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7">
|
<!-- 第86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8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1 class="firstTitle-l">第六章 感觉统合失调作业治疗</h1>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035-02.jpg" style="width:80%" alt=""
|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素质目标</span></p>
|
<p class="content">(1)具备以个案为中心的理念,能理解并尊重感觉统合失调患者的主观体验,避免标签化或刻板干预。具备伦理与安全意识,能遵循安全操作原则,保护患者身体与心理安全。
|
</p>
|
<p class="content">(2)具备循证实践与反思能力,能批判性评价感觉统合干预的研究证据,平衡传统方法与新兴技术,养成记录、反思及调整干预方案的习惯。</p>
|
<p class="center">........................</p>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知识目标</span></p>
|
<p class="content">(1)掌握: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感觉统合的异常行为表现、功能评定及治疗性活动。</p>
|
<p class="content">(2)熟悉:感觉统合失调的分类、病因、治疗原则、治疗流程、感觉餐单。</p>
|
<p class="content">(3)了解:Wilbarger治疗法、水中活动、眼球控制、口部感觉运动治疗和自然环境治疗等辅助疗法。</p>
|
<p class="center">........................</p>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能力目标</span></p>
|
<p class="content">能够对感觉统合失调的患者实施评估、制订治疗计划并开展针对性的训练。</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035-04.jpg" style="width:80%" alt=""
|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titleQuot-1">【案例】</p>
|
<p class="content">
|
小明,4岁,孤独症谱系障碍,经评估后显示精细运动、模仿和社交互动落后,认知、语言表达和粗大运动重度落后,不喜欢在户外草地上玩耍,抗拒他人触碰手脚,喜欢跑,不喜欢重心转移,害怕荡秋千、旋转等活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差,学习新动作能力较差,身体缺乏灵活性,小明的家长非常担忧,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
</p>
|
<p class="titleQuot-1">【问题】</p>
|
<p class="content">1.小明出现的这些症状属于哪些类型的行为表现?</p>
|
<p class="content">2.该如何对小明进行干预?</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075
|
</div>
|
</div>
|
</div>
|
|
<!-- 第87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8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7)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作业治疗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enter"><img class="g-pic" src="../../assets/images/0035_03.jpg" alt="" /></p>
|
<p class="content">感觉统合(sensory
|
integration,SI)指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感觉信息接收,中枢神经系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对比、提取、联系、整合、加工处理继而形成可执行的指令,再结合以往的经验,通过神经输出指挥身体各部分器官和肌肉对外界环境作出适应性反馈的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行为、生活、社交、学习及工作的基础。感觉信息包括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嗅觉及视听觉等。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不能有效地组织处理个体所接收到的感觉信息,导致机体无法产生适应性行为,最终影响身心健康,出现一系列行为和功能障碍。
|
</p>
|
<h2 class="secondTitle">第一节 概述</h2>
|
<p class="content">感觉统合在1969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安娜·琼·爱尔丝(Anna Jean
|
Ayres)系统地提出。随着“问题”儿童日趋增多,经多名专家共同研究,于1972年提出感觉统合理论。</p>
|
<h3 class="thirdTitle">一、感觉系统</h3>
|
<p class="content">感觉系统广义上包括触觉、本体感觉、前庭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其中本体感觉、前庭觉和触觉是在个体生存发展中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觉系统。</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触觉系统</span> 触觉系统是发展最早、影响最广泛的系统。儿童通过触觉系统获得外界的信息并取得互动。皮肤的感觉接收细胞获得感觉信息,这些接收细胞遍布全身的皮肤。触碰、重压、移动、温度、疼痛等感觉刺激皮肤的信息接收器,将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处理后作出相应的反馈。触觉分为保护系统(外部皮肤)和辨别系统(皮肤内),保护系统分布在头部、面部等毛发的皮肤中,提醒注意身边潜在的危险刺激,辨别系统分布在嘴、舌、手掌、指尖、脚底,辨别正在感受的触碰属于哪一类。
|
</p>
|
<p class="content">
|
