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2">
|
<!-- 封面 -->
|
<div class="page-box mt-20" page="8" style="padding-bottom: 0px">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8) > -1">
|
<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p1.jpg" />
|
</div>
|
</div>
|
<!-- 3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 > -1">
|
<h2 id="b001"><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z1.jpg" /></h2>
|
<div style="padding: 3% 15% 10% 15%;">
|
<div class="bk">
|
<p class="td-0 img-f fl al-c jc-c"><span class="zt-ls1">学习<br>目标</span></p>
|
<div class="bk-txt">
|
<p>学习完本章内容后,你应该能够:</p>
|
<p>·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我国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p>
|
<p>·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特点、学前教育评价等有关基本概念以及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p>
|
<p>·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意义、作用和原则;</p>
|
<p>·根据要求运用不同类型的评价对学前教育活动开展具体的评价工作。</p>
|
</div>
|
</div>
|
<p>对于初步接触“学前教育评价”课程的学习者来说,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产生与发展情况,了解我国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意义和作用是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特点以及进行学前教育评价需要坚持的一些原则。这些基本内容就是本章需要大家学习的。
|
</p>
|
<h3 id="c001"><span class="h3-zt">第一节</span><span class="h3-zt1">学前教育评价的产生与发展</span></h3>
|
<h4 id="d001"><span class="h4-zt">一、</span>学前教育评价的含义</h4>
|
<p>把握和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内涵,首先要从认识和理解评价说起。有了对评价本质的认识,再来谈教育评价和学前教育评价才有依据。</p>
|
<h5 id="e001">(一)评价</h5>
|
<p>所谓评价,《新华字典》给予的解释是“对事物估定价值”,也就是评定事物价值的大小。就其本质而言,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有
|
</p>
|
<div class="video-box">
|
<p class="video-img"><img class="rwmb-1" alt="" src="../../assets/images/tzsp.jpg" /></p>
|
<p class="center text td-0">
|
<video :src="videoPathOne"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ontrolslist="nodownload" class="w100 video"></video>
|
</p>
|
<p class="center videoname">
|
<span>视频:学前教育评价的内涵与相关概念</span>
|
<el-tooltip class="item" effect="dark"
|
:content="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 ? '点击取消' : '点击收藏'" placement="top-start">
|
<img :src="collectResourceList.findIndex(
|
(item) => item.id == 'DDEC20290E43029222463DD28BB3D237'
|
) > -1
|
? collectCheck
|
: collectImg
|
" alt="" class="collect-btn" @click="handleCollect('video-01')" />
|
</el-tooltip>
|
</p>
|
</div>
|
</div>
|
</div>
|
</div>
|
<!-- 4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04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判断”<sup>①</sup>。客体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客体本身,而且取决于主体的价值观念和主体自身的需要,不同主体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所以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来说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乐于在幼儿教育领域任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获得幼儿教师任职资格是一件十分重要而且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而对于不想在此领域任职的学生来说,获得该资格则价值不大或者说没有价值。所以,对事物的价值做出准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只能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评估。由此,评价体现出以下特点。
|
</p>
|
<p>第一,评价离不开评价主体。任何评价活动都离不开评价主体——人。我们对周围的人、事、物进行评价,判断某些或某一人、事、物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都跟评价主体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有关。满足程度越高,评价客体的价值越大。所以,抛开评价主体去谈论客体的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
</p>
|
<p>第二,评价是贯穿人类活动始终的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的主体意向、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目的,都离不开评价活动。正是通过评价,主体进行比较和选择,由此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给出价值判断。
|
</p>
|
<h5 id="e002">(二)教育评价</h5>
|
<p>首次提出教育评价概念的是美国教育家泰勒(R.W.Tyler)。泰勒于1929年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别开来。泰勒原理强调,必须分析教育要达到的目标,然后依据教育目标的达到程度来评价教育的效果。同时,认为教育评价可以对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但是,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看待问题的视角、方法的差异,时至今日,人们对教育评价也未给出一个确切的、被大家一致接受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sup>②</sup>。
|
</p>
|
<p>第一,教育评价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p>
|
<p>第二,教育评价是一种对优缺点或价值的评估。[斯克里文(M.Scriven)]</p>
|
<p>第三,教育评价是为做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克龙巴赫(Lee J.Cronbach)、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p>
|
<p>第四,教育评价是对某些对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p>
|
<p>第五,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国内学者)
|
</p>
|
<p>虽然对教育评价的科学界定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人们一般都认可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做出判断,是对教育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换句话说,判定某类教育是否有价值或者价值的大小,关键是要看
|
</p>
|
<hr class="img-g">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①</a> 霍力岩等:《学前教育评价》第3版,8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p>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②</a>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24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p>
|
</div>
|
</div>
|
</div>
|
<!-- 5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05</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这类教育满足该层次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情况。以学前教育为例,学前儿童在其受教育阶段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愉快的游戏、良好的习惯、保教人员的关爱、心智的启蒙以及适宜的环境。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满足学前儿童的这些需要,而是强迫他们学习小学生才应该学习的知识、技能,或者强迫他们以“端坐静听”等“小学化”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样的学前教育是有问题的,其价值是要被质疑的。同理,社会也会有其对教育的需要,不同社会阶段对教育的需要是不同的。还以学前教育为例,当今我国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虽然越来越多元化,但是社会对这个层次教育的核心需要是公益化和普惠性,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入托高质量、低收费的幼儿园。当公办幼儿园越来越难入托、收费越来越高的时候,就会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孙春兰在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时就强调:“要着力抓好薄弱环节。当前,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仍是短板,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要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实现幼儿园监管全覆盖。”这就是国家的态度与决心<sup>①</sup>。
|
</p>
|
<p>当然,不同的个体或社会对教育的需要通常是存在差异的,同一个体或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的需要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对教育的价值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并非易事。比如,一个学前儿童对教育的需要可能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而不同的学前儿童对这些领域的需要是有先后顺序的或者说是有差异的,有的需要先在健康领域发展,有的需要先在社会领域发展,还有的需要先在艺术领域发展。就是同一个学前儿童,他对教育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个3岁的儿童可能需要在语言领域加快发展,等到该儿童5岁的时候可能需要在艺术领域进一步发展,也可能需要在科学领域加快发展,所以我们对教育的评价也要随着个体和社会需要的改变而变化。
|
</p>
|
<h5 id="e003">(三)学前教育评价</h5>
|
<p>在了解了评价和教育评价之后,可以说学前教育评价就是“对学前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sup>②</sup>。学前教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其内部的各个活动要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它与相邻的教育阶段,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见,学前教育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对其做出准确而科学的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要求?幼儿园教师的师德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何?某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和区域游戏开展得如何?一所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如何?所有这类问题,都是学前教育评价这门学科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研究认为,学前教育评价具有如下特点。<sup>③</sup>
|
</p>
|
<p>第一,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变化着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和丰富的概
|
</p>
|
<hr class="img-g">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①</a> 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载《求是》,2018(19)。</p>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②</a> 王坚红:《学前教育评价》,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p>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③</a> 霍力岩等:《学前教育评价》第3版,15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p>
