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13">
|
<!-- 第282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2)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h1 class="firstTitle-l">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h1>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293-01.jpg" style="width:30%" active="true" />
|
</div>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023-02.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素质目标</span></p>
|
<p class="content">(1)具有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p>
|
<p class="content">(2)具备发现问题、创新方法的临床思维。</p>
|
<p class="content">(3)具备人文关怀意识。</p>
|
<p class="center">........................</p>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知识目标</span></p>
|
<p class="content">(1)掌握: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及分类;改良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的评定步骤、评定方法及评定注意事项。</p>
|
<p class="content">(2)熟悉:改良PULSES量表、Frenchay活动指数。</p>
|
<p class="content">(3)了解:生活质量评定的定义、分类及常用生活质量评定普适性量表和疾病专用量表。</p>
|
<p class="center">........................</p>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能力目标</span></p>
|
<p class="content">(1)能准确收集患者病史。</p>
|
<p class="content">(2)能准确辨别功能史。</p>
|
<p class="content">(3)能合理运用相应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作出评定,为康复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047-02.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titleQuot-1">【案例】</p>
|
<p class="content">
|
患者,男性,52岁。因“双下肢运动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1年”入院。1年前,患者在劳累后出现背部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双下肢活动障碍及大小便失禁。在某医院急诊接受CT检查,诊断为椎管内出血,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遗留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及大小便失禁,且双下肢深浅感觉基本消失。患者曾在当地医院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因此转入我院康复医学科继续治疗。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对答切题。生命体征稳定,心肺功能正常。球海绵体反射存在。患者在佩戴康复支具辅助训练时,能够完成坐站转移。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71
|
</div>
|
</div>
|
</div>
|
|
<!-- 第283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3)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itleQuot-1">【问题】</p>
|
<p class="content">1.作为患者的主管治疗师,你如何通过问诊获取其功能史资料?</p>
|
<p class="content">2.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哪些方面受到了影响?</p>
|
<p class="center"><img class="g-pic" src="../../assets/images/0024_02.jpg" /></p>
|
<h2 class="secondTitle">第一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h2>
|
<p class="content">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
living,ADL)能力是指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在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实践能力,是个体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实现最大程度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不仅是康复医学的核心目标,也是患者重建生活信心的关键途径。当患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ADL时,他们将更容易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确立自身角色和价值,从而获得更多成就感和尊重。
|
</p>
|
<h3 class="thirdTitle">一、概述</h3>
|
<p class="titleQuot-1">(一)日常生活活动定义</p>
|
<p class="content">
|
日常生活活动指的是人们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进行自我照料的日常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涉及一系列基本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维持基本生活状态和适应环境至关重要,包括穿衣、进食、出行、个人卫生和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等活动。它不仅涵盖了个体在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社区环境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包括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经济、社会和职业等方面合理规划个人生活的能力。
|
</p>
|
<p class="content">ADL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狭义的ADL</span> 是指个体为维持基本生存及适应环境,每日必须反复完成的最基本、独立的生活活动,包括穿衣、进食、个人卫生、如厕、移动(行走/转移)及简单的居家功能等。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广义的ADL</span> 是指一个人在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及社区环境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在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应包括家居独立、工作独立和社区独立的能力。
|
</p>
|
<p class="titleQuot-1">(二)ADL分类</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294-01.jpg" style="width:3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ontent">根据人们每天从事日常生活活动时,是否需要各种工具及其他技能的运用情况,我们将日常生活活动分为以下两大类。</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72
|
</div>
|
</div>
|
</div>
|
|
<!-- 第284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4)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
living,BADL)</span> 涉及患者在家庭或医疗环境中每日所需执行的基本的、粗大的、无须借助工具的日常生活活动,涵盖自我照顾活动与功能性移动两大类。自我照顾活动包括穿衣、个人卫生、梳妆打扮、进食、排泄、洗漱沐浴等,而功能性移动则包括床上翻身、床上坐起等床上活动,以及由坐位到站位、行走、操作轮椅、上下楼梯等转移活动等。BADL的评估结果能够体现患者肢体在较大的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功能,通常适用于评估较严重的残疾状况,常在医疗环境中进行评定。在此评定中,不涉及言语和认知功能,仅反映基本的躯体功能的ADL,所以也称为躯体性ADL(physical
|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PADL)。</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
living,IADL)</span> 指的是个体在社区环境中维持独立生活所必需的相对高级的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涉及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手机、电脑、汽车等。IADL的评定结果能够反映个体较为精细的肢体运动功能状态。该评定适用于轻度残疾人群,其受限程度往往在残疾的早期比BADL更为严重。因此,IADL评定在社区老年人群和残疾人群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
</p>
|
<h3 class="thirdTitle">二、评定目的及方法</h3>
|
<p class="titleQuot-1">(一)评定目的</p>
|
<p class="content">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是评定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其基本内容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家务活动和娱乐活动五个方面。不同的评定工具和量表,评定的具体内容略有不同。ADL评定是确定康复目标、制订康复计划、选择康复治疗措施、评估康复效果的临床依据。其目的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1.判断患者的ADL独立程度。</p>
|
<p class="content">2.根据评定结果,拟定治疗目标,制订治疗方案。</p>
|
<p class="content">3.评价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p>
|
<p class="content">4.判断患者的功能预后。</p>
|
<p class="content">5.进行投资—效益分析。</p>
|
<p class="titleQuot-1">(二)评定内容</p>
|
<p class="content">ADL能力评估的内容分为以下四类。</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ADL能力评定</span> 在标准化环境如医疗环境下进行,便于客观评价。</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ADL潜能评定</span> 多在模拟生活环境中评定,着重关注患者能进行日常生活的潜在能力,此项评定多考虑环境因素对功能的影响。</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自我感知困难程度评定</span> 通过患者主观报告了解其日常生活困难程度,有助于掌握患者总体生活状态的受限程度。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真实生活表现评定</span> 观察患者在真实环境下的自主生活能力,评价其依赖或困难程度。</p>
|
<p class="titleQuot-1">(三)评定方法</p>
|
<p class="content">
|
评定方法应是对患者综合自理能力的评定,故评定前应了解患者身体功能各方面影响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另外,还应考虑其感知觉和认知功能,以了解其学习ADL的能力。评定结果有可能受环境和主观意识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在评定时应对这些因素给予充分的考虑。临床上,评定方法以量表法为主,也运用适当工具结合观察、交流等主观方法进行辅助,具体分类如下。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73
|
</div>
|
</div>
|
</div>
|
|
<!-- 第285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5)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直接观察法</span> 该方法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生活自理情况来评定其ADL。其优势在于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真实功能状态,有效避免患者对自身能力的夸大或缩小表述。然而,此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耗时且需患者积极配合。直接观察通常在医疗环境或居家环境中进行。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间接评定法</span> 该方法通过询问的方式获取信息并进行评定。信息来源包括患者家属、患者周围人员、电话或短信交流,以及康复医疗小组的讨论。此方法简便快捷,但其缺点在于评定结果的可信度较低,因此主要用于不便直接观察或演示的活动评定,如二便控制、洗澡等。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量表法</span> 采用专用评定量表(如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或操作课题进行ADL能力测试,此方法能够将评估结果进行量化。</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问卷调查</span> 采用特定的评估量表,如功能活动问卷或自评量表进行评定,亦可使用邮寄版本量表由患者自行评分。
|
</p>
|
<p class="content">
|
评定方法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①全面性:评定内容应涵盖所有日常生活活动。②可信性:评定标准需明确,结果能可靠地反映患者当前的功能水平。③敏感性:能准确反映患者功能变化,增强患者与治疗师的信心。④适应性:应适应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患者。⑤统一性:应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便于不同评估者对患者功能状况进行交流。
|
</p>
|
<h3 class="thirdTitle">三、常用的评定量表</h3>
|
<p class="content">
|
临床上通常运用量表法评定以对患者ADL进行量化,量表化评定结果更易于确定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康复治疗方案。常用的BADL评定量表有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改良PULSES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等。常用的IADL评定量表有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快速残疾评定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以下介绍几种临床应用较广的量表。
