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div class="img-h"> |
| | | <img alt="" src="../../assets/images/mk.png" class="img-0" style="height: 100%;" /> |
| | | </div> |
| | | <div class="w80" style="margin:0 10% 0 2%; padding: 10% 0 10% 0;"> |
| | | <div class="w80" style="margin:0 10% 0 3%; padding: 10% 0 10% 0;"> |
| | | <h1 id="a008" class="ta-l">学习模块七</h1> |
| | | <p class="h1-zt">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游戏设计与指导</p> |
| | | <div class="bj1"> |
| | |
| |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assets/images/xxdt.png" /></p> |
| | | <p class="center"><img class="w80" alt="" src="../../assets/images/0168-1.jpg" /></p> |
| |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assets/images/xxcty.png" /></p> |
| | | <p>2岁3个月的依依最近特别爱哭。只要有小朋友碰一下她或者拿一下她的玩具,她就坐地上大声哭起来。旁边的家人想去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很严厉地说:“不要去理她,越理</p> |
| | | <p class="fm-KH">2岁3个月的依依最近特别爱哭。只要有小朋友碰一下她或者拿一下她的玩具,她就坐地上大声哭起来。旁边的家人想去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很严厉地说:“不要去理她,</p> |
| | | <p><br></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span>157</span> |
| | | </li> |
| | | </ul> |
| | | <p class="td-0" style="margin: 0 10% 0 10%;"> |
| | | 她哭得越凶;不理她反而等下就不哭了。”你认为依依妈妈的做法正确吗?学完本模块后再来一起分析。 |
| | | <p class="td-0 fm-KH" style="margin: 0 10% 0 10%;"> |
| | | 越理她哭得越凶;不理她反而等下就不哭了。”你认为依依妈妈的做法正确吗?学完本模块后再来一起分析。 |
| | | </p> |
| | | <div class="rw-bg ml-9 mt-20"> |
| | | <div class="bj4"> |
| | | <div class="bj5"> |
| | | <h2 id="b001" class="">学习任务一</h2> |
| | | <p class="h2-zt |
| | | <h2 id="b001" class="td-1">学习任务一</h2> |
| | | <p class="h2-zt td-1 |
| | | ">0~1岁婴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游戏设计与指导</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p>3个多月的豆豆不喜欢自己躺在床上。如果在他清醒的时候把他放在小床上,他先是踢腿或努力翻身,嘴里还“呜呜呜”地不停发声,接着就开始哭起来。这时,妈妈走过来抱起他,抚摸他的身体。他立马就停止了哭泣,接着还手舞足蹈,开心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
| | | </p> |
| | | <p><b>想一想:</b></p> |
| | | <p>1.为什么豆豆不喜欢自己躺在床上,甚至还哭起来?</p> |
| | | <p>2.拥抱和抚摸对婴儿有什么意义?</p> |
| | | <p>3.你能想到哪些有趣的游戏可以让1岁以下的婴儿开心起来?</p> |
| | | <p class="fm-kt">1.为什么豆豆不喜欢自己躺在床上,甚至还哭起来?</p> |
| | | <p class="fm-kt">2.拥抱和抚摸对婴儿有什么意义?</p> |
| | | <p class="fm-kt">3.你能想到哪些有趣的游戏可以让1岁以下的婴儿开心起来?</p> |
| | | <h3 id="c055">一、0~3个月婴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游戏设计与指导</h3> |
| | | <h4 id="d152">(一)设计依据</h4> |
| | | <h5 id="e172">1.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h5> |
| | |
| | | <h5 id="e177">1.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h5> |
| | | <p>3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会辨别母亲与其他人,能够区分家人等身边人的脸与不认识的人的脸,并对母亲做出积极的表示。在与母亲的亲密情感交流中,他们逐渐认识了人,逐渐地体验到人的情感,并学会以情待人。 |
| | | </p> |
| | | <p>此年龄段婴儿的视力显著提高。他们之前能看清20~30厘米远,现在的视力大约和成人的一样。到4个半月左右时,他们能够比较灵活地翻身,手指也变得更加灵活,伸手抓握能力显著提高。他们在社会交往 |
| | | <p>此年龄段婴儿的视力显著提高。他们之前能看清20~30厘米远,现在的视力大约和成人的一样。到4个半月左右时,他们能够比较灵活地翻身,手指也变得更加灵活,伸手抓握能力显著提高。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 |
| | | </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中的兴趣和动机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和家长保持长时间的目光接触或交流,而是更喜欢四处看,或专注于探索可以抓握、触摸到的物品或盯着远处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东西。4~6个月的婴儿已明显出现了与社会性需要相关的情感体验。 |