|
</div>
|
</div>
|
</div>
|
<!-- 6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2)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06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念。学前教育评价对学前教育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这是始终不变的,但在学前教育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价值、价值标准以及要判断的问题则是不断变化的,或者说,价值标准如何确定、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判断什么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
</p>
|
<p>第二,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过程。进行学前教育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一次观察、测试等得来的资料做出判断。系统地收集资料是学前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将测量、评定、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渠道得来的资料加以综合,进行系统的整理,才能成为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
</p>
|
<p>第三,学前教育评价注重对资料的解释。仅仅将资料收集起来不是学前教育评价,只有对资料做出解释、分析,才是评价。</p>
|
<p>第四,学前教育评价是一种反馈—矫正系统。要通过不断地判断、分析和比较,来判断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必须思考采取什么手段才能确保过程的有效性,从而为学前教育决策和采取更佳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及时的服务。
|
</p>
|
<div class="bk3">
|
<p class="left"><span class="zt-ls1">教师资格考试·考点分析</span></p>
|
<p>《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考试目标”第六条提出,幼儿教师要具有“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了解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评价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改进保育教育工作”。</p>
|
<p>注:学前教育评价基础知识包括的内容很多,本章所示学前教育评价的含义,相关概念的阐释,评价的意义、作用、原则、类型等都属于基础知识,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习者首先学习并掌握的。只有学习和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谈得上掌握评价技能和提升评价能力。
|
</p>
|
</div>
|
<h4 id="d002"><span class="h4-zt">二、</span>相关概念阐释</h4>
|
<p>教育评价、教育评估、教育测量与教育研究是我们在教育评价领域会接触到的几个常见概念,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呢?</p>
|
<h5 id="e004">(一)评价与评估</h5>
|
<p>教育评价和教育评估是两个意义非常接近、在使用过程中并无严格区分、经常被人们混同使用的概念,它们都指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但是,二者又不完全一样。教育评估更多地注意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的复杂性、广泛性等,较多地运用模糊评判技术,对教育过程中的某些特征进行估量、估计或推测,因此评估告诉我们“估计如此”,是一种“评价加估量”。教育评价则较多地强调根据教育目标和原则,采用较为严格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实际的教育过程及预期的教育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其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机构、教育政策、教育方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因素,复杂程度较高。<sup>①</sup>完全按照严
|
</p>
|
<hr class="img-g">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①</a>  王坚红:《学前教育评价》,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p>
|
</div>
|
</div>
|
</div>
|
<!-- 7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3)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07</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格精确的量化标准对教育进行价值判断是有困难的,目前还只能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客观判断与主观描述并用的分析与判断方法来开展评价工作。所以,教育评价实际上也只是对有关对象价值的估量和推测,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与评估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p>
|
<h5 id="e005">(二)评价与测量</h5>
|
<p>评价与测量是一对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描述如下。</p>
|
<p>首先,测量是评价的基础。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给人或事物赋予某种数值以说明其特征的过程,它的基本要求是客观性,要求如实地反映所测量对象的实际情况。测量的目的是获得数据,是对人或者事物的行为或属性进行客观描述,并区分客体在数量上的差异。例如,对全班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比较确切的身高和体重的数值;对幼儿园的绿化面积进行测量,也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值。评价是在进行系统调查和测量获得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评价者的愿望和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比如,将测得的全班幼儿的身高和体重与该年龄段幼儿的身体发育常模进行比较,得出某幼儿身高和体重处于正常或低于或高于正常发展水平的结论,这就是评价。
|
</p>
|
<p>其次,评价不是单纯以测量的结果为依据的。因为教育的价值是由教育活动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决定的,所以教育评价必然要受到评价者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同一种教育活动或教育现象,持有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人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测量只能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所以,评价本身同时兼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种基本属性。比如,对小班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进行测量,根据测得的结果,不同的评价者在其教育观、儿童观和课程观的影响下会给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
</p>
|
<h5 id="e006">(三)评价与研究</h5>
|
<p>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是一对既密切相关又有一些区别的概念。二者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
|
<p>第一,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当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评价过程与研究过程相结合。每一项评价都必须是一个研究项目,得出评价结论的过程,也就是系统地针对一系列有关问题收集资料和分析研究的过程。不含研究过程的评价不能称作科学的评价。比如,要对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以下简称“幼师国培”)进行评价,必然要对培训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要研究培训团队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过程管理、培训模式、方法的选择和培训对象的需求等,没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不可能对幼师国培的质量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
|
</p>
|
<p>第二,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具有包含关系。从概念的宽泛程度来说,教育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一些,教育评价只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p>
|
<p>第三,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以学前教育评价为例,学前教育评价一般都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无法严格控制某些因素并对其进行反复比较,所以,评价要尽可能采取研究的态度和严格系统的考察分析方法,以保证评价
|
</p>
|
</div>
|
</div>
|
</div>
|
<!-- 8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4)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08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二者的区别见表1-1。
|
</p>
|
<p class="img1">表1-1 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的区别</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20-1.jpg" /></p>
|
<h4 id="d003"><span class="h4-zt">三</span>产生与发展</h4>
|
<p>学前教育评价是伴随着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p>
|
<h5 id="e007">(一)儿童研究运动阶段</h5>
|
<p>学前教育评价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儿童研究运动。达尔文(C.R.Darwin)、霍尔(G.S.Hall)、弗兰克(L.Frank)等都是该运动的领导者。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开创了关于儿童的研究。霍尔开创和扩展了关于儿童研究的方法,他在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建立了儿童研究中心,他的学生杜威(J.Dewey)、阿诺德·格塞尔(A.L.Gesell)和推孟(L.M.Terman)等对儿童的研究与评价做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杜威支持能影响儿童教育方案开发的教育改革。格塞尔第一次描述了儿童在每个发展阶段会出现的行为。推孟成为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
test)发展的一个领导者。”
|
<sup>①</sup>随后,儿童调查研究在学术中心的儿童研究所、在学院或大学的实验室和托儿所逐渐建立和发展,同时也将儿童家长吸收进来,以扩展人们对儿童成长的理解,许多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也纷纷加入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儿童研究运动。儿童研究运动教会我们通过观察或使用其他策略来对儿童进行评价。
|
</p>
|
<h5 id="e008">(二)学前儿童标准化测验阶段</h5>
|
<p>标准化测验始于1900年左右。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发表了他的第一个智力量表,该量表指出了3岁、5岁、7岁的儿童分别可以做什么,家长可以根据这个量表来测验自己的孩子。1908年和1911年比奈对量表进行了修订,引入了智力年龄的概念,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又修订了比奈的量表,并引入智商的概念,这就是今天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The
|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到1918年,人们已经设计研发出了100多种标准化测试来评价学业成绩,从而使对学前儿童的测验也进入了科学化阶段。</p>
|
<hr class="img-g">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①</a> 
|
[美]苏·C.沃瑟姆、贝琳达·J.哈丁:《学前教育评价》第7版,向海英译,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p>
|
</div>
|
</div>
|
</div>
|
<!-- 9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5)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09</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把学前儿童作为重点进行测验且影响最大的人物当推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从1916年开始,格塞尔和其同事就系统研究了5岁以下儿童的发展,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儿童发展常模的材料,并于1940年正式提出专门测验学前儿童的格塞尔发展量表,也称“耶鲁量表”。该量表包括从出生到5岁儿童的四个方面行为的发展常模。与此同时,一些心理学家也进行了学前儿童测验研究,如德国心理学家彪勒(C.B.Bühler)于1932年提出的维也纳量表,美国的贝莱(N.Bayley)于1930年正式提出的加州1岁婴儿量表,美国的费尔莫尔(E.A.Fillmore)于1936年发表的依阿华婴儿测验等,都为科学测量学前儿童发展做出了贡献。
