> <h3 id="c030">三、建构游戏的意义</h3> <p>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9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游戏,它融操作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p> <h4 id="d070">(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h4> <p> 建构材料没有固定的模式,建构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动脑,以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印象为基础,通过对建构材料的亲自操作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的过程。在这种实际的直接操作活动中,幼儿能获得关于建构材料性质、大小、颜色的知识;体会自己的动作与建构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积累有关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感性知识,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在建构游戏过程中获得的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p> <h4 id="d071">(二)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h4> <p> 幼儿进行建构游戏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表征能力,而且更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不停地做出各种动作,可以促进幼儿各种基本动作特别是手部动作的发展。幼儿通过对建构材料的排列、接插、镶嵌、编织、旋转、组合、搭建及做出揉、搓、捏、剪等动作,充分地发展了感知运动技能,特别是促进了手的小肌肉活动,促使动作越来越精确。另外,幼儿在搬运、取放、堆叠、搭建和平衡各种形状积木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运动技能,同时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迅速发展。 </p> <h4 id="d072">(三)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h4> <p> 建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造型艺术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建构作品在形状、颜色、各部分比例等方面的对称、协调和美化要求,来整合和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理解,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来反映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建构的一个个物体和创造的一个个主题,从单个物体造型到整体设计,从搭配色彩到协调比例,从注意美观大方到切实可用,无不表现出幼儿对美的创造力和感受力。 </p> <p> 建构游戏中投放的建构材料成了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媒介。幼儿在建构活动中表现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也在模仿着成人世界的审美传统。因此,建构游戏不仅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造型艺术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情趣,而且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p> <h4 id="d073">(四)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h4> <p> 建构游戏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建构物体形象时往往需要几个或者几十个建构元件组合而成,幼儿只有认真操作、克服困难、同心协力、坚持到底、有始有终,才能成功建构。所以,建构游戏对培养幼儿认真、耐心、细心、坚持克服困难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等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建构成果的产生能使幼儿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自豪感。此外,幼儿经常通过建构游戏表现周围生活,有助于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 <b>2015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b> </p> <p> 大班幼儿在玩积木时,出现了自发探究行为,其探究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12-1.jpg" /> </p> <p class="img">图1</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12-2.jpg" /> </p> <p class="img">图2</p> <p>问题:</p> <p>(1)图中的幼儿在搭建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p> <p>(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p> <p> (3)该游戏中的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 </p> <p><b>【参考答案】</b></p> <p>(1)图中幼儿在搭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p> <p> ①缺乏合作的意识,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只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完成搭建。 </p> <p>②搭建过程中积木频繁倒塌,只好重新再来一遍。</p> <p>③搭建过程中,两头的积木难以达到平衡,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p> <p>(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以下经验。</p> <p>①有关几何体特征的学习经验。</p> <p> 各种形状的积木就是各种形状的几何体。幼儿操作积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知几何体特征的过程。幼儿在解决积木的匹配问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比较各种不同几何体的异同,从而选择最能表现建筑物特点或最符合现实比例要求的积木。 </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1)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 <p>②有关物体稳定支撑的学习经验。</p> <p> 在积木游戏中,垂直堆高是幼儿早期就获得的基本的积木搭建方法,但是随着积木游戏技能的发展,幼儿开始追求堆高的高度、形式以及稳定性。于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顺其自然地进入探究物体支撑规划的过程中。这种稳定支撑的学习经验对于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p> <p>③有关形状感知与理解的学习经验。</p> <p> 积木本身就是一种低建构的材料,加之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所以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幼儿在搭积木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相同的积木数量不够用了。他们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用其他形状的积木代替,于是在代替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形状组合的新问题。 </p> <p> (3)游戏材料的特点为:体积较大,种类单一,数量丰富,功能较多。 </p> <p>这些特点对幼儿学习活动的影响表现为:</p> <p> 体积较大的材料,一方面便于幼儿抓握;另一方面便于幼儿更好地观察活动材料。种类单一的材料虽然可以提升幼儿的专注能力,但也容易让幼儿丧失游戏的乐趣。数量丰富、功能较多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帮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操作能力。 </p> </div> <h2 id="b011">第二节 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2> <p> 幼儿的建构游戏是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完善的。幼儿园教师要想做好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把握幼儿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其次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地科学指导。 </p> <h3 id="c031">一、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h3> <h4 id="d074">(一)建构材料</h4> <p> 建构材料是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丰富建构内容、发展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常用的建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材质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p> <p> ①由木制材料制成的各种几何形体的大、中、小型积木,空心或实心型积木等。积木虽然花费较高,但经久耐用,是幼儿园普遍使用的一种建构材料。 </p> <p> ②金属制的、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胶粒、插片等,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品种繁多,轻便耐用,便于清洁,在幼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儿园运用日渐广泛。</p> <p> ③随处可见的树叶、泥土、沙石、雪等自然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这些经济实用且随意灵便的建构材料,构成出各种物体形象。例如,用沙石堆造小山洞桥梁,构建“公园”“动物园”等自然景象;采集形状各异的树叶拼贴成各种植物、动物图案等。 </p> <p> ④易拉罐、瓶子、牙膏盒、报纸、绳子、线等各种废旧材料等,经过卫生处理和色彩加工,可以代替各种形状的积木。幼儿可以利用废旧材料拼建出各种形象逼真的图形,如卡车、房子、飞机、帆船等。收集使用时需尽量注意大小比例配合,以期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p> <h4 id="d075">(二)建构技能</h4> <p> 建构技能是保证建构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建构游戏的建构技能根据材料和指导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4-1.jpg" /> </p> <p class="img">小班建构游戏</p> <p> 从建构游戏的不同材料来看,各种块状几何积木需要排列、组合、延长、铺平、加宽、对称、加高、加长、围合、盖顶等;形状各异的各类积塑需要镶嵌、插接、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 </p> <p> 从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来看,建构技能主要有模拟建构、主题建构、自由建构。模拟建构包括对建构物造型的模拟,对建构图纸的模拟,对事物、玩具等形象的模拟,对物体形象图的模拟。主题建构源于幼儿对生活场景的观察和积累的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自由建构主要指幼儿依据兴趣自由构造物体形象或游戏情境。 </p> <h4 id="d076">(三)表征与想象</h4>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4-2.jpg" /> </p> <p class="img">建构区里的生日会</p> <p> 表征与想象是建构游戏顺利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幼儿通过表征与想象赋予自己所建构的物体新的形象或意义,从而丰富和完善建构游戏的过程。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建构物体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的表征形式开展象征性游戏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如幼儿直接将建构材料进行以物代物的想象,将长方形积木想象成“树”“滑滑梯”等,这是幼儿最初的想象萌芽。随着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幼儿开始出现组合建构想象和主题建构想象。例如,幼儿用雪花片接插一个物体形象,别人觉得像只小熊,而构造者本人却认为是机器人。同样,用大积木搭成的两座房子,造型和外观上甚是相像,但是幼儿本身能区分出哪个是娃娃家,哪个是公园。另外,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已有的建构技能和对平面图纸的模拟建构经验,幼儿会自己预先提出主题或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主题,进行主题建构。有的是单一主题的建构,如一辆汽车、一座房子;有的是综合主题的建构,如一个飞机场、一个公园等。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3)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以下对游戏的指导方法,不正确的是( )。</p> <p>A.对角色游戏进行指导时,教师可以以角色的身份指导游戏</p> <p>B.对建构游戏进行指导时,教师应该手把手地教</p> <p>C.对表演游戏进行指导时,应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又便于表演的作品</p> <p>D.对规则游戏进行指导时,教师应详细介绍游戏及规则</p> <p>(答案:B)</p> </div> <h3 id="c032">二、建构游戏的组织指导</h3>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5-1.jpg" /> </p> <p class="img">建构游戏指导</p> <p> 针对建构游戏的构成与特点,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p> <h4 id="d077">(一)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与宽阔的游戏空间场地</h4> <p> 在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至少应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能接触和进行建构游戏。此处所谓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并非要求所有幼儿都需要在同一时间,或者每名幼儿半小时都在进行建构游戏,但教师应该每天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合理使用建构材料的机会,累计时间至少应达到半小时。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5-2.jpg" /> </p> <p class="img">“地道战”游戏指导片段</p> <p>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可看一看教师是如何指导“地道战”游戏的。</p> <p> 建构游戏的空间场地,最好是以活动区角的形式在活动室内布置安排。选择宽阔的游戏场地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平行游戏与合作游戏的需要。另外,建构游戏区角的地面最好能消声;有专门陈列作品的区域,以供幼儿建构造型作品的陈列和展现。 </p> <h4 id="d078">(二)提供丰富的建构玩具与材料</h4> <p> 材料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游戏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同时,教师可指导幼儿细心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纸盒、可乐瓶、易拉罐、吸管、小木棒等,对各种废旧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制造玩具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利用创造出来的玩具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活动,就使建构游戏本身的意义和所产生的作用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p> <p> 在建构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投放、变更和调整,科学地指导幼儿使用和操作。例如,给小班幼儿提供形状单一、色彩鲜艳、体积较大的玩具材料;中班幼儿随着游戏能力的增强,想象力与创造力日渐发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废旧材料、小动物玩具、小木偶等辅助材料让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大班幼儿的建构技能进一步发展,教师可为其提供废旧材料等低建构材料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让幼儿参与材料的制作。另外,在材料的投放上,还应该注意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选择低建构的游戏材料;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选择高建构的游戏材料。 </p> <p> 在材料的玩法方面,教师应深入探究已有材料的玩法,物尽其用。对幼儿园购置的现有材料,教师应进一步分析其特点,深入探索更多更新的玩法。仅仅为幼儿提供、配备必要的建构材料并不能保证良好的活动效果。要使这些材料切实发挥应有的价值,教师应明确建构材料在培养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能力上作用更明显,每一种建构材料都有哪些玩法,哪些是常规玩法,哪些是扩展玩法。例如,拼字积木既可以用来搭房子、拼字,又可以用作多米诺骨牌。这样一来,一种材料就有了多种玩法,实现了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p> <h4 id="d079">(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h4> <p> 建构游戏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拼插活动,而是生活经验在头脑中积累而创造性地再现的一种活动。幼儿只有仔细观察,丰富表象,才有可能创造出新事物。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渴望了解周围的一切。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的主要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培养他们对自然事物的敏感性,引导他们观察物体的形状、建构、色彩等,注意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积极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p> <p> 让幼儿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是为了给下一步的建构游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观察中,教师可以以谈话或提问的方式不断刺激其大脑,加深其记忆,使幼儿脱离实物后也能在脑海中显现出有关物体的形象。当幼儿建立起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就有了模仿甚至创造的基础。 </p> <p> 首先,教师可带领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通过观察,幼儿可加深对各种事物的印象,掌握物体的特点,将其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出来。其次,教师可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建构、色彩等。在引导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较清晰地把握物体各部分的形状及关系建构等,从而引导幼儿概括出物体的主要特征。例如,在引导幼儿观察房子时,教师应有顺序地引导他们观察房顶的造型、门和窗的位置及建构等。同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这几部分的整体关系,最终概括出房子的基本特征及建构,更好地进行建构游戏。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观察方法既能让幼儿加深对同类物体共性的认识,又能区别出它们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对各种物体的完整感知。 </p> <h4 id="d080">(四)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鼓励开展建构活动</h4> <p>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建构游戏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漂亮的建构造型物展示给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幼儿,引导幼儿充分调动感官欣赏这些作品,了解建构材料和建构造型的丰富多彩,体验艺术美;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幼儿建构作品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实践中,有一部分幼儿对建构游戏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对不感兴趣的幼儿,教师要帮助其分析原因,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的幼儿由于自身的建构水平不高,在游戏中体验不到成就感,很难对建构游戏产生兴趣。对于这部分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平行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建构技能。有的幼儿觉得在建构游戏中受到的规则约束太多,没有宽松、自由的环境,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及时反思游戏的规则是否限制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总之,教师要时刻认识到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才是真正的主体,要尊重和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p> <p> 在实践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班级的建构游戏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建构区玩的基本上是男孩,女孩很少进建构区,好像男孩比女孩更喜欢这种游戏形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同,认为建构游戏适合男孩,女孩玩建构游戏不合适,也有些是因为本班的女教师认为自己是女性,不擅长建构游戏,这些想法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要通过角色游戏,创设一定的角色情境等方式,吸引不同性别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 </p> <h4 id="d081">(五)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知识与建构技能</h4> <p> 教给幼儿基本的建构知识与技能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就应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的性质及其作用等。当幼儿逐渐熟悉建构材料的性质后,就会不满足于简单地拼拼搭搭,而是力图采用更多的操作技能构造更加完美的造型。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建构游戏的操作技能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积塑的形状多种多样,需要插接(一字插、十字插、整对插、正方形插等)、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技能;积木等块状材料的基本技能有排列、延长、铺平、围合、盖顶、加长、加高、加宽、砌墙、搭台阶等。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设计构思能力,尤其在中、大班。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中、大班幼儿可以逐渐脱离先搭后想或边搭边想的动作模式。幼儿可以在建构之前先整体构思设计造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建构活动。例如,幼儿想用积木搭建一座房子,教师可引导幼儿先想好房子的建构,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怎么组合搭建等。幼儿有了设计构思的能力,无意摆弄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创造。总之,建构技能的教授可采用讲解、示范的方法,引导幼儿由模仿练习向独立构造物体形象过渡。 </p> <h4 id="d082">(六)注意观察游戏中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h4> <p> 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安排不同的建构游戏内容,遵循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建构游戏。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些都表明他们的建构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加上他们的注意力水平低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常常会中断建构。因此,小班建构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引导幼儿认识和熟悉建构材料,在游戏中初步学习铺平、延长、围合等简单的建构技能,学会给自己的建构作品命名,增强小班幼儿建构的目的性,初步建立建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建构材料的简单方法,养成爱护建构材料的好习惯。 </p> <p> 中班幼儿不但对动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建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建构一些较为复杂的物体,能根据建构物的特点选择建构材料,注意美化和装饰建构物,也能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建构游戏,能围绕建构物开展游戏。因此,教师应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的建构游戏打下基础。教师应提供适合中班幼儿特点的建构材料,如积木、人偶、小动物玩具、假花假树、交通工具模型、废旧材料、橡皮泥等;培养幼儿设计建构方案,学习有目的地选材和看平面建构图;着重指导幼儿掌握建构技能,并会运用这些技能去塑造各种物体,把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组织小型集体建构活动(3~4 人),教会他们共同讨论,制定方案,进行分工,友好合作地游戏。 </p> <p>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建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因此,教师要为大班幼儿提供适合的特定的建构材料,如积木,有大积木(形状更多)、中小型积木、平面板、辅助材料等。要鼓励幼儿集体进行建构活动,共同设计方案,确定规则,分工合作,开展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建构游戏。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时,引导幼儿学习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准确表现游戏的构思和内容,使用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进一步美化自己的建构物。 </p> <h4 id="d083">(七)建立必要的建构游戏常规</h4> <p> 幼儿刚接触建构游戏时根本不具有规则意识,常常会为争夺同一材料而出现争吵哭闹现象,或可能发生将材料乱扔等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发挥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觉建立并遵守基本游戏常规,如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有顺序地取放,用完放回原处等。 </p> <p> 为保证游戏安全顺利地进行,教师可以在幼儿进入游戏区之初就帮助幼儿建立适当的规则。例如,限制同一时间进入区域的人数,教师可以采用告示板的形式,标明有多少个幼儿可以同时在这个区域活动;建构时,幼儿要遵守的规则有:在指定的区域内玩游戏,不扔砸踩踏积木,大型积木不能搭得太高以免倒塌下来压到人,会保护和欣赏自己与他人精心建构的作品。 </p> <h4 id="d084">(八)收拾整理,欣赏评价,结束活动</h4> <p> 幼儿从专注游戏到结束游戏在心理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转换,所以教师应在游戏结束的时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来过渡。在游戏快结束的前五分钟,教师可以向幼儿发出结束信号。例如,每次游戏活动结束时播放固定的音乐或旋律,让幼儿养成听到音乐开始收拾整理材料的习惯。对于专心游戏的幼儿,教师可个别提醒。当然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提醒幼儿结束游戏活动也是有技巧的。例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采取“送积木宝宝回家”的拟人化情境鼓励幼儿收拾整理材料;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提供工具让幼儿变化搬运建构材料的方式,分组合作引起幼儿收拾整理的兴趣。 </p> <p> 欣赏评价环节是引导幼儿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对幼儿的建构作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美。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而且还能让幼儿体验到建构游戏带来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围绕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方法或改进措施,还可以从推进下一次建构游戏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如何搭建出更好的作品,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幼儿逐步提高游戏水平。最后,教师要谨慎对待幼儿的建构作品,因为对每个幼儿而言,幼儿所搭建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式保留幼儿作品。教师可以通过拍照或陈列作品的方式存留幼儿作品。 </p> <h3 id="c033">三、各年龄段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3> <h4 id="d085">(一)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p> 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往往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行为,他们经常进行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以自娱自乐为主,只在乎动作的有趣性,而不在乎建构结果。小班幼儿在建构前往往没有游戏的主题和名称,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常常更换建构作品的名称,或是等建构完成以后才根据成果的外部特征进行命名,但这时幼儿并不能明确解释作品的细节。所以这个阶段幼儿的建构游戏嬉戏性较强,建构作品较为简单。 </p> <h5 id="e073">1.指导要点</h5> <p> ①教师要先引导幼儿认识建构材料,知道它们的名称,激发幼儿使用材料的兴趣。 </p> <p> ②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操作探索中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鼓励幼儿独立进行简单的建构活动,能表现出建构物体的主要特征。 </p> <p> ③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连接、延长、围合、加宽、垒高等基本的也是主要的建构技能,搭建简单的三维物体。 </p> <p> ④在游戏之初,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树立建构游戏的基本规则,如材料要轻拿轻放,不乱扔,结束后收拾材料等。 </p> <h5 id="e074">2.指导方法</h5> <p> 在小班应多以游戏的口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以激发幼儿模仿建构的兴趣,慢慢过渡到幼儿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构造。 </p> <h4 id="d086">(二)中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p>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建构技能,手部的小肌肉也逐渐发展起来,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生活经验等也更加丰富,建构游戏中的目的性、坚持性在不断增强,建构的水平也由单一的延伸向整体的布局过渡。此时的幼儿已经能运用已有的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经验对物体进行再现和创造,但是对对称和平衡的掌握并不是很好。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0-1.jpg" /> </p> <p class="img">中班合作搭建“照相机器人”</p> <h5 id="e075">1.指导要点</h5> <p> ①在小班的基础上,中班幼儿需要增加建构造型方面的知识和训练,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选择高低、宽窄、厚薄、粗细、长短等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建不同的物体。 </p> <p> ②教师要引导幼儿练习架空、覆盖、桥式和塔式等多种建构技能,形成里和外的空间概念。 </p> <p>③教师要适当尝试提供作品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图搭建。</p> <p> ④教师可要求此阶段的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搭建,学习同伴间的合作搭建。 </p> <h5 id="e076">2.指导方法</h5> <p> 针对中班幼儿,教师仍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同时也可采用建议和启发的方法,多鼓励幼儿进行独立性的创造活动。 </p> <h4 id="d087">(三)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p>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构造的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建构技能,幼儿还会使用一些辅助材料来装饰建构作品,在建构前能事先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等方式完成较复杂的建构游戏。大班幼儿能搭建出有场景、有情节,同时又讲究对称和平衡的立体作品。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0-2.jpg" /> </p> <p class="img">大班建构区游戏</p> <h5 id="e077">1.指导要点</h5> <p> ①在中班建构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大班幼儿学习新的建构技能,如转向、穿过、平式联结和交叉联结等,搭建复杂的物体。 </p> <p> ②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整体对称、平衡的构造,整体布局,学会选择辅助材料。 </p> <p> ③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操作前学会协商、分工等合作方式,进行设想和规划,通过合作完成较复杂的建构作品,如通过协商、分工,有的幼儿搭建楼房,有的幼儿搭建停车场,有的幼儿搭建游泳池,有的幼儿搭建花园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住宅区。 </p> <p> ④教师要引导幼儿建构有一定主题、情节,结构复杂、精巧的建构作品。例如,通过《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搭建池塘、磨坊、鸡舍、篱笆以及蜜蜂房等建筑物,有了故事的依托,幼儿的建构兴趣会更加浓厚,有助于幼儿搭建出更加复杂、精美的作品。 </p> <h5 id="e078">2.指导方法</h5> <p> 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应多采用语言提示的方法教授他们建构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再现物体。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0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9)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2"> <p class="center"><b>本章小结</b></p> <p> 1.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玩具或材料,如积木、积塑、泥、土、沙等,创造性地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生活场景的一种创造性游戏活动。 </p> <p> 2.建构游戏的意义:①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②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③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④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p> <p>3.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①建构材料;②建构技能;③表征与想象。</p> <p> 4.建构游戏的组织指导:①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与宽阔的游戏空间场地;②提供丰富的建构玩具与材料;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④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鼓励开展建构活动;⑤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知识与建构技能;⑥注意观察游戏中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⑦建立必要的建构游戏常规;⑧收拾整理,欣赏评价,结束活动。 </p> </div> <p><span class="zt-1">关键术语</span></p> <div class="tp-8"> <p><img class="rwmb-3" alt="" src="../../images/tb-9.png" /></p> </div> <p>建构游戏 创造想象 艺术造型</p> <p> <span class="zt-2">思</span><span class="zt-3">考</span ><span class="zt-2">题</span> </p> <div class="tp-9">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0.png" /></p> </div> <p><b>一、简答题</b></p> <p>1.建构游戏的意义是什么?</p> <p>2.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p> <p><b>二、论述题</b></p> <p>1.角色游戏与建构游戏有何异同?</p> <p>2.试述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4">实训练习</span></p> <p>1.结合见习,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建构区的建构游戏开展情况。</p> <p> 2.观察周围生活中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并尝试科学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p> <p> 3.“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幼儿建构游戏技能辨析及其支持”虚拟仿真实验:http:hbu.rofall.net/virexp/xqet,访问日期:2020-03-23。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1-1.jpg" /> </p> <p class="img">项目简介视频</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1-2.jpg" /> </p> <p class="img">项目引导视频</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left1"><b>拓展练习</b></p> <div class="tp-10">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2.png" /></p> </div> <p>以下为部分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可扫描二维码观看。</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2-1.jpg" /> </p> <p class="img">面试真题</p> </div> </div>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chapter004", props: { showPageList: { type: Array,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 }; </script> src/books/preschoolGameGuidance/view/components/chapter005.vue
New file @@ -0,0 +1,559 @@ <template> <div class="chapter" num="6"> <div class="page-box" page="11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1) > -1">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top: 408px"> <h1 id="a014"> <img class="img-0 coverImg" alt="" src="../../images/z6.jpg" /> </h1> <h6>学习目标▶</h6> <p> 1.理解规则游戏的概念,明确规则游戏的种类、特点、意义及指导原则。 </p> <p>2.能够组织开展适宜的幼儿规则游戏并进行恰当的指导。</p> <p>3.尝试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并运用有关原理进行游戏规则的设计。</p> <h6>学习导图▶</h6>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23-1.jpg" /> </p> <h6>导入案例▶</h6> <p class="center"><span class="zt-ls1">老鹰捉小鸡</span></p> <p> 老鹰捉小鸡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在游戏中幼儿一边做游戏,一边唱歌,获得了快乐和满足感,也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和反应能力。合作游戏更能增进幼儿和教师的感情,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 </p> <p> 每组一个幼儿扮演老鹰,其余幼儿站成一路纵队扮演小鸡,“小鸡”随“母鸡”左右动,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抓到,“小鸡”如果被捉到,即离开场地。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了。在音乐的配合下,老鹰和小鸡们都忙活起来,小明扮演凶恶的老鹰,小文扮演温柔的鸡妈妈,老鹰很凶猛地扑过来,鸡妈妈展开丰满的羽毛,勇敢地与老鹰周旋,小鸡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紧紧地跟着鸡妈妈左摇右晃,老鹰见没得逞,又生一计,他趁鸡妈妈不注意,把后面的一只小鸡捉住了,等到五六只小鸡都成了老鹰的美食,鸡妈妈才反应过来,一看就剩两只小鸡了,小文说:“我输了……”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2) > -1"> <div class="bodystyle"> <h2 id="b012">第一节 规则游戏概述</h2> <h3 id="c034">一、规则游戏的概念与分类</h3> <h4 id="d088">(一)规则游戏的概念</h4> <p> 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制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规则游戏仍然具有游戏的基本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则性和竞争性。 </p> <p> 由于规则游戏要求游戏者必须遵守规则,并具有竞赛性,因此,规则游戏在幼儿游戏发展中出现得较晚。艾里康宁曾描述与不同年龄的幼儿玩捉迷藏游戏的情况:与3岁幼儿玩捉迷藏游戏,幼儿藏好之后,成人没有立刻“找”他,而是故意在他藏的地方等了两三分钟,装作找不到。这时,幼儿就控制不住自己,破坏规则,跳出来说:“叔叔,我在这儿。”而对于6岁的幼儿来说,规则与结果对他们有了特殊的意义,如果让6岁幼儿与3岁幼儿一起藏起来,6岁幼儿会阻止要暴露自己的3岁幼儿,并强迫他遵守规则。 </p> <h4 id="d089">(二)规则游戏的分类</h4> <h5 id="e079">1.我国对规则游戏的分类</h5> <p> 我国学者以规则游戏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把规则游戏分为以下几类。 </p> <p> ①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以发展幼儿智力及智力品质为主要目标的规则游戏,也称“益智游戏”。它以新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完成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如“摸箱”“什么东西看不见了”“走迷宫”。“走迷宫”游戏可以在幼儿充满好奇、好胜、开心的心理状态下,调动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比较与分析能力等,让幼儿观察得更加仔细,思维也愈加敏捷和灵活。如果迷宫游戏中再融入一定的知识内容,可帮助幼儿建构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为幼儿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p> <p> ②体育游戏: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而设计,以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和基本动作为主要目标的规则游戏,也称“运动性游戏”“体能游戏”,如“老鹰捉小鸡”“跳房子”“丢手绢”。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属于( )。</p> <p>A.创造性游戏</p> <p>B.规则游戏</p> <p>C.表演游戏</p> <p>D.个人游戏</p> <p>(答案:B)</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3)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③音乐游戏:根据一定的音乐教育任务而设计,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性和表现力为目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规则游戏,如“抢椅子”“小兔子乖乖”。 </p> <h5 id="e080">2.国外对规则游戏的分类</h5> <p>国外有学者以游戏动作为依据,把规则游戏分为以下几类。</p> <p> ①瞄准游戏:指游戏者拿东西瞄准目标后击打或投掷,如“保龄球”“套环”。 </p> <p>②赛跑游戏:是以奔跑为主的游戏,如“两人三足跑”“端球跑”。</p> <p> ③追逐游戏:是角色互补的游戏,游戏中有追者和跑者,如“丢手帕”“猫捉老鼠”。 </p> <p> ④躲藏游戏:包括藏人的游戏和藏东西的游戏,如“捉迷藏”“东西藏在哪里”。 </p> <p> ⑤猜测游戏:是以触觉、听觉、视觉、言语为线索去猜测是“什么东西”或“谁”的游戏,如“猜猜我是谁”“谁丢了”。 </p> <p> ⑥口令游戏:是指跟着口令做适当动作的游戏。一种是要求游戏者跟着口令做正确的动作,另一种是要求游戏者做出与口令相反的动作,如“大皮球小皮球”。 </p> <p>此外,还有纸牌游戏、盘面游戏。</p> <h3 id="c035">二、规则游戏的结构与意义</h3> <p> 规则游戏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游戏任务和目的、游戏玩法、游戏规则及游戏结果四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形成完整的规则游戏。 </p> <h4 id="d090">(一)游戏任务和目的</h4> <p> 游戏任务是指游戏时对幼儿所提出的要求,便于幼儿理解,直接指向游戏的过程。一般游戏的名称很明确地体现了游戏的任务,如“猜猜我是谁”“拔萝卜”“抢占地形”等。游戏目的是成人通过游戏想要达到的某些教育方面的要求,直接指向游戏的结果,是教师在选编游戏时,根据教育要求和游戏类型而确定的。 </p> <h4 id="d091">(二)游戏玩法</h4> <p> 游戏玩法就是对游戏的计划和构思,包括游戏的全过程。游戏玩法要能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愿意主动地去完成游戏中提出的任务,否则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游戏玩法也包括游戏中利用什么材料、做什么动作等,充分体现游戏性的特征。例如,“百宝箱”就是要求幼儿在封闭的口袋或是箱子内去摸东西,用已有的经验、在触摸的基础上判断这个东西是什么,以促进幼儿感知、记忆的发展。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4)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大班幼儿强强等5人组织进行一次50米赛跑游戏,他们请来赵老师做裁判,这种游戏属于( )。 </p> <p>A.规则游戏</p> <p>B.象征性游戏</p> <p>C.感觉机能性游戏</p> <p>D.实践性游戏</p> <p>(答案:A)</p> </div> <h4 id="d092">(三)游戏规则</h4> <p> 游戏规则是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定,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每个游戏都有一个规则。它规定了游戏动作的顺序和方式。规则在游戏中起着组织游戏者参加活动和充当评价游戏行为标准的作用,约束与规范幼儿的游戏行为,保证游戏任务的完成。规则游戏的规则包括角色行为规则、内容与玩法规则、竞赛性规则。 </p> <h4 id="d093">(四)游戏结果</h4> <p> 游戏结果是指参加游戏的幼儿经过努力,最后所达到的目标。规则游戏都有一定的结果,良好的结果给孩子以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能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积极性。游戏的结果是教师事先能预料到的,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p> <p> 规则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促使幼儿以愉悦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动作技能和全方位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甚至诚信、勇敢、协作、坚强等品格,幼儿也可以在参与规则游戏中逐渐形成。 </p> <h3 id="c036">三、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3> <p> 规则游戏可由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场地,让幼儿自选进行,也可将其用于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使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规则游戏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进行,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p> <h4 id="d094">(一)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h4> <h5 id="e081">1.选择和编制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规则游戏</h5> <p> 教师不仅要依据教学任务,还要顺应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水平选编游戏。一方面要根据教育任务、要求选编不同类型的规则游戏,如发展感知能力的游戏,训练注意力、记忆力、发展语言、运动能力、音乐能力的游戏等;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选择和编制既适合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且幼儿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游戏,这既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又能使幼儿获得经过努力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体验,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反之,则会打击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造成消极后果。 </p> <h5 id="e082">2.教师要熟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h5> <p> 教师在为幼儿选编游戏后,必须熟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了解游戏的重点,思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考组织游戏的方法,并反复试玩几次,以验证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是否合理,为指导幼儿游戏打下基础。 </p> <h5 id="e083">3.准备好游戏的场地和材料</h5> <p> 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内容,确定游戏的场地,选择游戏的材料。游戏的场地应尽可能宽敞,材料应尽可能丰富,可以人手一份,也可以每小组一份,让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有足够的操作材料,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保持幼儿游戏的兴趣。 </p> <h4 id="d095">(二)引导幼儿按规则玩游戏</h4> <p> 每一个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和内容,幼儿需要学会后才能玩,这就需要“教”。教师要注重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说明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引导幼儿按规则玩游戏。可事先教会个别幼儿,然后再让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也可运用直观教具演示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对个别幼儿给予具体指导,引导其掌握游戏时间,使每个幼儿都有游戏的机会。 </p> <h4 id="d096">(三)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游戏,有针对性地指导</h4> <p> 在“教”幼儿玩游戏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p> <p>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具体地加以指导。</p> <h5 id="e084">1.小班幼儿的特点及其指导</h5> <p> 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处在“动即快乐”的阶段,幼儿对游戏中角色的动作、材料感兴趣,而且表现出“自我中心”,只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兴趣,不会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与别人做比较。该年龄的幼儿不在乎游戏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 </p> <p> 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教师需要注意:①选择规则简单,通过使用实物、玩具和简单的动作来完成的游戏;②游戏玩法和规则的讲解要力求生动、简单、形象,要注重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注意多让幼儿体验游戏动作的快乐,提高幼儿对游戏过程的兴趣。 </p> <h5 id="e085">2.中班幼儿的特点及其指导</h5> <p> 中班幼儿已具有规则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并开始关注游戏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幼儿比较喜欢互补性的规则游戏。 </p> <p> 因此,对于中班幼儿,教师仍需要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并在游戏中着重检查游戏玩法的掌握情况及游戏规则的执行情况,可开展规则简单的竞赛游戏,要鼓励幼儿关心并努力争取好的游戏结果。 </p> <h5 id="e086">3.大班幼儿的特点及其指导</h5> <p> 大班幼儿能理解规则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规则意识强且特别重视游戏结果,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喜欢竞赛性的规则游戏;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并会关注其他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发现违规者就会提出抗议,要求对违规者加以惩罚,因此游戏过程中的纠纷较多。大班幼儿还喜欢改变游戏情节、游戏规则以增加游戏的新颖性。 </p> <p> 因此,对于大班幼儿,教师需要注意:①用语言讲解游戏,要求幼儿独立地玩游戏,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最好的游戏结果;②能对游戏的结果进行评价,并可开展较为复杂的竞赛游戏;③多利用幼儿间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④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输赢。 </p> <h4 id="d097">(四)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h4> <p> 鼓励幼儿争取最好的游戏结果,对幼儿游戏做出适宜的评价,对胜利者予以口头表扬、鼓掌、颁发小红旗等奖励。 </p> <h2 id="b013">第二节 各类规则游戏的指导</h2> <h3 id="c037">一、智力游戏的指导</h3>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8-1.jpg" /> </p> <p class="img">智力游戏片段</p> <h4 id="d098">(一)智力游戏的含义与特点</h4> <p> 智力游戏是指以发展幼儿的智力及智力品质为目的的一种规则游戏。它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智力。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智力游戏属于( )。</p> <p>A.创造性游戏</p> <p>B.建构游戏</p> <p>C.规则游戏</p> <p>D.角色游戏</p> <p>(答案:C)</p> </div> <p> 智力游戏是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通常以拼图、迷宫、棋牌和各种猜猜类游戏来促进幼儿智力及智力品质的发展。例如,拼图游戏能使幼儿在好奇、娱乐的心理驱动下,调动注意力、观察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等,让幼儿观察的仔细性、思维的灵活性等获得发展。 </p> <p>智力游戏具有以下特点。</p> <h5 id="e087">1.游戏目的明确、任务突出</h5> <p> 智力游戏是基于一定的智育目的提出的,其游戏目的明确,不同年龄班的智力游戏有不同的智育目的。小班幼儿的智力游戏侧重感知能力的培养;中班幼儿的智力游戏侧重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大班幼儿的智力游戏侧重思维的有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意性、各种智力品质和创造性的发展。</p> <h5 id="e088">2.游戏过程具有规则性、挑战性</h5> <p> 智力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起着指导、组织、调整幼儿行为的作用,恰当的游戏规则可以大大提高游戏者的兴趣,使其充分体验挑战的成就感。 </p> <h5 id="e089">3.游戏结果具有刺激性、启发性</h5> <p> 好的智力游戏常常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并使其从游戏中受到知识技能、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启发和锻炼,达到智力教育的目的。如果是竞赛性游戏,还会有胜负的结果,这就更增强了游戏的刺激性。 </p> <h4 id="d099">(二)智力游戏的价值</h4> <p> 有趣、适宜的智力游戏能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增强幼儿尝试、探索、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努力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例如,“找不同”游戏需要幼儿集中指向两幅图的每一个细节,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棋牌类”游戏需要幼儿运用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分析、综合、比较等)来判断分析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来争取获胜。因此,智力游戏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p> <p> 幼儿思维的发展与感性经验密切联系,是在感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深刻地感知周围世界,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智力游戏中幼儿思路比较开阔,有较强的创造性。例如,智力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需要幼儿开动脑筋,尝试各种形式表现事物,这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智力游戏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有着直接影响。 </p> <p> 另外,智力游戏要求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合作,遵守游戏规则,坚持完成游戏任务,这对幼儿意志品质、社会性等方面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当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一定的游戏任务时,其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p> <h4 id="d100">(三)智力游戏的设计原则</h4> <h5 id="e090">1.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h5> <p> 智力游戏的设计应目的明确,突出教育性,游戏内容、玩法、规则的制定既要符合幼儿智力发展的水平,又要照顾到幼儿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以发展幼儿的智力为最终目的。因此,智力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p> <p> 智力游戏的选择和设计应体现新颖性、趣味性,只有玩法和规则新奇多变,才能让幼儿乐此不疲。 </p> <h5 id="e091">2.难度适宜、简明易行的原则</h5> <p> 设计出难度适宜的游戏内容是最具挑战性的。难度太小,激发不起幼儿的兴趣;难度太大,又会给幼儿造成挫败感,让幼儿望而却步。因此,把握难易度,最主要的是应充分了解和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要想激发幼儿足够的兴趣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将游戏的难度控制在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幼儿经过一定努力能达到的程度。</p> <p> 游戏任务明确,规则易行,玩法新颖,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激起幼儿积极的心理活动,激发幼儿努力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p> <h4 id="d101">(四)智力游戏的设计要点</h4> <h5 id="e092">1.确定游戏目标</h5> <p> 由于智力游戏的针对性很强,因此确定智力游戏的任务和目的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接受能力。要根据智育的任务和要求,顺应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使每个智力游戏都有发展的侧重点,并力求具体、可操作。 </p> <h5 id="e093">2.设计游戏玩法</h5> <p> 玩法是根据游戏目标设计的,是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和活动的要求,也就是对整个游戏过程的描述。玩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与智力游戏有关的动作组成,如看看、听听、摆摆、放放、找找、猜猜、想想等。 </p> <h5 id="e094">3.制定游戏规则</h5> <p> 规则是对玩法的规定,起引导、组织、调整幼儿行为的作用,是游戏目标实现的保障。智力游戏的规则属于外在规则,可以由幼儿自己制定或教师与幼儿协商制定。恰当的游戏规则可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p> <h5 id="e095">4.预料游戏结果</h5> <p> 结果是游戏目标达成的水平,在智力游戏的设计中要考虑游戏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是否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良好的游戏结果能使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还能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愿望。 </p> <h3 id="c038">二、体育游戏的指导</h3> <h4 id="d102">(一)体育游戏的含义与特点</h4> <p> 体育游戏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基本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规则游戏。体育游戏按照幼儿发展的基本技能,可分为奔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平衡游戏等;按照增强的幼儿的身体素质,可分为速度游戏、力量游戏、耐力游戏和灵敏游戏等。 </p> <p> 体育游戏不同于一般游戏,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它具有本身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体育游戏的特点,才能发挥其在幼儿体育教育中的价值。 </p> <p>体育游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p> <h5 id="e096">1.锻炼性</h5> <p> 体育游戏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增强体质。幼儿在体育游戏中通过完成走、跑、跳、投掷、攀登、平衡等基本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而体育游戏对于幼儿以体能发展为主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体育游戏可以加快幼儿的新陈代谢,调整大脑神经系统,提高运动器官及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1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锻炼能力的目的。</p> <h5 id="e097">2.趣味性</h5> <p> 体育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趣味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情节设计和规则设计这两个环节。大多数体育游戏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这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另外,体育游戏中的规则如果赋予一定的竞赛性,这对于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幼儿来说会有很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的竞赛规则不同于体育竞技,它不会使幼儿过度紧张,并使幼儿在竞赛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2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选题</b></p> <p>幼儿体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p> <p>A.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阶段</p> <p>B.身体准备阶段</p> <p>C.掌握动作技能阶段</p> <p>D.结束阶段</p> <p>(答案:C)</p> </div> <h4 id="d103">(二)体育游戏的价值</h4> <p> 体育游戏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它对于发展身体的基本动作,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展,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p> <p> 另外,体育游戏还能让幼儿清晰地认识自己各部分的身体结构,学习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技能。例如,通过“躲闪球”游戏,幼儿学会了躲闪和保护自己。同时,体育游戏有一定的竞赛规则,这对培养幼儿的组织性、纪律性、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游戏以其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使每个参与游戏的幼儿都有可能获得胜利或失败,这无疑对幼儿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幼儿“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p> <h4 id="d104">(三)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h4> <h5 id="e098">1.发展性原则</h5> <p> 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全面地进行锻炼,能使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技能及活动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有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部位的发展,影响人体机能水平的提高。而任何局部器官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又必然促进其他器官功能的发展。因此,选择、设计体育游戏应重视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因为体育游戏的内容不同、动作不同,每个游戏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设计时要注意安排不同效果的游戏,使幼儿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0) > -1"> <div class="bodystyle"> <h5 id="e099">2.循序渐进性原则</h5> <p> 幼儿年龄越小,选择设计的体育游戏的内容、动作、规则应越简单,游戏时间应越短,运动量也应越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选择的内容、动作、规则应逐渐复杂,游戏时间和运动量也应随之增加。因此,体育游戏的设计应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4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b></p> <p>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保障幼儿安全?</p> <p><b>【参考答案】</b></p> <p> 首先教师要时刻怀有安全意识。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对活动范围、场地及玩具设施都要事先检查,清除不安全因素;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齐,衣袋有无尖利物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注意幼儿的衣着,活动前减衣服、活动后加衣服。 </p> <p> 在活动时,注意调整幼儿的运动负荷,幼儿出汗要及时擦干,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的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组织、引导幼儿。因此,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还要把游戏规则交代清楚,使幼儿既玩得自由又有规则可遵循。 </p> <p class="center"><b>2016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b></p> <p>从儿童发展角度,简述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p> <p><b>【参考答案】</b></p> <p>(1)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p> <p> 户外活动使幼儿的各种生理器官和系统都能得到活动,促进骨骼肌肉的成熟,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p> <p>(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技能。</p> <p> 户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养成经常地、自觉地到户外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有利于扩大幼儿对体育活动技能的范围,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生活,帮助幼儿巩固和提高体育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动作技能。 </p> <p>(3)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p> <p> 户外活动可以使幼儿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等自然因素,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p> <p>(4)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p> <p> 户外活动具有很多特点: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时间充足等,能够带给幼儿愉快和满足,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1)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105">(四)体育游戏的设计要点</h4> <h5 id="e100">1.设定目标</h5>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33-1.jpg" /> </p> <p class="img">体育游戏片段(小班传球跑)</p> <p> 体育游戏的目标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为主,兼顾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游戏目标的设计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和体育教学任务,使每个游戏都有锻炼的侧重点,并力求切实、具体。 </p> <h5 id="e101">2.激发参与的兴趣</h5> <p> 兴趣是参与的原动力,没有兴趣的参与,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亦是如此。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常见的方法有:体育器材引导,器材的多样变化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体育场景布置,幼儿具有冒险的精神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特性,喜欢追求刺激,教师布置新颖的体育游戏场地能使幼儿主动参与并融入游戏中,展现冒险和挑战的精神。 </p> <h5 id="e102">3.热身活动</h5> <p> 热身活动是正式开展体育游戏前的准备动作,它能迅速调动幼儿的兴趣,并使幼儿的身体由相对安静的状态过渡到活跃状态。尤其在冬季,可使发僵的关节、韧带、肌肉活动开来,以防发生扭伤等运动损伤。常见的热身操形式有:唱游,即给儿歌配上简单的动作;选择适合幼儿的时下流行歌曲,配合歌曲旋律再加上动作;体能器材,配合幼儿的肢体动作方式来进行热身操。 </p> <h5 id="e103">4.开展游戏</h5> <p> 对于新游戏的开展,教师可以以讲解示范的方式开始。讲解一般要结合动作示范,以便幼儿一边听,一边看,知道怎么做。讲解时,教师要用儿童化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让幼儿听得懂、感兴趣。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教师可以做慢动作示范或分解动作示范,并让幼儿加以一定的练习。讲解示范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练习。 </p> <p>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运动量的大小。例如,在快跑比赛中,幼儿为了取胜,往往不按要求摆臂,有的幼儿闭眼仰头跑,有的幼儿低头往前冲。教师应用语言提示正确的摆臂动作,并及时对错误的动作予以纠正,使幼儿加深对正确动作的印象。另外,教师若发现幼儿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等明显的生理变化,这说明本次体育游戏的运动量已达标,教师应及时调整游戏节奏或让幼儿休息。 </p> <h5 id="e104">5.结束评价游戏</h5> <p> 结束游戏的最佳时机是:幼儿虽未感到充分满足,但已有适度疲劳或虽未产生疲劳,但幼儿已感到满足。教师要善于发现以上两个结束游戏的时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应做好总结评价工作:一是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二是总结本次体育游戏的经验和教训。小班幼儿由教师点评,中、大班幼儿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评议。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2) > -1"> <div class="bodystyle"> <h3 id="c039">三、音乐游戏的指导</h3> <h4 id="d106">(一)音乐游戏的含义与特点</h4> <p> 音乐游戏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性和音乐表现力为目标的一种规则游戏。在音乐游戏中,音乐旋律和音乐节奏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幼儿更形象、具体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p> <p> 音乐游戏是最易让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因此,音乐游戏具有音乐性、动作性、规则性等特点。教师常常按照音乐的内容、节奏、旋律等特征组织游戏,让幼儿通过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音乐游戏虽然有规则,但是也要给幼儿自由表现、创造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自由感受音乐的美好。 </p> <h4 id="d107">(二)音乐游戏的价值</h4> <h5 id="e105">1.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h5> <p> 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贯穿音乐游戏的始终。在音乐游戏中,幼儿会伴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异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与情感以及音乐风格。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通过游戏的方式,结合乐器或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和创造音乐。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发展是以音乐感知力为基础的,是音乐表现力的升华。因此,多样化的音乐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 </p> <h5 id="e106">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h5> <p> 在音乐游戏中,对音乐的聆听可以发展幼儿的专注力;分辨不同类型的声音以及声音中包含的情感,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音乐游戏不仅能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积极的情绪与情感,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音乐游戏还可以多途径帮助幼儿形成独立的音乐个性,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规则的遵守等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形成,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 </p> <h4 id="d108">(三)音乐游戏的设计原则</h4> <h5 id="e107">1.音乐性与游戏性相统一的原则</h5> <p> 音乐游戏的内容应夸张、富有童趣,音乐材料应富有节奏、旋律优美、音乐形象鲜明,让幼儿能随音乐的变化表现游戏情节。例如,《小兔子乖乖》的音乐反映了小兔子智斗大灰狼的情景,音乐形象鲜明,节奏轻快、活泼,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p> <h5 id="e108">2.注重幼儿参与和创造的原则</h5> <p> 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音乐游戏注重的是参与和体验,让每一个幼儿都加入音乐的行列中,发挥自己对音乐的创造力,而不是仅仅教给幼儿音乐知识。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3)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109">(四)音乐游戏的设计要点</h4> <h5 id="e109">1.创设音乐情境</h5> <p>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幼儿熟悉或喜爱的音乐内容,营造音乐意境。同时配置与音乐形象、情节相关的道具和背景。 </p> <h5 id="e110">2.启发幼儿感受音乐旋律及音乐形象的特点</h5> <p> 只有自己感受和体验音乐内容及旋律,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启发幼儿用角色扮演或动作的表现形式来内化音乐情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音乐模仿或音乐技能的练习上。 </p> <h5 id="e111">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h5> <p> 现实中幼儿听到音乐都会跃跃欲试,但有时会因为表现力的匮乏而退缩,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自由表现。教师可以用音乐先点燃自己的热情,融入音乐情境中,从而感染幼儿加入,让幼儿大胆自由表达。 </p> <div class="bk2"> <p class="center"><b>本章小结</b></p> <p> 1.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制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规则游戏仍然具有游戏的基本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则性和竞争性。 </p> <p> 2.我国对规则游戏的分类: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是指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以发展幼儿智力及智力品质为主要目标的规则游戏。体育游戏是指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而设计,以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和基本动作为主要目标的规则游戏。音乐游戏是指根据一定的音乐教育任务而设计,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性和表现力为目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规则游戏。 </p> <p> 3.规则游戏的结构:一般包括游戏任务和目的、游戏玩法、游戏规则及游戏结果四部分。游戏的目的是成人通过游戏想要达到的某些教育方面的要求,直接指向游戏的结果。游戏玩法就是对游戏的计划和构思,包括游戏的全过程。游戏规则是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定,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游戏结果是指参加游戏的幼儿经过努力,最后所达到的目标。 </p> <p> 4.规则游戏的指导:①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②引导幼儿按规则玩游戏;③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游戏,有针对性地指导;④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span class="zt-1">关键术语</span></p> <div class="tp-8"> <p><img class="rwmb-3" alt="" src="../../images/tb-9.png" /></p> </div> <p>规则游戏 智力游戏 音乐游戏 体育游戏</p> <p> <span class="zt-2">思</span><span class="zt-3">考</span ><span class="zt-2">题</span> </p> <div class="tp-9">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0.png" /></p> </div> <p><b>一、简答题</b></p> <p>1.简述规则游戏的结构。</p> <p>2.简述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p> <p><b>二、论述题</b></p> <p>结合体育游戏的意义,论述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与要点。</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4">实训练习</span></p> <p>1.结合下园见习,观察记录幼儿的某种规则游戏活动。</p> <p>2.向幼儿园教师请教如何参与并指导幼儿规则游戏活动。</p> <p class="left1"><b>拓展练习</b></p> <div class="tp-10">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2.png" /></p> </div> <p>以下为部分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及面试真题,可扫描二维码观看。</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36-1.jpg" /> </p> <p class="img">笔试真题</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36-2.jpg" /> </p> <p class="img">面试真题</p> </div> </div>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chapter005", props: { showPageList: { type: Array,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 }; </script> src/books/preschoolGameGuidance/view/components/chapter006.vue
New file @@ -0,0 +1,989 @@ <template> <div class="chapter" num="7"> <div class="page-box" page="12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5) > -1">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top: 408px"> <h1 id="a015"> <img class="img-0 coverImg" alt="" src="../../images/z7.jpg" /> </h1> <h6>学习目标▶</h6> <p> 1.理解幼儿游戏环境的内涵、分类,游戏环境创设的意义和教育价值,了解创设良好游戏环境的基本要求。 </p> <p> 2.了解创设适合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和室内游戏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创设内容、原则及要求。 </p> <h6>学习导图▶</h6>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37-1.jpg" /> </p> <h6>导入案例▶</h6>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七彩小星星</span> </p> <p> 团团是一名新来的小朋友,对于户外区域体育游戏还很陌生,总是看到哪儿新鲜就到哪儿玩,而且玩了一半就跑了,只见她一会儿跑到平衡区,一会儿跑到跳跃区,去奔跑区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导致后面的小朋友差一点撞到她。她的眼神一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直很茫然地到处看,好像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老师走过去问她:“团团,你想玩什么呀?”她回答:“不知道。”于是老师将她带到一边,告诉她每个区域的游戏规则,并强调在一个区域的游戏活动完成后,才可以到另一个区域进行游戏。每个区域活动结束后,可以得到负责该区域的老师奖励的小星星贴纸,每个区域的小星星贴纸颜色都不一样,在每个区域都玩一遍,就会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星星贴纸。她听了老师的话,点点头,再到每个区域游戏,都能坚持到最后。游戏结束后,还到老师身边展示了她的多彩小星星贴纸。 </p> <p>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良好有序的游戏环境为幼儿开辟了探索好奇、拓展能力的空间,在每个不同的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感受更多的是责任、自律,游戏环境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取放玩具的常规,更换活动区域的常规,使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尽情地游戏,体验安全、自由且温馨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尽量可以兼顾每一个活动区,能在每个区域都得到锻炼,如采取贴小星星标志的方法,目的就是鼓励幼儿到每个区域游戏时进行锻炼。最后活动结束后,本班教师通过小星星贴纸的数量,就可以统计本班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情况,并建议和提醒部分幼儿今后的活动方向。 </p> <h2 id="b014">第一节 幼儿游戏环境概述</h2> <p>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形式,更是他们体验快乐情感、发展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需要不同的活动空间,通过特有的空间活动方式去建构他们自己心中的各种造型、各种事物形象,丰富个体体验,充实个人的生活经验。这一空间即特指幼儿园的游戏环境。那么,游戏环境的内涵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分类?它对于儿童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38-1.jpg" /> </p> <h3 id="c040">一、幼儿游戏环境的内涵与分类</h3> <h4 id="d110">(一)幼儿游戏环境的内涵</h4> <p>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它在幼儿游戏中充当着基本的保障条件,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园环境是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p> <p>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环境可以给幼儿带来适宜的刺激,能够引导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在我们所熟悉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环境成为反复强调的核心要素,她认为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幼儿的整体发展。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心智的吸收性特质,还要为幼儿准备特定的环境,赋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在环境中体验所发现的一切未知。她还认为要让儿童在适宜的环境里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才能使儿童达到“正常化”。因此,为幼儿创设丰富、适宜的游戏环境至关重要。 </p> <p> 幼儿游戏环境主要是指能够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的各种条件。幼儿需要的这种游戏环境具有教育性和可控性。幼儿园是为幼儿所特有的教育机构,幼儿园中各种游戏环境一方面要考虑实际的教育目标、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它自身的计划性、目的性,需要精心去创设,即幼儿园中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包括幼儿园的园舍、空间设备等都要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基本的保证。这是它教育性的体现。同时它又具有可控性。这种可控性主要需要教师有效地调控幼儿游戏环境中的各个要素,在环境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真正拥有有规律和有秩序的环境,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增强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心理方面的发展。在环境中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的积极互动的和谐关系,促进幼儿在宽松、被尊重、被接纳、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p> <h4 id="d111">(二)幼儿游戏环境的分类</h4> <h5 id="e112">1.从游戏环境的范围角度分</h5> <p> 从游戏环境的范围角度分,我们所指的幼儿游戏环境主要包含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主要针对幼儿园和幼儿园以外的家庭、社区、自然中与幼儿游戏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小环境主要围绕幼儿园内部能够对幼儿自身产生影响的游戏环境,包括幼儿园室内外各种游戏环境。 </p> <h5 id="e113">2.从游戏环境的材料选择角度分</h5> <p> 从游戏环境的材料选择角度分,幼儿游戏环境可以分为自然游戏环境和人工游戏环境。自然游戏环境是运用自然环境中具有原生态特征、天然游戏材料展开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新鲜的空气、自然的温度有助于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自然游戏环境可以使幼儿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人工游戏环境则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工游戏资源,如塑料积木、积塑、人工塑胶场地等多种人工游戏投放材料展开的幼儿游戏环境。 </p> <h5 id="e114">3.从游戏创设、有效利用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分</h5> <p> 从游戏创设、有效利用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分,幼儿游戏环境可以分为整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合性游戏环境、动态性游戏环境、开放性游戏环境、互动性游戏环境。整合性游戏环境就是借助游戏环境与课程之间、幼儿园特色之间、班级之间的整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办园特色、班级主题来合理创设游戏环境,抓住时机进行渗透教育。动态性游戏环境主要是指对于幼儿游戏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游戏内容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变化,同时给予幼儿自主性的体现。开放性游戏环境主要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教育方案进行不断创新和尝试。