| | | 兴趣和动机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和家长保持长时间的目光接触或交流,而是更喜欢四处看,或专注于探索可以抓握、触摸到的物品或盯着远处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东西。4~6个月的婴儿已明显出现了与社会性需要相关的情感体验。 |
| | | </p> |
| | | <p>此年龄段的婴儿在与成人的社会交往中学会了三点:一是对他人的行为给予反应,如对母亲的微笑和拥抱以笑声或全身活跃进行回应;二是预期成人的行为,并预期自身行为对成人的影响,如不间断地发出哭叫声呼唤和等待成人的回应;三是对家长和其他照料者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有研究表明,半岁前获得足够信赖与安全感的婴儿,身心均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
| | | </p> |
| | |
| | | <h5 id="e180">2.发展目标的确立</h5> |
| | | <p>根据婴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点,确立以下目标:①培养积极、快乐的情绪情感;②再认熟悉人的脸,获得信赖与安全感,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p> |
| | | <h5 id="e181">3.游戏玩法的设计</h5> |
| | | <p>根据此年龄段婴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目标,建议通过面部表情、声音交流、提供颜色鲜 |
| | | <p>根据此年龄段婴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目标,建议通过面部表情、声音交流、提供颜色鲜艳 |
| | | </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艳的抓握玩具、与成人身体互动等方式设计以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社交行为和建立安全、稳定依恋关系为主的游戏。“脸部躲猫猫”是此年龄段婴儿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因此以隐藏脸部表情为基础设计此游戏,同时通过变换不同表情和声音,引导婴儿再认家长熟悉的脸,期待家长不同的样子,获得信赖与安全感。 |
| | | 的抓握玩具、与成人身体互动等方式设计以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社交行为和建立安全、稳定依恋关系为主的游戏。“脸部躲猫猫”是此年龄段婴儿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因此以隐藏脸部表情为基础设计此游戏,同时通过变换不同表情和声音,引导婴儿再认家长熟悉的脸,期待家长不同的样子,获得信赖与安全感。 |
| | | </p> |
| | | <h4 id="d159">(四)指导要点</h4> |
| | | <p>第一,游戏开始前,成人可以微笑着面对婴儿说“宝宝,看××”,引起婴儿注意。</p> |
| | |
| | | <p>7个月以后婴儿开始获得一种新能力,即爬行。他们迷恋于通过努力爬行去接近成人。这种能力将消极等待成人对他们哭声的回应转化为积极主动地靠近依恋的人。依靠爬行,他们表达需求、探究周围事物的能力显著增强;他们可以主动追随成人,保持与亲近人的社会关系;在安全的环境下,可以自己拿到想要的玩具或物品。因此,随着爬行能力的增长,婴儿对依恋对象和陌生人的焦虑反应开始有所缓解。国外学者刘易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婴儿9个月时已出现最早的视觉形象上的自我再认。比如,在镜像实验中,给婴儿涂上红点后观察婴儿在镜前看到自己的反应,发现他们更多表现出对自己微笑、摸自己等指向自己的行为。此阶段的婴儿开始有了最初的自我认知意识。 |
| | | </p> |
| | | <h5 id="e183">2.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需求</h5> |
| | | <p>此年龄段的婴儿具备了独坐与爬行的本领,开始留意身边陌生的人和事物。他们的社交范围进一步扩大,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需求也随之增大。他们开始明确自身与成人的依恋关系。除了需要家长、其他 |
| | | <p>此年龄段的婴儿具备了独坐与爬行的本领,开始留意身边陌生的人和事物。他们的社交范围进一步扩大,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需求也随之增大。他们开始明确自身与成人的依恋关系。除了需要家长、其他照 |
| | | </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照料者的悉心照顾外,他们也期望与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情感交流、身体互动、社会交往等。成人应当理解和重视此阶段婴儿的分离焦虑现象,给予充分的陪伴和理解,及时关注与回应婴儿的情感需求和社交需要,让婴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
| | | 料者的悉心照顾外,他们也期望与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情感交流、身体互动、社会交往等。成人应当理解和重视此阶段婴儿的分离焦虑现象,给予充分的陪伴和理解,及时关注与回应婴儿的情感需求和社交需要,让婴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
| | | </p> |
| | | <h4 id="d161">(二)设计目标与内容</h4> |
| | | <p>游戏目标为:一是能够积极使用肢体动作、声音或表情等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与社会交往需求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如需要某个物品时,会通过声音、肢体动作、表情等向成人表达意图,或会自己通过爬行获得。二是乐于与身边熟悉的成人交流互动,并能积极回应成人。三是在安全的亲子环境能够缓解对周围陌生人或事物的焦虑反应。四是开始确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 |