|
</p>
|
<h5 id="e009">(三)学前教育评价阶段</h5>
|
<p>20世纪50年代以来,重视数量化的学前教育测验时期基本结束,从本质上对学前教育进行评价的时期到来了。随着各国对学前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对学前教育投资效益进行评价的需求越来越多,学前教育评价工作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
</p>
|
<p class="h6-zt">1.美国的学前教育投资效益评价</p>
|
<p>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决定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或者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的学业成绩,实行了“开端计划”(Head Start
|
Project)。“开端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追求教育公平,改善人群代际恶性循环的一个早期儿童项目,于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为参加该计划的每个儿童提供约3000美元的投资。
|
</p>
|
<p>1975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公法94-142》(Public Law of 94-142),即《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
Children Act),后经修正命名为《残疾人教育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
Act)。该法案规定,美国所有3~21岁的残障儿童都可免费就读公立学校,这意味着幼儿教育机构必须面向6岁以下的儿童,公立学校也要为残障儿童提供幼儿教育。1986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新法案《公法99-457》(Public
|
Law of 99-457),即《残疾婴幼儿法》(Handicapped Children Act),1990年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法修正案》(Individual with
|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
Amendment),新法案批准了两个新项目:联邦幼儿教育项目和早期干预项目。联邦幼儿教育项目扩充了《公法94-142》中规定的所有3~5岁残障儿童享有的权利,早期干预项目要求相关部门对所有0~2岁的发育迟滞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美国残疾人法》(Americans
|
with Disabilities
|
Act),该法规定,所有幼儿教育机构必须准备好为残障儿童提供特殊服务,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设施与膳宿,包括户外活动环境,并且这些环境设施必须经过设计、建造和适当的改建,以满足残障儿童的需要。1991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公法94-142修正案》(Public
|
Law of 94-142 Amendment),要求所有幼儿教育机构必须满足每个残障儿童的受教育需求。这些法案保障了儿童的权利,使幼儿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结合起来。</p>
|
<p>乔治·沃克·布什(J.W.Bush)当选美国总统以后,致力于为改进所有儿童的教育而立法。200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新的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
Behind
|
Act),该法案提出将以科学为基础的阅读研究整合
|
</p>
|
</div>
|
</div>
|
</div>
|
<!-- 10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6)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10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到针对儿童的综合性指导中。该法案还规定在2006年之前,各州对儿童的阅读和数学能力要实行标准化测试。而且尤其关注针对幼儿的测试,对幼儿实施适应性评价的工作获得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
Children,NAEYC)的支持。可见,所有由联邦政府进行资助的项目都要求评估其有效性,这无疑促进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
|
</p>
|
<p class="h6-zt">2.英国的学前教育投资效益评价</p>
|
<p>英国政府于1968年开始实施“援助城市计划”,该计划六年之内向贫困地区拨款6000万英镑,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开展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工作。到了1998年,英国的“确保开端”(Sure
|
Start)项目在全国启动,1999—2002年,财政部共支出5.4亿英镑,其中4.52亿英镑用于在英格兰建立250个“确保开端”地方项目(Sure Start Local
|
Programmes),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15万名儿童。首批“确保开端”地方项目选择的试点区域全部为贫困地区,教育部还提供了额外资金用于前期人员培训,共有2000名专业人员以及800位儿童中心领导者接受了培训。2003年政府出台《每个孩子都重要:为孩子而改变》(Every
|
Child Matters:Change for Children,2003),该政策提议将“确保开端”地方项目向“确保开端”儿童中心(Sure Start Children's
|
Centres)过渡。2004年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
Brown)宣布,到2008年政府将为2500所儿童中心提供资金。截至2006年,英国教育部已经在“确保开端”地方项目与儿童中心及其相关项目方面支出21亿英镑。2006—2010年,是“确保开端”儿童中心增量推广阶段,地方政府开始接管当地儿童中心的规划与运营工作并开展多元合作。按照英国政府此前的预期,2008年地方政府要负责将儿童中心的总数提高到2500所,2010年建成3500所,实现每个社区一所儿童中心。2010年至今,是增效保质阶段,虽然政府每年拨付给确保开端儿童中心的资金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仍然期望在资金困境中追求投资的高效益。2013
|
年,英国政府斥资200 万英镑启动学前教育实习计划,那些致力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青年可以申请到最高1500
|
英镑的实习经费,如果参加更多的实习可获得额外300英镑的补贴。申请人必须能胜任2岁儿童保育院的实习工作。设置这些要求的目的是确保让更专业的人士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见,英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投资效益问题。
|
</p>
|
<p class="h6-zt">3.中国的学前教育投资效益评价</p>
|
<p>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的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随后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教育部
|
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从2011—2020年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央财政主要支持实施4大类7个重点项目。第一类是改建校舍,将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成幼儿园,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支教;第二类是综合奖补,对民办园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办园实行综合奖补;第三类是进行幼师培训,对中西部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第四类是幼儿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进行资助。“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15年的不到4%提高到2019年的5%,学前
|
</p>
|
</div>
|
</div>
|
</div>
|
<!-- 11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7)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11</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教育财政性经费年均增长15.4%,在各级教育中提高幅度最大。政府的这些投资都需要考虑效益问题。因此,涉及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评价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
</p>
|
<h3 id="c002"><span class="h3-zt">第二节</span><span class="h3-zt1">学前教育评价的意义与作用</span></h3>
|
<h4 id="d004"><span class="h4-zt">一、</span>学前教育评价的意义</h4>
|
<p>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组织机构运转和学前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p>
|
<p>理论上,学前教育评价能够丰富和发展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每一个学段都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这个学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一生的学习与发展。但学前教育的发展由于其阶段的特殊性等问题得不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教育系统中的短板。21世纪以来,各国发展学前教育的步伐加快,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学前教育评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对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评价首先是对教育系统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完善。
|
</p>
|
<p>实践上,学前教育评价可以解决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学前教育发展从宏观到微观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国家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过程中的投资是否有良好的效益;各省、区、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否既符合国家总体发展的要求又满足当地发展的需要;各类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如何,是否能满足适龄儿童发展的需要;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发展是否达到了国家教育目标的要求;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如何;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学前教育评价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
</p>
|
<h4 id="d005"><span class="h4-zt">二、</span>学前教育评价的作用</h4>
|
<p>学前教育评价不是单纯地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工作、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前教育评价的作用有以下几点。</p>
|
<h5 id="e010">(一)有助于对学前教育活动进行鉴定与诊断</h5>
|
<p>学前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
是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教育活动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如何,都需要通过评价来做出鉴定。评价可以是全面的、综合的,也可以是部分的、单向性的,目的就在于判断要评价的学前教育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
同时,学前教育活动中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得具体一些,对于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方面的发展能力和实际发展状况,也需要通过评价发现幼儿发展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评价又具有对教育活动的诊断功能。
|
</p>
|
<h5 id="e011">(二)有助于对学前教育活动进行选择与改进</h5>
|
<p>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有多种课程模式或方案可供选择,典型的课程模式有蒙台
|
</p>
|
|
</div>
|
</div>
|
</div>
|
<!-- 12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8)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12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梭利课程模式、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多元智能课程模式、美国高瞻课程模式、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模式等,哪种课程模式是适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模式?或者说哪几种课程模式中的哪些观点的组合可以成为适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所幼儿园的模式?这样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学前教育评价来回答,所以学前教育评价具有选择适宜学前教育模式的功能。如果说鉴定和诊断是学前教育评价首先凸显出的作用,那么,改进学前教育活动则是学前教育评价体现的最重要的作用,即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被评价者的注意,并根据评价标准采取改进的措施,从而保证学前教育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