|
</p>
|
<p class="titleQuot-1">(一)BADL标准化评定量表</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span> 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Florence
|
Mahoney与Dorothy Barthel共同设计,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Barthel
|
Index,BI)评定量表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被中国众多医疗机构采纳,用于评估患者的ADL能力。Barthel指数与其他量表相比评定更为简便、操作性更强,且可靠性和敏感性更高,因而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最为深入的ADL评估方法之一。但是,BI亦存在局限性,如在对具有更高功能性水平的患者进行残疾评估方面存在不足。
|
</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296-01.jpg" style="width:3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ontent">
|
Barthel指数评定涵盖了进食、大小便控制、穿衣、转移、行走、如厕、上下楼梯和洗澡等十个方面。评分根据是否需要协助及协助的程度,分为0分、5分、10分和15分四个档,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其在生活中独立性越强,对帮助的依赖性越低(表12-1)。
|
</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296-02.jpg" style="width:3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ontent">
|
(1)Barthel指数分级标准为:0~2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轻度功能缺陷;100分,ADL完全自理。</p>
|
<p class="content">
|
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患者,临床研究揭示了以下结果:在疾病发作的一个月内,入院时Barthel指数处于0~20分的患者,其死亡率高达35%,能够回归家庭生活的比例仅为16%;Barthel指数大于40分者的康复治疗效益最高;入院时Barthel指数在60~100分的患者,有95%的概率能够回归家庭生活,且无一例患者死亡。经过2~3个月的治疗,Barthel指数平均提升了约30分。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74
|
</div>
|
</div>
|
</div>
|
|
<!-- 第286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6)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title">表12-1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1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src="../../assets/images/0297-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75
|
</div>
|
</div>
|
</div>
|
|
<!-- 第287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7)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2)Barthel指数的评分注意事项如下。</p>
|
<p class="content">1)进餐</p>
|
<p class="content">10分:将食物放置在盘子或桌面上,能在正常时间内独立完成进食。</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协助或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进食。</p>
|
<p class="content">2)床-椅转移</p>
|
<p class="content">15分:能够独立完成从床到轮椅的转移全过程。</p>
|
<p class="content">10分:需要他人提醒、监督或给予一定帮助才能安全完成转移。</p>
|
<p class="content">5分:能够独立坐起,但在从床到轮椅的转移过程中或使用轮椅时需要较多帮助。</p>
|
<p class="content">3)修饰</p>
|
<p class="content">5分:能够独立完成所有修饰活动。</p>
|
<p class="content">4)如厕</p>
|
<p class="content">10分:能够独立完成进出厕所、穿脱裤子、使用卫生纸等操作;若使用便盆,能自行倾倒并清洗。</p>
|
<p class="content">5分:在以下方面需要帮助:穿脱裤子、保持平衡或便后清洁。</p>
|
<p class="content">5)洗澡(包括浴池、盆浴或淋浴)</p>
|
<p class="content">5分:能够独立完成洗澡的全部过程。</p>
|
<p class="content">6)步行</p>
|
<p class="content">15分:能够独立行走至少50m,可使用假肢、矫形器、腋杖或手杖,但不可使用带轮助行器;若使用矫形器,需能独立完成站立或坐下时的锁定与解锁操作。</p>
|
<p class="content">10分:在少量帮助下行走至少50m,或在监督下完成上述活动。</p>
|
<p class="content">5分:仅能使用轮椅,但能独立操作轮椅,包括向各个方向移动及进出厕所。</p>
|
<p class="content">7)上、下楼梯</p>
|
<p class="content">10分:能够独立上、下一层楼梯,可使用扶手或借助手杖、腋杖完成。</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帮助或监督才能完成上下楼梯。</p>
|
<p class="content">8)穿、脱衣服</p>
|
<p class="content">10分:能够独立穿脱所有衣物,包括系鞋带和腰带;能独立穿脱矫形器。</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帮助,但能在正常时间内独立完成至少一半的穿脱活动。</p>
|
<p class="content">9)大便控制</p>
|
<p class="content">10分:能够完全控制大便,无失禁现象。</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借助栓剂或灌肠,偶有大便失禁。</p>
|
<p class="content">10)小便控制</p>
|
<p class="content">10分:能够完全控制小便,脊髓损伤患者需能正确使用并清洁尿袋等辅助用具。</p>
|
<p class="content">5分:偶有小便失禁。</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span> 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
Index,MBI)是在Barthel指数内容的基础上将每一项得分都分为5个等级,改良后的版本具有更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能较好地反映等级间变化和被检查者的生活依赖水平,见表12-2。
|
</p>
|
<p class="content">
|
(1)改良Barthel指数分级标准:0~20分功能障碍极为严重;21~45分,功能障碍严重;46~70分,功能障碍中度;71~99分,功能障碍较轻;100分,ADL完全自理。</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76
|
</div>
|
</div>
|
</div>
|
|
<!-- 第288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8)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title">表12-2 改良Barthel指数项目及评分</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2 改良Barthel指数项目及评分"
|
src="../../assets/images/0299-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ontent">(2)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分级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每个活动的评分分为5个等级,不同等级反映了不同的独立性水平,其中1级最低,5级最高,等级越高,独立性越强。</p>
|
<p class="content">1级:完全依赖他人帮助才能完成整个活动。</p>
|
<p class="content">2级:能够参与部分活动,但超过一半的活动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p>
|
<p class="content">3级:能够完成大部分活动,但仍有不超过一半的活动需要他人帮助。</p>
|
<p class="content">4级:除活动准备或结束阶段需要帮助外,患者可以独立完成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p>
|
<p class="content">5级:能够完全独立完成整个活动,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帮助。</p>
|
<p class="content">(3)改良Barthel指数各项活动的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
|
1)进食:使用适当餐具将食物从容器送入口中,包括咀嚼和吞咽过程。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进食。2分,能使用餐具(如勺子或筷子),但在进食全程需他人帮助。5分,能使用餐具(如勺子或筷子),但在进食部分环节仍需他人协助。8分,除准备或收拾外,患者可自行进食;或进食时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10分,患者能完全独立进食,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协助。②先决条件:患者需有合适的座椅或腰部支撑,食物准备好后放置在患者可触及的桌面上。③进食方式:通过口腔进食或使用胃管进食。④准备或收拾活动:包括佩戴或取下进食辅助工具。⑤考虑因素:若患者进食时出现吞咽困难或呛咳,评分应降低;不考虑进食时的平衡能力,但若安全受影响,评分也应降低;胃管进食时,不考虑胃管的插入和取出过程。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77
|
</div>
|
</div>
|
</div>
|
|
<!-- 第289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9)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
|
2)洗澡:洗澡包括从颈部到脚部的冲洗、清洁和擦干。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依赖他人帮助完成洗澡。1分,虽能参与部分过程,但整个洗澡过程仍需他人协助。3分,能完成大部分洗澡过程,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4分,除准备或收拾外,患者可自行洗澡,或洗澡过程中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5分,患者能使用任何合适的方式独立完成洗澡,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协助。②先决条件:在浴室环境中进行测试,所有相关用品需放置在浴室范围内。③洗澡方式:包括盆浴(浴缸)、淋浴(花洒)、冲凉椅或浴床等。④准备或收拾活动:包括洗澡前后的准备或更换清洁用水,以及开关热水器等。⑤考虑因素:包括在浴室内的体位转移或行走表现,但不涉及进出浴室的行走能力,也不包括洗头、搬运衣物、使用物品进出浴室及洗澡前后的穿衣或脱衣。
|
</p>
|
<p class="content">
|
3)个人卫生:涵盖洗脸、洗手、梳头、口腔清洁(包括假牙护理)、男性剃须及有需求的女性化妆等。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依赖他人完成个人卫生。1分,能够参与部分活动,但整个过程需他人协助才能完成。3分,能完成大部分活动,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4分,除准备或收拾外,患者可独立完成个人卫生;或过程中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5分,患者能独立完成个人卫生,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协助;男性患者可自行剃须,女性患者可自行化妆和整理头发。②先决条件:在配备齐全的环境中进行测试,所有用品需触手可及,如电动剃须刀已通电并安装好刀片。③活动场所:床边、洗漱台旁或卫生间内。④准备或收拾活动:如准备或更换清洁用水;将患者推至洗漱台旁;整理洗漱区域;穿戴辅助器具等。⑤考虑因素:不考虑进出卫生间时的行走能力;化妆仅适用于日常有化妆需求的女性;梳洗不包括发型设计或辫子编结。
|
</p>
|
<p class="content">
|
4)穿衣:包括穿、脱衣物及系好扣子;必要时还包括佩戴腰围、假肢及矫形器。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依赖他人帮助穿衣。2分,能够参与部分活动,但整个过程需他人协助才能完成。5分,能完成大部分活动,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8分,除准备或收拾外,患者可独立穿、脱衣;或过程中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10分,患者能独立穿、脱衣,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协助。②先决条件:所有衣物需放置在患者可触及的范围内。③衣物种类:包括衣服、裤子、鞋子、袜子,必要时还包括腰围、假肢及矫形器;不包括帽子、胸围、皮带、领带及手套。④准备或收拾活动:如穿衣后系好纽扣、拉链,穿鞋后系好鞋带或魔术贴。⑤考虑因素:不考虑从衣柜或抽屉取衣时的行走情况。
|
</p>
|
<p class="content">
|
(5)大便控制:指能够完全控制肛门功能或有意识地避免大便失禁。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无法控制大便,持续失禁。2分,需要他人帮助调整姿势或刺激肠道活动,且频繁出现大便失禁。5分,患者能采取合适姿势,但无法自主刺激肠道活动;或在清洁身体和更换纸尿裤时需他人帮助。8分,偶尔出现大便失禁,使用栓剂或灌肠器时需他人监督或定期提醒以防止失禁。10分,无大便失禁,患者可自行使用栓剂、灌肠器、管理造瘘口或使用纸尿裤。②考虑因素:频繁失禁指每月超过一半时间出现失禁;偶尔失禁指每月不超过一次失禁。评分时需考虑患者是否能保持身体清洁及使用栓剂或灌肠器的能力,但衣物或环境的污染不纳入评分。长期便秘需他人帮助排便的情况应视为失禁。若患者能自行管理造瘘口或纸尿裤,则视为无失禁。若造瘘口或纸尿裤出现异味且患者未能及时更换,则应降低评分。
|
</p>
|
<p class="content">
|
6)小便控制:指能够完全控制膀胱功能或有意识地避免小便失禁。评分标准如下。0分,完全无法控制小便,持续失禁。2分,频繁出现小便失禁。5分,小便失禁主要发生在夜间,使用辅助器具时需他人帮助。8分,患者通常能保持隔天干爽,但偶尔失禁;或在使用内置或外置辅助器具时需他人监督或定期提醒。10分,无小便失禁,患者可自行使用内置或外置辅助器具(如导尿管、尿套或纸尿裤)。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78
|
</div>
|
</div>
|
</div>
|
|
<!-- 第290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0)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
|