| | |
| | | </p> |
| | | <h4 id="d167">(四)指导要点</h4> |
| | | <p>在游戏开始前,一边挥手一边微笑地对婴儿说“宝宝,你好”。如果婴儿也挥手,可及时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鼓励婴儿并重复游戏。</p> |
| | | <p>灵活创设游戏情境,如靠近婴儿时,挥手说“宝宝,你好”;和婴儿眼神相对或拥抱时,说“宝宝,</p> |
| | | <p>灵活创设游戏情境,如靠近婴儿时,挥手说“宝宝,你好”;和婴儿眼神相对或拥抱时,说“宝宝,你</p> |
| | | </div>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你真可爱”“我喜欢你”等;要离开婴儿时,挥手说“宝宝,再见”,并告诉婴儿自己去做什么,马上回来。 |
| | | 真可爱”“我喜欢你”等;要离开婴儿时,挥手说“宝宝,再见”,并告诉婴儿自己去做什么,马上回来。 |
| | | </p> |
| | | |
| | | <p>此游戏中的成人可以是爸爸、妈妈或其他照料者,也可以尝试让婴儿相对熟悉的亲人或父母的朋友来和婴儿互动,逐步扩大其社交范围,缓解分离焦虑。</p> |
| | | <div class="bk2"> |
| | | <p><img class="rwmb-5" alt="" src="../../assets/images/tzyd.png" /></p> |
| | |
| | | <div class="rw-bg ml-9"> |
| | | <div class="bj4"> |
| | | <div class="bj5"> |
| | | <h2 id="b001" class="">学习任务二</h2> |
| | | <p class="h2-zt |
| | | <h2 id="b001" class="td-1">学习任务二</h2> |
| | | <p class="h2-zt td-1 |
| | | ">1~2岁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游戏设计与指导</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p>1岁4个多月的多多已学会走路,并会说一些简短的生活用语。有一天,妈妈带多多玩做饭菜游戏时指着旁边的勺子对多多说:“多多,请拿勺子给妈妈。”多多很乐意地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走过去,蹲下拿起勺子走向妈妈。妈妈鼓掌并鼓励多多:“哇,你真棒!帮妈妈找到了勺子。”然后,多多又按妈妈的指令去拿了锅和萝卜。妈妈边说“炒萝卜”边用这些玩具做炒菜动作。多多边看边挥舞着小手,然后示意妈妈给她拿勺子。接着她模仿妈妈边说“炒萝卜”边炒了起来,乐此不疲。 |
| | | </p> |
| | | <p><b>想一想:</b></p> |
| | | <p>1.为什么多多听到妈妈的指令后会很乐意去拿玩具?后面又乐此不疲地模仿妈妈炒菜?</p> |
| | | <p>2.要求1岁4个月的幼儿听指令取物对其有何意义?</p> |
| | | <p>3.你能想到哪些让1~2岁幼儿感到有趣、愉快的游戏?</p> |
| | | <p class="fm-kt">1.为什么多多听到妈妈的指令后会很乐意去拿玩具?后面又乐此不疲地模仿妈妈炒菜?</p> |
| | | <p class="fm-kt">2.要求1岁4个月的幼儿听指令取物对其有何意义?</p> |
| | | <p class="fm-kt">3.你能想到哪些让1~2岁幼儿感到有趣、愉快的游戏?</p> |
| | | <h3 id="c059">一、1~1.5岁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游戏设计与指导</h3> |
| | | <h4 id="d168">(一)设计依据</h4> |
| | | <h5 id="e192">1.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h5> |
| | |
| | | <p>此年龄段的幼儿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对依恋对象的依恋仍比较强烈。他们已经能听懂成人的话语,并会运用简单的语句和成人交流。依恋对象如果要离开较长一段时间,若事先与其沟通,能够有效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 |
| | | </p> |
| | | <h5 id="e193">2.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需求</h5> |
| | | <p>此年龄段的幼儿的独立意识出现萌芽,开始为自己能动手做些事而感到高兴,有了自我服务并为家人服务的愿望和兴趣,如他们乐意帮成人拿东西。这是培养他们独立能力的契机。成人应当充分给予他们能够证明自己独立能力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保持愉快的情绪,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与能力。此阶段的幼儿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情绪丰富且变化多样,喜欢自己玩、看着别人玩或与成人、小伙伴一起游戏,社会交往需求与活动兴趣的范围扩大。因此,家庭或托育机构应当为幼儿提供相对固定的安全、舒适的游戏活动场地,增加户外活动及与同龄或较大月龄同伴交往的机会,提供相比1岁之前更为丰富的玩具或游戏材料,以满足其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需求。比如, |
| | | <p>此年龄段的幼儿的独立意识出现萌芽,开始为自己能动手做些事而感到高兴,有了自我服务并为家人服务的愿望和兴趣,如他们乐意帮成人拿东西。这是培养他们独立能力的契机。成人应当充分给予他们能够证明自己独立能力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保持愉快的情绪,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与能力。此阶段的幼儿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情绪丰富且变化多样,喜欢自己玩、看着别人玩或与成人、小伙伴一起游戏,社会交往需求与活动兴趣的范围扩大。因此,家庭或托育机构应当为幼儿提供相对固定的安全、舒适的游戏活动场地,增加户外活动及与同龄或较大月龄同伴交往的机会,提供相比1岁之前更为丰富的玩具或游戏材料,以满足其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需求。比如,运动类玩具中的 |
