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10">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3) > -1">
|
<div class="bodystyle coverImgBg09">
|
<p>
|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png" /><span
|
class="zt-ht"
|
>学习目标</span
|
>
|
</p>
|
<div class="bk">
|
<p><b>知识目标</b></p>
|
<p>1.理解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的内涵和特点。</p>
|
<p>2.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p>
|
<p>3.掌握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的实施要求及组织指导技能。</p>
|
<p><b>能力目标</b></p>
|
<p>1.学会评析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p>
|
<p>2.初步学会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p>
|
<p><b>素养目标</b></p>
|
<p>1.能用辩证的观点恰当评价各种课程理论。</p>
|
<p>2.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评价观。</p>
|
<p>
|
3.积极主动学习和研究综合教育活动知识,关注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
</p>
|
</div>
|
<p>
|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课程已成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趋势。什么是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课程?如何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综合?如何开展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课程?将是本单元要阐述的内容。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2 id="b063">
|
<span class="h2-zt">第一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综合教育概述</span>
|
</h2>
|
<p>
|
目前,幼儿园综合教育作为一种课程已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普遍运用。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既符合课程的一般原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和理论。
|
</p>
|
<h3 id="c235">
|
<span class="h3-zt">一</span>什么是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
|
</h3>
|
<p>
|
综合教育课程就是把教育的主体、客体、中介及家庭、社会环境等各种教育要素整合起来,以幼儿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有机地构成一系列教育主题,以幼儿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在强化课程整体系统功能的思想指导下对幼儿实施教育。
|
</p>
|
<p>综合教育课程与学科教育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p>
|
<h4 id="d482">(一)综合教育课程更多地考虑各科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h4>
|
<p>
|
它是针对各科互相割裂的现状而提出的,与分科教学本身并不互相对立,学科教学也能体现综合性的特点。
|
</p>
|
<h4 id="d483">(二)综合教育课程更多地考虑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h4>
|
<p>
|
它要求教师首先考虑的是目标的整合,即在目标确立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目标的整合可以从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体现,也可以从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五大领域体现,还可以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八大智能体现。
|
</p>
|
<h4 id="d484">
|
(三)综合教育课程更多地考虑各种教育手段、形式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
</h4>
|
<p>
|
它能促使教师改变仅重视教学活动等现状,把一日中的每项活动都当成具有一定教育因素的活动而加以重视,同时灵活地运用统一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及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活动。
|
</p>
|
<h3 id="c236">
|
<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理论依据
|
</h3>
|
<h4 id="d485">(一)事物发展本体论</h4>
|
<p>
|
教育要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取得应有的教育成效,首先必须尊重教育对象这一本体的特点。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未能完全具备进行严格而过细的“分科教学”的条件。年龄越小越需要运用综合的形式、手段和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5)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方法去认识某个具体而综合的事物,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另外,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也要求我们提供的教育是综合性的。因为,幼儿的知、情、意、行,幼儿的体、智、德、美等的发展是全面有机地相互作用,而不是个别独立的部分的简单组合。只有提供综合性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
</p>
|
<p>事物发展本位论为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提供了哲学基础。</p>
|
<h4 id="d486">(二)系统论</h4>
|
<p>
|
综合教育课程构建中运用了系统论的一个观点:系统是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子系统”,如能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其效果将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系统的结构越合理,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度越大,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越好。
|
</p>
|
<p>
|
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其内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它的“子系统”,它的众多要素都综合地存在着,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融合而有机结合的系统形态。其具体体现在课程四要素的整合上,即教育目标的综合、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活动的综合、教育评价的综合。