7)如厕:包括在坐便器等如厕设备上坐下和站起,脱穿裤子,防止弄脏衣物和周围环境,使用厕纸和冲洗厕所。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依赖他人帮助完成如厕。2分,能够参与部分活动,但整个过程需他人协助。5分,能完成大部分活动,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8分,除准备或收拾外,患者可独立如厕;或过程中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10分,患者能独立如厕,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协助,必要时可在夜间使用便盆、便椅或尿壶,并能自行倾倒和清洗器具。②先决条件,在配备齐全的厕所内进行测试,厕纸需触手可及。③如厕设备,包括尿壶、便盆、便椅、导尿管、纸尿裤、痰盂、坐便器或蹲便器。④准备或收拾活动,如如厕前后的准备、清理或清洗设备。⑤考虑因素:包括在厕所内的体位转移或行走表现,但不考虑进出厕所的行走能力。允许使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和扶手。不考虑患者是否能表达如厕需求,但如果患者将洗脸盆或漱口盆误作如厕设备,则应降低评分。
|
</p>
|
<p class="content">
|
8)床椅转移:患者将轮椅推至床边,锁紧刹车并抬起脚踏板,随后将身体从轮椅转移到床上并躺下。之后,患者再坐回床边(如有需要可调整轮椅位置),并从床上转移回轮椅。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依赖他人或需两人协助,或需使用机械装置完成转移。3分,能参与部分活动,但整个过程需他人帮助才能完成。8分,能完成大部分活动,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12分,除准备或收拾外,患者可独立完成转移;或过程中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15分,患者能独立在床椅之间转移,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帮助。②其他转移方式:从便椅到床、从座椅到床。③准备或收拾活动:如将椅子调整到合适的角度。④考虑因素:包括将椅子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用扶手或椅背等辅助设施不会降级。
|
</p>
|
<p class="content">
|
9)行走:从站立开始,在平地上行走至少50m。可穿戴矫形器、假肢等辅助器具,并适当使用助行器。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无法行走。3分,能参与部分活动,但整个过程需他人帮助才能完成。8分,能完成大部分活动,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12分,行走距离不足50m,或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15分,患者能独立行走50m,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帮助。②考虑因素:使用助行器行走不会降级,但助行器的正确摆放和使用需纳入评分。
|
</p>
|
<p class="content">
|
10)轮椅使用(如适用):在平地上推动轮椅、转弯并操控轮椅至桌边、床边或洗手间等;推动轮椅至少50m视为有效使用。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无法操控轮椅。2分,能在平地上推动轮椅并移动短距离,但整个过程需他人帮助。3分,能完成大部分轮椅操作,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4分,能驱动轮椅前进、后退、转弯并移至指定位置,但准备或收拾时需帮助,或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5分,能完全独立操控轮椅并移动至少50m,无须他人监督、提示或帮助。②先决条件:仅适用于第9项中被评定为“完全无法行走”的患者,且患者需接受过轮椅操控训练。③准备或收拾活动:如移除障碍物,转弯时刹车或启动轮椅。
|
</p>
|
<p class="content">
|
11)上下楼梯:指能在两段各有八级台阶的楼梯上安全上下行走。①评分标准:0分,完全依赖他人帮助上下楼梯。2分,能参与部分活动,但整个过程需他人帮助。5分,能完成大部分活动,但某些环节仍需他人帮助。8分,基本无须他人帮助,但准备或收拾时需帮助,或需他人监督或提示以确保安全。10分,患者能在无监督、提示或帮助的情况下,安全上下楼梯,可使用扶手或助行器。②先决条件:患者能行走。③准备或收拾活动:如将助行器放置在合适位置。④考虑因素:使用扶手或助行器不降级。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79
|
</div>
|
</div>
|
</div>
|
|
<!-- 第291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1)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改良的PULSES量表</span> 6个评估项目,采用4级评分制,主要依据患者的功能依赖程度进行评分。该量表通常与其他评估工具联合使用,以综合评定患者的康复潜力、治疗进程,并辅助制订及调整康复治疗方案。评定的内容如下。①躯体状况(physical
|
condition,P)。②上肢功能(upper limb functions,U)。③下肢功能(lower limb functions,L)。④感官功能(sensory
|
components,S)。⑤排泄功能(excretory functions,E)。⑥精神和情感状况(mental and emotional status,S),简称为“PULSES”。
|
</p>
|
<p class="content">
|
改良PULSES量表分级标准为每项1~4分。1分:正常,无功能障碍;2分:轻度功能障碍;3分:中度功能障碍;4分:重度功能障碍。总分6分为功能最佳,6~12分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轻度受限,13~16分表示生活自理能力重度受限,大于16分表示严重残疾,24分为功能最差(表12-3)。
|
</p>
|
<p class="imgtitle">表12-3 改良的PULSES量表评分标准</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3 改良的PULSES量表评分标准"
|
src="../../assets/images/0302-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80
|
</div>
|
</div>
|
</div>
|
|
<!-- 第292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2)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span> 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
measure,FIM)为医疗服务人员提供患者残疾程度和医疗康复记录,是常用的康复结局比较测量工具。自推出以来,FIM量表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p>
|
<p class="content">
|
FIM作为ADL评定工具其核心在于功能独立性的测量,是一个有效的、公认的等级评分量表。该量表主要评估患者的残疾程度和实际的活动能力,而非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程度。量表包含18个条目,涵盖13项身体功能条目和5项认知功能条目,详见表12-4。身体功能条目基于Barthel指数制订,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7分,总分最高可达126分(运动功能评分最高为91分,认知功能评分最高为35分),最低分为18分。量表可由接受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生、护士、治疗师或其他评估人员进行评定。FIM总分在18~126分,得分越高,表明独立性越强。培训一名评分人员掌握FIM的使用需耗时1小时,而对一位患者进行评估则需30分钟。
|
</p>
|
<p class="content">
|
(1)FIM的分级标准:126分,完全独立;108分~125分,基本独立;90~107分,有条件的独立或极轻度依赖;72~89分,轻度依赖;54~71分,中度依赖;36~53分,重度依赖;19~35分,极重度依赖;18分,完全依赖。
|
</p>
|
<p class="content">(2)各等级评分标准</p>
|
<p class="content">1)完全独立(7分):能够规范且完整地完成活动的全部过程,无须修改条目或使用辅助设备,并能在合理时间内完成。</p>
|
<p class="content">2)有条件独立(6分):满足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活动需要借助辅助设备;完成活动所需时间比正常更长;或存在安全方面的顾虑。</p>
|
<p class="content">
|
3)有条件依赖:患者付出50%或以上努力,帮助水平分为以下几类。①监督和准备(5分):患者仅需备用、提示或建议,帮助者与患者无身体接触,或仅需帮助准备必需用品,或协助佩戴矫形器。②少量身体接触辅助(4分):患者仅需轻微身体接触辅助,自身能完成75%或以上努力。③中度身体接触辅助(3分):患者需中等程度的帮助,自身能完成50%~74%的努力。
|
</p>
|
<p class="content">
|
4)完全依赖:患者需超过一半的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否则无法完成活动。①大量身体接触辅助(2分):患者付出的努力少于50%,但大于等于25%。②完全依赖(1分):患者付出的努力少于25%。
|
</p>
|
<p class="content">(3)各项评分细则</p>
|
<p class="content">
|
1)进食:包括使用合适餐具将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和吞咽。此过程不涉及食物准备,如清洗、烹饪、备餐或切割食物等。由于勺子比筷子更易使用,患者无须强制使用筷子,关键在于尽可能独立完成进食。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能够独立完成进食,操作时间合理且安全。</p>
|
<p class="content">6分:需借助假肢或辅助器具(如改装餐具)进食,或进食时间过长,或存在安全风险(如呛咳)。使用胃管的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胃管进食及护理。</p>
|
<p class="content">5分:需他人监督、提示或引导,或他人协助切割食物、开瓶盖、倒水、拿取辅助器具等。</p>
|
<p class="content">4分:能完成75%以上的进食过程,偶尔需他人帮助使用辅助器具。</p>
|
<p class="content">3分:能完成50%~74%的进食过程,常需他人帮助使用辅助器具。</p>
|
<p class="content">2分:能完成25%~49%的进食过程,可主动配合他人喂食。</p>
|
<p class="content">1分:仅能完成25%以下的进食过程,主要依赖他人喂食或通过胃管进食。</p>
|
<p class="content">
|
分解评分:对于1~4分的评定,可采用分解方式,如将进食过程分为夹取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吞咽四项,每项1分。全部独立完成为5分;1项不能独立完成为4分;2项为3分;3项为2分;4项为1分。其他项目也可参考此方式分解。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81
|
</div>
|
</div>
|
</div>
|
|
<!-- 第293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3)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title">表12-4 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4 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
src="../../assets/images/0304-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82
|
</div>
|
</div>
|
</div>
|
|
<!-- 第294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4)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2)梳洗:包括刷牙、梳头、洗手、洗脸、男性刮胡或女性化妆等活动。还包括操作水龙头、调节水温、使用卫生设备及涂抹牙膏、开瓶盖等动作。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7分:能够安全地完成所有动作,独立进行个人准备。</p>
|
<p class="content">6分:需要借助支具、假肢等辅助器具,或操作时间过长,或过程存在安全隐患。</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督、提示或引导,或帮助准备卫生设备。</p>
|
<p class="content">4分:偶尔需要他人协助将毛巾递给患者或帮助完成一项活动。</p>
|
<p class="content">3分:经常需要他人协助递毛巾或帮助完成多项活动。</p>
|
<p class="content">2分:能够主动配合他人完成梳洗。</p>
|
<p class="content">1分:无法主动配合他人完成梳洗。</p>
|
<p class="content">分解评分:将活动分解为口腔卫生、梳头、洗手/脸,以及剃须或化妆四项,每项1分。</p>
|
<p class="content">
|
3)洗澡:包括洗、冲、擦干过程,包含颈部以下部位(背部除外),洗澡可为盆浴、淋浴或擦浴等方式。如果患者无法行走,但能在床上独立完成擦浴,仍可评为7分。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7分:能够完全独立且安全地完成洗澡全过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p>
|
<p class="content">6分:需要借助特殊设备(如假肢、支具、辅助器具等),或时间过长,或有安全顾虑。</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督、提示或引导,或帮助放水、调节水温、准备浴具或支具等。</p>
|
<p class="content">4分:偶尔需要他人协助递毛巾或帮助完成1~2个部位的洗澡。</p>
|
<p class="content">3分:经常需要他人协助递毛巾或帮助完成2个以上部位的洗澡。</p>
|
<p class="content">2分:需要他人帮助洗澡,但能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分:需要他人帮助洗澡,且无法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分解评分:将洗澡活动分解为洗双上肢、双下肢、胸部、臀部和会阴部四项,每项1分。</p>
|
<p class="content">4)穿上衣:涉及穿脱腰部以上衣物,以及穿脱上肢假肢或支具。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7分:完全独立完成穿脱上衣,包括从衣柜/抽屉取衣、处理胸罩、穿脱套头或前开式睡衣、操作纽扣、拉链、搭扣,以及穿脱假肢、支具(如有),操作安全且时间合理。</p>
|
<p class="content">6分:需要使用特殊辅助工具(如尼龙搭扣)或假肢、支具,或穿脱时间过长。</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督、提示或引导,或他人准备上肢假肢、支具,或他人取衣或准备穿脱设备。</p>
|
<p class="content">4分:偶尔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p>
|
<p class="content">3分:经常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p>
|
<p class="content">2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能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无法有效配合。</p>
|
<p class="content">分解评分:将穿脱上衣分解为套入上肢、套入头部或胸部、处理纽扣/拉链、处理胸罩或内衣四项,每项1分。也可根据穿衣数量和难度进行评估。</p>
|
<p class="content">5)穿下衣:涉及穿脱腰部以下衣物,以及穿脱假肢或支具。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7分:完全独立完成穿脱下衣,包括从衣柜/抽屉取衣、处理内裤、裤子、裙子、腰带、袜子和鞋子,操作纽扣、拉链、搭扣,以及穿脱假肢、支具(如有),操作安全。</p>
|
<p class="content">6分:需要使用特殊辅助工具(如尼龙搭扣)或假肢、支具,或穿脱时间过长。</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督、提示或引导,或他人准备下肢假肢、支具,或他人取衣或准备穿脱设备。</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83
|
</div>
|
</div>
|
</div>
|
|