| | | </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运动类玩具中的拖拉和推动玩具(如拖拉小鸭、拖拉熊、小推车等)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行走能力,还能增强他们行走的乐趣。抓握玩具(如沙包、叮当球)能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数量等特点,或与同伴一起玩投掷游戏等;球类玩具(如按摩球、皮球)可以通过滚球、扔球、踢球等锻炼粗大动作技能,还可以引发同伴一起玩耍追逐。又如,益智类玩具中的积木、套盒,阅读类的拉片、布书、洞洞书等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与专注力的发展,也能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与自豪感。娃娃、餐具、电话等社会类玩具则能让幼儿主动模仿成人,体验成人生活的乐趣,提高自理能力,发展语言、情绪情感表达与社交能力。 |
| | | 拖拉和推动玩具(如拖拉小鸭、拖拉熊、小推车等)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行走能力,还能增强他们行走的乐趣。抓握玩具(如沙包、叮当球)能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数量等特点,或与同伴一起玩投掷游戏等;球类玩具(如按摩球、皮球)可以通过滚球、扔球、踢球等锻炼粗大动作技能,还可以引发同伴一起玩耍追逐。又如,益智类玩具中的积木、套盒,阅读类的拉片、布书、洞洞书等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与专注力的发展,也能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与自豪感。娃娃、餐具、电话等社会类玩具则能让幼儿主动模仿成人,体验成人生活的乐趣,提高自理能力,发展语言、情绪情感表达与社交能力。 |
| | | </p> |
| | | <h4 id="d169">(二)设计目标与内容</h4> |
| | | <p>游戏目标为:一是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的愿望,能够综合运用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社交需求;二是自我意识增强,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具备初步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乐意模仿成人或根据成人的指令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三是乐意和身边的成人及同龄伙伴交往互动,并能察觉到他人的心理和情绪情感,积极回应他人;四是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初步与托育机构教师和同伴建立比较安全的社交关系。 |
| | |
| | | <p>(3)1岁多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模仿成人的表情与认识身体部位两种玩法可分开时段游戏。</p> |
| | | </div> |
| | | <h5 id="e194">1.游戏主题的选择</h5> |
| | | <p>幼儿成长的关键是他们作为一个人形成的自我意识。幼儿满1岁之后,对认识自己和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充满了兴趣,开始明白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并开始理解“我”“我的”“你”“你的”等概念。他们特别喜欢模仿成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等,也很乐意倾听并积极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这些反映了他们日益增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及其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同时,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表现或成人的鼓励与表扬而感到满足、开心和自豪。游戏中幼儿通过照镜子可以强化其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能力,增强自我意识,激发其对自己身体的兴趣。镜子前模仿成人的表情可以提高他们对他人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的观察与感知能力,培养其幽默感;指认身体部位有助于他们理解这些名称的含义, |
| | | <p>幼儿成长的关键是他们作为一个人形成的自我意识。幼儿满1岁之后,对认识自己和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充满了兴趣,开始明白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并开始理解“我”“我的”“你”“你的”等概念。他们特别喜欢模仿成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等,也很乐意倾听并积极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这些反映了他们日益增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及其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同时,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表现或成人的鼓励与表扬而感到满足、开心和自豪。游戏中幼儿通过照镜子可以强化其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能力,增强自我意识,激发其对自己身体的兴趣。镜子前模仿成人的表情可以提高他们对他人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的观察与感知能力,培养其幽默感;指认身体部位有助于他们理解这些名称的含义,建立动作、身体 |