|
</p>
|
<h4 id="d487">(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h4>
|
<p>
|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
|
</p>
|
<p>
|
这一理论对综合教育课程建构的主要启示就是:教学就是创设环境,使幼儿的认知结构在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中形成和改变。所以,合理地创设环境,能使幼儿获得整合的学习经验,对幼儿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具有很大的意义。
|
</p>
|
<h4 id="d488">(四)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理论</h4>
|
<p>
|
陈鹤琴认为,编制幼儿教育课程时,要注意联系、发展的原则。他建议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体地、有系统地进行教授。这种教学法就是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有的功课的学习是无规定时间的;所有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或自然为中心或出发点的,而且是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依据的。他提倡采用“单元制”,即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单元进行教学。
|
</p>
|
<p>陈鹤琴的这一理论为综合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h3 id="c237">
|
<span class="h3-zt">三</span>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特点
|
</h3>
|
<h4 id="d489">(一)整体性</h4>
|
<p>
|
从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出发,整体地思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使幼儿园教育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这种课程模式能提高教师整体驾驭幼儿教育的能力。
|
</p>
|
<h4 id="d490">(二)联系性</h4>
|
<p>
|
综合教育课程十分重视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各教育因素间的联系,幼儿园和家庭、社会间的联系,防止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割裂,以充分发挥教育因素的整合功能。
|
</p>
|
<h4 id="d491">(三)集中性</h4>
|
<p>
|
一个阶段相对集中地开展某方面的活动,让幼儿获得的信息相对集中,这既有利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运用,也有利于幼儿进行积累、思考、提炼和归纳。
|
</p>
|
<h2 id="b064">
|
<span class="h2-zt">第二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span>
|
</h2>
|
<p>
|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做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指南》中也明确规定:“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的课程应强调综合性。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必须全面考虑三个方面的综合和三个层次的综合。
|
</p>
|
<h3 id="c238"><span class="h3-zt">一</span>实现三个方面的综合</h3>
|
<h4 id="d492">(一)教育内容的综合</h4>
|
<p>
|
综合教育不是反对分科教学,而是反对各科割裂。它既保留了分科教学的基本形式,强调了学科特点和自身体系,理顺了纵向关系,又强调了各科(领域)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加强了横向联系。
|
</p>
|
<h5 id="e289">1.教育内容的纵向整体性</h5>
|
<p>
|
教育内容的纵向整体性指的是同类或同领域内容的顺序性联系,强调把每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一个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之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p>
|
<p>(1)强调各学科(领域)的系统性。</p>
|
<p>
|
必须按各学科(领域)自身规律合理地安排内容。例如,数学教育内容的安排,在数的认识方面必须是按这样的顺序:基数—序数—相邻数—数的组成—数的加减运算。
|
</p>
|
<p>(2)重视同一内容(主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整体性。</p>
|
<p>
|
例如,认识季节的内容在每个年龄班都必须开展,但每次的目标应区分出层次,由浅入深,从小班“让幼儿观察四季的明显特征”到中班“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再到大班“使幼儿获取有关季节与人类、动植物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每次的目标既体现出层次性,又体现了内容之间的纵向整体性。
|
</p>
|
<h5 id="e290">2.教育内容的横向网络</h5>
|
<p>
|
教育内容的横向网络是指在不影响各学科(领域)系统性的前提下,加强各科之间的联系与配合,按一定的主题,把相关领域的内容集中起来安排。例如,每年的三、四月份,以“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为线索,把各学科(领域)中有关春天的内容组织起来,使各学科(领域)的内容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幼儿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有关春天的信息,同时又发展相应的语言、美术、音乐等能力。
|
</p>
|
<p>主题开展的时间可长可短,长者可达3~4个月,短者可以是1~2天。</p>
|
<p>
|
主题常以网络的形式出现。网络的编制可由教师预先设定,也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确定。
|
</p>
|
<h5 id="e291">3.主题(话题)的选择</h5>
|
<p>
|
(1)以学科或领域为基础设计主题。多从科学、社会等领域考虑,例如,“落叶飘飘”“冬天的动物”“美丽的春天”“新年到”等。
|
</p>
|
<p>
|
(2)以情感培养为主线设计主题。例如,“快乐”“我喜欢”“温馨的信”等。
|
</p>
|
<p>
|
(3)以社会生活事件为基础设计主题。例如,“交通事故发生了”“台风来了”“奥运会”等。
|
</p>
|
<p>
|
(4)以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为基础设计主题。例如,“我们的新朋友”“小兔子病了”“接纳新生活”。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p>
|
(5)以经过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原理或变化规律为基础设计主题。例如,“变”“熟了”“原因”。
|
</p>
|
<h4 id="d493">(二)教育手段、形式、方法的综合</h4>
|
<p>
|
综合教育主张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形式和方法,整合各种教育效果,以取得整体的教育效应。
|
</p>
|
<p>
|
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仅重视教学活动等弊端,充分运用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家园配合等多种教育手段,强调多种手段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