触觉系统的功能是帮助人类分辨物体信息。触觉失调分为三大类,即触觉敏感、触觉迟钝和触觉寻求。触觉敏感往往表现为感觉防御(被触碰时表现出厌恶情绪)和感觉逃避(远离不喜欢触碰的事物,较难主动地去触碰)。触觉迟钝的儿童与触觉敏感的儿童相比,表现出对刺激无法作出有效的回应,因此,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很难自我保护。触觉寻求的儿童表现为需要额外的刺激并主动寻求触觉刺激,需要更多的皮肤接触和更大力的拥抱。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本体感觉系统</span>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只有具备良好的本体感觉才能顺利地完成爬行、走路、跑步、跳跃等活动而不会无缘无故地摔倒,动作不协调。当本体感觉失调时,往往表现出行为笨拙、力量控制差、易走失、过分怕黑等。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前庭觉系统</span> 前庭觉,也被称为平衡觉、静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也是影响儿童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前庭神经核在大脑的后下方,脑干的前方,组成的神经网络叫作前庭觉,包括三个半规管及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球囊、椭圆囊,能感受头部的变化。前庭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身体平衡和侦测身体的动态变化,任何涉及头部的活动都能够产生前庭觉信息。前庭神经影响个体的姿势、平衡、肌张力、身体两侧的动作协调、眼球维持视觉的稳定和个体的警醒程度。当前庭觉失调时,表现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平衡能力差,空间感不足;讨厌阅读,并且阅读时会出现跳行漏字现象;坐立不安,姿态不良。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076
|
</div>
|
</div>
|
</div>
|
|
<!-- 第88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8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8)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六章 感觉统合失调作业治疗</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alt=""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4.视觉系统</span> 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是正常视知觉产生的基础。基本运动功能是视觉动作整合(手眼协调、手部精细动作)、视觉分析技巧、视觉空间能力、帮助建立人际关系与沟通(如目光接触、情感表达)等。视觉失调者的表现包括无法流利地阅读,常跳字漏读,写字笔画顺序常颠倒,写字慢且经常超出格子等,文字阅读或算术特别困难。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5.听觉系统</span> 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听觉系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声波由耳郭收集后传到外耳道,在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听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对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听觉主要包括听知觉辨别能力、听知觉记忆能力、听知觉排序能力、听知觉理解能力及听说结合能力。听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主要分为两种,听觉过度敏感和听觉低度敏感。听觉过度敏感表现为对声音过度反应、环境适应困难,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会感到极度不适、听力选择性增强、倾向于用手捂耳朵或寻找安静的地方来避免噪声刺激。在学校里,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课堂学习,可能抗拒吹风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影响日常生活。听觉低度敏感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在日常对话中经常需要重复话语,才能有所回应。忽视口头指令,难以定位声源;听力记忆差;学习障碍;注意力分散,噪声背景下更容易分心。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6.嗅觉和味觉</span> 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嗅上皮中的嗅细胞是嗅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布在舌的表面和侧缘,口腔和咽部黏膜的表面也有散在的味蕾存在。嗅觉和味觉承担身体的警戒作用,当环境发生异常时,会对身体及时发出警报。嗅觉和味觉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强大本能,灵敏的嗅觉可以提高儿童的判断力和敏锐度,大脑会随着气味的变化运动,提高记忆区的反应能力。如果儿童的嗅觉、味觉失调,大脑会因长期缺乏气味刺激而变得迟钝,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
</p>
|
<h3 class="thirdTitle">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分类</h3>
|
<p class="content">
|
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指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及视听觉语言等多个方面出现障碍。会干扰身体处理视觉、声音、触觉、嗅觉和味觉接收的信息的能力。主要分为感觉调节障碍、感觉辨别障碍和以感觉为基础的运动障碍。感觉调节障碍是最常见的形式,表现为难以调节对刺激的反应。感觉调节障碍又分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也被称作超敏或低敏,超敏指感觉阈值低于正常水平,通过轻微刺激即可唤醒,低敏则需要更强或更多的刺激来唤醒。感觉辨别障碍表现为对感觉的来源感到困惑。感觉为基础的运动障碍包括姿势和运动障碍、动作计划障碍、双侧统合及动作顺序障碍。
|
</p>
|
<h3 class="thirdTitle">三、感觉统合失调的病因</h3>
|
<p class="content">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077
|
</div>
|
</div>
|
</div>
|
|