| | | </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建立动作、身体部位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清楚地明白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认识自己;在镜子前的模仿与互动中,成人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动作和语言会让他们感到快乐与满足,获得初步的自我成就感。 |
| | | 部位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清楚地明白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认识自己;在镜子前的模仿与互动中,成人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动作和语言会让他们感到快乐与满足,获得初步的自我成就感。 |
| | | </p> |
| | | <h5 id="e195">2.发展目标的确立</h5> |
| | | <p>根据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点,确立以下目标:①能够根据成人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音语调等理解成人表达的意思及其对自己的态度,并及时回应成人;②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具备一定的模仿与理解能力,在成人的引导下乐意在镜子前积极地模仿成人的表情或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③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与成人成为亲密的游戏伙伴。 |
| | |
| | | <p>2岁半的芝芝和家人在看冬奥会。看到中国短道速滑接力比赛获得金牌的领奖环节时,她兴奋地跑到房间拿来两块奖牌(姐姐在幼儿园获得的)挂在脖子上,得意洋洋地跳起来大声说:“冠军,我有金牌!”姐姐看到后,跑过去直接从芝芝的脖子上取走了一块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说:“这是我的,我也有金牌!”芝芝忍不住伤心地哭起来,妈妈说:“宝贝,你有两块,你和姐姐一人一块可以吗?”芝芝回答:“可以,我要自己拿给她!”姐姐没理会。芝芝更伤心了,一边哭闹一边喊“我要自己拿给姐姐!”经过家人的引导,6岁的姐姐把拿走的金牌重新挂在了芝芝的脖子上。芝芝低头看了一眼两块金牌,努力地取下一块递给了姐姐,接着露着笑脸耸耸肩膀说道:“我和姐姐都是冠军,我们都有金牌!” |
| | | </p> |
| | | <p><b>想一想:</b></p> |
| | | <p>1.芝芝为什么哭?为什么一定要自己把奖牌拿给姐姐?</p> |
| | | <p>2.如果你在一旁,你会如何引导他们?尊重2~3岁幼儿的自主意愿有何意义?</p> |
| | | <p>3.你能想到哪些促进2~3岁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游戏?</p> |
| | | <p class="fm-kt">1.芝芝为什么哭?为什么一定要自己把奖牌拿给姐姐?</p> |
| | | <p class="fm-kt">2.如果你在一旁,你会如何引导他们?尊重2~3岁幼儿的自主意愿有何意义?</p> |
| | | <p class="fm-kt">3.你能想到哪些促进2~3岁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游戏?</p> |
| | | <h3 id="c061">一、2~2.5岁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游戏设计与指导</h3> |
| | | <h4 id="d176">(一)设计依据</h4> |
| | | <h5 id="e202">1.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h5> |
| | |
| | | <p>根据婴幼儿社会化基本过程的阶段划分,24~36个月及以上的幼儿处于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2.5岁幼儿已经能够离开依恋对象一段时间,在科学引导下能够较好适应托育机构的生活,喜欢与同龄伙伴及熟悉的成人交往,乐意参加集体游戏,热衷于家庭角色游戏,可以与同伴一起玩简单的平行游戏。但在交往中他们主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发脾气、抢玩具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过随着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他们对他人的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并且有了简单的是非观念和初步的规则意识,如知道抢别人的玩具是不好的,打人是不对的,玩具要收起来等。 |
| | | </p> |
| | | <h5 id="e203">2.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需求</h5> |
| | | <p>此年龄段的幼儿身体动作发展迅速,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本领越来越大,并且很希望能有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运用各种感知觉去主动探索周围世界。成人在照料或陪伴他们游戏时,应当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尊重他们秩序敏感期的特点和游戏意愿,为他们提供柔软、安全、无过多限制的场地以及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进行活动,营造温馨、舒适的心理环境。该年龄段的幼儿虽自主意识较强,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在游戏过程中,成人应有意识地让幼儿学习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常识,如不把玩具 |