|
</p>
|
<p>
|
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内容,灵活地运用统一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及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活动。
|
</p>
|
<p>
|
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重视采用多种方法,如操作、讨论、发现等,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让幼儿在做中学,让幼儿在与环境、物、人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
</p>
|
<h4 id="d494">(三)教育过程的综合</h4>
|
<p>综合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
|
<h5 id="e292">1.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综合考虑</h5>
|
<p>
|
教师如何“教”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如何“学”,因此,教师在方法的选用上、在语言的表达上,甚至在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上,都一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幼儿的角度上来考虑,以保证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幼儿“学”的有效性。
|
</p>
|
<h5 id="e293">2.教育内容与环境创设综合考虑</h5>
|
<p>
|
《规程》明确指出,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更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和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因素。在幼儿园里,环境这一教育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各方面无一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环境布置一学期不变的弊端,灵活地根据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学习,在活动中不断地受良好环境的熏陶。
|
</p>
|
<h5 id="e294">
|
3.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综合考虑
|
</h5>
|
<p>
|
教育过程的综合的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对于任何一个教育内容、任何一项教育活动,教师都应该充分地挖掘其中可促进幼儿发展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p class="notIndent">
|
的因素。在知识技能方面,幼儿的特点决定了不能片面地追深和拔高,因此,教师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全人格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重视幼儿能力和情感、社会性的培养。
|
</p>
|
<h3 id="c239"><span class="h3-zt">二</span>实现三个层次的综合</h3>
|
<h4 id="d495">(一)主题活动的综合</h4>
|
<p>
|
主题活动的综合是指每个阶段以某一主题综合各方面教育,使有关内容得以有机的组合,改革单科独进、课内外脱节等现象。
|
</p>
|
<p>主题活动的综合有以下三种组织架构类型。</p>
|
<h5 id="e295">1.多学科综合</h5>
|
<p>
|
即同一个主题下,重点教授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其特点是学科界限分明,多个学科,共同主题,顺序展开,学科教学。例如,在主题活动“春天”中,可以安排科学活动认识春天、语言活动讲有关春天的故事、美术活动画春天、音乐活动唱春天等。这种主题综合活动是幼儿园教师最容易学习和掌握的一种类型。
|
</p>
|
<h5 id="e296">2.跨学科综合</h5>
|
<p>
|
即将课程中同类或相关的知识归纳起来,合并同类项并以跨越学科的内容作为课程重点。其特点是学科界限模糊,围绕主题,强调学科共通点,以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较具整合性。例如,综合活动“火、防火与自我保护”,这一活动所渉及的领域有科学、社会、健康和语言,是明显的跨学科综合。
|
</p>
|
<h5 id="e297">3.超学科综合</h5>
|
<p>
|
即完全超越学科的界限,课程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核心,展开专项研究或探索。其特点是学科界限不存在,以现实问题为主题或焦点,内容由幼儿的兴趣、需要而定,而不是由任何学科指引而预先确定。例如,“方案教学法”“生成课程”等。这一类型是主题综合活动的最高境界。
|
</p>
|
<h4 id="d496">(二)一日活动的综合</h4>
|
<p>
|
一日活动的综合是指把一日的各项活动组成连续的教育过程,不停留在互相分割的各个片段上,即半结构教学或非结构教学。其特点是淡化时间界限,强调各项活动的综合,强调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游戏活动与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例如,“会变的影子”,教师可以通过晨间活动(让幼儿给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p class="notIndent">
|
园内的大树、娃娃房、石凳等画影子)、科学实验(影子的产生)、故事欣赏(小熊的影子)、游戏活动(玩手影、影子模特儿、踩影子)和生活活动(家长带幼儿在路灯下观察人影的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影子。这样做,一定比单纯组织一次科学实验的教学活动效果好得多,既贴近幼儿生活,又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天性,更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p>
|
<h4 id="d497">(三)个别活动的综合</h4>
|
<p>
|
个别活动的综合是指每项活动应尽可能在各个部分自然的有机联系中进行,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没有不涉及其他领域而只能进行某个领域学习的活动,任何活动都可以实现领域间的渗透。例如,“火、防火与自我保护”,这一活动改变了以往为认识“火”而认识“火”的单纯的常识教学的状况,把科学领域、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和语言领域等内容有机地渗透进去,从对火的认识,到如何防火,再到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救和互救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做,能使幼儿在一个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有益经验,这种渗透是自然的、有机的,而不是拼凑的。教师如果能够在注重主题活动的综合、一日活动的综合的基础上,注重个别活动的综合,将会为孩子们赢得很多自然而宝贵的教育契机,将会使每个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个别活动的综合也能促使教师以整合的理念来改善幼儿园的教学,有利于改变目前因关注幼儿园课程而出现的忽视教学、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负效教学等现象,更好地突出幼儿园教学综合性的特点。
|
</p>
|
<h2 id="b065">
|
<span class="h2-zt">第三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案例及评析</span>
|
</h2>
|
<p>
|