<!-- 第89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8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9)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作业治疗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孕产期影响</span> 在孕期和产后母亲情绪低落易致感觉统合失调。另外,孕期有阴道出血史、妊娠水肿、骨盆狭窄、父亲年龄偏大、早产史等问题均易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环境因素</span> 儿童生活的环境,如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湿度等均与感觉统合失调相关。</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养育方式</span> 儿童的养育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与感觉统合能力相关。居住环境拥挤、缺少身体活动、父母溺爱等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父母对儿童长期表现出拒绝或否定的态度也是危险因素。另外,父母教育程度低、家庭结构有缺失或氛围差、儿童受到以惩罚为主的教育及父母对子女教育观念不同均为感觉统合失调的危险因素。
|
</p>
|
<h3 class="thirdTitle">四、感觉统合失调的评定</h3>
|
<p class="content">
|
感觉统合失调者常伴有行为障碍,但是出现行为障碍并不一定是感觉统合失调。任何一个感觉系统出现异常均会造成感觉统合失调。判断感觉统合失调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表现、标准化工具量表及使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等方面进行筛查。
|
</p>
|
<p class="poemtitle-l">(一)异常表现</p>
|
<p class="content">
|
通过与儿童的父母等照顾者沟通或者由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观察,了解儿童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游戏时的行为并进行记录,由专业的医生、治疗师对行为进行分析。常见的异常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日常生活活动表现</span></p>
|
<p class="content">(1)穿脱衣服困难:扣扣子、坐着换鞋子、穿脱裤子等动作缓慢或笨拙并缺乏耐心;拒绝接触某些材料的衣物,或坚持要穿长袖长裤的衣物以避免暴露皮肤等。</p>
|
<p class="content">
|
(2)用餐问题:无法确定使用汤匙的手、吃饭时饭粒洒满地、口水控制不良,难以将水倒入杯中和整理餐盒、餐具等;只吃某类食物,拒绝其他类型食物,出现挑食、偏食。添加辅食困难,经常口含食物不咽等。
|
</p>
|
<p class="content">(3)个人卫生:排斥洗脸、洗发、擦鼻子、剪指甲等;不喜欢被触碰面部特别是口腔。</p>
|
<p class="content">(4)移动方面:抗拒乘坐电梯,上下车、斜坡、楼梯等动作缓慢,方向感差,易迷路。闭眼时或黑暗环境下易摔倒。</p>
|
<p class="content">(5)其他:不喜欢被人触摸、拥抱,喜欢扭动嘴唇、扯头发、咬铅笔、衣服等,过度依赖家长,经常破坏物品。</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游戏表现</span></p>
|
<p class="content">(1)协调性差,动作僵硬,如不能完成抛接球、跑动中踢球等连贯动作。与同伴玩耍时易发生冲撞。</p>
|
<p class="content">(2)不喜欢头倒置或者身体需要碰撞的游戏,不喜欢荡秋千、旋转木马等移动的游戏。</p>
|
<p class="content">(3)不喜欢参加团体游戏项目。</p>
|
<p class="content">(4)不能分辨相似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p>
|
<p class="content">(5)个性孤僻,不合群。</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学习表现</span></p>
|
<p class="content">(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078
|
</div>
|
</div>
|
</div>
|
|
<!-- 第90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0)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六章 感觉统合失调作业治疗</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alt=""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2)视物易疲劳,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数字容易写反,不会做计算,常抄错字漏字等,完成作业困难。</p>
|
<p class="content">(3)回到家讲不出老师留的作业。</p>
|
<p class="content">(4)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p>
|
<p class="content">(5)身体幅度大,力气控制差,执笔忽轻忽重,易断笔,字迹浓淡不均。</p>
|
<p class="content">儿童在日常行为中出现异常,接下来可以应用标准化量表进行进一步评定。</p>
|
<p class="poemtitle-l">(二)标准化量表评定</p>
|
<p class="content">
|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是常用的标准化评估量表,用于测查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水平。该量表由家长填写,针对6~11岁儿童,根据其近一个月内出现表格中行为的频率,各条目按程度不同(从不这样、很少这样、有时候、常常如此、总是如此)进行分级评定(分别记为5、4、3、2、1分)。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分为5项:前庭失衡、触觉功能不良、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及大龄儿童的问题。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前庭失衡</span> 主要涉及身体的大运动能力及前庭平衡能力的评定,包括“手脚笨拙”等14个问题。</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触觉功能不良</span> 主要对情绪的稳定性及过分防御行为进行评定,包括“害羞、不安、不爱和别人玩”等21个问题。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本体感觉失调</span> 主要涉及身体的本体感觉和平衡协调能力,包括“穿脱衣服、系鞋带动作缓慢”等12个问题。</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4.学习能力发展不足</span> 主要涉及因为感觉统合不良所造成的学习能力不足,包括“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或行、写字笔画常颠倒”等8个问题。</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5.大年龄儿童的问题</span> 对使用工具和做家务的评定,主要评定10岁以上儿童,有3个问题。</p>