开放性游戏环境能够真正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并选择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满足各种游戏内容的需要。互动性游戏环境主要是要求教师和家长都参与到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来,一起收集游戏材料并参与到游戏中来,与孩子共同游戏,使游戏环境更加充实丰富。 </p> <h5 id="e115">4.从游戏环境的构成要素角度分</h5> <p> 从游戏环境的构成要素角度分,幼儿游戏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在幼儿园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各种游戏空间场地、游戏设施、游戏活动材料、游戏时间等。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游戏环境中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包括游戏氛围、同伴关系、师幼关系等,其核心与人际关系紧密,也叫精神环境。 </p> <p> 针对物质环境来说,幼儿游戏环境可以根据游戏实际空间大小的不同具体分为户外游戏环境和室内游戏环境。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户外活动的空间相对更宽阔、自由,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来说,室内是幼儿每天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准备、投放、环境的实际设计与应用,适宜的室内环境不仅能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同时利于幼儿每天各种游戏活动的实际开展。因此可以说,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前提。 </p> <p> 针对心理环境来说,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游戏的根本。心理环境与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紧密相连,它的影响潜在而又深刻。安全、温馨、平等、自由的游戏环境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创新,体验愉悦,获得最佳的发展。游戏的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潜移默化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友好合作的师师关系,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帮助幼儿建立同伴之间的交往关系,营造宽松、合作的氛围,幼儿园利用各种形式带动和引导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空间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共同创设快乐游戏的心理环境。 </p> <p> 良好物质环境的创设能够为幼儿快乐游戏奠定基础,温馨、平等、适宜的心理环境是幼儿与环境作用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可以使幼儿在各种游戏中玩得轻松、玩得有价值,并且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p> <h3 id="c041">二、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意义与教育价值</h3> <p>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怎样的印象。游戏可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2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以给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幼儿游戏环境充满童趣,拥有童话般的感觉,既可以满足幼儿自身对于各种游戏活动的需要,又可以使幼儿享受各种游戏的乐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游戏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内容,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p> <h4 id="d112">(一)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意义</h4> <h5 id="e116">1.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达成</h5> <p>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围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展开。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可以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为了达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需要有怎样的游戏环境与之配合,在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哪些可以利用,哪些在现有的游戏环境中需要教师、幼儿、家长做哪些不同的分工,这些都可以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游戏环境设置做出系统的规划。游戏环境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幼儿园各种游戏活动中渗透教育内容,以便达成教育目标。良好的游戏环境可以为游戏的有效开展做基础的保障,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某大班教师为了锻炼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就在室内活动区为幼儿开设了专门的故事表演情境区,准备了多种道具和服装。 </p> <h5 id="e117">2.有利于促进幼儿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h5> <p> 幼儿天生就喜欢游戏。为幼儿的游戏提供能够进行操作、改造、调节并能纳入个人经验体系的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与兴趣,而且有利于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活动双手,积极地思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增进他们的相互交往,促进游戏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游戏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传递积极的信息、启发和引导幼儿,在游戏环境中充分创设交往互动的机会,促进幼儿与环境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例如,在教幼儿诗歌的时候,活动室的游戏环境布置可以以诗歌教学为主题,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诗歌材料,运用图片、汉字与幼儿共同制作挂件,一方面能够起到装饰环境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够在游戏中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这样幼儿会感到有一定的满足感,从而也就培养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p> <h5 id="e118"> 3.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h5> <p> 幼儿游戏环境中宽敞的空间、齐全的设备、丰富的游戏材料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优美、整洁的游戏环境可以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富有探索性的游戏环境可以满足幼儿好奇的欲望,促进幼儿的探究激情,培养幼儿的探索思考能力;规则有序的游戏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接纳,从而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变得更加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赋予的是正能量。 </p> <h4 id="d113">(二)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h4> <p>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在“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充分说明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必需的条件。 </p> <h5 id="e119">1.提高幼儿游戏活动的实际活动质量</h5> <p> 在明确幼儿园各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投入各种质地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的游戏材料,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实际需要,努力创设能够让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的教育环境。例如,有的幼儿园把游戏环境具体分为花满园、绿满园、瓜满园、趣满园,包括运动、挑战区、大型建构区、沙水区、涂鸦区、亲子阅读区、各班室内、走廊游戏区。各种区域相互联系,如又分为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同时游戏活动进行时融入各种领域的目标。游戏环境的丰富提高了幼儿实际参与的机会,提高了参与游戏活动的实际活动质量,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p> <h5 id="e120"> 2.帮助幼儿更好地提高动作、语言、社会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 </h5> <p> 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给予幼儿环境的刺激;借助丰富的游戏材料、充足的游戏时间、各具特色的游戏区以及环境的合理安排,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围绕中班主题游戏“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师通过系列游戏活动从“我—我的老师—我的伙伴—我的班—我的幼儿园”进行展开 。通过幼儿间角色游戏的充分扮演,通过手指操中各手指的相互运动,通过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与角色游戏相关的字词,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文字,感受文字带来的魅力,体验初步的社会交往关系,加深了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同伴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p> <h5 id="e121">3.激发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h5> <p> 创设幼儿游戏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自主自愿,尊重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尊重幼儿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使主体与客体发生作用,充分发挥游戏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如在“我们的地球娃娃”游戏环境布置中,在互动墙上布置了被污染的湖泊、枯萎的树木……在活动间隙时带动幼儿围绕“地球娃娃”边议论边思考,分组进行交流,教师就可以顺势生成新的主题活动“我们爱地球”,在游戏互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自发产生绘画创作的欲望。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1)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7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题</b></p> <p>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请结合实际说明。 </p> <p><b>【参考答案】</b></p> <p>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p> <p> 幼儿园教育中,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有利于为幼儿提供发展保障,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 </p> <p> 举例说明:教师创设干净、整洁、有序的物质环境,可以使幼儿身心舒畅,情绪良好。同时,教师营造一个充满爱、宽容、民主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良好师幼关系的形成,使幼儿的潜力得到发挥。 </p> </div> <h3 id="c042">三、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h3> <p> 良好的游戏环境可以吸引和带动幼儿积极主动、愉快、自由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幼儿在游戏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玩”为“我要玩”,从而使幼儿积极地投入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实际的生活中,地域之间的差异和时代背景、幼儿园规模的大小、教师的观念与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游戏环境的创设。 </p> <p> 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积极有效的游戏环境来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游戏环境的实际作用,游戏环境需要考虑一定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p> <h4 id="d114">(一)考虑幼儿的安全要求</h4> <p> 在游戏环境创设中能够首先注意到安全问题,尽可能地把幼儿游戏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点,从而保证幼儿游戏的安全性,吸引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幼儿的年龄还很小,基于他们活泼好动,动作发育还不完善,危险意识比较欠缺,很容易导致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幼儿受到伤害。例如,可以尽可能地扩大游戏活动的范围和空间,避免幼儿之间肢体上的碰撞和冲突,定期检修幼儿园的各种游戏器械设备,对游戏材料或玩具定期消毒,对幼儿园日常活动区域较集中的地面进行软化处理等。 </p> <h4 id="d115">(二)符合年龄适宜性特点,富有童趣</h4> <p> 在游戏环境创设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实际认识水平,体现一定的适宜性,使幼儿的兴趣、需要、知识经验、能力和意愿能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够对客观环境做出选择性反应,并主动地与这些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在舒适的环境里,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效果才会达到较理想的状态。如果幼儿长期处于杂乱、肮脏的环境中,会产生强烈的厌烦感,影响他们对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游戏环境干净、整齐,让幼儿体会到舒适,使幼儿心情愉悦,充满童心童趣。例如,在数学区的幼儿以操作活动为主,常采用坐姿,因而要为他们提供高度合适的座位;在建构区,幼儿有站有坐、有趴有跪,因而可以准备较为宽敞的活动区域。 </p> <h4 id="d116">(三)体现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要求</h4> <p> 在游戏环境创设中,充分结合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需要、幼儿实际的活动需要,创设不同的结构环境。在游戏活动中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相应的游戏环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资源,能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形成相应的游戏活动。游戏环境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都应该尽可能形式丰富、富有变化,既有利于集体游戏活动,又有利于小组和个别游戏活动;内容多样、富有层次,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自发地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探索体验活动。游戏环境可以体现为开放性游戏空间,也可以体现为半开放和相对封闭的游戏空间,满足幼儿的自身需要。 </p> <h4 id="d117">(四)力求符合游戏环境的空间密度要求</h4> <p> 空间密度是保证游戏环境中每个幼儿使用的空间大小。游戏环境的创设必须充分考虑空间的密度要求,因为游戏环境的空间密度过小就意味着拥挤度较大,相应地会减少幼儿的大动作活动,如奔跑追逐类的嬉戏活动,也有可能会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相互间的冲突,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相反,如果幼儿游戏环境的空间密度大,有较为开阔的活动范围,如有了充足的户外运动场地,那么幼儿的大动作游戏自然就会增加。根据我国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活动空间人均通常不少于2平方米,而户外活动空间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幼儿在室内游戏活动如果空间紧密,过于不足,通常可以改变布置、以分组活动等方式来调整;当户外活动空间不足时,可以通过班级轮流的方式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补偿。 </p> <h4 id="d118">(五)增强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可变性及实际的吸引力</h4> <p> 在游戏环境创设方面,不管是户外还是室内,游戏环境都应该尽可能提供充足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玩具,并伴随幼儿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补充,体现一定的可变性。保证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多样性,适度地更换或添加,可以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始终保持新鲜感,激发游戏的兴趣,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并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幼儿的年龄不同,因此对于游戏材料和玩具的要求也不一样,投放时考虑针对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和玩具,体现一物多玩,将废旧物品游戏积极利用起来,从而满足幼儿实际的发展需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材料和玩具在游戏活动中总是充满诱惑,因为这些东西能满足幼儿好奇、爱玩、探索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3)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的心理需求。尽可能使感性材料和操作材料对幼儿保持吸引力,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充满想象与创造。 </p> <h2 id="b015">第二节 幼儿游戏物质环境的创设</h2> <p> 幼儿游戏物质环境即硬环境,主要指在幼儿园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场地、游戏设施、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本节主要从户外和室内两个角度阐述幼儿游戏物质环境的创设。 </p> <h3 id="c043">一、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h3> <p> 户外游戏环境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场所和空间,是幼儿体验探索、体验挑战的适宜空间,好的户外游戏材料带给幼儿更多的是趣味和欢乐。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只有满足幼儿运动和游戏的需要,激发幼儿的探索与想象,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方面需要。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45-1.jpg" /> </p> <h4 id="d119">(一)目前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h4> <h5 id="e122">1.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周边过于杂乱</h5> <p> 由于周边环境条件较差,良好的自然景观条件不充足,加上现有经济条件所限,给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有的幼儿园紧靠街道马路,没有外墙,仅以铁栏杆作为隔断,白天车多噪声大,对幼儿游戏的无关干扰因素过多,甚至有的幼儿园绿色植被太少,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经常尘土飞扬、空气质量较差,这些情况既影响了游戏的质量,又降低了游戏本身带给幼儿的快乐。 </p> <h5 id="e123">2.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安全性考虑过于极端</h5> <p> 目前主要呈现两个极端趋向:一种情况集中在极端保护,降低了户外游戏环境对幼儿的刺激作用;另一种情况集中在过于放任,造成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出现较多的不安全因素。例如,有的幼儿园在户外游戏场所实际组织幼儿游戏时,限制幼儿在较危险的区域玩耍,始终固定在较小区域内,造成幼儿在小区域游戏发生碰撞。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有的幼儿园游戏器械生锈、老化,对游戏材料检修有限,加上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很多学者都认为具有一定冒险性的户外游戏环境反而能降低幼儿日常的伤害概率,因为在游戏中幼儿经历了一定量的伤害后,他们就能学会自我保护。如果幼儿一直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平和的环境中,则会降低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防御能力,而且当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时,他们就会去寻找更大的刺激,这样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p> <h5 id="e124">3.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整体性有所缺失</h5> <p> 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经常处于分散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玩沙区就是单一的玩沙区,不能与玩具、游戏器械、材料等形成关联,在其他游戏区域也都只是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这样的户外游戏环境表面上看似乎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它却使游戏环境的教育价值与游戏的价值有所降低。由于缺乏整体性,幼儿实际游戏活动的场地范围也就缩小了,教师组织的活动形式也就变得更单一化,缺乏多样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p> <h5 id="e125">4.幼儿户外游戏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h5> <p> 目前很多幼儿园拥有最多的户外游戏资源是塑胶地和大型游戏器械,其次是移动式器具、草坪、植物角、玩沙区、水池。虽然拥有草坪和植物角的幼儿园的比例相对较高,但很多仅停留在表面的景观功能,实际选择可接触的花草树木的幼儿园很有限,而且户外游戏环境开放性不高,多数游戏还是多选择在室内进行,教师只有在每天的特定时间段才会将幼儿带到户外游戏环境中进行游戏。 </p> <h4 id="d120">(二)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h4> <h5 id="e126">1.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要求</h5> <p> 户外游戏环境是构成幼儿园课程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令幼儿身心轻松、体验愉悦和快乐的空间。2016年新修订的《规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为了使幼儿健康成长,在游戏中呼吸新鲜空气,我们要创设安全适宜的户外游戏运动场地,为幼儿创设一个科学健康的环境。 </p> <p>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年修订)明确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应设活动场地,并符合下列规定:“幼儿园每班应设专用室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m<sup>2</sup>。各班活动场地之间应采取分隔措施。”“幼儿园应设全园共用活动场地,”“共用活动场地应设置游戏器具、沙坑、30m跑道、洗手池等,宜设戏水池,储水深度不应超过0.30m。游戏器具下地面及周围应设软质铺装。”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img"> 表7-1 2014年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估指标——户外活动场地(C2)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47-1.jpg" /> </p> <h5 id="e127">2.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构成</h5> <p> 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主要包括运动器械区、运动综合游戏区、种植养殖区、玩沙玩水区、运动休闲区、车道或跑道、自然区、涂画区等主要区域。 </p> <p>(1)运动器械区</p> <p> 运动器械区主要是指有攀登架、滑梯这样的大型器械区域和秋千、跷跷板、转椅这样的中型器械区域。若户外空间场地较大,动态游戏活动场地可以设立在任一空间,可以考虑运动器械之间要设有一定距离,幼儿进出口处要铺设安全软垫。如果户外空间不足,对于大型和中型器械可以考虑相互交叉,或集中几种玩具器械,既节约成本,又方便幼儿选择,便于教师观察指导幼儿。通过这些运动器械的辅助运动,可以增强幼儿上臂及腿部肌肉的力量,使手的抓握与腿的运动协调,而且还能促进幼儿感觉综合能力的发展。 </p> <p>(2)运动综合游戏区</p> <p> 运动综合游戏区主要包括以平衡、钻爬、跳跃、投掷、走跑为主的幼儿户外运动综合游戏区,同时也包括使用小型游戏运动器械开展的户外游戏活动区,如球类区、绳类区、圈类区等。这一空间相对较大也集中,能够保证全班幼儿集体游戏、分组游戏等。为保证幼儿的安全性,通常在这个区域中采用的是有弹性的运动场地,如塑胶运动场地、绿色草坪场地、沙土泥土场地或铺设软垫的运动场地等。运动综合游戏区既能满足幼儿跑跳大活动量的游戏活动,也能满足平衡、小肌肉群、身体协调等方面的活动量较小的游戏活动,同时还能测试运动体能,练习有关身体综合素质的项目。 </p> <p> 运动综合游戏区的利用率较高,四周最好栽种高大的乔木,保证夏季提供绿荫,方便避暑。 </p> <p>(3)种植养殖区</p> <p> 幼儿园可以以班为单位为幼儿选择适于种植和养殖的一块区域,种植区可以有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计划地由每个班的幼儿固定或轮流管理,幼儿通过播种、栽培、施肥、浇水等过程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养殖区通过喂养、照顾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增加对小动物、小生命的热爱。如果幼儿园的场地受限,可以使用废弃的瓶、罐、桶、盆、缸等器皿进行种植活动。种植和养殖活动是幼儿喜欢的自然探索活动,通过这一生活游戏的开展,能够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更能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照料增强责任感和充满自信。 </p> <p>(4)玩沙玩水区</p> <p> 沙和水都属于常见的自然材料,也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材料。沙和水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能使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p> <p> 在玩沙区,幼儿通过玩沙可以练习铲、挖、堆、叠、装等多种动作技能,同时能够感受沙子的特性,对沙子的质地、重量、黏度等拥有基本的认识,同时可以拥有创造性表达与表现的机会,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对测量的认知。幼儿园可以提供不同规格的沙池,同时提供多种多样的工具和器皿,如铲子、小桶、筛子、耙子等各种模型,方便幼儿取用玩耍。沙池可以设在墙边或树荫下,处于幼儿园活动的边缘地带,可以在周围用轮胎进行软化处理,并种植一些树木,这样更接近自然。 </p> <p> 玩水区根据空间需要可以考虑设计喷泉、鱼池、瀑布,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和状态;也可以设计水桌、水车工作系统等操作性游戏,给幼儿感受水的速度和流量大小的变化状况的机会。考虑玩水区要注意安全和健康的因素,可以设计用手和脚去感知,有的幼儿园把戏水池变成“小河”“池塘”等,水里可以养小鱼、蝌蚪或荷花等不同季节的动植物,既可供幼儿玩耍,又可起到观赏作用。 </p> <p>(5)运动休闲区</p> <p> 幼儿园户外运动游戏场地作为动态游戏活动场地,可以安排一些闲置的空间,如长廊、操场、树荫、花棚等,在这个运动休闲区中,可以放置一些自然装饰而成的桌子、凳子等,它们必不可少。例如,在长廊中可以设计一些长椅供幼儿游戏,可以坐,可以躺,可以休闲看书,可以玩过家家游戏,可以独处等。还可以设计一些吊挂物,既美观又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另外,长廊的两侧或单侧也可以用来开展幼儿的作品展,既节约空间,又能够保存。在长廊中幼儿可以玩翻绳、抖空竹、寻找小脚印、扔飞镖等,使幼儿的休息环境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有的幼儿园能够考虑到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还增设通往小河的道路,分别是拱形桥、梅花桩和吊桥,由易到难,使幼儿可以在寻找小河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p> <p> 幼儿园可用农作物秸秆、小木板、大纸箱等材料制作一个属于幼儿自己游戏的城堡或小屋。游戏小屋可以有敞开的门和窗,既保证采光条件好、空气流通,又方便教师观察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捉迷藏、说悄悄话等活动。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总之,幼儿在运动休闲区的设置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允许幼儿以独处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独处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学习、与人相处有积极意义。 </p> <p>(6)车道或跑道</p> <p> 车道主要为幼儿骑车和推车等各种有轮子的游戏设施提供。车道的地面设计不宜太软,可以根据幼儿园实际增加一些坡度,使活动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从而吸引幼儿玩耍和探索。幼儿园一般以骑三轮车为主,也有两轮滑板车、四轮登山车等。 </p> <p> 跑道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有一定坡度的,供幼儿在户外游玩时奔跑,练习腿部的力量,感知不同道路需要的速度、力度的不同等。 </p> <p> 车道和跑道也可以合二为一,目的在于通过骑车或奔跑,协调自己的身体动作,控制自己的方向和速度,锻炼勇气和胆量。此外在车道或跑道上可以投放一些轮胎,如让幼儿沿着路滚动轮胎,比一比看谁的速度快,增加趣味性特点。 </p> <p>(7)自然区</p> <p> 幼儿园如果空间规模有限,可以把小树林和小山坡、小山洞设计在一起,既符合自然的要求,又节约空间。小树林里可以种植各种树木,包括果树和花木,可以在小树林里增设秋千、摇椅等玩具器械。幼儿喜欢爬上爬下,爬山坡、钻山洞能够帮助幼儿更加接近大自然,享受从坡上滑下来、在山洞躲藏、在坡下挖地道的乐趣,享受神秘的氛围,提高对幼儿的吸引力。 </p> <p>(8)涂画区</p> <p> 户外的涂画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拥有观察自然的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幼儿在真切的感受中作画。