虽然幼儿园综合教育作为一种课程已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普遍运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为使同学们能有效地理解幼儿园综合教育,化解知识上的难点,本课提供了一些典型的综合教育活动案例。
|
</p>
|
<h3 id="c240">
|
<span class="h3-zt">一</span>大班综合教育活动:火、防火与自我保护
|
</h3>
|
<p><b>(一)活动目标</b></p>
|
<p class="block">
|
1.知道火的主要用途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懂得不能随便玩火,避免火灾的发生。
|
</p>
|
<p class="block">
|
2.初步了解火灾带来的危害,掌握基本的防火及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防火及自我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1)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p class="notIndent block">保护意识。</p>
|
<p class="block">3.能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并学会倾听同伴发言。</p>
|
<p><b>(二)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
|
布置树林的环境,草地上有小柴堆,并准备一些可以灭火及自我保护的东西,如小河、水桶、湿毛巾、灭火筒、电话亭等。挂出有关火的图片三幅:火警电话、防火及自救的消防图片。
|
</p>
|
<p><b>(三)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p>
|
<p class="block">
|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你们到树林里玩,好吗?”教师以秋游的形式向幼儿简单介绍周围的环境和可以用来灭火及自我保护的东西。
|
</p>
|
<p class="block">
|
“我们走了这么长的路,都累了。大家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呼……”一阵大风吹来,“风真大呀,小朋友,你们觉得怎么样?”(冷)“大家都很冷,我们又没有多带衣服,怎么办呢?”(点燃柴堆取暖)
|
</p>
|
<p class="block">
|
引导幼儿自由议论,说出火的其他用途:照明、烧饭、炒菜、驱赶野兽等。
|
</p>
|
<p class="block">2.讨论“火”的危害,对幼儿进行防火教育。</p>
|
<p class="block">
|
“火有这么多的用处,但它有没有害处呢?火有什么危害?”让幼儿自由讨论,启发幼儿说出火灾的种种危害:烧坏房子、烧毁森林、烧伤人、把人烧死等。
|
</p>
|
<p class="block">
|
讨论:“火灾的危害这么大,小朋友们平时在家、在幼儿园、外出时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教师小结并对幼儿进行防火教育。
|
</p>
|
<p class="block">3.引导幼儿寻找并实践自我保护的方法。</p>
|
<p class="block">
|
“如果现在树林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幼儿三五人分组讨论,想出不同的办法进行灭火及自我保护(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想出两种以上的办法),教师适时用语言加以启发引导。例如,“如果你身上的衣服着火了,该怎么办?”“发生火灾时会冒出许多浓烟,呛得我们很难受,又该怎么办?”
|
</p>
|
<p class="block">教师根据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进行梳理小结。</p>
|
<p class="block">
|
4.游戏“着火了”,让幼儿模拟练习各种灭火及自救的方法。
|
</p>
|
<p><b>(四)活动延伸</b></p>
|
<p class="block">
|
让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练习说119的火警电话,并讲清楚着火的地点。
|
</p>
|
<p class="block">
|
布置防火知识展览,让幼儿和家长自由参观,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当讲解员。
|
</p>
|
<p class="right">(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委机关幼儿园提供)</p>
|
<p><b>[评析]</b></p>
|
<p>
|
当前,人们的防火意识较薄弱,尤其是幼儿,他们缺乏自防自救的能力。该活动正是出于这一思考,改变了以往为认识火而认识火的单纯的常识教学的状况,在教幼儿认识“火”的同时,教幼儿如何防火及火灾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这一活动体现的是个别活动的综合,其设计特点是:在一个活动中有机地整合了科学、健康、社会、语言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活动过程一环扣一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2)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环,层层推进。该活动还注重创设情境让幼儿进行模拟实践,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
</p>
|
<h3 id="c241">
|
<span class="h3-zt">二</span>中班综合系列活动:会变的影子
|
</h3>
|
<p><b>(一)活动目标</b></p>
|
<p class="block">
|
1.使幼儿知道物体在阳光和灯光下都有影子,物体和影子分不开。
|
</p>
|
<p class="block">
|
2.了解物体的影子会因光线强弱、照射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p>
|
<p class="block">
|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p>
|
<p><b>(二)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
|
幻灯片一套,录音磁带一盒,彩色粉笔一盒,树枝一根,各种小动物(如鸡、鸭、兔、熊等)的头饰若干。
|
</p>
|
<p><b>(三)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晨间活动:画影子。</p>
|
<p class="block">
|
让幼儿在阳光下找影子,提醒他们观察各种物体影子的形态。发给幼儿白色粉笔,让他们给园内的大树、娃娃房、石凳等画影子,为下次活动做准备。
|
</p>
|
<p class="block">2.观察活动:会变的影子。</p>
|
<p class="block">
|
(1)小实验:影子的产生。引导幼儿通过实验,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
</p>
|
<p class="block">
|
(2)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物体的影子,发给他们红色粉笔,画下园内的大树、娃娃房、石凳等物体的影子,并与白色粉笔画的影子进行比较。了解物体的影子因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
</p>
|
<p class="block">
|
(3)手影表演:取一根树枝做背景,教师用手影表演啄木鸟给树治病等各种动物(如狗、羊、青蛙等)的手影,教师边表演边请幼儿猜,猜中后模仿该小动物的叫声,为手影表演增添乐趣。
|
</p>
|
<p class="block">3.故事欣赏“小熊的影子”。</p>
|
<p class="block">
|
(1)教师讲述故事,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来感染幼儿,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p>
|
<p class="block">
|
(2)借助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边讲边提问:“今天天气怎样?小熊去干什么?是谁把水里的鱼儿吓跑的?小熊想赶走影子,用了哪些方法?有没有赶走影子?为什么?最后,小熊为什么能钓到鱼?”