</p>
|
<h5 id="e012">(三)有助于对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引导与激励</h5>
|
<p>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前教育评价所依据的目标和标准都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评价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等国家性目标和标准的指导下确立的,也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它可以促使评价对象追求肯定的评价结果,从而有意识地对照评价标准和目标,并引导自己的工作朝正确的方向迈进。可见,评价不但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而且科学合理的评价也会对评价对象起到良好的激励与鼓舞作用。
|
</p>
|
<h3 id="c003"><span class="h3-zt">第三节</span><span class="h3-zt1">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span></h3>
|
<p>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是指导我们进行学前教育评价的行动准则。它是整个评价指导思想的体现,是评价规律的集中反映,是统帅评价工作的总纲领。不遵照一定原则进行的评价就是盲目的评价,那样的评价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进行学前教育评价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多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活动的认识,进行学前教育评价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
</p>
|
<div class="video-box">
|
<p class="video-img"><img class="rwmb-1" alt="" src="../../assets/images/tzsp.jpg" /></p>
|
<p class="center text td-0">
|
<video :src="videoPathTwo"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ontrolslist="nodownload" class="w100 video"></video>
|
</p>
|
<p class="center videoname">
|
<span>视频: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span>
|
<el-tooltip class="item" effect="dark"
|
:content="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01 ? '点击取消' : '点击收藏'" placement="top-start">
|
<img :src="collectResourceList.findIndex(
|
(item) => item.id == 'CDA971A0D5219A1A94E4B090DF143CE8'
|
) > -1
|
? collectCheck
|
: collectImg
|
" alt="" class="collect-btn" @click="handleCollect('video-02')" />
|
</el-tooltip>
|
</p>
|
</div>
|
<h4 id="d006"><span class="h4-zt">一、</span>目标性原则</h4>
|
<p>任何层次的学前教育活动都是有目标的,目标明确可以保证学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可以规定行动的方向,目标不明确或目标错误将导致学前教育活动偏离正确方向和学前教育质量下降,所以,目标是学前教育评价工作的依据和出发点。任何一种学前教育评价都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学前教育评价是不存在的。
|
</p>
|
<p>学前教育评价的目标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性或总体性目标,有中观层面的幼儿园工作目标,还有微观层面的幼儿发展目标。宏观层面的总体性目标应该以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以及2012年颁布的《指南》中提及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
|
</p>
|
</div>
|
</div>
|
</div>
|
<!-- 13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1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9)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13</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为目标。《纲要》和《指南》不仅是指导、规范我国学前教育工作重要的行政法规,而且是我们进行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其核心思想
|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是学前教育评价的总体方向,也是幼儿园工作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的总方向。
|
</p>
|
<p>幼儿园工作评价既有与总目标一致的目标也有它自己的目标,就是说它要在总目标的引领下开展该层面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例如,评价幼儿的游戏活动,其目标应该看游戏是否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否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如果只评价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的情况,或者只评价户外活动中幼儿的游戏水平与质量,那是不全面的,也是违背学前教育总目标要求的。按照总体目标和幼儿园工作目标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评价,既要评价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的情况,也要评价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游戏情况,因为幼儿在很多情况下是进入区域开展游戏活动的,还要评价户外活动中幼儿游戏的水平与质量,甚至还要评价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应用。只有考虑到了幼儿各个方面游戏的情况,才能判定游戏是否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
</p>
|
<p>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可以是全面性的评价,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可以是对几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评价,也可以只对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做出评价。这一点可以根据评价的目的来确定。如果是对幼儿发展做全面性评价,那就必须对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全部做出评价,这样才能判定该幼儿的总体发展情况。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都无法代表幼儿的总体发展情况。当然,也可以只对幼儿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进行评价,如评价某幼儿或某年龄段幼儿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情况,或评价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能力,或评价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等都是可以的。
|
</p>
|
<h4 id="d007"><span class="h4-zt">二、</span>可行性原则</h4>
|
<p>学前教育评价工作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评价是具体、可操作、切实可行的,如果没有可行性,评价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话。要保证学前教育评价工作的可行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p>
|
<p>第一,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要简便易行。我们不是苛求评价指标体系要简单易操作,而是主张要处理好简便易测和全面先进的关系。虽然全面先进的原则是我们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追求的,但是过分追求全面先进,可能会不符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使评价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得到令评价方和被评价方均不满意的结果,这样的评价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保证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同时,要注意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的简便、可操作。
|
</p>
|
<p>第二,评价指标要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学前教育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评价指标与学前教育评价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即由国家规定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必须坚持,不能任意改变或降低。比如,《指南》对3~6岁儿童在五大领域可能达到的目标提出了统一要求,无论是城市儿童还是农村儿童,在对其进行
|
</p>
|
</div>
|
</div>
|
</div>
|
<!-- 14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14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学习或发展评价时都应该遵照这个标准,不能人为任意降低。二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要具有一致性,即各个指标之间要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要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普遍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要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不应仅仅适用于某一个项目的评估活动,应该对某一类的活动或现象都可以进行客观评价。
|
</p>
|
<p>第三,不追求过分精确的评价结果。学前教育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要对其做出精确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处理好复杂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在兼顾客观和准确性的同时,可以降低对精确性的要求,以求符合学前教育评价的实际。
|
</p>
|
<h4 id="d008"><span class="h4-zt">三、</span>全面性原则</h4>
|
<p>全面性原则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尽可能全面,不能片面强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个指标而忽视其他重要的指标,要尽可能根据评价的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收集的信息要全面。无论进行哪个层次的评价,只有全面收集信息,不偏听偏信,才可能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
|
</p>
|
<p>在学前教育评价中运用全面性原则尤其要注意收集信息的全面性。全面收集信息是做好客观、公正、科学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在得出评价结论之前一定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全方位地收集相关信息,绝不是抓住某个方面的信息简单草率地得出结论。比如,评价一所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既要听取园长对后勤工作的评价,也要听取后勤主管的意见,还要看全园的幼儿教师怎样评价本园的后勤工作,甚至还要听听各年龄段幼儿的家长对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样既有自评又有他评的评价才可能是全面、客观的。
|
</p>
|
<h4 id="d009"><span class="h4-zt">四、</span>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h4>
|
<p>学前教育评价工作遵循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评价者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确定和使用评价标准,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或者说将主观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按照评价目标的要求确定了的评价标准,就应该遵照执行,随意地增加或减少标准、提高或降低标准都有悖客观性原则,是不可取的。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领域做出客观性评价,有利于国家在总体上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总体发展水平,提出适合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对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发展做出客观性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该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见,在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遵守客观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