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在户外创设专用涂鸦墙,可以为幼儿准备相关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笔、颜料、水、抹布、刷子、调色盘等供幼儿进行创作;墙面能够反复使用,为此墙面可以铺设易于擦洗的瓷砖、一次性画布等;开展定期的设计主题活动,真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center"> <b>Francis Wardle (1988—1997)最佳室外游戏环境标准</b> </p> <p><b>一、地面</b></p> <p> 游戏场地应该有不同的游戏地面以提高安全防范,促进不同的游戏类型。 </p> <p>1.平坦的草地或泥土地</p> <p> 平坦的草地或泥土地最适合迅速移动身体的活动。例如,跑、追逐及跟着带头人的游戏,都需要有一块开阔的空间及一个相对较软的地面以防摔倒挫伤。大块开阔的草地是最理想的地面,开阔的泥土地也可以开展这些身体游戏,但较容易发生伤害。如果没有草地,可以把体操毯铺在一些区域供孩子们跑跳滚爬。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2.硬地面</p> <p> 混凝土和沥青地面最适合自行车、四轮车在上面行驶。硬地面也可以作为通向不同游戏区的走道、艺术活动和球类活动的地面。 </p> <p>3.跌落区</p> <p> 在所有设施下面及四周1.5~2米范围内铺一层柔软的地面,一般由沙子、砾石、木屑、橡胶垫、轮胎及连续灌注的橡胶构成。 </p> <p><b>二、室外游戏环境的构成和设计</b></p> <p>游戏场地应该包括各种设施和游戏区,以促进各种游戏行为。</p> <p>1.身体游戏</p> <p> (1)攀爬器材,如绳索、轮胎网、梯子、台阶、爬杆,以及水平轮胎秋千。 </p> <p>(2)平衡能力游戏区,如平衡木、立在地上的短杆子或汽车轮胎。</p> <p>(3)抓握器材,如秋千链、扶栏、梯子横栏、用于沙地游戏的工具。</p> <p>(4)爬行区域,如隧洞或公路涵管。</p> <p> (5)推拉器材,如秋千、三轮车、四轮车、大卡车,以及有轮的沙地玩具。 </p> <p>(6)挖掘区域,如沙箱。</p> <p> (7)跳跃器材,如四周铺着沙子的平衡木、下面铺着软物的低平台或台阶。 </p> <p>2.社会性游戏</p> <p> (1)要求或鼓励两个以上儿童参与的器材,如三轮车、四轮车、球类运动、跳绳、大木板条箱、沙箱、旋转秋千,以及传统秋千。 </p> <p>(2)鼓励幼儿聚在一起进行交谈的空阔的平板和隔离区。</p> <p>3.建构性游戏</p> <p>(1)沙箱和玩沙器材,如铲子和耙子。</p> <p>(2)木工工作台、木块、工具,以及紧固器和螺杆、螺母及钉子。</p> <p> (3)散件,如轮胎、橄榄绳、木质或塑料板条箱、大块木块和塑料积木,以及不同长度的木制板。 </p> <p> (4)艺术活动材料,包括颜料、黏土,以及涂人行道用的大彩色粉笔等。 </p> <p>(5)花园布局,如种植工具及种子。</p> <p>4.戏剧性游戏</p> <p> (1)可以当作房子、城堡、船只、飞机、学校及医生办公室的建筑物和封闭物。 </p> <p> (2)可以从教室带来的戏剧性游戏道具,以及最好能存放在外面的材料(如木工工具等)。 </p> <p>5.规则游戏</p> <p>(1)球、跳绳,以及其他游戏设施。</p> <p>(2)进行规则性游戏的硬地面。</p> <p>(3)画出边界和外形的粉笔。</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3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b>三、游戏场地的设计要求及其材料投放</b></p> <p> 现代游戏场地的建造材料一般是经过压力处理的松木、红木、胶合板、聚乙烯材料、涂漆金属、再生塑料、玻璃纤维或这些材料的综合。表7-2列出了这些材料的优缺点。 </p> <p class="img">表7-2 各类材料的优缺点</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51-1.jpg" /> </p> <p><b>四、安全</b></p> <p> 在设计和维修室外游戏场地的时候,安全问题需要放在首位。以下列出的游戏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场安全指南,摘自CPSC(美国CPSC,1991)和ASTM(1995)文件,适用于为18个月至12岁儿童设计的游戏场地。 </p> <p>(1)所有设施下铺设有引力的地面。</p> <p>(2)避免使用会挤压手指的部件。</p> <p>(3)避免有大小在3.5~9厘米的开口,以免幼儿的头部被卡住。</p> <p>(4)所有“S”形钩子必须予以封闭。</p> <p>(5)避免重金属、木质或硬塑料秋千。</p> <p>(6)任何秋千器材中的秋千不能超过两台。</p> <p>(7)所有滑梯的各边都必须有4厘米宽,有一个出口平行于地面。</p> <p> (8)不能有漏出来的螺钉、钉子、螺杆、金属块,或突出的管子,特别是在滑梯入口不能有这些外漏物体。 </p> <p>(9)所有混泥土基脚必须低于地面。</p> <p> (10)除进口与出口外,所有比地面高出20厘米之上的地面都必须有扶栏。 </p> <p> (11)避免设施之间使用电缆、电丝和绳子,或用电缆、电丝和绳子支撑树木,如果使用了绳索,两端都必须系紧,以免缠住儿童的脖子造成窒息。 </p> <p>(12)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使用金属滑梯。</p> <p>(13)儿童光顾的交通区域要设有足够大的安全区。</p> <p>(14)秋千不要与其他设施如平台连在一起。</p> <p> (15)游戏场地只能为与其设计对象大小相当的儿童所使用。儿童年龄太小,会在玩耍中发生严重事故,而儿童年龄太大,有可能会不恰当地使用设备,导致受伤。 </p> <p>(16)经常维修和护理。</p> <p> 另外,游戏场地的遮阳问题也很重要。建议游戏场内应该安装遮阳篷,种植一些树木以减少阳光的直接暴晒,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 </p> <h4 id="d121">(三)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h4> <h5 id="e128">1.安全卫生原则</h5> <p> 在进行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时候要考虑安全要求,如场地安全、设施安全、制度安全,包括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设施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活动规则是否有序;在卫生要求方面注重考虑场地卫生、设施及材料卫生、个人卫生,包括教师和幼儿实际的着装、个人清洁情况。尽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点,保证幼儿的安全。例如,活动前教师应该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鞋带有没有系好,有没有鞋子穿反的现象,衣服是否穿得过厚过紧,纽扣是否扣上等。忽视这些很小的问题,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为奔跑中的孩子一旦踩到散开的鞋带就容易摔倒;衣服穿得过厚会让幼儿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出汗太多导致感冒;衣服太紧,活动不开会拉伤肌肉等。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1) > -1"> <div class="bodystyle"> <h5 id="e129">2.自然性原则</h5> <p> 在游戏环境创设中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当地自然景观、气候特点和地质特点,创设人与自然和谐、具有原生态的户外游戏环境,可以使幼儿增强亲近大自然的感受,提高游戏的乐趣。 </p> <h5 id="e130">3.挑战性原则</h5> <p> 科学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把空间最大限度地用于游戏与探索,如滑滑梯有爬高并从高处顺势而下的刺激,荡秋千有上上下下眩晕的刺激,爬山坡、钻山洞等有挑战自我的刺激,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发展幼儿的肢体动作,有利于幼儿多种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坚持性等。 </p> <h5 id="e131">4.整体性原则</h5> <p> 要考虑户外游戏环境的布置是否有利于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创设中要充分保持其整体性,内容要全面、系统。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又要考虑符合幼儿的身体发展、符合幼儿的认知与社会性;既要注意各领域间的横向联系,又要注意由易到难、从简到繁;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能力,又要注意个体兴趣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p> <h4 id="d122">(四)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要求</h4> <p>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的发展是主动的过程,儿童通过主动活动来探索和认识世界。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发展是在主体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既要充满童趣,又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空间条件,考虑结构合理、因地制宜、多样性、趣味性等多种因素,让幼儿在户外游戏环境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p> <h5 id="e132">1.综合考虑绿化、美化、自然化、幼儿化、教育化</h5> <p> 绿化、美化、自然化是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幼儿园要尽量扩大绿化面积,栽种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有四季常青的植物,也有根据季节变化生长的植物。幼儿园在设计绿化的同时,要尽可能保证四季都有花卉,让幼儿园有花有草,时时能看到和感触到绿色、自然物的存在。围墙可以附有攀爬的植物,长廊有垂吊的植物等,便于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快乐游戏。 </p> <p> 幼儿化、教育化是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因此,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阶段特点的发展需要,为幼儿设置能够促进身体发展、充满童趣的活动设施,让幼儿在自然、快乐的氛围中感受户外活动的乐趣,满足幼儿基本的游戏活动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2) > -1"> <div class="bodystyle"> <h5 id="e133">2.合理设置区域,体现多样性与有序性</h5> <p> 合理设置户外游戏区域,要保证既有集体活动的大空间,又有幼儿分散活动的中小空间甚至私密空间。户外活动多样性表现在要有利于幼儿在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游戏,得到不同的发展,增加幼儿的选择机会,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使各阶段幼儿都能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 </p> <p> 有序性主要表现在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既有利于幼儿交往又有利于教师指导监护。在开放性空间中既有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如游戏小屋、小迷宫、城堡等,又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区域,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还可以选择传统活动,使幼儿不会因为活动太难而产生畏难情绪,降低游戏兴趣。 </p> <h5 id="e134">3.体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四季游戏活动的空间设计</h5> <p> 户外游戏环境要体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即体现因地制宜的特点。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游戏场地,最经济的做法在于保留其最原始自然的特点。还可以根据本地特色创设具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p> <p> 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利用空间。例如,夏季阳光充足,温度太高会降低幼儿游戏的兴趣,栽种高大茂密的乔木,形成大片树荫,既能避暑,又能为幼儿户外活动提供必要保障。 </p> <h5 id="e135"> 4.事先考虑空间密度和下水道、地面表层及场地相互关系等问题 </h5> <p> 幼儿园的招生通常要根据幼儿园规模的大小确定,避免人均空间密度不够,出现拥挤现象,难以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如果幼儿游戏空间密度过小,可以在楼顶铺设材料开辟活动场地,或通过班级间轮换活动时间来解决拥挤问题。 </p> <p> 室内游戏场地和户外游戏场地可将长廊与之相接,方便幼儿出入和交替活动。户外活动的各个游戏区域间要有通道,避免安全隐患和活动间的干扰。例如,在活动设施的安排上,各类活动设施之间要留出一定空间,保证各类游戏互不影响。 </p> <p> 在游戏场地建设之前,应事先考虑幼儿园不可改变的地下管道等因素,如绿化场地要避开下水道等管道,戏水池、游泳池、喷泉、鱼池等要方便连接水龙头。 </p> <h3 id="c044">二、幼儿室内游戏环境的创设</h3> <p> 幼儿每天活动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游戏环境的创设显得十分重要。良好的室内游戏环境,既有利于幼儿在认知、情感、语言和社会性交往技能方面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p>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55-1.jpg" /> </p> <p class="img">幼儿室内游戏环境创设</p> <h4 id="d123">(一)幼儿室内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h4> <h5 id="e136">1.室内游戏环境的色彩和图案与游戏内容不协调</h5> <p> 在我国的许多幼儿园中,幼儿室内游戏环境更新频率慢,游戏内容早已更新,但游戏环境中的色彩与图案并没有变更,不能与新内容对应起来。例如,两个幼儿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3)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在阅读区进行新绘本阅读,可是阅读区的游戏环境仍停在学期开始时的形象设计,这样会造成幼儿在阅读时总是不自觉地去看原有过去经验中的形象,对新绘本的专注程度降低,不能很好地进行理解。 </p> <h5 id="e137">2.室内游戏环境空间密度过高</h5> <p> 当前我国幼儿园的室内游戏环境空间密度普遍偏高,班级人数多,室内面积小,拥挤现象突出。按照《规程》的要求,每班幼儿人数应该控制在合理数量内,小班人数一般为25人,中班一般为30人,大班一般为35人。然而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师幼比例不当。师幼比例失调这种情况不仅容易导致教师负担加重、保教质量下降,幼儿活动空间受限,同时还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问题。 </p> <h5 id="e138">3.室内游戏环境中有关游戏活动区的相关问题</h5> <p>①游戏活动区材料投放不足,缺乏层次性。</p> <p> ②游戏活动区环境缺乏及时的变化,不能根据需要发挥其主要的教育功能。 </p> <p> ③游戏活动区环境设置较多依赖教师。目前在幼儿园内的游戏活动区环境设置往往融入的都是教师的想法,没有真正结合和倾听幼儿的建议和意见。 </p> <p> ④游戏活动区环境缺乏真实性,生活性较低。给幼儿提供太多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游戏材料会降低幼儿游戏的兴趣。 </p> <h4 id="d124">(二)幼儿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h4> <p> 以班级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构成为例,主要包括空间利用、区域与材料安排、墙面与顶面(天花板)设计、走廊设计、地面设计。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55-2.jpg" /> </p> <h5 id="e139">1.空间利用</h5> <p> 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的空间主要包括班级活动空间、辅助活动空间。班级活动空间主要由活动室、卧室、盥洗室、衣帽间等组成。活动室一直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主要空间。辅助空间主要包括幼儿园内建筑门厅、走廊、楼梯等。这些空间可以作为幼儿园室内游戏创设的主要区域,教师要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根据幼儿发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展目标、学期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因地制宜规划各阶段室内游戏空间环境创设的内容,围绕基本游戏活动空间,同时包括各建筑元素如墙、门、窗、柱、台等,创设适合幼儿游戏活动的环境。 </p> <h5 id="e140">2.区域与材料安排</h5> <p> 幼儿室内游戏活动区域可以具体分为若干不同类别的区域,并提供不同的游戏活动材料。游戏空间的设计可大可小、可开放可封闭或半封闭、可个人化也可整体化,主要依据游戏活动的特性来安排。室内活动室是幼儿每日活动的主空间,卧室、盥洗室、衣帽间等是次空间。室内活动室可以分为安静游戏区、复杂游戏区、活跃游戏区。例如,安静游戏区可以创设阅读区、结构区、益智区、科学区,复杂游戏区可以创设美工区、玩水玩沙区,活跃游戏区可以创设表演区、音乐区。 </p> <h5 id="e141">3.墙面与顶面(天花板)设计</h5> <p> 墙面的美观和教育功能很重要。墙面是幼儿交流的展示空间,需要考虑互动或各种材料的实际运用,应该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可以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幼儿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墙壁图案的高度要依据幼儿的尺度来做,图案和作品要依据幼儿追求感官变化的频率,定期轮换作品保持幼儿的兴趣。墙面可以具体分为幼儿的作品展示区、感统训练区、主题探索区等。顶面的形状可以为下面的活动区域创造“中心”和“边缘感”,多体现为吊饰作品。 </p> <h5 id="e142">4.走廊设计</h5> <p> 走廊是幼儿每日活动的通道,一般空间有限可以集中考虑利用走廊的地面及两侧的墙面进行环境创设内容。可以围绕幼儿的主题活动设计,与科学探索、角色扮演等幼儿相互交流互动的空间相联系。如果走廊相对宽敞,走廊游戏区的创设以美观、简单、和谐为原则,游戏区整体色彩与走廊墙壁、地板颜色协调,主体色彩以两三种为宜。小班走廊可设“娃娃家”,中班走廊可设结构区,同时添置纸板箱等废旧材料,大班走廊可同时设置两三种内容,设置表演区、“娃娃家”、结构区等促进游戏的发生发展。走廊游戏区在划分界限时,可选用地毯、泡沫板、开放架、积木或其他物体隔离,使幼儿能清楚地选择游戏区,便于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同时可利用窗台、鞋箱等固定放置幼儿的作品或观察的材料。 </p> <h5 id="e143">5.地面设计</h5> <p> 地面的创设内容可以围绕有关规则、认知、逻辑思维、社会性等游戏进行创设,可粘贴交通导向标志、画迷宫,涂写颜色小脚丫、数字、几何图形、字母等。例如,在地面画上中国地图,通过游戏形式,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土区域的划分和分布,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又如“跳蜗牛”在蜗牛背的螺旋形上分格涂上鲜艳的颜色并写上数字,帮助幼儿做辨色训练和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center"> <b>室内游戏环境评价的标准</b> </p> <p>1.幼儿喜欢,对幼儿有吸引力,让幼儿感到安全和舒适。</p> <p> 2.各活动区的名称易于幼儿理解。活动区的结构方便幼儿寻找和取放材料。 </p> <p> 3.空间安排和分割合理,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和行走。当幼儿在活动区全神贯注地游戏时,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扰。 </p> <p> 4.材料丰富多样,能够支持幼儿各种类型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获得多样性的学习经验。 </p> <p>5.玩具和材料反映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p> <p>6.幼儿有独处的空间。</p> <h4 id="d125">(三)幼儿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h4> <h5 id="e144">1.发展适宜性原则</h5> <p>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在室内游戏环境创设时,一方面考虑面向全体,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水平;另一方面考虑幼儿个体的差异,要提供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和操作能力的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p> <h5 id="e145">2.丰富性原则</h5> <p> 提供数量充足及形式、功能多样的游戏材料,增强幼儿对游戏材料感知的刺激性,保持对游戏材料使用的新鲜感。针对小班,游戏材料能够在活动中保证人手一份,针对中大班可以更多体现小组和团队合作,一起分享,自由分工,共同完成游戏。 </p> <h5 id="e146">3.参与性原则</h5> <p>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需要教师发现与引导幼儿参与创设的意识,将教育性蕴含于环境中和创设活动中。通过参与,能够进一步体现教师对幼儿意见的尊重,体现教师对幼儿自主规划游戏空间的鼓励,体现幼儿及家长参与收集准备游戏材料和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p> <h5 id="e147">4.经济性原则</h5> <p> 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的创设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充分利用原有环境与现有材料,及时发现和挖掘游戏材料。能够根据幼儿各种游戏需要创设、扩展、延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伸相应的环境。</p> <h4 id="d126">(四)幼儿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要求</h4> <p> 第一,以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为基础创设室内游戏环境,注意挖掘游戏空间的实用价值。 </p> <p> 第二,将结合幼儿自身表现出的探索兴趣、对事物形象的认知经验及个人表达表现的作品作为环境创设内容的基本点。 </p> <p> 第三,考虑动态与静态的游戏区分配的合理性,尽量依据游戏区的特性安排位置,避免相互干扰。 </p> <p> 第四,依据班级幼儿人数提供活动区。如果一个班30人,一个区域可以容纳3~6人,那么设5~8个区域比较适宜。如果一个班级设8个区域,一般常规区域、特色区域和主题区域的比例可参考5∶1∶2或6∶1∶1设计。 </p> <p>第五,既要有固定的常设区域,又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变换区域。</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2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选题</b></p> <p>关于幼儿游戏活动区的布置,正确的说法是( )。</p> <p>A.以阅读为主的图书区可与娃娃家放在一起</p> <p>B.自选游戏环境的创设是由教师进行的</p> <p>C.可在积木区提供一些人偶、小动物、交通工具模型等辅助材料</p> <p>D.娃娃家应该是完全敞开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里面有什么</p> <p>(答案:C)</p> </div>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img">表7-3 室内游戏活动区角规划参考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58-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58-1.jpg" /> </p> <h2 id="b016">第三节 幼儿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h2> <p>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心理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幼儿的情绪、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p> <p> 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心理环境,幼儿能够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从而获得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最佳的发展。本节主要从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其创设的意义、原则和要求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创设优良的、适合幼儿游戏的心理环境。 </p> <h3 id="c045">一、游戏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h3> <p> “心理环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是指影响个体现实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包括现实作用于个体的刺激或信息及其系统和一个人自己的心理状态、意识倾向。心理环境一般是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决定着人的“自我”能否被挖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潜能能否被最大化地实现,决定着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有效形成。幼儿园中游戏活动氛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同伴之间的关系都是幼儿游戏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在身心方面能否健康成长。 </p> <p> 良好的游戏心理环境能够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有助于幼儿形成活泼、开朗、信任和自信的性格特征;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爱与尊重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有助于幼儿思维的活跃和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幼儿形成正向的审美取向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还有助于幼儿整个机体的化学物质、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处于正常的吸收、消化和代谢状态,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反,不良的游戏心理环境会造成幼儿情绪不佳,带有紧张恐惧的气氛,容易导致幼儿自身生理功能上的障碍及紊乱,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特别容易使幼儿形成胆小、孤僻、不信任、抑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抹杀幼儿的天性和童真,使幼儿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乃至影响幼儿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p> <h3 id="c046">二、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h3> <p> 幼儿游戏心理环境是指幼儿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幼儿园游戏环境中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即幼儿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宽松自如的游戏氛围等。幼儿在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良好心理环境中,拥有温和、安全、信任的心理体验,享受集体的友爱、互助,以及合作的快乐和满足,这是幼儿游戏对心理活动的要求。因此,为幼儿游戏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p> <h4 id="d127">(一)能够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h4> <p> 从家庭的小范围步入幼儿园的小社会,对于每个幼儿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为幼儿做好各种心理上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每日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有准备的游戏环境下,特别是让每个幼儿在集体游戏活动、小组和个体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不断尝试,能够使幼儿顺利适应并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4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喜欢幼儿园的生活,帮助幼儿克服离开家庭的焦虑、紧张和不安情绪,从而形成稳定的安全感、信任感,获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 </p> <h4 id="d128">(二)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h4> <p> 在幼儿园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宽容接纳每一个幼儿,稳定幼儿的情绪。通过在游戏活动中心理环境的准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集思广益,运用各种创新的理念与方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积极评价与反思,调整与完善教育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进步。 </p> <h4 id="d129">(三)能够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完善</h4> <p> 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主要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影响着课程的好坏。幼儿园可以具体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心理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户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的游戏物化情境。 </p> <h4 id="d130">(四)能够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h4> <p> 良好的幼儿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不仅能为幼儿提供同伴之间相互游戏、学习的机会,还能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改善幼儿与同伴、教师等不同群体的相互关系。在教师为幼儿营造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体验温馨、和睦的游戏心理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初步的规则意识,同时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克服孤独、自私的不良性格特征。 </p> <h3 id="c047">三、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创设的原则</h3> <p> 幼儿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本位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p> <h4 id="d131">(一)儿童本位原则</h4> <p>游戏心理环境创设要“以人为本”,遵循儿童本位原则。</p> <p> 幼儿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首先要学会遵循幼儿自我发展的规律,尊重幼儿的心理特质。在幼儿的世界里,从一粒沙中可以观赏世界,从一朵花中可以看见天堂;幼儿可以使一无所有变得无所不有,借一寸光阴把握永恒;幼儿的撒谎可能是在表达愿望,幼儿的错误可能是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当幼儿需要被爱时,他会靠近你,向你撒娇;当幼儿需要经验时,他会尝试用各种态度和方法来应付不同的环境。这就是发展中的幼儿,这就是成长的需要。幼儿的游戏世界只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世界。 </p> <h4 id="d132">(二)差异性原则</h4> <p> 不同的幼儿在生理上、心理上的成长存在差异,因此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对游戏中的教师十分关注,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幼儿产生暗示作用,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幼儿的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主意识,行为是他自己控制的,情感也脆弱,因此需要成人的保护和关爱。这就要求成人在为幼儿游戏创设心理环境时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集体表演游戏时,可以有意识地注意观察不同幼儿对自己在游戏中角色的反应,并对角色做出及时调整,这同时要求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不同幼儿可能出现的反应做好思想和应对策略上的准备。 </p> <h4 id="d133">(三)发展性原则</h4> <p> 幼儿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幼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游戏活动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我们在进行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创设时,必须把幼儿游戏中的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的关系、心理环境氛围看作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能够认识到幼儿对于不同的游戏活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要学会用发展性的方法去适应幼儿的成长,为其创设一个符合其发展特点的游戏心理环境。心理环境能够贴近幼儿实际,能够照顾到不同个体,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 </p> <h4 id="d134">(四)开放性原则</h4> <p>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该秉承开放性原则为儿童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保护儿童发散的思维方式,以促进儿童的思维成长。创设良好的游戏心理环境,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成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面对外界环境的复杂影响,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调动与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带动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游戏中来,展开亲子互动,帮助家长一同学习教育知识与技能,提高教育观念和行为,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将心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9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选题</b></p> <p> 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的心理发展原则是( )。 </p> <p>A.阶段性原则</p> <p>B.社会性原则</p> <p>C.操作性原则</p> <p>D.差异性原则</p> <p>(答案:D)</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1) > -1"> <div class="bodystyle"> <h3 id="c048">四、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h3>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63-1.jpg" /> </p> <h4 id="d135">(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h4> <p> 教师心中要有一颗关爱每一个幼儿的心,要成为幼儿心中的亲密朋友。学会尊重、理解幼儿的需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使幼儿与教师在一起时感受的是亲切、自然和温馨,没有压抑感。教师要学会适合、适当、适度地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协助他们操作与创作,不做过多的干预和压力。游戏中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教师充当的是幼儿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在这种安全、平等的环境中,幼儿会自然、真实地表现自己。 </p> <h4 id="d136">(二)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h4> <p>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成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性因素。在游戏中同伴之间可以体验互助、协商、交换,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些都可以为游戏的继续深入增加可能性。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幼儿游戏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使幼儿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p> <h4 id="d137">(三)建立友好、真诚的师师关系</h4> <p> 教师的形象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情绪和行为的表现。如果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真诚合作、相互尊重,他们也会成为幼儿建立个人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这些也是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的有力准备。教师要有良好的同事关系和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自然、动作轻柔、着装大方等方面,会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良好文明用语和行为的表现,使幼儿玩得轻松、愉快,玩得有价值,从而健康成长。 </p> <h4 id="d138"> (四)保证游戏材料的充分选择、使用,并给予幼儿心理的支持 </h4> <p> 考虑游戏材料的多样性特点,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材料,并启发幼儿探索游戏材料的多种功能。游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教师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愿望来决定游戏的内容,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材料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给予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 </p> <p> 要包容和尊重幼儿认识事物的方式和特点,给予幼儿宽容和支持。在游戏中幼儿常因为年龄和认知经验的局限,表现出任性、不守规则、顽皮,甚至幼儿会在游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戏中拆损玩具和材料。教师要时刻注意个人的态度和角色,能换位思考,肯定幼儿的好奇心、探索与尝试的欲望,给予幼儿宽容和理解,并有效激发幼儿游戏的自信与勇气。 </p> <h4 id="d139">(五)创设良好的游戏心理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h4> <p> 要为幼儿创设安全、自由、宽松的游戏心理环境。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多创造机会去引导幼儿,并启发幼儿参与游戏的讨论,鼓励幼儿自主判断与思考,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鼓励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究、敢创造。当幼儿在游戏中有创新意识的尝试时,即使是错误的,尝试是失败的,也应理解幼儿,给予幼儿继续探究的信心和机会。游戏结束时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正面激励,避免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 </p> <p> 要为幼儿创设鼓励支持性的游戏心理环境。幼儿的行为是他律的,容易受到教师言行的暗示。例如,看到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搭积木块,积木块一次一次从搭建的小城堡上掉下来,可他继续坚持,最终稳稳地把小积木块搭在顶部,教师没有指责幼儿,而是给幼儿一个微笑,同时对幼儿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表示鼓励。这样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能消除幼儿的自卑感,激发他再次创造构建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游戏中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鼓励,确实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创新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5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题</b></p> <p> 论述积极的师幼关系的意义,并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 </p> <p><b>【参考答案】</b></p> <p> (1)积极的师幼关系指的是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人际关系之一。积极的师幼关系对幼儿及教师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p> <p>①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p> <p>②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p> <p>③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p> <p>④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p> <p>(2)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p> <p>①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p> <p>②教师对幼儿要持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p> <p>③教师对待幼儿应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p> <p>④教师对幼儿要尽量使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3)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 <p class="center"><b>2017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题</b></p> <p>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p> <p>参考“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作答。</p> </div> <div class="bk2"> <p class="center"><b>本章小结</b></p> <p> 1.幼儿游戏环境主要是指能够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的各种条件。幼儿游戏环境的分类:从游戏环境的范围角度入手,我们所指的幼儿游戏环境主要包含大环境和小环境;从游戏环境的材料选择角度入手,幼儿游戏环境可以分为自然游戏环境和人工游戏环境;从游戏创设、有效利用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入手,幼儿游戏环境可以分为整合性游戏环境、动态性游戏环境、开放性游戏环境、互动性游戏环境;从游戏环境的构成要素角度入手,幼儿游戏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 </p> <p> 2.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考虑幼儿的安全要求;符合年龄适宜性特点;富有童趣;体现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要求;力求符合游戏环境的空间密度要求;增强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可变性及实际的吸引力。 </p> <p> 3.幼儿游戏物质环境即硬环境,主要指在幼儿园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场地、游戏设施、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目前,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周边过于杂乱;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安全性考虑过于极端;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整体性有所缺失;幼儿户外游戏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p> <p> 4.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器械区、运动综合游戏区、种植养殖区、玩沙玩水区、运动休闲区、车道或跑道、自然区、涂画区。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安全卫生原则、自然性原则、挑战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要求:综合考虑绿化、美化、自然化、幼儿化、教育化;合理设置区域,体现多样性与有序性;体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四季游戏活动的空间设计;事先考虑空间密度和下水道、地面表层及场地相互关系等问题。 </p> <p> 5.幼儿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要求:以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为基础创设室内游戏环境,注意挖掘游戏空间的实用价值;将结合幼儿自身表现出的探索兴趣、对事物形象的认知经验及个人表达表现的作品作为环境创设 </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4)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2"> <p> 内容的基本点;考虑动态与静态的游戏区分配的合理性,尽量依据游戏区的特性安排位置,避免相互干扰;依据班级幼儿人数提供活动区;既要有固定的常设区域,又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变换区域。 </p> <p> 6.游戏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建立友好、真诚的师师关系;保证游戏材料的充分选择、使用,并给予幼儿心理的支持;创设良好的游戏心理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p> </div> <p><span class="zt-1">关键术语</span></p> <div class="tp-8"> <p><img class="rwmb-3" alt="" src="../../images/tb-9.png" /></p> </div> <p>幼儿游戏环境 物质环境 心理环境</p> <p> <span class="zt-2">思</span><span class="zt-3">考</span ><span class="zt-2">题</span> </p> <div class="tp-9">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0.png" /></p> </div> <p><b>一、简述题</b></p> <p>1.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 <p>2.幼儿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p> <p>3.幼儿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 <p>4.幼儿游戏心理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哪些?</p> <p><b>二、论述题</b></p> <p>1.结合案例论述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与要求。</p> <p> 2.请结合现有的游戏活动案例,试着分析与评价其幼儿游戏的心理环境。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4">实训练习</span></p> <p> 参观一所幼儿园,对其户外游戏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p> <p class="left1"><b>拓展练习</b></p> <div class="tp-10">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2.png" /></p> </div> <p>以下为部分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可扫描二维码观看。</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66-1.jpg" /> </p> <p class="img">笔试真题</p> </div> </div>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chapter006", props: { showPageList: { type: Array,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 }; </script> src/books/preschoolGameGuidance/view/components/chapter007.vue
New file @@ -0,0 +1,940 @@ <template> <div class="chapter" num="8"> <div class="page-box" page="15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5) > -1">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top: 408px"> <h1 id="a016"> <img class="img-0 coverImg" alt="" src="../../images/z8.jpg" /> </h1> <h6>学习目标▶</h6> <p> 1.理解幼儿游戏观察的含义和意义,掌握常用的幼儿游戏观察方法和工具量表。 </p> <p> 2.理解幼儿游戏评价的含义和意义,能够对幼儿游戏进行恰当的分析评价。 </p> <h6>学习导图▶</h6>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67-1.jpg" /> </p> <h6>导入案例▶</h6>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案例一:现场版的《植物大战僵尸》</span> </p> <p> 早上,随着孩子们陆陆续续入园,大一班活动室里逐渐热闹起来。两个小男孩先是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什么,后来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明明说:“我是豌豆射手,我有足够的光能子弹,我要击毙你!”说完,双手交叉向华华做出射击的动作。华华也不示弱,双手指向明明,嘴里大喊:“哈哈,我是铁桶僵尸,豌豆射手的子弹是打不过我的!”明明立刻坐在地上,双手抱在胸前说:“现在,我是闪电芦苇,我的闪电能够射穿你的铁桶。”华华立刻做出应变,说:“我是路障僵尸,我会把你们这些植物全部铲除。”面对华华强大的进攻,明明立刻站起来,对华华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说:“我要变成冰冻射手。”这时,站在一边看热闹的达达也迫不及待地加入“战斗”,达达说:“我要当铲子射手。”达达说完,就和明明商量着用什么样的姿势来攻击僵尸。华华说:“既然你们种了这么多植物,那我的僵尸就要升级了,我要变成巨人僵尸,巨人僵尸可厉害了,它一下子就能把你们全部吃掉……”正玩着,早餐的音乐响起,现实版《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被迫终止。 </p> <p> 瞧!这就是自然状态下幼儿自发的游戏。没有成人的建议与指导,三个小男孩自觉地玩起现场版的《植物大战僵尸》。尽管游戏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整个过程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地畅玩,他们不在乎游戏有没有严密的计划,也不需要成人的认可与帮助,更不会相互评判演得是否到位、形象,他们需要的只是相互快乐、相互默契。 </p>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案例二:老师的游戏和我们的游戏</span> </p> <p>幼儿园的活动室内,老师正在组织儿童开展角色游戏。</p> <p> 活动室被分为不同的角色游戏区,有娃娃家、医院、饭店、糖果厂、饭店、商店、公共汽车等。儿童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去了不同的游戏区。老师在做巡视指导,当他发现“医生”闲着无事可干时,就赶快跑到娃娃家,提醒“妈妈”:“宝宝生病了。”在老师的启发下,“爸爸”“妈妈”赶紧抱上孩子,坐上“公共汽车”,去医院找“医生”看病。糖果厂的“小工人”用糖纸包完糖果(橡皮泥)以后坐着发呆。老师不失时机地跑来,启发他们:“今天是周六,该大扫除了吧?”…… </p> <p>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忙得不亦乐乎,从这个区到那个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通过他的穿针引线,各游戏组之间发生了横向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游戏场面显得热闹而壮观。这就是大家在幼儿园经常可以见到的创造性游戏。 </p> <p>但是,让我们来看看儿童的反应,听听他们怎么看这种游戏。</p> <p> 当老师宣布“今天的游戏玩到这里,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了”时,两个男孩走到一起:“现在好了,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到外面去玩我们自己的游戏吧。” </p> <p>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在安排和设计游戏时是考虑到儿童特点的,如角色区域的设计都是孩子熟悉的,老师在干预游戏的过程中也注意启发儿童。然而即便如此,却仍然得到了“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到外面去玩我们自己的游戏吧”这样的评价。可见,在孩子的心目中,这样的活动仍然是“任务”,而非“玩耍”,老师的干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并没有让孩子“领情”。那么,教师在学前儿童的游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戏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如何观察记录,分析评价,如何干预指导儿童的游戏呢? </p> <h2 id="b017">第一节 幼儿游戏观察与记录</h2> <p> 观察是指“对人或事物仔细查看”。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观察不仅包括用眼睛去看,也包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获取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还包括根据观察目的综合运用必要的记录工具或仪器来辅助观察,客观、及时记录。 </p> <h3 id="c049">一、观察与记录前的准备</h3> <p> 幼儿游戏观察与记录是一项细致烦琐的工作,需要专业的训练和专门的准备。在进行观察与记录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p> <h4 id="d140">(一)认识并理解游戏观察的重要性</h4> <p> 教师是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要有效地干预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就必须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游戏,而观察正是了解幼儿及其游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分析评价和干预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 </p> <h5 id="e148">1.观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h5> <p>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游戏的意义、幼儿游戏发展的水平和幼儿游戏的类型。通过观察游戏中的幼儿,教师可以发现幼儿所偏好的游戏方式、偏爱的玩具、偏好参与的游戏主题、常选择的游戏区域、玩伴及他们与玩伴间的相互关系等。对游戏的仔细观察,有助于确定幼儿是否需要帮助。 </p> <p> 《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游戏,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游戏观察是有效指导幼儿游戏的基本前提,经常留心观察幼儿游戏的教师不会轻易去打扰幼儿的游戏,他们会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介入、指导幼儿的游戏。 </p> <h5 id="e149">2.观察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对游戏进行客观评价</h5> <p> 观察幼儿游戏是评价幼儿身体、智力和社会性等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评价游戏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评价,教师观察得越仔细,获得的信息越全面,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评价也就越客观、准确。 </p> <p> 游戏中的真正主人是幼儿,教师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和引导者。会观察游戏、分析观察结果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观察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言而喻的,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掌握大量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为教师日后进行自我反思、改进游戏计划、组织和引导游戏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复观察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p> <h5 id="e150">3.观察为教师设计游戏和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了依据</h5> <p> 教师通过分析观察结果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从而为制订日后的游戏计划提供基础依据。教师在制订游戏计划时只有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以儿童为中心设计游戏,并将预设游戏的目标设定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才会取得良好的游戏效果,使幼儿获得最佳发展。 </p> <p> 另外,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教师还能够了解幼儿游戏所需的最佳游戏条件,如时间、空间及游戏材料等。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空间是开展游戏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空间的大小、边界、标注等因素同样影响幼儿游戏的水平;材料和设备是游戏的重要支柱,材料的种类、性质、多少等都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因此,观察为教师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了依据。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7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b></p> <p>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p> <p><b>【参考答案】</b></p> <p> 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借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p> <p>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外部行为,比如其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突出的外显性。 </p> <p> 同时,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幼儿心理活动的相关信息,通过对幼儿行为的细心观察,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兴趣和他们的需要,能够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最适宜的教育和引导,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p> </div> <h4 id="d141">(二)做好计划,选择好工具和方法</h4> <p> 在进入观察情境、开始正式观察之前,观察者应该首先确定观察的目标,根据观察目标和客观条件做好观察计划,提前选择观察的方法和工具,保障有效观察和客观、及时记录。 </p> <h5 id="e151">1.确定观察的目的,避免盲目观察</h5> <p> 观察并非漫无目的地“看”幼儿游戏。在进行观察之前,应该首先确定要观察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5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的对象,明确观察其游戏行为的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尽量在幼儿对游戏环境和游戏伙伴熟悉以后再开始观察,避免因陌生环境等因素对幼儿的游戏造成干扰。如果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或主题,则尽可能在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下观察幼儿,确保观察的全面性。为保证观察到的是幼儿的典型行为,应该多次、持续地进行观察,不能仅通过一次或一天的观察就妄下结论。 </p> <h5 id="e152">2.选择观察方法,准备好观察工具</h5> <p> 游戏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如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等,教师应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客观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记录方式。假如要观察的是幼儿玩物游戏的发展,则需要观察和记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情况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时如果在文字记录之外,能配上相应的图片或影音记录资料则更好。 </p> <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观察前做好完善的工具准备,可以避免在实际观察过程中因临时需要某些器材而造成观察和记录的中断。观察前应该准备好适当的记录纸或观察表格,方便有效率地记录和归纳;在一些观察中还应该准备好时钟、手表或秒表,以及影音记录工具,如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 </p> <h3 id="c050">二、观察与记录的方法</h3> <p> 常用的幼儿游戏观察与记录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和追踪观察法。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客观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等灵活选择观察的方法。 </p> <h4 id="d142">(一)扫描观察法</h4> <p> 扫描观察即时段定人法,是观察者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扫描观察法可以从总体上对全班幼儿的游戏情况有所了解。例如,幼儿在游戏中使用了哪些材料,开展了什么样的主题游戏,扮演了哪些角色等。 </p> <p> 扫描观察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运用得较多。其游戏观察流程如下。 </p> <p>①观察者在观察前根据要观察的内容设计好观察表格。</p> <p>②观察者要确定好观察对象和顺序。</p> <p> ③实施观察活动。以5分钟或10分钟为一个观察时间单位,对观察对象进行有序观察,并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记录。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指导案例</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div>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拼图游戏观察</span> </p> <p class="center"><b>拼图游戏观察记录(一)</b></p> <p>观察时间:2009年3月18日。</p> <p>开始时间:下午4点。</p> <p>结束时间:下午4点30分。</p> <p>观察地点:大班活动室。</p> <p>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p> <p> 观察记录:大班幼儿每人一份由20块小图组成的拼图和一份完整的对照图。幼儿很快把小图拆开摆在了桌子上,可是一时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都瞪大了眼睛看了又看。过了两分钟,有的幼儿开始说:“老师,我不会拼啊!这个怎么拼呀?”于是我提示幼儿仔细观察,参看对照图来拼。又过了5分钟,几个幼儿失去了兴趣,开始收拾拼图不想拼了。陆陆续续地其他幼儿也不拼了。只有远远、山宝两个幼儿对拼图产生了兴趣,丝毫没有收起的意思。10分钟后,山宝第一个成功地完成了拼图,远远只拼了一半。 </p> <p class="center"><b>拼图游戏观察记录(二)</b></p> <p>观察时间:2009年3月19日。</p> <p>开始时间:上午10点。</p> <p>结束时间:上午10点30分。</p> <p>观察地点:大班活动室。</p> <p>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p> <p> 观察记录:幼儿发现拼图拆开后混在一起,很难辨别出哪块是你的、哪块是我的。薇薇第一个想出了在拼图背后做记号的方法。于是在游戏刚开始时,幼儿都在给拼图做记号。游戏开始后,幼儿比昨天专注了很多,都认真地先观察对照图,再仔细拿起拼图一块块对照。大约5分钟后,还是山宝第一个拼好。又过去了大约5分钟,磊磊和鹏鹏也拼好了。游戏开始20分钟后,大多数幼儿都完成了拼图任务,仅有个别幼儿拼起来很吃力,需要教师多次指导。 </p> <p><br /></p> <p> 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处于不同水平,有的幼儿水平相对较高,有的幼儿水平则相对较低。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多在一旁鼓励。案例中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是非常可贵的。当幼儿不明白游戏规则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开展游戏。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1)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143">(二)定点观察法</h4> <p> 所谓定点观察法即定点不定人法,指教师固定在一个游戏区域对游戏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凡是在此区域游戏的幼儿都是观察的对象。这种方法适用于了解某个主题或区域的幼儿游戏的情况,了解幼儿现有的经验和他们的兴趣点、同伴之间的交往、游戏情节的发展等动态信息。定点观察法通常在游戏过程中使用,并采用实况描述法进行记录。其游戏观察流程如下。 </p> <p>①选好观察点。观察者应在观察前确定好所要观察的游戏区域。</p> <p> ②确定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游戏行为、语言和表情、使用的材料、对游戏的专注度及与同伴的关系等。 </p> <p> ③撰写观察记录。教师可以用实况描述或事件抽样的方式记录。为了避免观察时间不充足或不能进行详尽的描述,观察时可以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辅助记录。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指导案例</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div>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经营不善的理发店</span> </p> <p> 理发店游戏区域中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孩是老板娘,男孩是店员。理发店很冷清,只有老板娘在擦她的吹风机,还时不时地朝娃娃家观望,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老师见状走进理发店,男孩对老师说:“老师,我们的理发店快开不下去了,已经有好几天没来顾客了。”老师听完后去面包房买面包,并邀请面包房的面包师和她一起去理发。看到老师带来的顾客,老板娘很是高兴,要面包师先洗头。此时,老师退出了游戏,但不久面包师就跑出了理发店,老板娘一脸无奈的样子。老师看到后就问:“她为什么走了?”老板娘回答:“我也不知道。” </p> <p> 该游戏区域的游戏开展得不尽如人意,且这种状况已有几天,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教师的帮助缺乏启发性,使得该区域的幼儿被动接受帮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p> <h4 id="d144">(三)追踪观察法</h4> <p> 追踪观察法即定人法,教师根据需要确定1~2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情况。在观察时,幼儿走到哪里,教师就追踪到哪里,即固定观察对象而不固定观察地点。通过这样的观察,教师可以对特定幼儿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追踪观察法在使用时可伴随图示法和实况描述法进行记录。其游戏观察流程如下。 </p> <p>①确定观察对象,确保其是在自由游戏状态下被观察的。</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②观察幼儿在自由游戏中的全游戏状态,幼儿走到哪里,教师就追踪到哪里。 </p> <p> ③观察时可采用图示法将幼儿游戏的轨迹记录下来,同时伴随实况描述的方式将幼儿的游戏过程记录得更加具体,其中可以包括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分析。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指导案例</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div>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对小吉的观察分析</span> </p> <p>观察时间:2008年6月25日。</p> <p>观察对象:小吉。</p> <p>观察地点:建构区。</p> <p>观察教师:小林老师。</p> <p> 观察记录:这几天,我很认真地观察小吉在建构区的活动,每一次他都看小朋友玩几分钟,特别是小朋友搭建的复杂图案的积木。然后,没有任何征兆,他走过去推倒他们搭建的积木。 </p> <p> 经过几天的观察和记录,我开始认识到小吉缺乏交往技巧,无法融入小朋友的游戏。因此,我问他是否愿意和我玩,他立刻使劲点头说愿意。这是我帮助他用恰当的方法融入游戏的开始。 </p> <p> 当我和他玩时,别的小朋友过来加入我们的游戏。我向他示范怎样用恰当的语言和身体动作与别的小朋友玩。几天以后,我可以不用带着他一起与小朋友玩了,而是坐在旁边看,偶尔提醒他一下。几星期后,小吉就可以不用我的帮助自己跟小朋友玩了。一个月后,小吉总能做到问小朋友自己是否可以加入游戏。 </p> <p> 小吉的老师给他提供了他所需要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帮助。如果教师刚开始就断定小吉有问题行为,处理方式便完全不同了。只有在多次观察、解读幼儿表现的意义后,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者策略,才能帮助幼儿成功地获得新技能和自信。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指导案例</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div>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追踪观察之图示法</span> </p> <p>观察时间:2008年4月19日。</p> <p>观察地点:中班活动教室。</p> <p>观察对象:小勇(A)、天赐(B)。</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3) > -1"> <div class="bodystyle"> <p>观察教师:夏××。</p> <p> 观察记录:详见下图。图中A、B在游戏中的途径可以直接被观察到(箭头代表行走的方向)。图示法要求将游戏区域的布置画在纸上,使得观察记录的结果在平面上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教师不仅可以观察到幼儿在游戏时的兴趣点和与同伴交往的情况、场地布置和游戏材料的提供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全方位地考虑解决对策。 </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75-1.jpg" /> </p> <h3 id="c051">三、常用的观察量表与记录手段</h3> <p>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认真细致的观察很重要,观察中或观察结束后的及时记录也同样重要。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行为核对表、等级量表、描述记录和多媒体记录四种在游戏观察时经常使用的观察量表和记录手段。 </p> <h4 id="d145">(一)行为核对表</h4> <p> 行为核对表是用来核对幼儿在游戏中重要行为是否呈现的。观察者事先将观察的项目列出,当幼儿表现出某一项目行为时,就在该项目上打“√”。运用行为核对表进行的游戏观察比较系统,记录信息更快捷。以下主要介绍三种行为核对表,即同伴游戏观察量表、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和社会/认知评定量表。 </p> <h5 id="e153">1.同伴游戏观察量表</h5> <p> 豪伊斯(Carollee Howes)同伴游戏观察量表吸收了帕顿的独自游戏和非游戏行为条目,并增加了教师参与、游戏地点和材料三项,按照幼儿之间的接触程度把幼儿社会性游戏分成了6种水平,如表8-1所示。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img">表8-1 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76-1.jpg" /> </p> <p> 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与维联列量表使用方法相似,也是一张表格只记录一个幼儿,每次观察15秒、间隔5秒。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的操作性定义如下。 </p> <p>①水平0——独自游戏。幼儿自己游戏。</p> <p> ②水平1——简单的平行游戏。幼儿之间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游戏,但没有目光接触或任何社会行为。 </p> <p> ③水平2——具有成熟意识的平行游戏。幼儿参与相近的游戏,并有目光接触,但没有出现社会性交往。例如,几个在一起搭积木的幼儿,会偶尔看一眼别人搭建的东西。这些幼儿虽未进行更进一步的社会性交往,但却意识到了他人的存在及其活动。 </p> <p> ④水平3——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幼儿参与同类型的活动,相互间有社会性交流,但没有进行社会性游戏。例如,微笑、触碰、发出声音、攻击行为等。 </p> <p> ⑤水平4——具有成熟意识的互补游戏。幼儿参与到社会性游戏或互助性游戏中来。“躲猫猫”和追逐的游戏都属于这一类型。 </p> <p> ⑥水平5——互补互惠的社会性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了分工合作等实质性的交流。 </p> <p> 除了以上介绍的6种水平,表格中的另外4项也对观察幼儿游戏有重要的帮助。综合在表格各项中的表现,可以帮助观察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喜爱的游戏材料、与同伴的交往状况等。教师了解这些有助于自己采取更适合幼儿游戏的指导方法,并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p> <h5 id="e154">2.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h5> <p> 斯米兰斯基(Smilansky)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充当角色演出一个故事或是剧情的时候。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却对幼儿复杂的认知、语言和社会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年龄较小的幼儿往往不能胜任这样的游戏。斯米兰斯基社会性角色游戏量表如表8-2所示。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img">表8-2 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77-1.jpg" /> </p> <p> 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与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的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观察对象的数量不同。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可以同时观察多名幼儿,而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一次只能观察一名幼儿。二是取样的方法不同。在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中都采取以15秒为间隔时间取样的方法;而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观察时间为5~10分钟。 </p> <p>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的操作性定义如下。</p> <p> ①角色扮演。幼儿在游戏中扮演某一角色,并会用口头宣布的方式进行交流,并表现出与角色相应的行为。 </p> <p>②假装的转换。</p> <p> a.用玩具等物体代替现实中的实物。例如,用积木代替汽车或采用口头陈述的方式来创造一些假想的物体。 </p> <p>b.幼儿会用简单的行为代替真实的行为或用口头的方式创造一种行为。</p> <p>c.用口头陈述创造一种想象中的情境。</p> <p> ③社会互动。至少有两名幼儿在游戏中根据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动作等进行直接的互动或交流。 </p> <p> ④语言交流。幼儿用语言对游戏的情节、角色等进行交流。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在自身真实的角色和假扮的角色间相互转换。例如,“我们来玩娃娃家吧,我当妈妈,你当宝宝……”(真实的角色)“你饿了,我来给你做好吃的吧。”(假扮的角色)幼儿在计划游戏或制定游戏时所说的话是真实的,而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某种角色,并说出该角色相应的话是假装的。 </p> <p> ⑤坚持性。坚持性是指幼儿游戏时间持续的长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持续游戏的时间是不同的。有关研究指出,小、中班幼儿的游戏可持续5分钟左右,大班幼儿的游戏至少可维持10分钟。 </p> <h5 id="e155">3.社会/认知评定量表</h5> <p> 20世纪70年代中期,鲁宾及其同事将帕顿的社会参与评定量表和斯米兰斯基改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6)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进的皮亚杰的认知游戏分类结合起来,使得两个游戏发展的维度可以同时进行评估,从而形成了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 </p> <p> 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是一种整体评价幼儿游戏发展水平的实用性工具(见表8-3)。 </p> <p class="img">表8-3 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78-1.jpg" /> </p> <p> 使用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p> <p> ①在实际使用该表之前,要熟悉表内各项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场观察时比较准确地判断幼儿游戏行为的性质,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p> <p> ②每名幼儿都要有一个单独的量表与之相对。如果同时观察多名幼儿,必须为每名幼儿提供一张观察表。 </p> <p> ③确定观察的顺序。在观察前,可以混合全部的观察记录表,然后再随机抽取观察记录表,这样可以保证观察的顺序性和公平性。 </p> <p> ④采取多次扫描-时间取样的方法,依次对每名幼儿进行观察,每名幼儿的观察时间均为15秒。以15秒作为观察周期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该时间长度已够观察者判断幼儿行为的性质;另一方面,它也正好短到在一个观察间隔时间内幼儿不太可能改变它的游戏性质。以15秒作为观察周期,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对三名幼儿的观察,那么,在大约20分钟的时间内,可以每隔4分钟对小组中的幼儿观察一次,大约可观察5次。在获得了一名幼儿的20~30次观察记录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出这名幼儿的游戏模式了。 </p> <p> ⑤在观察结束后,应根据表单上的记录分析幼儿游戏表现出这些成分的原因。如果一名幼儿在某个游戏类型中没有记录,那么过几天再继续观察这名幼儿,仅仅通过一次观察就得出结论是不成熟的。如果遇到幼儿缺失一种或多种成分,教师应该给予该名幼儿适当帮助。此外,在分析角色扮演的观察记录时,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如2岁左右的幼儿大多数参与的是群体性角色扮演,在3岁以后才会出现较为复杂的角色扮演游戏。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的操作性定义如下。</p> <p>①认知水平,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p> <p> a.基础游戏:借助或不借助实物进行反复的肌肉训练。例如,跑和跳、操作玩具或材料。 </p> <p>b.建构游戏:使用材料或实物(如小桶、沙子、颜料等)来构造东西。</p> <p> c.角色游戏:幼儿扮演现实生活中的某一角色或者把身边的某种东西假想成另一种东西。例如,通过转动一个看不见的方向盘来假装自己在驾驶一辆车。 </p> <p> d.规则游戏:幼儿自身能够再认、接受并遵守既定的规则。例如,棋类游戏、踢球。 </p> <p>②社会性水平,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p> <p> a.独自游戏:独自玩,玩的材料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虽然在与幼儿可交谈的范围内,但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对话。 </p> <p> b.平行游戏:幼儿玩的玩具或游戏与邻近的幼儿相同或相似,但彼此没有要在一起玩的意向。 </p> <p>c.集体游戏:与其他幼儿一起做游戏,角色被指定或未被指定。</p> <p> d.非游戏行为:表现为无所事事、旁观或者在不同的游戏活动间来回变换。 </p> <p> e.非游戏活动:由教师或幼儿自己选定的人物或学习活动。例如,看图画书、涂色、使用教育性玩具等。 </p> <p>社会性水平可以通过帕顿/皮亚杰游戏记录单(见表8-4)反映出来。</p> <p class="img">表8-4 帕顿/皮亚杰游戏记录单</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79-1.jpg" /> </p> <h4 id="d146">(二)等级量表</h4> <p> 等级量表与行为核对表相似,都是把注意集中在特定的行为上并提供适当的信息记录形式。但是,两者也存在区别。等级量表与行为核对表相比,其优势在于它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不局限于表明某一行为的出现或缺失,还允许观察者对出现行为达到的水平进行评定,而且可以判断行为质量的高低。其劣势在于它所做的判断容易出错。观察者更容易基于最近的行为,而不是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行为做出判断。同时也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晕轮效应,不相干的信息影响判断的倾向;趋中错误,避免过高或过低评价的倾向;仁慈错误,对自己熟悉的幼儿的评价高于他应得评价的倾向。表8-5所示的巴内特游戏等级量表是一种典型的等级量表,供大家参考。 </p> <p class="img">表8-5 巴内特游戏等级量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80-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6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80-1.jpg" /> </p> <h4 id="d147">(三)描述记录</h4> <p> 描述记录是指教师采用叙述性的语言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记录下来。描述记录可以选取集中反映幼儿认知水平、社会性行为、身体发展状况等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p> <p>①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和基本活动。</p> <p>②记录关键人物的对话和动作。</p> <p>③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录。</p> <p>④记录应该客观、准确,不能以主观臆断来代替幼儿的实际行为。</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指导案例</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div> <p class="center"> <span class="zt-ls1">“抢轮胎”观察分析</span> </p> <p>观察时间:2008年6月25日。</p> <p>观察对象:小博、小山。</p> <p>观察地点:室外。</p> <p>观察教师:杨××。</p> <p> 观察记录:在今天的室外活动中,小博在玩滚轮胎,这时小山跑过来就抢,小博急得大哭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小山回答道:“老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小博不服气地说:“我还没玩够呢!你为什么抢?”小山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我看他俩争执不下,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地说:“小山,你为什么抢小博的玩具?”小山见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小博玩得头上都出汗了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他还不让我玩。”我接着问:“你和他商量了吗?”小山低下头,声音很小地说:“没有。”我顺势问小博:“如果小山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起玩吗?”小博点了点头。就这样,两个孩子都消了气,一起玩了起来。 </p> <p> 从这次的观察可以了解到,小山认为自己抢小博的轮胎是对的,因为他的理由是“老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实际上,小山对“轮流玩”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而且他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与他人商量的意识和技巧。这是此次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 </p> <h4 id="d148">(四)多媒体记录</h4> <p>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多媒体设备日益普及。这些设备也可以用作幼儿游戏观察的手段。观察者可以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将有代表性的游戏记录下来,供日后反复观察、研究。多媒体记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p> <p> ①不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将摄像机置于教室的各个地方连续对幼儿游戏进行记录。 </p> <p> ②更加真实。人为记录可能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可能遗漏一些细节;而摄像记录是最真实客观的,它能将幼儿游戏时的表情、对话和动作等各种细节都记录下来。这样在日后回放时,教师可以用其补充自己的记录。 </p> <p> ③便于反复观察和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往往具有不稳定性,有些行为是一次性偶然发生的,如果观察者没有观测到,在以后的游戏中可能永远观察不到了。而摄像的内容,教师可以反复观察,并且可以利用这种记录方式练习观察技巧并熟练使用各种观察量表。 </p> <h2 id="b018">第二节 幼儿游戏分析与评价</h2> <p>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判断游戏的成功与否要看它是否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是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是否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这些皆离不开对游戏的评价。幼儿游戏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一部分,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游戏观对游戏的效果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center"> <b>评价游戏成功的五个标准</b> </p> <p>1.游戏的内容是健康的,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发展。</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2.儿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材料做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有一定的创造性。 </p> <p> 3.儿童能专注地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能克服困难,有不依赖他人独立进行游戏的能力。 </p> <p> 4.游戏中的儿童愿意帮助别人,不妨碍别人,对同伴谦让、友爱,能够与同伴合作游戏。 </p> <p>5.儿童会正确使用并爱护玩具,会收拾玩具。</p> <p> 这五项标准是评价游戏成功的基本标准,适用于各年龄班。但由于各年龄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有差异,各类游戏特点不同,因此,在具体评价某班某种游戏时应结合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特点,以及不同种类游戏的教育功能特点进行评价。 </p> <h3 id="c052">一、幼儿游戏评价的对象和内容</h3> <p> 幼儿游戏评价就是在科学的幼儿观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在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基础上,分析整理资料并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游戏评价与对幼儿的游戏主体、内容,以及游戏过程、结果等要素的分析密切联系。 </p> <h4 id="d149">(一)幼儿游戏评价的对象</h4> <p> 通过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本书认为幼儿游戏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幼儿、教师或成人以及游戏环境三大方面。 </p> <h5 id="e156">1.幼儿</h5> <p> 幼儿是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评价,是提高游戏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游戏评价能够了解幼儿的游戏准备状态、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每个幼儿的游戏特点和能力偏好。因此,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是游戏评价的重要方面。 </p> <h5 id="e157">2.教师或成人</h5> <p> 教师作为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在幼儿游戏评价中,应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干预情况进行评价,如游戏材料的准备与投放、时间的安排,以及游戏过程中指导的时机和方法的运用是否适宜等。 </p> <h5 id="e158">3.游戏环境</h5> <p> 游戏环境的创设在游戏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的游戏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它对幼儿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其游戏的主动性。因此,游戏环境也是游戏评价的重要内容。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2)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150">(二)幼儿游戏评价的内容</h4> <p> 幼儿游戏评价的对象规定了游戏评价的内容或范围。根据游戏评价的对象,游戏评价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对教师行为的评价,以及对游戏环境的评价等。 </p> <h5 id="e159">1.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h5> <p> 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应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促进他们全面、主动的发展服务。这包括评价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致和投入程度、在活动中与同伴及教师相处的技巧、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情况,以及在具体游戏技能方面的成就等。而在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评价时,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p> <p>①游戏的兴趣和偏好评价。</p> <p>②操作评价,主要考查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空间知觉等。</p> <p> ③认知评价,主要了解幼儿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p> <p> ④想象-创造性评价,主要了解幼儿想象的独特性、新颖性等方面的特征。 </p> <p> ⑤审美-表现力评价,主要考查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作品等方面的审美特征。 </p> <p>⑥社会性评价,主要考查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的关系。</p> <p> ⑦情绪情感评价,主要考查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满足程度、自我控制、与成人的关系等的特征。 </p> <p>⑧注意力、坚持性评价。</p> <p>⑨独立性、自主性评价。</p> <p> 通过上述九个方面的评价可以考查幼儿发展的一般水平,以及幼儿在某一种具体游戏类型中的表现。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img">表8-6 儿童游戏一般性发展评价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84-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3)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84-1.jpg" /> </p> <h5 id="e160">2.对教师行为的评价</h5> <p> 对教师行为的评价主要关注教师在游戏中的干预和指导行为。对教师行为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促使教师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增强对游戏指导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评价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既要注重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又要强调教师对幼儿游戏主体地位的尊重。另外,应注重对教师工作的激励,调动和保护教师科学合理地指导游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p> <p>评价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干预和指导行为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p> <p>(1)引导幼儿游戏的进程</p> <p> 首先,教师在引导幼儿选择游戏活动时,可以先介绍材料,建议活动方式(个人、小组),提出行为要求,从而启发、引导幼儿自己选择游戏活动。