|
</p>
|
<p class="block">
|
(3)再次欣赏配乐故事“小熊的影子”,组织幼儿讨论:早上和下午,小熊的影子为什么是长长的?小熊挖坑是不是真的埋掉了影子?为什么影子只剩下一点点大?
|
</p>
|
<p class="block">4.游戏活动。</p>
|
<p class="block">幼儿分组活动,活动中请他们注意观察影子的变化。</p>
|
<p class="block">(1)表演游戏。</p>
|
<p class="block">
|
①在园内鱼池边,请幼儿戴上“小熊”头饰表演“小熊钓鱼”。
|
</p>
|
<p class="block">
|
②玩手影。幼儿变换手的姿势,观察影子的变换,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辅助材料。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3)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block">
|
③“影子模特儿”。两名幼儿为一组,一名幼儿在阳光下表演各种动作,另一名幼儿用彩色粉笔画人影,互换角色,比比谁的“影子模特儿”美。
|
</p>
|
<p class="block">(2)体育游戏。</p>
|
<p class="block">
|
①两名幼儿为一组,互踩对方的影子,先踩中者获胜,胜者在沙池里插一面红旗。最后,比比谁的红旗多。
|
</p>
|
<p class="block">
|
②请2~3名幼儿当踩影子的人,其余幼儿戴上各种小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当教师发出“开始”的信号后,“小动物”就在太阳底下快速走动,踩影子的幼儿跟在“动物”后面,踩它们的影子,踩中影子的“动物”算被捉住,踩影子的幼儿将自己捕捉到的“动物”关在一起。最后,比一比谁捉到的“动物”多。
|
</p>
|
<p><b>(四)活动延伸</b></p>
|
<p class="block">
|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思考什么情况下影子会动或不动,什么情况下有影子或没影子。
|
</p>
|
<p class="block">
|
2.家长带领幼儿在路灯下散步时,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在离灯光远近不同的地方,人影有何变化。
|
</p>
|
<p class="right">
|
(该活动案例选自《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分析》,魏敏等主编)
|
</p>
|
<p><b>[评析]</b></p>
|
<p>
|
“影子”是孩子们常见又感到好奇的现象,本活动正是以影子为线索,利用影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特点设计的一系列活动。该活动体现的是一日活动的综合,即从晨间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都围绕“影子”这一主题来开展,而且开展的活动渉及了多个领域。在这一天中,各项活动组成了连续的教育过程,淡化了时间界限,强调了各项活动的综合,强调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充分发挥了游戏活动与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在这一天中不仅获得了关于“影子”的丰富经验和感受,对探索“影子”的现象产生了兴趣,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
|
</p>
|
<div style="height: 300px"></div>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1%">
|
<h3 id="c242"><span class="h3-zt">三</span>大班综合主题活动:昆虫</h3>
|
<p><b>(一)主题网络图</b></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a" alt="" src="../../images/0342-1.jpg" />
|
</p>
|
<p><b>(二)主题目标</b></p>
|
<p class="block">
|
1.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居住环境、食物、动作姿态、沟通方式、行走方式等)。
|
</p>
|
<p class="block">
|
2.能运用多种感官有顺序地观察和探索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p>
|
<p class="block">
|
3.学会用多种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愿意表达自己对昆虫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小实验活动,初步学会观察记录。
|
</p>
|
<p class="block">
|
4.激发探索昆虫秘密的兴趣,萌发爱护益虫的环保意识。
|
</p>
|
<p class="center"><b>活动一 昆虫运动会</b></p>
|
<p><b>(一)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
|
挂图:《昆虫大集合》。各种动物的图片(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螳螂、蜗牛、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5)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block">蚯蚓、蜈蚣等)。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p>
|
<p><b>(二)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通过猜谜语引入活动。</p>
|
<p class="block">教师念谜语:</p>
|
<p class="center1">小小虫,嗡嗡嗡,</p>
|
<p class="center1">飞到西,飞到东,</p>
|
<p class="center1">传花粉,采花蜜,</p>
|
<p class="center1">人人夸它爱劳动。(蜜蜂)</p>
|
<p class="block">你还认识哪些昆虫呢?</p>
|
<p class="block">
|