</p>
|
<p>主观能动性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既要遵守客观性原则,也要注意发挥评价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任何层次的评价工作都是由评价者来完成的,在评价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评价者的意见和态度。但是,评价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并不矛盾。因为,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透过种种现象抓其本质的过程,对各种各样现象的描述要客观,这是评价工作必须遵守的客观性原则,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则必须由评价者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抽象等工作去完成。所以,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二者缺一不可。
|
</p>
|
</div>
|
</div>
|
</div>
|
<!-- 15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15</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4 id="d010"><span class="h4-zt">五、</span>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h4>
|
<p>所谓定性评价就是从质的方面对要评价的人或事物进行分析评价,这种分析评价侧重于质的方面,通过对被评价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做出评价。所谓定量评价就是从数量方面对要评价的人或事物进行分析评价,这种分析评价侧重于量的方面,通过数量化的说明对所要评价的人或事物做出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就是学前教育评价既要用定性的评价,也要用定量的评价,是一种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的评价。
|
</p>
|
<p>学前教育评价既需要定性评价,也需要定量评价。一是因为学前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有些方面可以用量来表示,有些方面只能用质来表达。比如,对幼儿身体发育状况和智力发展水平的评价就常常用数量化的方式来表达;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常常涉及团队的凝聚力、管理的科学性等,对这些方面的评价一般从质的方面来进行;对幼儿五个领域方面的发展评价既需要从量的方面来进行,也需要从质的方面来进行,需要质与量相结合的评价。二是因为单纯的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不能全面、翔实、直观、生动地反映要评价的对象,都需要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这也是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方式。
|
</p>
|
<h4 id="d011"><span class="h4-zt">六、</span>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h4>
|
<p>动态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发展状态的评价,它关注评价对象的发展过程、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发展的趋势,重视纵向比较,能够看到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便于根据评价的结果发现评价对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的教育和指导提供帮助。静态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已经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条件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只关注结果,不考虑评价对象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也不考虑评价对象过去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进行横向比较。
|
</p>
|
<p>依据学前教育活动的特点,学前教育评价既需要静态评价,也需要动态评价。静态评价有利于对相同性质的机构或活动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优劣,找到差距。比如,评价两所或多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就可以采取静态评价的方式,看看它们同样是经过了三年的发展,在园所环境创设、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安全管理、膳食营养等方面的情况如何。动态评价适合对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做出评价,因为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关注他们成长的过程,才能发现和找到成长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其成长。需要说明的是,仅用静态评价,无法进行纵向比较,还可能使某些评价对象产生自满情绪而不再追求进步,使另外一些评价对象产生泄气情绪,从而全盘否定自己;仅用动态评价,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使评价对象看不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满足于自己点滴的进步,从而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所以,进行学前教育评价时,我们要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
</p>
|
<h4 id="d012"><span class="h4-zt">七、</span>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h4>
|
<p>任何评价都不是单纯为评价而评价的,也不是简单地对评价对象“打棍子”,
|
</p>
|
</div>
|
</div>
|
</div>
|
<!-- 16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16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而是为了让评价对象受到启发和教育,得到评价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引领,从而使被评价的人或事物更好地把握发展的方向,获得更加切合实际的进步与发展。要达到这一评价目标,就必须把评价与指导结合起来。
|
</p>
|
<p>指导是评价工作的继续与发展,是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并根据评价对象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帮助评价对象掌握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方向,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把评价与指导结合起来,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工作结束后考虑怎样对评价对象进行指导,从哪些方面进行指导,不能简单地给评价工作与指导工作画上句号。
|
</p>
|
<h3 id="c004"><span class="h3-zt">第四节</span><span class="h3-zt1">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span></h3>
|
<p>学前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决定了学前教育评价种类的多样性,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学前教育评价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我们按照评价对象的范围、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参照体系、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层次以及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方式等对学前教育评价做出以下划分。
|
</p>
|
<div class="video-box">
|
<p class="video-img"><img class="rwmb-1" alt="" src="../../assets/images/tzsp.jpg" /></p>
|
<p class="center text td-0">
|
<video :src="videoPathThree" webkit-playsinline="true" x-webkit-airplay="true"
|
playsinline="true" x5-video-orientation="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true"
|
x5-playsinline="" controls controlslist="nodownload" class="w100 video"></video>
|
</p>
|
<p class="center videoname">
|
<span>视频: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span>
|
<el-tooltip class="item" effect="dark"
|
:content="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02 ? '点击取消' : '点击收藏'" placement="top-start">
|
<img :src="collectResourceList.findIndex(
|
(item) => item.id == 'CDA971A0D5219A1A94E4B090DF143CE8'
|
) > -1
|
? collectCheck
|
: collectImg
|
" alt="" class="collect-btn" @click="handleCollect('video-03')" />
|
</el-tooltip>
|
</p>
|
</div>
|
<h4 id="d013"><span class="h4-zt">一、</span>按照评价对象的范围划分</h4>
|
<p>按照评价对象的范围大小,学前教育评价可划分为整体评价、局部评价和单纯评价三种。评价对象的范围包括地域范围和评价所涉及的教育活动或现象的内容范围两个方面。</p>
|
<h5 id="e013">(一)整体评价</h5>
|
<p>整体评价中的“整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指所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大。比如,国家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情况进行的督导评估,对全国3~6岁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测查、评价,对西部3~6岁留守儿童社会能力发展进行的调查、评价,对某省幼儿教育质量进行的评价,对某市贯彻落实《指南》实验园的评价等,这些评价涉及全国、西部、某省、某市的所有对象,范围是比较大的,可以看作整体。另一方面是指评价所涉及的教育活动或现象的内容是整体的、全面的。比如,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就不能只评价某一个方面,要从多个角度做出全面的评价;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不是只评价幼儿发展的某一个方面,而是要对幼儿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的发展水平都进行调查,然后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幼儿发展评价。整体评价的优点是所得出的评价结论具有普适性,对较大范围内的同一类事物或现象都具有指导意义,也能对较大范围内的同一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其缺点是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评价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涉及的内容范围要求全面,相对来讲难以做到深入、细致。表1-2是教育部关于印发《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的“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
</p>
|
</div>
|
</div>
|
</div>
|
<!-- 17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17</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1">表1-2 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p>
|
<p class="center"><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29-1.jpg" /></p>
|
</div>
|
</div>
|
</div>
|
<!-- 18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4)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18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5 id="e014">(二)局部评价</h5>
|
<p>相对于整体评价来说,局部评价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和内容范围都要小一些,它是对教育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教育机构内部的某一个部分进行的评价。比如,对省级示范类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评价,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型活动设施设备的评价,对某县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评价等,都可以看作局部评价。局部评价的优点是评价的问题比较集中,容易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所评价的机构或活动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价值。其缺点是由于评价范围的缩小,评价结果的普适性不足,难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指导。
|
</p>
|
<h5 id="e015">(三)单纯评价</h5>