|
<p class="content">
|
结果判断时根据儿童的年龄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进行评定。标准分<40者说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一般来说,标准分在30~40之间为轻度;20~30为中度;20分以下为重度。</p>
|
<p class="content">对于4~18个月婴幼儿可采用婴儿感觉功能测试表(test of sensory function in
|
infants,TSFI)。另外还有感觉剖析量表(sensory profile,SP)和感觉统合及运用能力测验(sensory integration and
|
praxistests,SIPT)。</p>
|
<p class="poemtitle-l">(三)器材筛查</p>
|
<p class="content">专业的医生或治疗师利用感觉统合教具设计活动,通过观察儿童使用感觉统合教具的情况,可以了解儿童感统能力的发展情况。常用的器材有小滑板、大笼球、旋转陀螺等。</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小滑板</span> 可以通过让儿童以俯卧或仰卧姿势趴或躺在滑板上观察敢不敢乘小滑板,是否经常从滑板上掉下来、头脚同时上举时的情绪反应、操作小滑板时手部的灵活度判断前庭功能和运动能力情况。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大笼球</span> 通过大笼球练习观察儿童的身体和重力的协调作用。</p>
|
<p class="content">(1)在大笼球上抬头伸手:动作要领为儿童趴卧在大笼球上,治疗师轻轻地前后拉推动儿童的双脚,观察儿童的抬头挺胸和双手上举情况。</p>
|
<p class="content">
|
测试评估:感觉统合正常发展则能够抬头挺胸、双手上举,肌肉张力足以保持抵抗重力的姿态,具有良好的保护能力;感觉统合出现问题则头部向下掉,双手紧张地扶住大笼球,身体和重力协调不良,平衡能力不足,有恐惧感,较胆小而不够灵活。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079
|
</div>
|
</div>
|
</div>
|
|
<!-- 第91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1)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作业治疗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2)头部位置的稳定性:动作要领为治疗师用双手压住儿童的腰部,让大笼球做前后滚动,观察儿童头部的稳定情况。</p>
|
<p class="content">测试评估:感觉统合正常发展则能够始终保持平衡;如果头部向左或者向右,使身体向同方向滑落,说明儿童肌张力不足,前庭平衡发展不足。</p>
|
<p class="content">(3)球碾过身体的压迫刺激反应:动作要领为儿童仰卧或俯卧在地板上,治疗师滚动大笼球,轻轻地压过他的身体,使其感受这种压挤的触觉刺激。</p>
|
<p class="content">测试评估:感觉统合正常发展则能够配合游戏训练,一般触觉防御过度的儿童无法接受这种游戏训练,对压迫有强烈的排斥情绪。</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旋转陀螺</span> 旋转陀螺的测试可以评估儿童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成熟度。让儿童进入旋转陀螺中承受摇动,若出现惊慌、抗拒,不懂如何平衡身体,旋转引起害怕、眩晕或者无论如何都不眩晕,这是前庭运动感觉有异常的表现。也可让儿童自己操作摇动式旋转陀螺。
|
</p>
|
<h2 class="secondTitle">第二节 感觉统合治疗</h2>
|
<h3 class="thirdTitle">一、治疗原则</h3>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针对性原则</span> 每个儿童的发育程度都是不同的,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对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要有针对性。包括问题评估的针对性、训练方案的针对性、评价反馈的针对性。根据儿童感觉统合发展情况或失调类型有的放矢地组织治疗性活动。在进行训练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喜好等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训练方案,选择的感觉统合治疗器材能够提供多样的刺激,搭配出多种活动或者提供视听活动的多种刺激。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span> 治疗师设计的活动要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要关注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以儿童为主体地位,尊重儿童,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训练的兴趣,让儿童主动地参与训练,在训练中为儿童提供作出适当反应的时间和机会,及时表扬,让儿童体验训练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协助儿童建立自然的情绪及自信心,用耐心培养儿童的兴趣。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兴趣性原则</span>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活动必须能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儿童对训练的掌控力。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循序渐进原则</span> 儿童身体功能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持续地关注。</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5.全面性原则</span> 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搭配、动态与静态结合。既保存儿童适当的体力,又能接受到全面的刺激,使儿童的大脑能组织与统合感觉刺激信息,从而作出适合环境的反应。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080
|
</div>
|
</div>
|
</div>
|
|