2.讲述故事《昆虫运动会》,引导孩子认识昆虫,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
</p>
|
<p class="block">
|
提问:“昆虫要开运动会,会有哪些昆虫来参加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
</p>
|
<p class="block">
|
教师讲述故事,并相应地贴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螳螂、蜗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等动物的图片。
|
</p>
|
<p class="block">
|
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
</p>
|
<p class="block">
|
出示毛毛虫图片,“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它为什么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
|
</p>
|
<p class="block">
|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
</p>
|
<p class="block">
|
3.教师出示挂图《昆虫大集合》,请幼儿说说、议议、写写。
|
</p>
|
<p class="block">
|
这些昆虫叫什么名字?比较图片上的昆虫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例如,都有六只脚,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腹部3个部分,有触角,有壳儿等。
|
</p>
|
<p class="block">
|
教师根据幼儿记录的内容与幼儿一起梳理、小结昆虫的基本特征。
|
</p>
|
<p class="block">
|
4.通过儿歌《昆虫运动会会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昆虫基本特点的认识。
|
</p>
|
<p class="center"><b>活动二 认识蚕宝宝</b></p>
|
<p><b>(一)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
|
1.在日常饲养、观察蚕宝宝的过程中,已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
</p>
|
<p class="block">2.课件《蚕的一生》。</p>
|
<p class="block">3.布置蚕的用途图片展。</p>
|
<p><b>(二)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观察蚕宝宝,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p>
|
<p class="block">(1)分组观察,认识蚕。</p>
|
<p class="block">
|
小结:蚕由头和身体构成,头上有嘴和两只小小的眼睛;身体圆长而软,有环节;身体下面有许多对小脚,身体旁边有气孔,气孔可以呼吸和散热;尾部有小尖,叫尾角;会爬行。
|
</p>
|
<p class="block">
|
(2)“它们爱吃什么?”幼儿动手给蚕喂食,了解蚕爱吃的食物。
|
</p>
|
<p class="block">2.了解蚕的生长过程。</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block">(1)教师向幼儿介绍蚕的四个生长过程。</p>
|
<p class="block">(2)请幼儿操作“蚕的一生”卡片。</p>
|
<p class="block">(3)观看课件《蚕的一生》。</p>
|
<p class="block">(4)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重新排列卡片。</p>
|
<p class="block">3.讨论蚕的用途。</p>
|
<p class="block">(1)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教师适当指导。</p>
|
<p class="block">(2)组织幼儿讲述参观的内容。</p>
|
<p class="block">提问:你在展览厅看到了些什么? 蚕有哪些用途?</p>
|
<p class="block">4.体育游戏:有趣的蚕宝宝。</p>
|
<p class="block">
|
玩法:在软垫上模仿蚕宝宝爬行,再练习踮起脚尖、抬起头吃桑叶,接着团起身体变成“茧”钻过圈,最后变成“飞蛾”回到原点。
|
</p>
|
<p class="center"><b>活动三 毛毛虫和蝴蝶</b></p>
|
<p><b>(一)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1.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和生长示意图。</p>
|
<p class="block">2.音乐磁带和表演道具。</p>
|
<p><b>(二)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
|
1.以谈话的方法引入活动,引起幼儿了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的兴趣。
|
</p>
|
<p class="block">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p>
|
<p class="block">
|
教师:这是什么?(虫卵)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毛毛虫在干什么?(吃树叶)毛毛虫长大后做什么事?怎样变成蝴蝶的?(变成蛹—变成蝴蝶)。
|
</p>
|
<p class="block">
|
教师小结:昆虫世界里的动物们也像我们人类一样,它们是有生命的,而且是不断生长变化的,每个生长时期都有不同的形态,但都是美丽的。
|
</p>
|
<p class="block">
|
3.倾听音乐,感知表现毛毛虫和表现蝴蝶的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
|
</p>
|
<p class="block">
|
(1)欣赏音乐,理解歌词。说说:一共有几段音乐?你听到了什么?
|
</p>
|
<p class="block">
|
(2)分辨两段音乐的性质,感知、体验表现毛毛虫的音乐缓慢、连贯;表现蝴蝶的音乐欢快、跳跃。
|
</p>
|
<p class="block">
|
(3)幼儿自由讨论并提问:你喜欢哪一段音乐?为什么?