|
<p>单纯评价也称微观评价,评价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更小,内容更单一。比如,对一个班级幼儿体格发育或者社会性发展的评价,对一个班级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价(见表1-3),对一名孤独症儿童的评价,对某幼儿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等都属于单纯评价。这类评价的优点是研究和评价的对象特别集中,指向性强,评价工作能够深入细致地开展,评价结果对评价对象有直接且具体的教育指导作用。其不足之处是普适性差,评价结果不适宜在较广范围内应用。
|
</p>
|
</div>
|
</div>
|
</div>
|
<!-- 19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5)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19</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1">表1-3 班级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情况评价表</p>
|
<p class="center"><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31-1.jpg" /></p>
|
<h4 id="d014"><span class="h4-zt">二、</span>按照评价的功能划分</h4>
|
<p>按照评价的功能,学前教育评价可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p>
|
<div class="pdf-text p-even">
|
<div class="pdf-con">
|
<div class="pdf-view">
|
<span>
|
<svg t="1717640665152" class="icon" viewBox="0 0 1024 1024"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p-id="11009" width="25.098" height="24.098">
|
<path
|
d="M896.152 336.108l0 576.229c0 26.511-21.508 48.019-48.018 48.019L175.866 960.356c-26.511 0-48.019-21.508-48.019-48.019L127.847 112.019c0-26.511 21.508-48.019 48.019-48.019l448.179 0c26.512 0 63.527 15.508 82.031 34.013l156.064 156.064C880.645 272.582 896.152 309.597 896.152 336.108zM832.127 384.127 624.045 384.127c-26.512 0-48.02-21.508-48.02-48.019L576.025 128.025 191.873 128.025l0 768.306 640.254 0L832.127 384.127zM335.93 448.153l352.14 0c9.004 0 16.006 7.003 16.006 16.006l0 32.013c0 9.003-7.002 16.007-16.006 16.007L335.93 512.179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7l0-32.013C319.924 455.156 326.927 448.153 335.93 448.153zM704.076 592.21l0 32.013c0 9.004-7.002 16.007-16.006 16.007L335.93 640.23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7L319.924 592.21c0-9.003 7.003-16.006 16.006-16.006l352.14 0C697.074 576.204 704.076 583.207 704.076 592.21zM704.076 720.262l0 32.013c0 9.003-7.002 16.006-16.006 16.006L335.93 768.281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6l0-32.013c0-9.004 7.003-16.007 16.006-16.007l352.14 0C697.074 704.255 704.076 711.258 704.076 720.262zM640.051 320.102l188.076 0c-3.002-8.505-7.502-17.009-11.002-20.511L660.563 143.029c-3.502-3.501-12.006-8-20.512-11.003L640.051 320.102z"
|
p-id="11010"></path>
|
</svg>
|
</span>
|
<span @click="toUrl(1)">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评价表.pdf</span>
|
</div>
|
</div>
|
</div>
|
<h5 id="e016">(一)诊断性评价</h5>
|
<p>诊断性评价又称事先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或现实情况做出的评定。一般在进行一项新的学前教育计划或者方案之前都要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或现实状况进行评定,以便能够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计划或方案。诊断性评价在学前教育评价中使用非常普遍,如幼儿园对初入园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的摸底测验,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新入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以便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诊断性评价的优点是为选择和制订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提供基础,不足是未关注计划或方案执行的过程。
|
</p>
|
<h5 id="e017">(二)形成性评价</h5>
|
<p>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过程中评价或即时评价。这种评价使评价工作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比如,幼儿园贯彻落实《指南》,依据《指南》对3~6岁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的发展情况或者在某一个领域的发展情况每一个学期或者半个学期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能帮助教师掌握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育计划或方案。再比如,对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建立情况进行评价,教师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或者两个星期)对幼儿常规建立的情况进行一次评价,以便及时掌握每个幼儿常规建立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常规培养方案。
|
</p>
|
<h5 id="e018">(三)总结性评价</h5>
|
<p>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也称事后评价。这类评价主要是对最终取得的成绩与预先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价,评价所关心的是教育活动达到的效果。其优点是可以对评价对象做出
|
</p>
|
</div>
|
</div>
|
</div>
|
<!-- 20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6)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20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鉴定、给出等级,可以预测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评价相对也简便易行,所以在学前教育评价中被较多关注和使用。例如,各省普遍开展的对幼儿园分级分类的验收就属于总结性评价。当然,这种评价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它是事后评价,不关注教育活动的过程,所以评价对所评对象本身的改进和完善起到的作用不明显;第二,它重视的是最终结果,不关注这个结果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方法得到的,容易造成评价对象之间不正当竞争或者追求表面上成功的现象。
|
</p>
|
<p>由于各类评价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现在的学前教育评价较多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下面是一例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见表1-4)。</p>
|
<p class="img1">表1-4 “4~6岁留守儿童语言与社会性发展能力提升项目”评估量表(教师用)</p>
|
<p class="center"><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32-1.jpg" /></p>
|
</div>
|
</div>
|
</div>
|
<!-- 21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7)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1</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k3">
|
<p class="left"><span class="zt-ls1">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再现</span></p>
|
<p>(2019年下半年)<b>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b></p>
|
<p>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p>
|
<p>A.诊断性评价</p>
|
<p>B.标准化评价</p>
|
<p>C.终结性评价</p>
|
<p>D.形成性评价</p>
|
</div>
|
<h4 id="d015"><span class="h4-zt">三、</span>按照评价的参照体系划分</h4>
|
<p>按照评价的参照体系,学前教育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p>
|
</div>
|
</div>
|
</div>
|
<!-- 22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22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5 id="e019">(一)相对评价</h5>
|
<div class="img-rights w200">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c" alt="" src="../../assets/images/0034-1.jpg" />
|
</p>
|
<p class="img1">图1-1 相对评价示意图</p>
|
</div>
|
<span>
|
<p>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如果假定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元素是<i>A</i><sub>1</sub>,<i>A</i><sub>2</sub>,<i>A</i><sub>3</sub>,…,<i>A<sub>n</sub></i>,选取的基准为<i>A</i><sub>2</sub>,那么,相对评价可以用图1-1表示。相对评价的范围可大可小,大可以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内进行,小可以在全园的范围内进行。比如,对全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水平与质量进行评价,选取其中一所大家公认的拥有最好或者比较好的环境创设水平与质量的幼儿园作为基准,将全市其他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情况与选择出的这所基准幼儿园做对比。也可以在一所幼儿园中进行相对评价,比如,对某园各班级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评价,选择其中一个班级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基准(相当于标准),将全园其他班级区域游戏活动开展与指导的水平和质量跟这个基准相对比,从而做出评价。班级中对幼儿的评价也常常采用相对评价,选择某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典型表现作为基准,将其他幼儿的表现与选出的幼儿相比较,要求其他幼儿向基准看齐,这也是相对评价。可见,相对评价的范围比较广,适用性比较强,这是它较其他评价方法的优越之处。但是,这类评价也有不足之处,即选择的基准就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容易降低评价标准。
|
</p>
|
</span>
|
<h5 id="e020">(二)绝对评价</h5>
|
<p>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即客观标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假定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元素是<i>A</i><sub>1</sub>,<i>A</i><sub>2</sub>,<i>A</i><sub>3</sub>,…,<i>A<sub>n</sub></i>,选定的客观标准是<i>M</i><sub>0</sub>,绝对评价可以用图1-2表示。
|
</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d" alt="" src="../../assets/images/0034-2.jpg" /></p>
|
<p class="img1">图1-2 绝对评价示意图</p>
|
<p>由绝对评价示意图可以看出,绝对评价既不考虑评价对象集合的整体状态,也不考虑集合中各要素的实际情况,评价对象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都需要与集合外的标准进行比较。绝对评价的标准是比较客观的,评价者比较容易公正地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同时,评价对象也能够明确了解自己与客观标准的差距。当然,客观标准也难以完全做到绝对客观。比如,某省对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价就是绝对评价,评价者首先确定一个评价标准,愿意参评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每一个园所都要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评价者不完全考虑每一所参评幼儿园的实际发展水平。