<!-- 第92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2)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六章 感觉统合失调作业治疗</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alt=""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h3 class="thirdTitle">二、治疗流程</h3>
|
<p class="poemtitle-l">(一)分析感统问题</p>
|
<p class="content">描述儿童存在的感觉统合问题,采用相关的评估量表和器材筛查确定感统障碍的类型,理顺感统障碍与行为之间的关系。</p>
|
<p class="poemtitle-l">(二)制订目标与计划</p>
|
<p class="content">制订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目标和计划是感觉统合失调治疗的核心。这直接关乎治疗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制订治疗计划,根据治疗的情况再动态调整治疗计划。</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制订原则</span></p>
|
<p class="content">(1)个性化原则:治疗师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功能水平、存在问题,从现实角度出发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p>
|
<p class="content">(2)循序渐进原则:制订的活动从较小运动量、容易引起儿童兴趣的项目开始,随着儿童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大运动量,提高活动难度。</p>
|
<p class="content">(3)由量变到质变原则:要保证儿童每次治疗的时间、频率及治疗周期,并且按要求完成每次的治疗项目。</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确定治疗策略</span> 在实施治疗前要确定解决哪个感觉统合层面的问题(包括感觉调节层面、感觉辨别层面和动作运用层面)、运用到哪些感觉刺激、应该设计哪些治疗性活动等。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明确治疗计划内容</span> 包括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p>
|
<p class="content">(1)确定治疗目标:如减少自我刺激、减轻感觉防御,改善姿势控制和身体认知等,最终的目标是改善自理、学习、游戏等方面的能力。目标可分为阶段目标、月目标和周目标。
|
</p>
|
<p class="content">(2)制订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制订要根据治疗目标来确定,具体包括治疗目的、治疗时间、活动内容、治疗频度、注意事项等内容。</p>
|
<p class="poemtitle-l">(三)实施治疗</p>
|
<p class="content">实施过程要严格按照治疗计划;过程中可以配合儿童心理辅导;进行家长咨询与指导,取得家长配合;另外要注意的是每次感觉统合治疗结束时气氛是快乐的。</p>
|
<p class="poemtitle-l">(四)评估治疗效果</p>
|
<p class="content">一般在进行治疗3个月后再次评估,以了解治疗效果,提出下一步的治疗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p>
|
<h3 class="thirdTitle">三、治疗器具</h3>
|
<p class="content">
|
感觉统合治疗器具经过特别的设计,对儿童有很大吸引力。进行感觉统合治疗时,要依靠这些器具进行。其核心是通过使用滑板、大笼球、蹦床等器具整合触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和视觉等刺激,通过控制感觉信息的输入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见表6-1。此外,生活中很多器具如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等,都可以作为感觉统合治疗的项目。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081
|
</div>
|
</div>
|
</div>
|
|
<!-- 第93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3)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作业治疗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title">表6-1 常用感觉统合治疗器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102-01.jpg" style="width:80%" alt=""
|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082
|
</div>
|
</div>
|
</div>
|
|
<!-- 第94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4)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六章 感觉统合失调作业治疗</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alt=""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h3 class="thirdTitle">四、治疗性活动</h3>
|
<p class="poemtitle-l">(一)触觉活动</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滚动大笼球</span>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大笼球。活动方法:儿童趴卧或仰躺于地上,治疗师将大笼球放在儿童身上,缓慢进行前后左右的滚动,中间可做轻微压挤。对较敏感的儿童,相比仰卧压腹部,更容易接受趴卧压背部。尝试压儿童的足部,有助大脑和身体间的协调。每次20~30分钟,每周2~4次。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泥土游戏</span>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泥土、沙土、盆。活动方法:将大盆里放入泥土或沙土,所需泥土或沙土的数量的原则是儿童进入时,全身各部位均能接触到泥土和沙土。特别是手,让儿童用手利用泥土做成各种东西,过程中注意观察儿童对各种材料接触时反应,是否有排斥。若活动良好,可适当地增加泥土及沙土的数量,以增加接触面。另外也可用其他接触物进行活动,如纸巾、米、豆子等,以强化儿童触觉识别能力,促进儿童的感觉。