<!-- 第295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5)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4分:偶尔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p>
|
<p class="content">3分:经常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p>
|
<p class="content">2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能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无法有效配合。</p>
|
<p class="content">分解评分:将穿脱下衣分解为套入下肢、套入腰部、处理纽扣/拉链、处理鞋袜四项,每项1分。也可根据穿衣数量和难度进行评估。</p>
|
<p class="content">
|
6)如厕:如厕(使用坐便器或便盆)前后对会阴部的清洁,以及衣物的整理。如果大便和小便所需的帮助程度不同,以较低的评分为准。导尿管的处理不纳入此项评估。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7分:大小便后能独立完成会阴清洁、更换卫生巾(如有需要)、整理衣物,操作安全。</p>
|
<p class="content">6分:如厕时需借助特殊设备(如假肢/支具),或操作时间过长,或存在安全隐患。</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督、提示或引导,或帮助准备辅助器具、打开包装盒等。</p>
|
<p class="content">4分:偶尔需要他人在上述动作中协助身体稳定或保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3分:经常需要他人在上述动作中协助身体稳定或保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2分:需要他人帮助,但能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分:需要他人帮助,但无法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分解评分:将如厕过程分解为脱裤、取卫生纸或卫生巾、擦拭会阴部、穿裤四项,每项1分,同时需结合完成时间进行评估。</p>
|
<p class="content">
|
7)膀胱控制:是指患者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排尿,以及是否需要借助导尿管或药物等辅助手段来解决排尿问题,同时还需考虑患者在排尿过程中需要帮助的程度。尿失禁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尿失禁发生的次数。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帮助的程度与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即尿失禁越频繁,患者所需的帮助越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可能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应以最低得分进行记录。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患者能够完全自主控制膀胱,且从未发生尿失禁。</p>
|
<p class="content">
|
6分:患者无尿失禁,但需要使用尿壶、便盆、导管、尿垫、尿布、集尿装置、集尿替代品或药物来辅助控制排尿。如果使用导尿管,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消毒和插入操作;如果采用膀胱造瘘,患者必须能够独立处理造瘘口及排尿过程;如果使用辅助器具,患者必须能够自行组装、应用器具,并独立完成倒尿、安装、拆除及清洁尿袋的操作。
|
</p>
|
<p class="content">5分:患者需要他人进行监护、提示或引导,以准备排尿器具、协助倒尿或清洁尿具。由于未能及时获得尿盆或如厕,患者可能偶尔发生尿失禁,但频率低于每月1次。</p>
|
<p class="content">4分:患者需要最低限度的接触性帮助来维持外部装置(如导尿管、集尿器或膀胱造瘘口)。患者能够独立完成75%的排尿过程,但可能偶尔发生尿失禁,频率低于每周1次。
|
</p>
|
<p class="content">3分:患者需要中等程度的接触性帮助来维持外部装置。患者能够独立完成50%~74%的排尿过程,但可能偶尔发生尿失禁,频率低于每天1次。</p>
|
<p class="content">
|
2分:尽管获得协助,患者仍频繁发生尿失禁,或几乎每天均有失禁。无论是否使用导尿管或膀胱造口装置,患者仍需使用尿布或其他尿垫类物品。患者能够独立完成25%~49%的排尿过程。</p>
|
<p class="content">
|
1分:患者完全依赖他人帮助。尽管获得协助,患者仍频繁发生尿失禁,或几乎每天均有失禁。无论是否使用导尿管或膀胱造口装置,患者仍需使用尿布或其他尿垫类物品。患者能够独立完成的排尿过程少于25%。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84
|
</div>
|
</div>
|
</div>
|
|
<!-- 第296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6)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
|
8)直肠控制:直肠控制的评估主要涉及患者是否能够完全自主地控制排便,以及在必要时是否能够使用相关器具或药物来辅助排便。其评分原则与膀胱控制相似,主要依据患者需要帮助的程度及大便失禁的频率进行评判。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患者能够完全自主排便,无须任何辅助器具或药物。</p>
|
<p class="content">6分:患者在排便时需要使用便盆、手指刺激、通便剂、润滑剂、灌肠或其他药物辅助。如果患者有直肠造瘘,能够独立完成排便及造瘘口的处理,无须他人帮助。</p>
|
<p class="content">5分:患者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引导,由他人帮助准备排便器具。患者可能偶尔发生大便失禁,但频率低于每月1次。</p>
|
<p class="content">4分:患者需要最低限度的接触性帮助以确保排便顺畅,可使用排便药物或外用器具辅助。患者能够独立完成75%以上的排便过程,但可能偶尔发生大便失禁,频率低于每周1次。
|
</p>
|
<p class="content">
|
3分:患者需要中等程度的接触性帮助以确保排便顺畅,可使用排便药物或外用器具辅助。患者能够独立完成50%~74%的排便过程,但可能偶尔发生大便失禁,频率低于每日1次。</p>
|
<p class="content">
|
2分:尽管给予最大接触性帮助,患者仍频繁发生大便失禁,几乎每天均有失禁。即使有直肠造瘘,患者仍需使用尿布或其他尿垫类物品。患者能够独立完成25%~49%的排便过程。</p>
|
<p class="content">1分:尽管给予最大接触性帮助,患者仍频繁发生大便失禁,几乎每天均有失禁。即使有直肠造瘘,患者仍需使用尿布或其他尿垫类物品。患者能够独立完成的排便过程不足25%。
|
</p>
|
<p class="content">9)床-椅/轮椅转移: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
|
7分:步行为主者能够独立完成从床到椅子的转移,包括坐下和站起的全部过程。使用轮椅者能够独立完成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包括锁定轮椅刹车、抬起脚踏板,并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或设备(如扶手、滑板、支架、拐杖等),且能够安全返回原位。整个过程操作安全。
|
</p>
|
<p class="content">6分:需要借助辅助器具(如滑板、升降器、扶手、特殊椅子、支架或拐杖)来完成转移,或者转移过程耗时较长。用于转移的假肢和支架也归为此类。</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引导,或者需要他人准备辅助器具(如滑板、移除脚踏板等)。</p>
|
<p class="content">4分:在转移过程中,偶尔需要他人协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3分:在转移过程中,经常需要他人协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2分:需要他人帮助完成转移,但患者能够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分:需要他人帮助完成转移,且患者无法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0)如厕: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
|
7分:能够独立完成如厕全过程。步行者可自主进入卫生间,完成坐下和起身的动作,无须任何辅助。使用轮椅者能够独立进入卫生间,自行操作轮椅刹车、移除侧板、抬起脚踏板,并安全地从轮椅转移到坐便器上,无须辅助器具。整个过程时间合理,且操作安全。
|
</p>
|
<p class="content">6分:需要借助辅助器具(如滑板、升降器、扶手、特殊座椅、支架或拐杖)来完成如厕过程,或者操作时间较长。使用假肢或支架进行转移的情况也归为此类。</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引导,或者需要他人准备辅助器具(如滑板、移除脚踏板等)。</p>
|
<p class="content">4分:在转移过程中,偶尔需要他人协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3分:在转移过程中,经常需要他人协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2分:需要他人帮助完成如厕转移,但患者能够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分:需要他人帮助完成如厕转移,且患者无法主动配合。</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85
|
</div>
|
</div>
|
</div>
|
|
<!-- 第297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7)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11)入浴: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
|
7分:步行者能够独立进入浴室,完成进入浴缸或淋浴的过程,无须任何辅助。使用轮椅者能够独立进入浴室,自行完成轮椅刹车、移除侧板、抬起脚踏板,并安全地从轮椅转移到浴缸或淋浴区域,整个过程无须辅助器具,且操作安全。
|
</p>
|
<p class="content">6分:需要借助辅助器具(如滑板、升降器、扶手、特殊座椅、支架或拐杖)来完成入浴过程,或者操作时间较长。使用假肢或支架进行转移的情况也归为此类。</p>
|
<p class="content">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引导,或者需要他人准备辅助器具(如滑板、移除脚踏板等)。</p>
|
<p class="content">4分:在转移过程中,偶尔需要他人协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3分:在转移过程中,经常需要他人协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2分:需要他人帮助完成入浴转移,但患者能够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1分:需要他人帮助完成入浴转移,且患者无法主动配合。</p>
|
<p class="content">
|
12)步行/轮椅:在评估步行或轮椅使用能力时,需首先明确患者的主要活动方式,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具备步行和使用轮椅的能力,但评估时应依据其主要活动方式确定评分。使用轮椅或辅助器具的患者,最高评分为6分。若患者在出院时改变主要移动方式,则需根据出院时的移动方式重新评估其入院时的得分。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步行者能够独立行走至少50m,无须任何辅助器具,且行走时间合理,活动安全。</p>
|
<p class="content">
|
6分:步行者能够独立行走至少50m,但需借助拐杖、假肢、支具、矫形鞋或步行器等辅助器具完成行走。轮椅使用者能够独立操作轮椅(手动或电动)移动至少50m(包括转弯、靠近椅子或床、爬3%坡度、跨越门槛、开关门等动作),但可能时间过长或存在安全性问题。
|
</p>
|
<p class="content">
|
5分:有两种评估标准。①在监护、提示或引导下,患者能够独立行走或使用轮椅移动至少50m。②家庭行走:患者能够独立行走较短距离(17~49m),无须任何辅助器具;或独立操作轮椅(手动或电动)移动17~49m,但时间过长或安全性欠佳。
|
</p>
|
<p class="content">4分:需要最低限度的接触性帮助以移动至少50m,且患者能够独立完成75%以上的距离。</p>
|
<p class="content">3分:需要中度接触性帮助以移动至少50m,患者能够独立完成50%~74%的距离。</p>
|
<p class="content">2分:在最大限度的接触性帮助下,患者能够移动至少17m,且能够独立完成25%~49%的距离,至少需要1人协助。</p>
|
<p class="content">1分:患者能够独立完成的行走或轮椅移动距离不足25%,至少需要2人协助。患者无法步行,但能够使用轮椅移动至少17m。</p>
|
<p class="content">
|
13)上下楼梯:上下楼梯的评估仅适用于能够步行的患者,主要考察患者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一层楼(12~14级台阶)的上下楼梯动作,以及在此过程中是否需要辅助工具或帮助。评分标准如下。</p>
|
<p class="content">7分: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一层楼以上(含12~14级台阶)的上下楼梯动作,无须任何辅助工具或支持,且操作时间合理、活动安全。</p>
|
<p class="content">6分: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一层楼以上(含12~14级台阶)的上下楼梯动作,但需要使用扶手、手杖或其他辅助工具,操作时间可能过长或存在安全问题。</p>
|
<p class="content">
|
5分:有两种评估标准。①在监护、提示或引导下,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一层楼的上下楼梯动作。②在家庭环境中,患者能够独立上下4~6级台阶(无论是否使用辅助工具),或上下7~11级台阶,但无须监护、提示或引导。然而,操作时间可能过长或安全性欠佳。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86
|
</div>
|
</div>
|
</div>
|
|
<!-- 第298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8)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4分:患者在上下楼梯时,偶尔需要他人接触性帮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3分:患者在上下楼梯时,经常需要他人接触性帮助以维持平衡。</p>
|
<p class="content">2分:患者能够完成少于7~12级台阶的上下楼梯动作,但需要1人协助步行。</p>
|
<p class="content">1分:患者仅能完成少于4~6级台阶的上下楼梯动作,或需要2人以上协助步行。</p>
|
<p class="content">
|
14)理解:理解能力的评估涵盖听觉和视觉理解,即患者是否能够理解口头或视觉信息(如书面语言、肢体语言等)。评估时需重点关注患者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如果患者在听觉和视觉交流方面能力相当,则需结合两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完全独立。患者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内容,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文字。</p>
|
<p class="content">6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对复杂或抽象内容的理解仅存在轻微困难,无须特殊准备,但可能需要使用听力或视力辅助器具,或需要额外时间来理解相关信息。</p>
|
<p class="content">5分:在超过90%的日常活动中,患者无明显理解和交流障碍。需要通过放慢语速、重复、强调关键词、暂停或使用视觉/姿势提示等辅助手段的情况少于10%。</p>
|