|
</p>
|
</div>
|
</div>
|
</div>
|
<!-- 23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3</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5 id="e021">(三)个体内差异评价</h5>
|
<p>个体内差异评价有两种评价的方式。一种是将各个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做出评价,假定评价对象集合中各个对象过去的情况是<i>A</i><sub>1</sub>,<i>A</i><sub>2</sub>,<i>A</i><sub>3</sub>,…,<i>A<sub>n</sub></i>,现在的状态是<img
|
class="inline" alt="" src="../../assets/images/0035-4.jpg" />,<img class="inline" alt=""
|
src="../../assets/images/0035-5.jpg" />,<img class="inline" alt=""
|
src="../../assets/images/0035-6.jpg" />,…,<img class="inline" alt=""
|
src="../../assets/images/0035-7.jpg" />,这种个体内差异评价可以用图1-3表示。另一种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某一个对象的各个侧面相比较后做出评价。假定评价的对象为<i>A</i>,该对象的各个侧面为<i>A</i><sub>1</sub>,<i>A</i><sub>2</sub>,<i>A</i><sub>3</sub>,…,<i>A<sub>n</sub></i>,这种个体内差异评价可以用图1-4表示。
|
</p>
|
<div class="fl al-c">
|
<div>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b" alt=""
|
src="../../assets/images/0035-1.jpg" /></p>
|
<p class="img1">图1-3 个体内差异评价(一)</p>
|
</div>
|
<div>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b" alt=""
|
src="../../assets/images/0035-2.jpg" /></p>
|
<p class="img1">图1-4 个体内差异评价(二)</p>
|
</div>
|
</div>
|
<p>比如,一所幼儿园原来的教育质量比较差,经过几年的发展,其教育质量在评测中有了很大的提升,就可以说这个幼儿园进步了;一个幼儿在小班时候的行为习惯较差,到了大班再评价这个幼儿的行为习惯时他有了很大的改善,就可以说这个幼儿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进。这种对一个机构或者一个个体过去和现在差别的评价都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下面是一个对某县(乡、村)幼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实例(见表1-5)。
|
</p>
|
<p class="img1">表1-5 某县(乡、村)幼儿教育发展情况统计表<sup>①</sup></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35-3.jpg" /></p>
|
<hr class="img-g">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①</a>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教室:《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指导手册》,74~7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收入本书时有改动。</p>
|
</div>
|
</div>
|
</div>
|
<!-- 24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24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第二种情况在学前教育评价中应用也十分广泛。比如,对幼儿智能的评价,可以通过对该幼儿八种智能进行比较,看看这名幼儿哪种智能是强项,哪种智能是弱项,最终评价其智能发展情况。又如,评价一名大班幼儿全面发展的情况,可以对该幼儿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查与评定,然后再评价这名幼儿在哪个领域发展得好,在哪个领域发展得一般,在哪个领域发展得较差,从而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较为具体的教育和指导建议。我们依据《指南》中的标准制定了一个评价5~6岁儿童全面发展情况的评价表,见二维码。
|
</p>
|
<p>总之,个体内差异评价充分尊重了个体间的差异性,不会给评价对象带来恐惧或压力,但也容易导致评价对象的自我满足与陶醉,从而阻碍个体最大限度地成长与发展。所以,我们常常将个体内差异评价与相对评价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能弥补两者的缺陷和不足。
|
</p>
|
<div class="pdf-text p-even">
|
<div class="pdf-con">
|
<div class="pdf-view">
|
<span>
|
<svg t="1717640665152" class="icon" viewBox="0 0 1024 1024"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p-id="11009" width="25.098" height="24.098">
|
<path
|
d="M896.152 336.108l0 576.229c0 26.511-21.508 48.019-48.018 48.019L175.866 960.356c-26.511 0-48.019-21.508-48.019-48.019L127.847 112.019c0-26.511 21.508-48.019 48.019-48.019l448.179 0c26.512 0 63.527 15.508 82.031 34.013l156.064 156.064C880.645 272.582 896.152 309.597 896.152 336.108zM832.127 384.127 624.045 384.127c-26.512 0-48.02-21.508-48.02-48.019L576.025 128.025 191.873 128.025l0 768.306 640.254 0L832.127 384.127zM335.93 448.153l352.14 0c9.004 0 16.006 7.003 16.006 16.006l0 32.013c0 9.003-7.002 16.007-16.006 16.007L335.93 512.179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7l0-32.013C319.924 455.156 326.927 448.153 335.93 448.153zM704.076 592.21l0 32.013c0 9.004-7.002 16.007-16.006 16.007L335.93 640.23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7L319.924 592.21c0-9.003 7.003-16.006 16.006-16.006l352.14 0C697.074 576.204 704.076 583.207 704.076 592.21zM704.076 720.262l0 32.013c0 9.003-7.002 16.006-16.006 16.006L335.93 768.281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6l0-32.013c0-9.004 7.003-16.007 16.006-16.007l352.14 0C697.074 704.255 704.076 711.258 704.076 720.262zM640.051 320.102l188.076 0c-3.002-8.505-7.502-17.009-11.002-20.511L660.563 143.029c-3.502-3.501-12.006-8-20.512-11.003L640.051 320.102z"
|
p-id="11010"></path>
|
</svg>
|
</span>
|
<span @click="toUrl(2)">5~6岁儿童全面发展评价表.pdf</span>
|
</div>
|
</div>
|
</div>
|
<h4 id="d016"><span class="h4-zt">四、</span>按照评价的主体划分</h4>
|
<p>按照评价主体,学前教育评价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与他人相结合的评价。下面详细介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p>
|
<h5 id="e022">(一)自我评价</h5>
|
<p>自我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比如,一位幼儿教师在开展一次具体的教育活动之后的“教育反思”就是自我评价,一位教师参与某类学习活动后的反思与总结也是自我评价,学期末教师所做的自我鉴定或工作总结也是一种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种非常便于开展的评价方式,随时、随地、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可以进行,幼儿教师应善于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然,自我评价也有不足之处,由于缺乏横向比较,自我评价的客观性相对较差。
|
</p>
|
</div>
|
</div>
|
</div>
|
<!-- 25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5</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需要说明的是,自我评价虽然是自己评价自己,但也不是毫无标准和根据的随意评价。评价哪些方面,评价的结果是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依据哪些材料进行评价,应是别人可以听到和看到的。同样,自我评价最好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下面就是对一位幼儿教师参加“幼师国培”后设计的培训绩效自我评价表(见表1-6)。
|
</p>
|
<p class="img1">表1-6 “幼师国培”绩效自我评价表</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37-1.jpg" /></p>
|
</div>
|
</div>
|
</div>
|
<!-- 26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26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5 id="e023">(二)他人评价</h5>
|
<p>他人评价是指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人或组织对该对象进行的评价。例如,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幼儿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幼儿园管理者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上级主管部门对幼儿园的评价等都属于他人评价。下面是一个他人评价表(见表1-7)。
|
</p>
|
<p class="img1">表1-7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表<sup>①</sup></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38-1.jpg" /></p>
|
<p>相比于自我评价来说,他人评价要客观一些,但他人评价的组织工作相对麻烦一些,花费的人力、物力多一些。在学前教育评价的实践工作中,最好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评价结果。下面是一个既适合
|
</p>
|
<hr class="img-g">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①</a>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10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p>
|
</div>
|
</div>
|
</div>
|
<!-- 27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7</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td-0">
|
幼儿教师自我评价,也适合同行或管理者他人评价的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情况评价表(见表1-8)。
|
</p>
|
<p class="img1">表1-8 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情况评价表<sup>①</sup></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39-1.jpg" /></p>
|
<h4 id="d017"><span class="h4-zt">五</span>按照评价的层次划分</h4>
|
<p>按照评价的层次,学前教育评价分为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p>
|
<hr class="img-g">
|
<p class="note td-0"> <a id="m1">①</a> 
|
霍力岩等:《学前教育评价》第3版,34~35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收入本书时有改动。</p>
|
</div>
|
</div>
|
</div>
|
<!-- 28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4)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28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5 id="e024">(一)分析评价</h5>
|
<p>分析评价是把要评价的内容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进行评价,然后将各个子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再对评价对象做出判断。比如,评价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可以从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能力和注意的转移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分别测查、评价,这是分析评价。又如,从学习态度、学习倾向、学习兴趣、学习坚持性、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等方面评价幼儿的学习品质,都属于分析评价。
|
</p>
|
<h5 id="e025">(二)综合评价</h5>
|