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海洋球池</span>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重力感不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海洋球池。活动方法:儿童进入球池,若抗拒则不要强迫,可拿出1~2个球在球池外玩,也可以由家长或治疗师抱着儿童轻触海洋球,逐渐让儿童慢慢坐下或躺下,缓慢地将身体全部投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从而加强对全身触觉系统的刺激和锻炼。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擦身体</span>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刷子、羽毛、扇子等。活动方法:治疗师用刷子以中等的力量刷儿童的手臂、足部、胸部、背部等。先从触觉防御性较少的手背、手指等部位开始,渐渐过渡到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最后过渡到脚心。对于反应敏感的儿童刷擦力度要轻,以帮助其适应,对于反应迟钝的儿童可稍用力。操作时,治疗师可以通过唱歌或讲故事的方式缓解其紧张感,并一直维持轻松快乐的气氛。每次15~20分钟,每周2~3次。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5.卷筒游戏</span>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毯子、粗布或者毛巾等。活动方法:将儿童放在预先铺好的毯子或毛巾中卷成筒状。儿童的头部和脚部露在外面,治疗师轻轻挤压儿童的身体,也可推动卷筒翻滚。包裹时力度适中,以没有不适、身体活动自如并能产生摩擦为宜。治疗师可以引导儿童自己裹在毛巾筒里,在床上或地板上来回滚动,从而体验挤压和摩擦的感觉;另外可以更换不同材质的毯子如绒布、线毯、粗布等。活动时间以10分钟为宜。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6.滚筒式时光隧道</span>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彩虹接龙、游戏隧道。活动方法:可以用塑胶或金属做成圆筒状,或透气布料做成隧道,两侧都可进入。让儿童头先进去,自己设法爬进里面,也可以采用脚先进去的方式,倒爬进去。游戏时,提醒儿童注意自己手脚和身体的运用,以及头部滚动式的感觉。此游戏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083
|
</div>
|
</div>
|
</div>
|
|
<!-- 第95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5)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作业治疗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poemtitle-l">(二)本体觉活动</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身体画</span> 适用本体感觉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黑板、纸。活动方法:可在地板上铺纸或使用黑板,儿童躺在纸上,利用手和脚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轮廓。并在轮廓里标记自己的头、手、脚等各个身体部位。治疗师引导儿童讨论自己的身体结构和位置,以增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感知。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躲避球</span> 适用本体感觉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海洋球、篮子。活动方式:治疗师规划出躲闪区域,让儿童站在区域内,做好准备。治疗师站立在儿童2m外,告知儿童要将球扔向儿童,若儿童被打中,则与治疗师互换位置。一轮结束后,将球捡回篮子,再开始新一轮的游戏。游戏时间40分钟。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大海中的鱼</span> 适用本体感不足、身体反应迟钝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床单、毛巾。活动方式:让儿童轻躺在地上或床铺上,治疗师用床单或毛巾在儿童的正上方,如波浪般振动。床单足够大到可以触碰儿童全身,从而体验忽明忽暗的视觉刺激。振动时,气流也会影响儿童的触觉和肌骨,以强化本体感觉。
|
</p>
|
<p class="poemtitle-l">(三)前庭觉活动</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滑行取物</span> 适用前庭功能、手眼协调能力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滑板车、海洋球、篮子。活动方式:治疗师将空篮子放在滑道边,在准备台边同样放好篮子并装满海洋球。儿童在准备台做好准备,趴在滑板车上,双手抓住滑梯边沿。治疗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后,将海洋球放在滑梯上自由滚落。儿童在看到海洋球滚动后,将自己从准备台上推出,在滑行过程中用手抓取到海洋球,并放在滑道的篮子里。儿童放好后,爬回准备台,并做好再次抓取海洋球的准备。游戏时间40分钟。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趴地推球</span> 适用前庭功能、手眼协调能力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材为球。活动方式:让儿童在距墙壁约20cm处面向墙壁,趴在地上,挺胸、抬头,双臂悬空,用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在球弹回后继续推向墙壁,如此反复。若颈、背部张力不够,头、颈及手臂都较难抬起,用双肘撑地,缓慢推球和接球,在练习趴地推球时,治疗师可帮助儿童扶起双肘,协助抬起头颈部,练习以较快的频率推球。开始时每天推球50次,之后逐渐增加次数,过程中可根据儿童的情况进行加减。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袋鼠跳</span> 适用本体感觉辨别能力、前庭感觉处理能力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具为袋鼠跳袋、海洋球、篮子。活动方式:儿童钻进跳袋里,从起点处拿着海洋球,跳到终点,将海洋球放入篮中,再跳回起点。过程中,儿童只能保持跳跃的姿势,不能走路。治疗师利用袋鼠跳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每次持续跳跃20~30次,每周进行2~3次。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乘坐小飞机</span> 适用多动症、孤独症、身体协调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无活动器具。活动方式:治疗师平躺于地垫上,双膝弯曲,脚趾向上,治疗师握住儿童的双手,治疗师的双脚贴在儿童下腹部,将他举起来,使其平稳“起飞”。当儿童在治疗师上方时,鼓励儿童把腿伸直。准备好要高飞时,治疗师的双腿、双手伸直。该活动能有效提供大量的前庭觉和本体感觉刺激。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5.螃蟹先生</span> 适用前庭觉、空间判断能力不足的儿童。</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084