<p class="content">4分:在最低限度的提示下,患者能够在75%~90%的基本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进行交流。</p>
|
<p class="content">3分:在中等程度的提示下,患者能够在50%~74%的基本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进行交流。</p>
|
<p class="content">
|
2分:在最大程度的提示下,患者仅能在25%~49%的基本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进行交流。患者仅能理解简单的常用口语(如“你好”“再见”)或肢体语言(如挥手告别、表示感谢),超过50%的情况下需要提示。
|
</p>
|
<p class="content">
|
1分:完全依赖。患者在少于25%的基本日常生活中能够理解和进行交流,或无法理解简单的常用口语(如“你好”“再见”)或肢体语言(如挥手告别、表示感谢),即使在提示或准备下仍无法做出适当反应。
|
</p>
|
<p class="content">
|
15)表达:表达能力的评估涉及患者是否能够通过口语或非口语方式(如符号、文字等)清晰地传达复杂和抽象的概念。评估时需重点关注患者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口语或非口语)。如果患者同时使用两种方式,则需综合考虑两者的使用情况。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复杂和抽象的内容,无须任何辅助设备或提示。</p>
|
<p class="content">6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复杂和抽象的内容,仅存在轻微困难。无须频繁提示,但可能需要使用增强交流的设备(如扩音器等)。</p>
|
<p class="content">5分:在超过90%的时间内,患者能够表达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和想法,但需要偶尔的提示或重复(少于10%的时间)。</p>
|
<p class="content">4分:在最低限度的提示下,患者能够在75%~90%的时间内表达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和想法。</p>
|
<p class="content">3分:在中等程度的提示下,患者能够在50%~74%的时间内表达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和想法。</p>
|
<p class="content">2分:在最大程度的提示下,患者仅能在25%~49%的时间内表达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和想法。</p>
|
<p class="content">1分:患者在少于25%的时间内能够表达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和想法,或即使在提示下,仍无法适当表达基本需求。</p>
|
<p class="content">
|
16)社会交往: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在治疗或社会活动中与他人(包括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病友、朋友等)友好互动的能力。它反映了个体如何平衡自身需求与他人需求,是否能够适当地管理情绪,接受批评,意识到自身言行对他人的影响,以及情绪稳定性(如是否存在易怒、喧闹、言语粗俗、情绪多变、身体攻击、沉默寡言、昼夜颠倒等行为)。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能够完全独立地处理社会交往,无须药物干预。</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87
|
</div>
|
</div>
|
</div>
|
|
<!-- 第299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9)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6分: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与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病友或朋友等友好相处,仅偶尔出现情绪失控。无须持续监护,但可能需要更多时间适应社会环境,或需要药物辅助。</p>
|
<p class="content">5分:仅在应激或不熟悉的环境中需要监护(如监督、语言引导、提示或鼓励),需要监护的时间不超过10%。可能需要额外鼓励以增强参与积极性。</p>
|
<p class="content">4分:在轻度指导下,患者能够在75%~90%的时间内恰当处理社交情境。</p>
|
<p class="content">3分:在中度指导下,患者能够在50%~74%的时间内恰当处理社交情境。</p>
|
<p class="content">2分:在高度指导下,患者能够在25%~49%的时间内恰当处理社交情境。由于社交行为不当,可能需要限制或管制。</p>
|
<p class="content">1分:完全依赖,患者在少于25%的时间内能够恰当处理社交情境,或几乎无法适应社交环境。由于社交行为不当,可能需要限制或管制。</p>
|
<p class="content">
|
17)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力主要涉及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务的能力,包括合理、安全且及时地解决家庭琐事、工作问题、个人财务和社会事务等。此外,还包括个体是否能够主动开展、完成任务,并在必要时进行自我修正。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患者能够识别问题的存在,做出恰当的决策,并按步骤解决复杂问题直至任务完成。若出现错误,患者能够自行纠正。</p>
|
<p class="content">6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能够识别问题,做出适当决策,并按步骤解决问题直至完成。若出现错误,患者能够自行纠正,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p>
|
<p class="content">5分:在应激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患者需要监护(如提示或引导),但需要监护的时间不超过10%。</p>
|
<p class="content">4分:患者能够在75%~90%的时间内解决常规问题。</p>
|
<p class="content">3分:患者能够在50%~74%的时间内解决常规问题。</p>
|
<p class="content">2分:患者能够在25%~49%的时间内解决常规问题。在一半时间里,患者需要指导来启动、计划或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可能需要限制以确保安全。</p>
|
<p class="content">1分:患者能够在少于25%的时间内解决常规问题。患者几乎总是需要指导,或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可能需要一对一指导来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并需要限制以确保安全。</p>
|
<p class="content">
|
18)记忆:记忆能力的评估涉及患者在工作或社会环境中执行日常活动时的认知和记忆技能。具体而言,记忆能力包括信息的存储与提取,尤其是对口头和视觉内容的记忆。其表现特征包括:能否识别熟悉的人和物品、记住日常活动的规律,以及在无须重复提示的情况下执行他人的指令。记忆障碍可能会影响学习和任务执行。评分标准如下。
|
</p>
|
<p class="content">7分:患者能够识别熟悉的人,记住日常活动的规律,并在无须重复提示的情况下执行他人的指令。</p>
|
<p class="content">6分:患者仅表现出轻微困难,能够识别熟悉的人,记住日常活动的规律,并对他人请求做出反应。可能需要自我提示、环境提示、辅助工具或其他支持。</p>
|
<p class="content">5分:在应激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患者需要偶尔的提示(如重复、提醒等),但这种情况不超过日常活动时间的10%。</p>
|
<p class="content">4分:在最低限度的提示下,患者能够在75%~90%的时间内完成识别和记忆任务。</p>
|
<p class="content">3分:在中等程度的提示下,患者能够在50%~74%的时间内完成识别和记忆任务。</p>
|
<p class="content">2分:在高度提示下,患者能够在25%~49%的时间内完成识别和记忆任务。</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88
|
</div>
|
</div>
|
</div>
|
|
<!-- 第300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0)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1分:完全需要帮助,患者在少于25%的时间内能够完成识别和记忆任务,或无法有效识别和记忆信息。</p>
|
<p class="content">
|
(4)FIM评定注意事项:如下。①入院资料需在患者住院后72小时内完成。②出院资料应在患者出院前72小时内完成。③随访资料应在患者出院后80~180天内完成。④准确记录患者FIM各项评分。⑤评定并记录患者的实际功能表现,而非其潜在能力。⑥若患者在不同环境或时间的功能评分存在差异,应记录最低评分。差异的常见原因可能包括患者尚未掌握该功能、过于疲劳或缺乏主动性。⑦若患者活动需要他人提前准备,则在所有评定项目中均记为5分。⑧若评定过程中存在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则记为1分。⑨患者无法完成的项目记为1分,如采用床浴的患者在“洗澡转移”项目中记为1分。⑩若某项目需要2人协助,则记为1分。⑪FIM评定中不得留空,任何项目均不得填写“无法评定”。⑫步行/轮椅:选择患者最常用的方式进行评定。⑬理解和表达:选择患者最常用的方式,但也可结合两种方式进行评定。⑭移动项目(步行/轮椅)的入院和出院评定方式应保持一致。如果患者出院时的移动方式与入院时不同(如从轮椅改为步行),则按出院时最常用的移动方式重新评定入院时的评分。⑮随着功能障碍的改善,FIM评分会发生变化。因此,应加强治疗前后的定期阶段性评定,不仅要关注总分变化,还要注意每个项目的评分变化,以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并为制订康复目标提供依据。⑯评定前应常规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病前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作为评定的参考依据。⑰部分项目可分解为多个动作或子项目,根据患者完成情况的百分比进行评分。⑱部分项目(如括约肌控制)的评分标准包含多个方面。当各方面得分不一致时,以最低分作为最终得分。移动和运动项目的评估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要求在患者习惯的环境中进行评定,并保持前后评定场所的一致性,以便于比较。⑲随着辅助设备条件的改善,某些项目可能从依赖等级提升到独立等级。如原本在手动操作下需要帮助的项目,改为电动或自动控制后无须帮助,则评分可相应调整。
|
</p>
|
<p class="titleQuot-1">(二)IADL标准化评定量表</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311-01.jpg" style="width:3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span> Frenchay活动指数作为一种国际广泛使用的评估工具,已被成功应用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评估。该量表不仅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涵盖了使用工具的能力。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评估者无须专业培训即可操作。作为一种问卷形式的工具,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可通过多种方式完成评定,包括访谈、邮件自填或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完成。近年来,该量表的应用范围已从脑卒中患者扩展至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并被用于评估正常老年人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p>
|
<p class="content">
|
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共有15个项目,但是并未对所包含的项目进行分类,所以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也可视为一种对综合能力的评定。量表中的每一项活动均给予了0~3分的评定,0分表示程度最差,3分表示程度最好(表12-5)。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span> 是由美国的Lawton和Brody于1969年制订,经修正和扩充后的ADL分两大部分: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hysical
|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
scale,IADL)。这里介绍的IADL量表主要有8个维度(表12-6)。</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89
|
</div>
|
</div>
|
</div>
|
|
<!-- 第301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1)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title">表12-5 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5 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
|
src="../../assets/images/0312-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90
|
</div>
|
</div>
|
</div>
|
|
<!-- 第302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2)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5 Frenchay活动指数评定量表"
|
src="../../assets/images/0313-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imgtitle">表12-6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6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
src="../../assets/images/0313-02.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91
|
</div>
|
</div>
|
</div>
|
|
<!-- 第303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3)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6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
src="../../assets/images/0314-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92
|
</div>
|
</div>
|
</div>
|
|
<!-- 第304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4)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qrbodyPic">
|
<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6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src="../../assets/images/0315-01.jpg"
|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p class="imgdescript-l">注:上街购物、外出活动、食物烹调、家务维持、洗衣服五项中有三项以上需要协助者即为轻度失能。</p>