其次,教师要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操作游戏材料的方式,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同时应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最后,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其进行的游戏进行简单评价。 </p> <p>(2)教师自身对幼儿的影响</p> <p> 教师在游戏中与幼儿交往时,应多采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注意以积极饱满的情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4)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绪参与到游戏中来影响和感染幼儿的情绪。例如,教师可运用鼓励、赞许、肯定等态度来表现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以及对幼儿良好行为的表扬;还可以运用眼神、表情等身体语言来做出赞许的表示,尽量不要使用禁止、批评等语言。教师的积极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会激励幼儿积极地去创造和发现。 </p> <p>(3)教师指导的对象与范围</p> <p>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注意重点与一般结合,在照顾全体幼儿的基础上注重对幼儿个体的指导,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具体帮助。同时,注意逐渐增加对幼儿游戏活动小组的指导,从而促进小组内幼儿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应避免单一性的集体指导和整齐划一的要求。 </p> <p>(4)教师游戏指导的方法</p> <p> 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法。例如,及时呈现适宜材料,提供范例,教授或指导具体技能,利用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互教互学,促进游戏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指导方法,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游戏,使其发挥良好的效果。 </p> <p>(5)激励式指导的方式</p> <p> 教师应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运用激励式指导的方式,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以激励幼儿积极活动、探索创造。教师在具体指导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常规的作用,使幼儿通过执行游戏中的常规逐渐形成行为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全面指导幼儿行为,从而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身心和谐发展。 </p> <p> 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关乎整个游戏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乎教师游戏指导能力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从以上五个方面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是对教师评价的一部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游戏的进程和幼儿的发展,因此,做好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p>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img">表8-7 教师对游戏过程指导情况的评价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86-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5)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86-1.jpg" /> </p> <h5 id="e161">3.对游戏环境的评价</h5> <p> 对游戏环境的评价是游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戏环境的评价包括对物理环境的评价和对心理环境的评价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对游戏场地、空间、材料等的评价。而后者则主要是针对游戏中的氛围、人际关系等的评价。只有具备良好的游戏环境,幼儿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游戏活动中,从而使游戏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对游戏环境进行全面评价,应结合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开展游戏评价。 </p> <div class="bk"> <div class="bk1">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div class="tp-2">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div> </div> <p class="center"><b>2015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b></p> <p>简述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及其目的。</p> <p><b>【参考答案】</b></p> <p>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教师对于角色游戏的观察是多维度的,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观察的观察要点和目的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 </p> <p> (1)大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能否主动反映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合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计划游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 </p> <p> 目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创造性,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这也是角色游戏的高级水平。 </p> <p> (2)中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是否稳定,有没有与别人交往的愿望,是否具备交往的技能,发生纠纷的情节和原因。 </p> </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6) > -1"> <div class="bodystyle"> <div class="bk"> <p> 目的: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和规范,促进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这是角色游戏的中级水平。 </p> <p> (3)小班观察要点:游戏内容是否重复操作、摆弄玩具、主题单一、情节简单。 </p> <p> 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独立。这是角色游戏的初级水平。 </p> </div>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拓展阅读</span></p> <div class="tp-5"> <p><img class="rwmb-5" alt="" src="../../images/tb-6.png" /></p> </div> <p class="img">表8-8 幼儿游戏环境评价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88-1.jpg" /> </p> <p> 幼儿游戏评价应该遵循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评价与幼儿互评、幼儿自评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游戏评价与指导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7)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相结合的原则。在游戏评价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提问法、讨论法、作品展示法。 </p> <h4 id="d151">(一)幼儿游戏评价的原则</h4> <p> 游戏评价是游戏活动顺利开展的一种必要支持。通过对游戏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提升游戏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评价的作用,在游戏评价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p> <h5 id="e162">1.目的性原则</h5> <p> 任何一次评价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所谓目的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幼儿游戏的评价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游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进而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及具体实施过程来评价等。例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可以围绕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表现进行有目的的评价。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向幼儿询问在游戏区玩了什么;是一个人玩的,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和其他小朋友是如何配合做游戏的。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相应的启发和指导,帮助幼儿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p> <h5 id="e163">2.全面性原则</h5> <p> 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的项目、搜集的信息要全面,不能片面强调评价指标中的某一项目,不能偏听偏信。例如,在游戏中,不能以某一个方面对教师做出片面的评价。在建构游戏中,如果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游戏时间较短,幼儿的城堡还未搭建好,游戏就结束了,会使幼儿丧失对游戏的兴趣,这是在评价中应该注意的。但是,在幼儿建构城堡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幼儿恰当的指导,启发了幼儿对建构材料的运用,在评价教师时也是不可忽视的。 </p> <p> 另外,教师在对游戏中的幼儿进行评价时不能仅凭一次观察或主观印象对幼儿做出判断。由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有差别的,因此,需要多次观察、全面了解。在评价之前,应注意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多个维度记录、描述幼儿的表现,从而评价才能更加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娃娃家游戏区角中,亮亮一个人抱着娃娃在玩,没有加入旁边的家庭小组中,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这一次的现象就断定亮亮是一个不合群、社会性发展较差的男孩,而应在了解幼儿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观察获得有关亮亮的真实情况。 </p> <h5 id="e164">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h5> <p>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伴随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游戏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概括性评价。在游戏评价中,不仅要关注游戏的结果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教师的指导是否合适,更要注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倾向。将两种评价方式有效结合,既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和把握幼儿的个别差异,又有利于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8)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教师掌握本班幼儿的整体游戏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游戏水平。例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结合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和搭建的成果进行评价。 </p> <h5 id="e165">4.教师评价与幼儿互评、幼儿自评相结合的原则</h5> <p> 教师、幼儿都可以作为游戏评价的主体。一方面,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一方,在游戏评价中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游戏发展的程度,提供相应支持,并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是最具权威的评价者。让幼儿学会在游戏活动中尝试分析同伴和自己的优点、进步与不足,有利于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养成,同时有利于幼儿之间的共同进步。将教师评价与幼儿互评、幼儿自评相结合,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游戏的教育功能,又可以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例如,教师通过为幼儿设计“我的兴趣评价表”(见表8-9)让幼儿记录自己玩过的游戏区,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喜欢的游戏是多还是少。 </p> <p class="img">表8-9 我的兴趣评价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90-1.jpg" /> </p> <h5 id="e166">5.游戏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h5> <p> 《纲要》指出:“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游戏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应切实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为游戏指导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游戏活动的开展。将游戏评价与指导相结合,使评价具有指导意义,可达到游戏评价的真正目的,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服务员的幼儿在没有“客人”时,就离开自己的岗位到处转,教师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启发幼儿没有客人来的时候可以做些其他事情,如制作糕点。 </p> <p> 此外,在评价时还应该注意遵循发展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明了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通过评价应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发展,如提高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水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等。差异性原则体现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性别差异方面。例如,有的幼儿喜欢想象的、虚构的游戏,有的幼儿则喜欢对实物进行探究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7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9)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和分析,还有的幼儿喜欢假装游戏,等等。而性别方面表现在对玩具、游戏类型和游戏主题等方面的偏爱,这些在评价中均应予以相应程度的考虑。 </p> <h4 id="d152">(二)幼儿游戏评价的方法</h4> <p> 《纲要》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更多的是关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而教师作为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幼儿进行游戏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游戏评价能推动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也能推动游戏内容与情节的发展。对游戏进行评价的方法这里主要围绕教师常用的三种评价方法进行介绍。 </p> <h5 id="e167">1.提问法</h5> <p> 提问法是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经常采取的一种评价方法,即教师针对游戏中的具体情况提问,让幼儿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进行回答。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性质,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要注意提问的开放性、启发性,以及提问的语气、语调和神态等。教师提问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回答的逻辑性、正确性,以及对幼儿的评价。例如,在游戏“火锅店开张”中,幼儿需要自己用面泥做出火锅店,需要食材和自己购置一些火锅用具。当幼儿在“超市”买了锅、碗、勺,用面泥做出了许多“羊肉片”“青菜”“鱼丸”“蟹棒”时,教师问道:“除这些外,我们还能用面泥做些什么?是不是每位顾客都喜欢吃羊肉片?”这一启发式提问使幼儿拓宽了思路,联想到自己吃火锅时的情况,想出还能做“豆腐”“粉丝”“生姜”“葱”“火锅调料”,以及“鱼肉片”“牛肉片”等。 </p> <h5 id="e168">2.讨论法</h5> <p> 教师可引导幼儿对他们共同感兴趣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既可以促进师幼、幼幼互动,又可以促进游戏的发展。例如,在表演游戏“小马过河”中,教师让幼儿来讨论需要哪些角色,怎样使每名幼儿加入表演游戏中。教师留给了幼儿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发散思维,其中两名幼儿自告奋勇演一棵树,风吹来时可以晃动身体。在幼儿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倾听,适时适度地肯定他们的想法;同时,也需要巧妙地暗示和引导,从而有效地进行游戏评价。 </p> <h5 id="e169">3.作品展示法</h5> <p> 作品展示法在游戏评价中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游戏评价时,教师可以展示幼儿成功的游戏作品,通过展示能让全体幼儿对游戏过程中材料的使用、制作等产生感性的认识。例如,庆祝端午节游戏“包粽子”结束后,教师请参与游戏的幼儿展示自制的“粽子”,这既从侧面评价了幼儿的游戏,又让幼儿再次体验了成功与快乐。 </p> <h3 id="c053">三、常用的幼儿游戏评价量表</h3> <p> 游戏评价量表是测查、评定幼儿游戏特点、水平的重要工具。借助游戏评价量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0)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notIndent"> 表,教师可以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理解和把握他们的游戏行为,从而更好地为组织、指导游戏提供依据,提高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常用的游戏评价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 </p> <h4 id="d153">(一)游戏兴趣量表</h4> <p> 利伯曼(Lieberman)是第一个设计游戏评价量表的调查研究者。他设计的游戏兴趣量表包括以下七个主要项目。 </p> <p>①A.儿童在游戏中自发进行身体运动和活动的次数有多少?</p> <p> B.在身体活动中,儿童的运动协调性怎样?</p> <p>②A.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显示出来高兴的次数有多少?</p> <p> B.儿童以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来表现高兴?</p> <p>③A.在游戏中,儿童表现出幽默感的次数有多少?</p> <p> B.幽默所表现出来的持续程度怎样?</p> <p> ④A.儿童游戏时,在与周围的群体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的次数有多少? </p> <p> B.儿童活动时的自如程度如何?</p> <p>⑤A.在做表演和戏剧性的游戏时,儿童表现自发动作的次数有多少?</p> <p> B.在做上述游戏时,儿童表现出来的想象程度如何?</p> <p>⑥儿童的聪明程度如何?</p> <p>⑦游戏对儿童具有多大的吸引力?</p> <p>每一项目都按五分制记分。</p> <p> 在这个游戏评价量表中,一些游戏特征已经被操作化了,如运动、游戏乐趣、灵活性、表达能力和想象程度。 </p> <h4 id="d154">(二)游戏发展进度量表</h4> <p> 游戏发展进度量表由高尔登(Golden)和库特勒尔(Kutner)于1980年提出。该量表提供儿童在四大游戏领域(玩物游戏、表征游戏、社会游戏和体能游戏)的发展顺序,对幼教工作者把握儿童游戏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重要作用。游戏发展进度量表如表8-10所示。 </p> <p class="img">表8-10 游戏发展进度量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92-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1">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1)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92-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2">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2) > -1"> <div class="bodystyle">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92-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3">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3) > -1"> <div class="bodystyle"> <h4 id="d155">(三)游戏活动评估量表</h4> <p> 游戏活动评估量表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考察、鉴定管理者和教师的管理、组织、指导状况。游戏评估量表更进一步把幼儿的表现列入了评估的范围,评估量表会对具体的评价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对评价标准给予更明晰的解释、说明。因此,与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评估量表显得更明晰、全面,操作性更强。在此我们通过林菁的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估量表(见表8-11)举例予以说明。 </p> <p class="img">表8-11 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估量表</p> <p class="center">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195-1.jpg" /> </p> </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4">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4) > -1"> <div class="bodystyle"></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5">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5) > -1"> <div class="bodystyle"></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6">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6) > -1"> <div class="bodystyle"></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7">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7) > -1"> <div class="bodystyle"></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8">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8) > -1"> <div class="bodystyle"></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89">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9) > -1"> <div class="bodystyle"></div> </div> </div> <div class="page-box" page="190">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90) > -1"> <div class="bodystyle"></div> </div>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chapter007", props: { showPageList: { type: Array,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 }; </script> src/books/preschoolGameGuidance/view/components/index.vue
@@ -19,13 +19,13 @@ ></pageHeader> <chapterOn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2)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One> <chapterTwo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3)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Two> <!-- <chapterThre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4)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Three> <chapterThre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4)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Three> <chapterFour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5)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Four> <chapterfiv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6)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five> <chapterSix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7)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Six> <chapterSeven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8)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Seven> <chapterEight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9)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Eight> <chapterNin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10)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Nine> --> <!-- <chapterEight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9)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Eight> --> <!-- <chapterNine v-if="showCatalogList.indexOf(10) > -1" :showPageList="loadPageList"></chapterNine> --> </div> </div> </template> @@ -35,12 +35,12 @@ import pageHeader from "./front001"; import chapterOne from './chapter001.vue' import chapterTwo from './chapter002.vue' // import chapterThree from './chapter003.vue' // import chapterFour from './chapter004.vue' // import chapterfive from './chapter005.vue' import chapterThree from './chapter003.vue' import chapterFour from './chapter004.vue' import chapterfive from './chapter005.vue' // import chapterSix from './chapter006.vue' // import chapterSeven from './chapter007.vue' import chapterSix from './chapter006.vue' import chapterSeven from './chapter007.vue' // import chapterEight from './chapter008.vue' // import chapterNine from './chapter009.vue' @@ -55,7 +55,7 @@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catalogLength: 3, // 总章节数 catalogLength: 10, // 总章节数 showCatalogList: [], // 显示的章节 loadThreshold: 300, // 触发加载阈值 throttleThreshold: 100, // 节流阈值 @@ -173,7 +173,7 @@ // 测试页面跳转 setTimeout(() => { this.gotoPage(3, 66); this.gotoPage(8, 183); // setTimeout(() => { // this.renderSign("Highlight", { // id: "2ACA9359", @@ -741,10 +741,10 @@ pageHeader, chapterOne, chapterTwo, // chapterThree, // chapterFour, // chapterfive, // chapterSix, chapterThree, chapterFour, chapterfive, chapterSix, // chapterSeven, // chapterEight, // chapterNine @@ -880,11 +880,11 @@ pageHeader, chapterOne, chapterTwo, // chapterThree, // chapterFour, // chapterfive, // chapterSix, // chapterSeven, chapterThree, chapterFour, chapterfive, chapterSix, chapterSeven, // chapterEight, // chapterNine // assembl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