|
</p>
|
<p class="block">
|
(4)启发幼儿运用肢体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毛毛虫和蝴蝶的动态。
|
</p>
|
<p class="block">
|
4.音乐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引导幼儿借助道具“床单”随音乐节奏表现毛毛虫变蝴蝶。
|
</p>
|
<p class="center"><b>活动四 会唱歌的昆虫</b></p>
|
<p><b>(一)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1.“中华文化”:《昆虫画》。</p>
|
<p class="block">2.事先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有关昆虫的图书。</p>
|
<p class="block">3.图画纸和画笔。</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3%">
|
<p><b>(二)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
|
1.教师或幼儿讲述有关昆虫的图画书,并讨论昆虫的叫声。
|
</p>
|
<p class="block">
|
2.与幼儿一起欣赏幼儿用书《昆虫画》画面的内容,并提问。
|
</p>
|
<p class="block">(1)图画上有什么呢?</p>
|
<p class="block">(2)有会叫的昆虫吗?是什么呢?</p>
|
<p class="block">(3)除了昆虫,还有什么呢?猜猜看昆虫在做什么?</p>
|
<p class="block">
|
(4)齐白石爷爷用了哪些颜色呢?猜猜看他是用什么笔画的?怎么画的呢?
|
</p>
|
<p class="block">
|
(5)如果让你也画一幅昆虫画,你会画什么呢?用什么样的画笔?会用什么颜色呢?
|
</p>
|
<p class="block">
|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昆虫及原因,并尝试画昆虫画。
|
</p>
|
<p class="center"><b>活动五 找朋友</b></p>
|
<p><b>(一)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1.儿歌:《野外》。</p>
|
<p class="block">2.课件:各种昆虫飞、跳、爬的情境。</p>
|
<p><b>(二)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
|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朗诵儿歌《野外》让幼儿欣赏。
|
</p>
|
<p class="block">
|
2.请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鸟飞、鱼游、虫跳的模样。
|
</p>
|
<p class="block">
|
3.观看课件,与幼儿讨论昆虫行走的方式(如蚱蜢会跳、蜜蜂会飞、蝴蝶会跳舞、蚂蚁爬行),并尝试模仿昆虫的行走方式。
|
</p>
|
<p class="block">4.玩“找朋友”的游戏。</p>
|
<p class="block">
|
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走,边走边按照自己装扮的昆虫行走方式移动,并唱歌曲“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当唱到“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时,两人成一组,向对方打招呼。
|
</p>
|
<p class="block">5.游戏结束后,请幼儿分享和好朋友的相处方式。</p>
|
<p class="center"><b>活动六 益虫和害虫</b></p>
|
<p><b>(一)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1.益虫、害虫的课件。</p>
|
<p class="block">2.各种昆虫的卡片,分类统计表人手一份。</p>
|
<p><b>(二)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帮助幼儿形成益虫和害虫的概念。</p>
|
<p class="block">(1)认识益虫和害虫。</p>
|
<p class="block">
|
①利用课件出示螳螂的谜语,幼儿猜出后再以动画方式出示螳螂。
|
</p>
|
<p class="block">
|
教师:对人类有好处,吃害虫,保护庄稼、树木、花草的虫子,我们称它们为益虫。(课件画面上出现文字“益虫”)
|
</p>
|
<p class="block">
|
②课件出示苍蝇的谜语,幼儿猜出后以动画方式出示苍蝇。
|
</p>
|
<p class="block">
|
教师:对人类有害处,损害庄稼、树木、花草的虫子,我们称它们为害虫。(课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block">件画面上出现文字“害虫”)</p>
|
<p class="block">(2)课件演示各种益虫和害虫。</p>
|
<p class="block">“你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p>
|
<p class="block">
|
2.了解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加深对益虫和害虫的认识。
|
</p>
|
<p class="block">
|
(1)提问: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是益虫?人们为什么喜欢它们?哪些是害虫?人们为什么讨厌它们?