|
</div>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快速残疾评定量表</span>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apid disability rating
|
scale,RDRS),由Linn于1967年首次提出,并于1982年进行了修订,适用于住院患者及社区生活者,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该量表包含18个评估项目,每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3分,总分上限为54分(表12-7)。评分越高,表明残疾程度越严重。完全无残疾的评分为0分。在信度方面,RDRS是目前IADL量表中最可靠的,而在效度方面仅次于功能活动问卷(the
|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ary,FAQ),因此推广价值较高。</p>
|
<p class="imgtitle">表12-7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7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
|
src="../../assets/images/0315-02.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93
|
</div>
|
</div>
|
</div>
|
|
<!-- 第305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5)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7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
|
src="../../assets/images/0316-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h3 class="thirdTitle">四、评定注意事项</h3>
|
<p class="content">
|
1.在进行评定时,通常由评估人员向患者发出一个总体动作指令,要求患者独立完成特定任务,如“请坐起”或“请穿上这件衣服”,而不应指导患者如何坐起或如何穿衣。在评定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动作不当或存在困难,评估人员可提供适当协助,但必须在评估表中详细记录所提供的帮助。
|
</p>
|
<p class="content">
|
2.在评定过程中,仅当患者确实需要时,才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或支撑装置。除非评定表中有特别说明,否则即使使用辅助器具、支撑装置或采取替代方法完成动作,亦应视为独立完成,但需明确标注。患者所使用的辅助器械或装置必须符合标准,否则将影响评估结果。
|
</p>
|
<p class="content">3.能够无须任何说明和帮助独立完成的项目,应给予满分。任何需要外界帮助的活动,均不属于独立完成。</p>
|
<p class="content">
|
4.评定应记录患者实际能够做到的,而非患者可能达到的程度。如对于一名右侧偏瘫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尽管他完全能够独立使用左手进食,但若自发病以来直至评估时一直由家人或护理人员喂食,则在进食项目中不能认定其为独立完成。
|
</p>
|
<p class="content">
|
5.在评定期间,应尽量减少患者的“失败”体验,但也不应过度提供帮助。若某项活动对患者而言显得极为困难,则可暂停评估,或给予一定的体力支持,随后继续进行下一项目的检查。</p>
|
<p class="content">
|
6.在评定过程中,对于存在语言理解障碍或认知障碍的患者,可能由于患者未能理解治疗师的动作指令而导致评定失败。此时,动作示范或动作图示将有助于患者理解所需执行的动作。</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94
|
</div>
|
</div>
|
</div>
|
|
<!-- 第306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6)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
|
7.可以先从ADL评定表中选择简单、安全的项目开始评定,逐步过渡到较为困难和复杂的项目,对于患者不安全或无法完成的项目可省略并记录。对于体能较差无法完成整个评定过程的患者,可以分阶段进行评定。完成每一项活动的速度由评定人员掌握。
|
</p>
|
<p class="content">
|
8.在评定时,应尊重患者的个人生活方式、习惯及个人隐私。如若有些患者不愿意让医务人员查看和触摸自己的身体,对于如厕、穿脱衣物等私密活动应在私下进行或通过交谈了解其能力水平。</p>
|
<p class="content">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估可能因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因素,导致评定内容上的差异。</p>
|
<p class="content">10.某些活动的评定应在正常生活过程中和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如在评估翻身起床能力时,最好在患者平时睡觉的床上进行。</p>
|
<p class="content">11.在评定过程中,治疗师应观察患者完成活动的过程与方法,记录并分析活动障碍的原因,为确定训练目标、训练程序、训练方法及是否需要辅助用具提供依据。</p>
|
<p class="content">12.ADL能力的评定与其他评定不同,它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因此在选择或制订评定表时,应考虑患者日常生活的实际功能需求。</p>
|
<p class="content">
|
13.患者过去的日常生活习惯、文化素养、工作性质、所处的社会环境、评定时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以及评定者的专业水平和评定时的环境等因素,均会对ADL能力的评定产生影响。</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027-02.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人口老龄化与ADL功能降低</span></p>
|
<p class="quotation">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疾病谱的改变,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也随之变化。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损失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自由,对其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国老年人的ADL损失率为23.8%、IADL损失率为35.4%;ADL损失率排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如厕、洗澡和上下床;IADL损失率排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使用电话、做家务、理财。女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居住在中西部地区、患慢性病种类越多、残疾的老年人,其ADL和IADL损失的可能性均更高;离婚或分居、丧偶的老年人更可能ADL损失,农业户口的老年人更可能IADL损失。
|
</p>
|
<p class="quotation">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延缓或减轻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损失,同时为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损失的老年人提供及时、适宜的照料。</p>
|
<h2 class="secondTitle">第二节 生活质量评定</h2>
|
<p class="content">生活质量(quality of
|
life,QOL),又称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其定义不仅限于疾病消除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广泛地包括了精神生活层面的质量状况,即个体对人生和生活的主观满意度。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越发重视患者生存后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维持与提升,这已成为康复医学的最终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康复医学实际上是一门运用专业的现代医学技术帮助患者改善和提升其生活质量的医学分支。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95
|
</div>
|
</div>
|
</div>
|
|
<!-- 第307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7)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h3 class="thirdTitle">一、概述</h3>
|
<p class="titleQuot-1">(一)定义</p>
|
<p class="content">
|
生活质量作为康复医学领域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在患者疾病转归后,尤其重视其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维护与提升。这一关注点构成了康复医学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相区分的显著特征。生活质量的评估是对个体生活状况优劣的量化衡量。尽管生活质量与客观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生活质量的概念建立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
Health
|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健康新理念之上,即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无疾病和体能不衰退,而是躯体、精神及社会生活均处于良好状态。这一理念反映了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转变。从广义上讲,生活质量涵盖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劣,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健康状况、教育水平、营养状况、环境质量、社会服务及社会秩序等多个方面。
|
</p>
|
<p class="content">
|
1999年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其生活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注事务相关的生活状态的综合体验。这种主观评价反映个体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与情感回应,并决定其主观幸福感。其多维构成,如下。①生理健康:身体机能、活力水平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②心理健康: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积极情绪)、自尊、身体形象、认知功能(记忆、学习、注意力)及心理韧性。③独立能力:行动自主性(如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对医疗或社会支持的依赖程度、工作能力及经济独立性。④社会关系:亲密关系质量、社会支持网络可获得性、角色履行(如家庭、职场)及性生活的满意度。⑤环境领域:物质资源(收入、住房安全)、物理环境(污染、噪声、交通)、获取新信息与技能的机会、休闲娱乐的可及性,以及卫生与社会服务的公平性。⑥精神/宗教与个人信仰:对生命意义、宗教信仰或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实践及其在应对生活挑战中的作用。
|
</p>
|
<p class="content">
|
日本学者上田敏将客观的生存质量分为生命质量、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生活质量和人生质量三个层次,并与康复医学中障碍的三个水平,即功能障碍(残损)、能力障碍(残疾)、社会性障碍(残障)进行对比,同时加上主观的生存质量,最终把生存质量分为生物水平生活质量(生命的质量)、个人水平生活质量(生活的质量)、社会水平生活质量(人生的质量)和实际水平的生活质量(体验人生的质量)四个层面。
|
</p>
|
<p class="content">
|
在医学研究领域,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旨在从医学视角深入理解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医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生活质量被定义为个体生存状态和体验的综合体现,它涵盖了患者、受伤者及残疾人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下,保持其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品质的能力与素质。生活质量的评定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状态的科学和全面认识,即关注点不仅限于疾病和衰弱的存在,更在于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维度是否达到良好状态。医学领域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定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适用于各类患者和残疾人群体。
|
</p>
|
<p class="content">
|
在生活质量的评定过程中,重视的是个体的主观认知和体验,这要求评定对象能够进行相对客观的自我判断和评价。鉴于被评定者的主观感受可能与外部客观条件存在交互作用,生活质量的评定应当综合主观体验与客观指标。在综合分析评定结果时,应考虑纳入分层因素(如被评估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经济状况、个人问题等),以全面评定生存质量的水平。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96
|
</div>
|
</div>
|
</div>
|
|