|
</div>
|
</div>
|
</div>
|
|
<!-- 第96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6)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六章 感觉统合失调作业治疗</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alt=""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
|
无活动器具。活动方法:儿童举起双手于耳高度处,双脚略微弯曲,向左和右连续横着活动,如螃蟹行走;或者双手轻放下,侧头,踏脚进行向前、向两侧走。也可双手向前平举,或伸开摆放在两侧,踏脚向前、向两侧走。
|
</p>
|
<p class="poemtitle-l">(四)视听觉活动</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视觉追踪</span> 适用专注力、视知觉阅读能力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具为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或玩具。活动方法:治疗师取一个小玩具,放在距儿童眼30cm处。先用声音吸引儿童注意,再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近到远地改变玩具位置。每次1~5分钟。移动的速度尽量不要太快,位置变化可随儿童月龄调整。也可以用透明的瓶子或管子,里面装入带颜色的球,置于距儿童约20cm处,小球在瓶子(管子)里缓慢滚动,儿童的视线会随着小球活动而移动。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光影追踪</span> 适用专注力、手眼协调不足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具为手电筒。活动方法:光线较暗的室内,治疗师用手电筒照在天花板或墙壁,缓慢移动,引导儿童眼睛追踪光线,保持头不动,重复4~5次。让儿童用手指指光线,或用手电筒追踪光线。</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多彩声音的世界</span> 适用促进专注力和听觉发展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
|
活动器具为口琴、鼓、笛子等乐器玩具。活动方法:在安静的环境中,让儿童尝试聆听周边的自然声音,如水龙头的流水声、楼道脚步声等,并让儿童描述所听到的声音特点。让儿童闭眼,治疗师依次敲打或吹奏各种乐器,儿童根据声音来识别乐器并尝试描述声音特点。引导儿童站在窗前,引导儿童聆听更远处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汽车的喇叭声等。治疗师与儿童交流分享听到的声音,并讨论声音的来源和特征。
|
</p>
|
<h3 class="thirdTitle">五、辅助疗法</h3>
|
<p class="poemtitle-l">(一)感觉餐单</p>
|
<p class="content">
|
感觉餐单是感觉统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儿童一天的感觉需要设计为活动流程。帮助儿童保持情绪稳定,让儿童发挥该有的能力。感觉餐单里的具体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儿童的能力随时调整。</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目的</span> 调整感觉失调,提升儿童接受感觉信息的功能;促进感觉整合,使儿童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减少儿童自我刺激或自我伤害的行为。</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感觉餐单的元素</span> 感觉餐单里包含时间,如每天的训练时间或每次的间隔时间;空间,包括家居摆设、使用的用品和训练器材;调整性,包括活动流程、各个活动之间的组合、环境空间等均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调整;兴趣,活动游戏要鼓励儿童主动参与,避免强迫儿童;参与者的投入,感觉餐单的执行不是单靠家长或者一两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团队的合作才有效。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085
|
</div>
|
</div>
|
</div>
|
|
<!-- 第97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7)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作业治疗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poemtitle-l">(二)Wilbarger治疗法</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治疗机制和目的</span> 通过深触压皮肤和挤压关节,短时间内向大脑输入大量的本体感觉和触觉信息,从而调节大脑的觉醒状态,可以镇静安神,改善感觉防御。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方法</span></p>
|
<p class="content">(1)工具:选用柔软的高质量的手术刷。</p>
|
<p class="content">(2)治疗部位:手臂、手掌、手背、背部、肩、臀部、大腿、小腿足部和四肢关节。</p>
|
<p class="content">(3)操作顺序:先刷皮肤,再挤压关节;先从感觉防御相对较轻的部位开始,再向症状严重的部位过渡。</p>
|
<p class="content">
|
(4)擦刷方法:治疗师拿手术刷,直接刷在儿童皮肤上,刷擦时要压刷毛,先顺毛发生长方向刷擦可有效减少敏感和张力,缓慢而又连续、均匀地用力移动刷子,每个部位刷一次,并且要不断更换部位。</p>
|
<p class="content">(5)关节挤压方法:刷完后给予关节挤压,每个部位挤压关节8~10次,包括四肢大关节和小关节。</p>
|
<p class="content">(6)治疗频率:90~120分钟治疗一次。</p>
|
<p class="poemtitle-l">(三)水中活动</p>
|
<p class="content">
|
水中活动是指将水作为介质来组织的治疗性活动。儿童可以在水中进行活动和学习,获得丰富的感觉刺激,并且可以促进儿童的心肺功能、肌力、体能、姿势控制、情绪、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全面发展。</p>
|