| | | <p>此年龄段的幼儿身体动作发展迅速,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本领越来越大,并且很希望能有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运用各种感知觉去主动探索周围世界。成人在照料或陪伴他们游戏时,应当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尊重他们秩序敏感期的特点和游戏意愿,为他们提供柔软、安全、无过多限制的场地以及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进行活动,营造温馨、舒适的心理环境。该年龄段的幼儿虽自主意识较强,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在游戏过程中,成人应有意识地让幼儿学习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常识,如不把玩具放进嘴 |
| | | </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放进嘴里、绳子不能套在脖子上、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奔跑时不与他人发生冲撞等,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
| | | 里、绳子不能套在脖子上、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奔跑时不与他人发生冲撞等,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
| | | </p> |
| | | <p>幼儿的游戏伙伴从成人过渡到同伴,从个体活动过渡到集体活动,体现了其游戏活动中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人应当多为幼儿提供更多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促进其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当幼儿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时,成人应当尊重他们的游戏意愿,鼓励和倾听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心理感受,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社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幼儿缺少玩伴时,成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的游戏,对于不擅长与婴幼儿互动的家长或教育者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尊重他们在秩序敏感期的特点,以他们的反应为导引,追随和模仿他们的行为,当儿童看到成人模仿自己时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往往会产生一个新的游戏,以延长游戏时间,这样“可怕的两岁”也就不再可怕了。 |
| | | </p> |
| | |
| | | <p>(3)让幼儿或伙伴自己选择角色进行装扮和游戏,非必要时不干扰和打断他们。</p> |
| | | </div> |
| | | <h5 id="e209">1.游戏主题的选择</h5> |
| | | <p>2.5~3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比以往突飞猛进,象征思维也得到显著发展,模仿与学习能力强。且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见,热衷于和成人或伙伴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在扮演收银员时,他们能够理解假装扫码付款的动作,在没有真钱时能理解伙伴从口袋里拿钱出来假装给钱的动作,随后放进收银柜,玩得乐此不疲。因此,当幼儿在玩生活中常见的角色装扮游戏时,成人在角色装扮、道具使用、角色间沟 |
| | | <p>2.5~3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比以往突飞猛进,象征思维也得到显著发展,模仿与学习能力强。且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见,热衷于和成人或伙伴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在扮演收银员时,他们能够理解假装扫码付款的动作,在没有真钱时能理解伙伴从口袋里拿钱出来假装给钱的动作,随后放进收银柜,玩得乐此不疲。因此,当幼儿在玩生活中常见的角色装扮游戏时,成人在角色装扮、道具使用、角色间沟通交流的过 |
| | | </p> |
| | | </div> |
| | | </div> |
| | |
| | | </ul> |
| | | <div class="bodystyle"> |
| | | <p class="td-0"> |
| | | 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练习自主穿脱衣服的机会,促进其自理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他们语言、动作、认知及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
| | | 程中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练习自主穿脱衣服的机会,促进其自理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他们语言、动作、认知及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
| | | </p> |
| | | <h5 id="e210">2.发展目标的确立</h5> |
| | | <p>根据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点,确立以下目标:①能够在成人的适当帮助下自主动手装扮喜欢的角色,体验和伙伴一起装扮的乐趣;②在角色扮演中能够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交流,表现出初步的分享、合作与规则意识,若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能够在成人的引导下顺利解决问题;③游戏结束后,能够在成人的引导下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