<!-- 第308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8)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itleQuot-1">(二)生活质量评定在康复医学中的意义</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生活质量评定是康复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 生活质量评定是康复医学评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医学以疾病诊断和治疗为主要目标不同,康复医学的核心宗旨在于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作为康复评估的关键环节,与其他评定手段存在本质区别。如对心肺功能、肌力、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等躯体功能的评定,主要目的是检测患者是否存在生理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相比之下,生活质量评定侧重对患者整体状况的综合评价,能够全面反映疾病及其引发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以及康复干预的综合效果。此外,生活质量评估特别强调患者的主观认知和体验。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生活质量评定有助于了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span> 生活质量评定对于深入了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深入的理解对于制订针对性康复计划至关重要,有助于从康复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评定能够揭示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患者的主观评价获取关键信息,从而全面评定康复治疗的综合效果。这为调整康复计划和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而言,通过多维度分析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可以识别影响患者康复进程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生活质量与损伤或残疾程度之间的关联。这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据此制订针对性的康复干预策略。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有利于综合评价和比较各种康复干预措施的疗效</span> 生活质量评定为康复医学提供了一种全面评价和比较不同康复干预措施疗效的有效工具。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积极且有效的康复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残障人士、老年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不仅为康复医学实现其最终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还有助于全面评价和对比不同康复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
|
</p>
|
<p class="content">
|
综合而言,生活质量评定在康复医学中的核心作用在于:全面掌握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评估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识别功能障碍的根源,明确患者需求,并根据评定结果设定康复治疗的阶段性目标、制订或调整康复治疗方案。此外,生存质量评定还为康复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p>
|
<h3 class="thirdTitle">二、生活质量评定方法</h3>
|
<p class="titleQuot-1">(一)生活质量评定的分类</p>
|
<p class="content">生活质量的评估可依据患者主观与客观状况划分为两个维度,如下。</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客观指标的评定</span> 是通过提出具体生活方式的有关问题,收集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如通过调查旅行频率、沐浴次数及时间等,掌握被调查者社会指标的生活内容。
|
</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患者主观意识的调查</span> 关注个体的主观心理状态,采用记述式或重要性排序的方式进行。可参照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即利用一条标有刻度的直线(通常长度为10cm)来评估患者主观症状或障碍的严重性或缓解程度,患者依据其主观感受在直线上进行标记,以反映其主观症状。
|
</p>
|
<p class="titleQuot-1">(二)生活质量评定的内容</p>
|
<p class="content">综合生活质量评定的主客观因素,可把评定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躯体功能、生活能力的评定</span> 包括睡眠、饮食、日常生活料理、行走、大小便自我控制等。</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97
|
</div>
|
</div>
|
</div>
|
|
<!-- 第309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9)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心理功能、情绪情感的评定</span> 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自尊、记忆力、推理能力、应变能力等。</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社会功能评定</span> 包括与他人交往、融入社会、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就业情况、经济状况等。</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疾病特征与治疗</span> 包括疾病症状、躯体不适感、治疗副作用等。</p>
|
<p class="content">
|
在临床康复实践中,评定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或者根据检查者的评定目的选用相应的信度和效度已得到公认的标准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评定过程中不能对测量内容进行随意增减或替换,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
</p>
|
<p class="titleQuot-1">(三)生活质量的评定方法</p>
|
<p class="content">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实施过程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1.访谈法</span> 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获取受访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健康状况及生活标准等信息,进而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研究手段。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访谈法因其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目的或研究对象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化形式。通常,根据访谈过程的标准化程度,访谈法可划分为结构化访谈与非结构化访谈两种类型。
|
</p>
|
<p class="content">
|
结构化访谈,亦称标准化访谈,属于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测量研究领域。该方法旨在确保对每位受访者提出的问题顺序一致、内容相同,以提高答案的总体可靠性,并保证不同样本群体或不同测量周期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非结构化访谈,亦称非标准化访谈,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谈方式。与结构化访谈不同,非结构化访谈事先不设定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而是仅向调查者提供一个主题,由调查者与受访者围绕该主题自由展开对话。因此,在非结构化访谈中,所提出的问题、提问方式及顺序,以及受访者的回答方式和对话的外部环境等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非统一性。
|
</p>
|
<p class="content">(1)访谈法的优点</p>
|
<p class="content">1)适用范围广泛:访谈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包括文盲、儿童及因疾病无法活动的个体。通过患者的简单叙述,可以收集到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p>
|
<p class="content">2)灵活性高:访谈过程中,双方可根据交谈情况灵活调整交流和提问方式,从而获取一些量表难以反映的信息。</p>
|
<p class="content">3)结果较为准确:访谈能够对某些信息进行核实和确认,同时还可以观察患者的表现,帮助检查者获取更多潜在信息,从而做出更综合、客观的判断。</p>
|
<p class="content">(2)访谈法的缺点</p>
|
<p class="content">1)专业要求高:尤其是结构性访谈,需要检查者具备专门的技巧,且需接受专业培训。</p>
|
<p class="content">2)主观性较强:检查者的价值观、倾向、情绪,甚至诱导性措辞,都可能影响被访者的回答及其判断的准确性,导致收集到的信息失真。</p>
|
<p class="content">3)成本较高:完成访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工作成本相对较高。</p>
|
<p class="content">4)分析处理复杂: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为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和解读。</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2.观察法</span> 由检查者按量表项目,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行为、活动表现、症状及不良反应等判断其综合的生活质量。观察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患者,他们不能自己回答提问,不能正常交流,或者难以提供可靠的信息,如精神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植物人或危重病患者等。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298
|
</div>
|
</div>
|
</div>
|
|
<!-- 第310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0)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检查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直接感知患者,并可借助现代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辅助记录。</p>
|
<p class="content">(1)观察法的优点</p>
|
<p class="content">1)资料的真实性高:观察所得的资料直接来源于现场,无须依赖其他中间环节,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p>
|
<p class="content">2)资料的时效性强:观察法能够实时捕捉被观察者的实际状态,反映其当下的真实情况。</p>
|
<p class="content">3)信息的全面性:观察法可以获取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信息,如非言语行为、情绪表现等。</p>
|
<p class="content">(2)观察法的缺点</p>
|
<p class="content">2)主观性干扰:观察结果可能受到检查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导致对信息的解读存在偏差。</p>
|
<p class="content">2)信息的局限性:观察到的往往是表面现象,难以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被观察者的内心想法。</p>
|
<p class="content">3)适用范围有限:观察法在大规模应用时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大范围调查。</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3.主观报告法</span> 被调查者依据自身健康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认知,直接填写量表并回答相关问题,以主观报告其生活质量的评价等级或分数。该方法操作简便,为一维的全局评价方式,能够直接反映患者的思维模式。若调查项目内容存在理解障碍,检查者进行适当阐释。
|
</p>
|
<p class="content">此方法的优势在于评定结果易于分析处理,然而其劣势在于主观报告的生活质量评价缺乏可靠性、客观性和综合性。因此,该方法通常与其他评定方法结合使用,作为补充。</p>
|
<p class="content"><span
|
class="bold">4.标准化的量表评价法</span> 此法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式,即通过使用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的标准化生活质量量表对被测者进行综合评价,随后依据量表的评分规则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生活质量等级。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自评法和他评法。
|
</p>
|
<p class="content">
|
该方法操作简便,程序标准化,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可比性良好。然而,标准化量表的制订,尤其是综合考虑文化背景、地域差异、教育水平等因素的生活质量量表,需要跨学科合作,绝非易事。</p>
|
<p class="content">在临床康复实践中,选择适宜的生活质量评定方法需综合考量评定对象、客观条件、评定需求等多重因素,有时需结合多种评定方法,以获得更为客观、精确的评定结果。</p>
|
<h3 class="thirdTitle">三、生活质量评定常用量表</h3>
|
<p class="content">
|
在目前的医学领域,针对生活质量的评估量表可划分为三大类,具体如下。①普适性量表:适用于所有人群,涵盖健康人群及患有不同类型疾病的一般人群。②疾病特异性量表:为特定疾病患者量身定制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③领域特异性量表:专注于评估生活质量各个领域的工具,旨在评估患者在特定方面的生活质量障碍。这些量表的选择应依据被评估者的具体情况及评估目的,无论是临床疗效评估还是科学研究。本节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普适性和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299
|
</div>
|
</div>
|
</div>
|
|
<!-- 第311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1)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itleQuot-1">(一)普适性量表</p>
|
<p class="content">普适性量表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用于多种疾病的评估,并且在后期数据的采集、整理与管理方面相对便捷。</p>
|
<p class="content">
|
然而,普适性量表也存在局限性。患者普遍面临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心理障碍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某些量表可能表现出地板效应或天花板效应,即受试者得分极端化,使得不同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难以比较,从而影响对生活质量的精确评估。如健康调查简表(the
|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
survey,SF-36)的某些分量表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考虑疾病特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导致得分极端化,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缺乏针对性,该量表的有效性可能受到削弱。</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
with 100
|