<p class="content">水中活动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残障人士,包括中枢性协调障碍、情绪障碍、认知学习行为障碍等患者。</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治疗机制和目的</span> 水的黏滞性、流动性、压力和抗阻力运动及水对皮肤触觉感受器的挤压,可以产生与陆地活动截然不同的本体觉。在水中可以组织球类活动、小组游戏等,有利于发展儿童组织计划、专注力、沟通和社交能力。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治疗方法</span></p>
|
<p class="content">(1)可借助Halliwick方法指导儿童学习游泳。</p>
|
<p class="content">
|
(2)可组织一对一的活动或者小组活动,如让儿童在水中行走、转圈、划水、漂浮、抢水球等,在享受水中活动快乐的同时改善感觉调节和动作运用能力。促进语言、情绪、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p>
|
<p class="poemtitle-l">(四)眼球控制</p>
|
<p class="content">适用于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及各种脑损伤导致眼球基本运动功能缺陷和视感知障碍者。</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治疗原理和目的</span> 前庭觉、本体感觉与视觉系统的整合才能协调头、眼和身体的运动。这三者任何一方功能受损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功能。增加本体感觉和前庭觉的输入,提升三者的整合能力,可以有效促进眼球控制的发展。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086
|
</div>
|
</div>
|
</div>
|
|
<!-- 第98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8)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六章 感觉统合失调作业治疗</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alt=""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操作方法</span></p>
|
<p class="content">
|
(1)注视和追视训练:让儿童以坐位、卧位、侧卧位等不同姿势坐或躺在悬挂器材上,通过旋转来激活前庭觉,旋转结束后引导儿童进行垂直、前后、水平和对角线注视追踪玩具,在儿童面前距眼30cm和距眼50~90cm的位置放置玩具,引导儿童注视追踪。
|
</p>
|
<p class="content">(2)立体觉和动态视力训练:在摇晃的秋千、滑板等全身性大幅度活动中引导儿童持续地注视目标物。</p>
|
<p class="content">(3)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可以让儿童在蹦床上蹦跳,治疗师可以与其进行抛接球游戏;让儿童跨越障碍取物;练习画线条和图案等活动。</p>
|
<p class="poemtitle-l">(五)口部感觉运动治疗</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治疗目的</span> 提高口腔器官高级精确活动功能,有效促进口腔感知能力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训练方法</span> 儿童采用端坐位,治疗师用奶嘴、棉签、压舌板等作为工具,对儿童口腔内各个部位进行按摩,从而有效提高口腔内的感觉调节和辨别能力。另外也可以使用不同型号的口哨、吸管、硅胶磨牙器等工具进行游戏和进食,对口腔内器官和发声器官进行有效的锻炼,提高唇、舌、软腭等器官的活动度。
|
</p>
|
<p class="poemtitle-l">(六)自然环境治疗</p>
|
<p class="content">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感觉统合训练后,儿童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地提高,此时可以到大自然中进行训练。适合于有行为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及各类发育迟缓的儿童。</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治疗机制和目的</span> 儿童接近自然,接触土地、动物、植物,并可以在真实的劳作活动中提升注意力,学习新的技能,更好地提升自我认知和处理人际关系,建立自信心。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训练方法</span> 可以在小区、农场、公园等环境,遵循儿童的兴趣,为儿童设计合理的活动。</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037-01.jpg" style="width:80%" alt=""
|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感觉餐单</span></p>
|
<p class="quotation">
|
人的大脑需要给予足够及合适的感觉刺激才有利于大脑细胞的发育和一天活动所需。合适的感觉输入可以调节脑部感觉神经,为其提供所需营养。刺激的种类和强度要根据儿童的需求制定。治疗师为有需要的个体设计感觉餐单,然后由父母和照顾者在家中进行活动,教师也可以在学校应用,帮助儿童进入“恰到好处”的状态。感觉餐单通过收集触觉、本体感觉、前庭觉、听觉、味觉、视觉、嗅觉七大系统的信息来制定。设计的活动会因为个体的年龄和能力而不同,通过感觉筛查问卷了解儿童在哪一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同时收集生活作息和感觉喜好,最后制定感觉餐单,可以使儿童在不同状态下执行制定的活动。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087
|
</div>
|
</div>
|
</div>
|
|
<!-- 第99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9)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作业治疗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108-01.jpg" style="width:80%" alt=""
|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right-info">(孙琦月)</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088
|
</div>
|
</div>
|
</div>
|
</div>
|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
|
},
|
}
|
</script>
|
|
<style lang="less" scoped></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