|
</p>
|
<p class="block">
|
(2)教师提供各种昆虫的小卡片,将“益虫”和“害虫”字卡贴在磁性板上,让幼儿按益虫、害虫进行分类,引导幼儿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上并讲述。
|
</p>
|
<p class="block">
|
3.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消灭害虫?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激发幼儿爱护益虫的环保意识。
|
</p>
|
<p class="block">4.表演游戏“虫虫联欢会”。</p>
|
<p class="block">
|
(1)引导幼儿根据虫子的生活习性及基本特征,在音乐的伴奏下创编各种动作。
|
</p>
|
<p class="block">
|
玩法:幼儿自选头饰扮演昆虫。音乐起,各种昆虫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动作;音乐停,扮害虫的幼儿立即蹲下不动,扮益虫的幼儿就要喊“苍蝇、蚊子、蟑螂,消灭它”。幼儿互换头饰,游戏继续进行。此游戏可做1~2遍。
|
</p>
|
<p class="block">
|
(2)游戏结束后,幼儿按益虫和害虫将昆虫头饰送回各自的家。
|
</p>
|
<p class="right">(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委机关幼儿园提供)</p>
|
<p><b>[评析]</b></p>
|
<p>
|
“昆虫”是幼儿很熟悉的一类动物,它是一个类概念,其种类很多。这一组活动设计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根据主题中不同的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手段和方法,通过环境创设、饲养、观察、操作、谈话、故事诗歌欣赏、游戏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并借助语言、图画、动作等不同的表达方式,以达到帮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加工和提炼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二是注重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层层推进,从“昆虫运动会”上昆虫的大聚会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到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某些昆虫的生长过程,再到认识昆虫的分类,揭示害虫与益虫,帮助幼儿形成爱护益虫的环保意识,使幼儿获得了对昆虫较全面的认识。
|
</p>
|
<h2 id="b066">
|
<span class="h2-zt">第四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实践训练</span>
|
</h2>
|
<p>
|
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它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与教师是否有综合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技能密切相关。本课主要和同学们一起开展综合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训练,目的是初步提高同学们组织综合教育活动的能力。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3 id="c243">
|
<span class="h3-zt1">项目一</span>观摩、评析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
|
</h3>
|
<h4 id="d498">(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熟悉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的构成及实施要求。</p>
|
<p class="block">2.熟悉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的生成及设计思路。</p>
|
<p class="block">3.初步学会评析、修改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p>
|
<h4 id="d499">(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1.阅读完整的综合教育活动方案。</p>
|
<p class="block">
|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综合教育活动方案,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活动方案中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怎样改进?
|
</p>
|
<p class="block">
|
2.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的主题综合教育活动或活动实录。
|
</p>
|
<p class="block">
|
观看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教学实况录像或者到幼儿园现场观摩,记录活动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要求?可以怎样改进?
|
</p>
|
<h3 id="c244">
|
<span class="h3-zt1">项目二</span>设计幼儿园主题综合教育活动
|
</h3>
|
<h4 id="d500">(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掌握幼儿园主题综合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和技能。</p>
|
<p class="block">
|
2.初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幼儿园主题综合教育活动的能力。
|
</p>
|
<h4 id="d501">(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
|
1.根据观摩的主题或以下主题,设计与其相关的主题网络。
|
</p>
|
<p class="block">(1)小班:快乐宝宝。</p>
|
<p class="block">(2)中班:环境小卫士。</p>
|
<p class="block">(3)大班:我要上学。</p>
|
<p class="block">
|
2.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任选一个年龄班,共同设计一个以某领域为主的主题活动,并加以实施,要求如下。
|
</p>
|
<p class="block">(1)写出设计思路。</p>
|
<p class="block">(2)设计主题网络图、主题计划、周计划。</p>
|
<p class="block">
|
(3)每人选择1~2个活动内容撰写具体的活动计划。每位同学在组内进行说课,交流具体的活动计划。
|
</p>
|
<p class="block">
|
(4)每组选一位代表说设计思路,各组交流讨论所设计的主题综合教育活动方案。
|
</p>
|
<p class="block">
|
(5)在讨论的基础上修改主题活动方案,推选出最佳的主题综合教育活动方案。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4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4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3 id="c245">
|
<span class="h3-zt1">项目三</span>实施幼儿园主题综合教育活动
|
</h3>
|
<h4 id="d502">(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体验幼儿园教师组织综合教育活动的过程。</p>
|
<p class="block">2.初步形成组织实施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的能力。</p>
|
<h4 id="d503">(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1.校内试教。</p>
|
<p class="block">
|
(1)每组派一位同学把选择一个最佳的具体的综合教育活动计划在实训室进行试教,全班同学进行观摩和评析,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
|
</p>
|
<p class="block">
|
(2)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具体的综合教育活动计划在组内试教,并相互评价。
|
</p>
|
<p class="block">2.校外执教。</p>
|
<p class="block">
|
把各组试教的活动计划修改后,到幼儿园进行实习教学,并写出活动反思。
|
</p>
|
<hr />
|
<p>
|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7.png" /><span
|
class="zt-ht"
|
>思考题</span
|
>
|
</p>
|
<p>1.什么是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其理论依据是什么?</p>
|
<p>2.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特点有哪些?</p>
|
<p>3.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三个方面的综合?</p>
|
<p>4.举例说明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中三个层次的综合。</p>
|
<p>
|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8.png" /><span
|
class="zt-ht"
|
>学习反思</span
|
>
|
</p>
|
<br />
|
<hr />
|
<br />
|
<hr />
|
<br />
|
<hr />
|
<br />
|
<hr />
|
</div>
|
</div>
|
</div>
|
</div>
|
</template>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chapter009",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default: () => [],
|
},
|
},
|
data() {
|
return {};
|
},
|
};
|
</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