question,WHOQOL-100)</span> 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15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同编制的一套普适性生存质量评定工具,旨在评定个体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该量表已在37个地区中心经过考核验证。WHO/QOL-100包含100个问题,目前已有29种语言版本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该量表主要评定患者最近两周的生活质量,涵盖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或宗教信仰、总体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等多个维度。
|
</p>
|
<p class="content">
|
该量表中各领域和维度的得分均为正向指标,即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各维度的得分是通过累加其下属问题条目的得分计算得出的,其中每个条目对维度得分的贡献是相同的。条目计分方式取决于其所属维度的方向性,对于正向维度,所有负向问题条目需进行反向计分处理。此外,每个维度对领域得分的贡献也是相同的,各领域的得分是通过计算其下属维度得分的平均值得到的。
|
</p>
|
<p class="content">
|
WHO/QOL-100能够全面评估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多个方面,但其题目数量较多,评定耗时较长。因此,WHO基于该量表制订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简表(WHOQOL-BREF)。经过对简表的信效度等计量指标的考核,发现简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简表在问题的顺序、说明和格式上原则上保持不变,仅将量表中的问题按照回答格式进行分组,以评定回答者在其文化和价值体系内,与个人目标、期望、标准及关注事项相关的生活状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简表涵盖躯体功能、心理状况、社会生活、环境条件及综合等5个领域的26个项目,每个项目均设有5个等级的备选答案(表12-8)。
|
</p>
|
<p class="imgtitle">表12-8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p>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8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
|
src="../../assets/images/0322-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300
|
</div>
|
</div>
|
</div>
|
|
<!-- 第312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2)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8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
|
src="../../assets/images/0323-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301
|
</div>
|
</div>
|
</div>
|
|
<!-- 第313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3)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odyPic"><img class="openImgBox" alt="表12-8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
|
src="../../assets/images/0324-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
survey,SF-36)</span> 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90年代初,完成了含有36个条目的健康调查问卷简化版。量表共包括36个条目,涉及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方面,包括8个领域(躯体功能10项、生理职能4项、身体疼痛2项、一般健康状况6项、活力4项、社会功能2项、情感职能3项、精神健康5项),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生存质量标准化测量工具之一,评定耗时5~10分钟。SF-36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具有高信度和效度的通用生活质量评估工具。Anderson等学者将其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中,发现该量表在评估身体和精神健康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但在社会功能维度的评估效果相对较弱。SF-36主要用于14岁以上普通人群的健康状况测量,能够从定量角度直观且全面地反映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水平,并且具有易于管理和操作的特点。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ckness impact
|
profile,SIP)</span> 此量表由Gilson等在1975年制订,然后由Bergner等完成了量表的修改和定稿。它包括12个方面,136个条目,内容包括步行、活动、自理、情绪行为、社会交往、交流、行为动作的灵敏度、睡眠与休息、饮食、家居料理、娱乐与休闲及工作等内容。其中,交流、行为动作的灵敏度、情绪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比较适合神经疾病患者的后期测量,其余各项更表现在ADL方面。完成量表测试时间为20~30分钟,因此更适合用于多中心的研究。缺点是问卷缺少健康、幸福和生活满意度的条目。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4.改良费城精神量表(philadelphia geriatric
|
center,PGC)</span> 现在应用于康复医学中,把原来的22个项目缩减为17个项目,包含心理上的动摇性、因孤独引起的不安感、对衰老的态度三个方面因素。PGC是主观评定QOL的代表性量表,适用于一般的心理调查,或是对患者,以及身体损伤的人进行社会、心理特征的调查。
|
</p>
|
<p class="titleQuot-1">(二)疾病专用量表</p>
|
<p class="content">
|
疾病专用量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内容高度针对性,确保了较高的有效性;量表完成时间较短,从而减少了因患者疲劳或注意力分散而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此外,该量表支持多种形式的填写,包括患者自填、面对面访谈、电话调查和邮件回复等,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
</p>
|
<p class="content">
|
然而,疾病专用量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部分量表为近年来新开发,缺乏充分的应用研究支持,其信度和效度尚未得到广泛验证。特别是在引入使用国时,缺乏文化适应性调整,导致某些条目表述无法准确反映患者的实际感受。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1.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
Life,SS-QOL)</span> 该量表由美国学者Williams
|
LS等开发,专门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涵盖了体能、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社会角色、思想、上肢功能、视力和工作能力12个方面。其显著优势在于针对性强且覆盖范围广,有效补充了其他量表的不足,尤其在语言和认知评估方面表现出色。
|
</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302
|
</div>
|
</div>
|
</div>
|
|
<!-- 第314页 - 偶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4) > -1">
|
<div class="page-header-right">
|
<span class="header-title">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span>
|
<img class="header-img" src="../../assets/images/pageHeader.png" />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2.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
Questionnaire,SAQ)</span> 是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特异性量表,也是目前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健康量表。它由美国学者Spertus等在1994年研制,共19个问题来量化评价临床相关的5个维度:躯体受限程度(问题1)、心绞痛稳定状态(问题2)、心绞痛发作情况(问题3~4)、治疗满意程度(问题5~8)、疾病的认知和生存质量(问题9~11)。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状态越佳。
|
</p>
|
<p class="content"><span class="bold">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
Index,ODI)</span> 作为一种针对腰痛的特异性评分工具,被广泛认为是评估腰痛患者自我功能状态的主观评价“金标准”。该量表最初由John
|
O'Brien和Fairbank于1976年开始研发,并于1980年由专家多次修订后公开发表。目前广泛使用的版本是1989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修订后的版本。ODI包含10个问题,涵盖疼痛强度、生活自理能力、提物、步行、坐姿、站立、睡眠干扰、性生活、社会生活和旅行10个方面。每个问题提供6个选项,最高得分为5分,最低得分为0分。计分方法如下:若回答了所有10个问题,得分为实际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若未回答一个问题,则得分为实际得分/45(最高可能得分)×100%。得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ODI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患者可在5分钟内完成测试,并在1分钟内计算出分数。
|
</p>
|
<h3 class="thirdTitle">四、生活质量评定注意事项</h3>
|
<p class="titleQuot-1">(一)QOL量表的指标选择</p>
|
<p class="content">
|
在选择量表进行QOL评估时,需根据测试对象、测试目的及量表本身的特性进行筛选。量表选择应关注其可测量性、高灵敏度、广泛的适用性及较好的理解性。无论是编制新的量表还是引入国外量表,都需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
</p>
|
<p class="titleQuot-1">(二)QOL量表的文化适应性</p>
|
<p class="content">
|
QOL量表,尤其是通用性量表,既要具备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又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在进行评估时,优先使用经过本土化翻译的量表版本。必要时,可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本国文化背景。如WHOQOL和SF-36均有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中文版本。若量表缺乏相应语言版本或未适应本国文化背景,则需在结果分析时对不适用内容进行针对性分析。
|
</p>
|
<p class="titleQuot-1">(三)疾病专用QOL量表的针对性使用</p>
|
<p class="content">
|
在对特定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时,建议选择专门为该疾病设计的量表。这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疾病患者特有的生活质量问题,还能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更好地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和障碍原因。</p>
|
<p class="titleQuot-1">(四)综合运用多种QOL评定方法</p>
|
<p class="content">主观量表是QOL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但其主观性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结合访谈法、观察法等其他方法,以相互补充,提高QOL评估结果的准确性。</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right">
|
303
|
</div>
|
</div>
|
</div>
|
|
<!-- 第315页 - 奇数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5) > -1">
|
<div class="page-header-left">
|
<div class="header-txt">
|
康复评定技术
|
</div>
|
</div>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027-02.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center"><span class="bol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span></p>
|
<p class="quotation">
|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也在逐渐发生变化。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的恩格尔(Engel)教授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现代健康观念的形成和医学模式的变革背景下,“健康”的定义不再仅仅局限于寿命的长短。传统的健康评价方法和指标,如生存率、患病率、死亡率、痊愈、好转和无效等,已无法全面涵盖健康的内涵。在社会学和伦理学领域,“生命质量”常被译为“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而在医学研究中,通常指的是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生命质量作为一种健康评价工具,能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维度综合反映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同时体现健康状态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它不仅考虑了疾病的现状,还关注疾病的预后,能够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更全面地反映人们的健康状况。
|
</p>
|
<div class="bodyPic"><img src="../../assets/images/0326-01.jpg" style="width:80%" active="true" />
|
</div>
|
<p class="right-info">(杨杰)</p>
|
</div>
|
<div class="page-bottom-left">
|
304
|
</div>
|
</div>
|
</div>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
|
},
|
}
|
</script>
|
|
<style lang="less" scoped></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