<p>综合评价是对评价内容整体进行的评价,不做分解性的工作。比如,教师评价某幼儿的学习品质,不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项目进行评价,而是凭借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对幼儿做出学习品质好与不好的评价,这位教师使用的就是综合评价。使用综合评价对评价者的要求比较高,一是要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二是要有靠视觉直观获得大量关于评价对象的信息的能力。
|
</p>
|
<p>在学前教育的实际评价活动中,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经常是一起使用的。
|
因为综合评价往往建立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对某一项内容进行评价时首先进行分析评价,将要评价的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在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才便于进行综合评价或者称整体评价。
|
可见综合评价是分析评价的整合与提升,它在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p>
|
<h4 id="d018"><span class="h4-zt">六</span>按照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方式划分</h4>
|
<p>按照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方式,学前教育评价分为量化评价、质性评价和混合型评价三种。不同类型的评价适用于不同的评价项目,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p>
|
<h5 id="e026">(一)量化评价</h5>
|
<p>量化评价是指在学前教育评价中,采用数学方法的评价。在学前教育评价中,采用量化评价有多种形式:有时是用数字或数学公式对学前教育现象进行描述,有时是把评价结果用数字来表达,有时是在分析学前教育现象时以数学为工具进行描述,有时是综合运用以上方法。
|
</p>
|
<p>量化评价是相对较为客观的评价,所以它是当代学前教育评价中运用较多、较为普遍的一种评价方式,其特点是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有关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基本采用数量化的方法。例如,对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评价,通常采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测验的结果常常用数量化的指标——智商(IQ)来表示。我们根据测量的结果就可以评价一个幼儿智商的高低,从而为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
|
</p>
|
<div class="pdf-text p-even">
|
<div class="pdf-con">
|
<div class="pdf-view">
|
<span>
|
<svg t="1717640665152" class="icon" viewBox="0 0 1024 1024"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p-id="11009" width="25.098" height="24.098">
|
<path
|
d="M896.152 336.108l0 576.229c0 26.511-21.508 48.019-48.018 48.019L175.866 960.356c-26.511 0-48.019-21.508-48.019-48.019L127.847 112.019c0-26.511 21.508-48.019 48.019-48.019l448.179 0c26.512 0 63.527 15.508 82.031 34.013l156.064 156.064C880.645 272.582 896.152 309.597 896.152 336.108zM832.127 384.127 624.045 384.127c-26.512 0-48.02-21.508-48.02-48.019L576.025 128.025 191.873 128.025l0 768.306 640.254 0L832.127 384.127zM335.93 448.153l352.14 0c9.004 0 16.006 7.003 16.006 16.006l0 32.013c0 9.003-7.002 16.007-16.006 16.007L335.93 512.179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7l0-32.013C319.924 455.156 326.927 448.153 335.93 448.153zM704.076 592.21l0 32.013c0 9.004-7.002 16.007-16.006 16.007L335.93 640.23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7L319.924 592.21c0-9.003 7.003-16.006 16.006-16.006l352.14 0C697.074 576.204 704.076 583.207 704.076 592.21zM704.076 720.262l0 32.013c0 9.003-7.002 16.006-16.006 16.006L335.93 768.281c-9.003 0-16.006-7.003-16.006-16.006l0-32.013c0-9.004 7.003-16.007 16.006-16.007l352.14 0C697.074 704.255 704.076 711.258 704.076 720.262zM640.051 320.102l188.076 0c-3.002-8.505-7.502-17.009-11.002-20.511L660.563 143.029c-3.502-3.501-12.006-8-20.512-11.003L640.051 320.102z"
|
p-id="11010"></path>
|
</svg>
|
</span>
|
<span @click="toUrl(3)">韦克斯勒智力分类表.pdf</span>
|
</div>
|
</div>
|
</div>
|
</div>
|
</div>
|
</div>
|
<!-- 29页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5)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9</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下表就是一个学前儿童交往能力的评价表(见表1-9)。</p>
|
<p class="img1">表1-9 学前儿童交往能力评价表</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0041-1.jpg" /></p>
|
<h5 id="e027">(二)质性评价</h5>
|
<p>凡是在评价中不采用数学方法的评价都可以被称为质性评价。质性评价的方法很多,在学前教育评价中通常使用的是等级法和评定法等。等级法就是把被评价对象分成几个等级,从而做出评价。评定法就是采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对所要评价的对象做出价值判断。例如,我国各省对幼儿园所做的分级分类验收工作,运用的就是等级法,评价者将幼儿园分成不同的等级或类别,如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二级一类、二级二类等,通过评定将参与的幼儿园分成不同的等级。幼儿教师在家园联系簿上对幼儿一月或一学期的综合表现写下的简明评语,就是运用的评定法。
|
</p>
|
<p>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各有长短,相对来说,量化评价比较客观、准确,质性评价比较全面、周到,但是,很多学前教育活动是难以量化的,必须采取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价值判断,当然,质性评价的方式也会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评价者的主观意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的结果。鉴于这种原因,在当前的学前教育评价中,大家比较倾向于将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
</p>
|
<h5 id="e028">(三)混合型评价</h5>
|
<p>混合型评价指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是现代教育评价采用较多的一种评价方式。混合型评价既发挥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各自的优势,也弥补了单一类型评价的不足。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全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有助于对评价对象做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
|
</p>
|
<h3 id="c005"><span class="h3-zt">第五节</span><span class="h3-zt1">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span></h3>
|
<p>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始开设“学前教育评价”这门课程,当时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和方法,能</p>
|
</div>
|
</div>
|
</div>
|
<!-- 30页 -->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6)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
|
030
|
</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学前教育评价(第2版)</li>
|
<img class="header-lef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left.png" alt="">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
</div>
|
</div> -->
|
<!-- 31页 -->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7)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
<img class="headerTextImg" src="../../assets/images/yemei-right.png" alt="">
|
<li class="headerText">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31</li>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
</div>
|
</div> -->
|
<preView :isClear="dialogVisible" :md5="p_md5" :pdfTitle="somePdfTitleValue" ref="pdfDialogRef"></preView>
|
</div>
|
</template>
|
<script>
|
import { getResourcePath } from "@/assets/methods/resources";
|
import {
|
getCollectResource,
|
setCollectResource,
|
} from "@/assets/methods/resources";
|
import preView from '@/components/pdfview/index.vue'
|
export default {
|
name: "chapterOne",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
|
},
|
components: {
|
preView,
|
},
|
data() {
|
return {
|
collectImg: require("../../assets/images/icon/heart.png"),
|
collectCheck: require("../../assets/images/icon/heart-check.png"),
|
videoPathOne: "",
|
videoPathTwo: "",
|
videoPathThree: "",
|
videoPathFour: "",
|
videoPathFive: "",
|
videoPathSix: "",
|
collectResourceList: [],
|
p_md5: '',
|
dialogVisible: false,
|
somePdfTitleValue: '',
|
chapterData: {
|
isCollectVideo: false,
|
isCollectVideo01: false,
|
isCollectVideo02: false,
|
isCollectVideo03: false,
|
isCollectVideo04: false,
|
isCollectVideo05: false,
|
},
|
chapter001: {
|
pdfMd5: {
|
1: {
|
md5: '8139966BC80128456E9B9B99EC6BDF09',
|
name: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评价表',
|
},
|
2: {
|
md5: 'A0DEFB55DD37C0650F1615FF3E61E471',
|
name: '5~6岁儿童全面发展评价表',
|
},
|
3: {
|
md5: 'B33EC2C6FB40C528118A9045CE921282',
|
name: '韦克斯勒智力分类表',
|
},
|
},
|
},
|
};
|
},
|
async mounted() {
|
const videoData = localStorage.getItem("preschoolEvaluation-book-chapter01-Data");
|
if (videoData) {
|
this.chapterData = JSON.parse(videoData);
|
}
|
this.getVidoePath();
|
// 获取视频是否被收藏
|
this.collectResourceList = await getCollectResource(
|
this.config.activeBook.bookId
|
);
|
},
|
methods: {
|
async getVidoePath() {
|
this.videoPathOne = await getResourcePath(
|
"DDEC20290E43029222463DD28BB3D237"
|
);
|
this.videoPathTwo = await getResourcePath(
|
"EDAEF9B9D01620F14D24F738EB5281EE"
|
);
|
this.videoPathThree = await getResourcePath(
|
"CDA971A0D5219A1A94E4B090DF143CE8"
|
);
|
// this.videoPathFour = await getResourcePath(
|
// "74BEF46F849DD53D530C9AC60A2FD19F"
|
// );
|
// this.videoPathFive = await getResourcePath(
|
// "27A945AC80F952B99AB75B865C443BE0"
|
// );
|
// this.videoPathSix = await getResourcePath(
|
// "5719B1368112A8B2CEEE968D8FB6CD62"
|
// );
|
},
|
handleCollect(e) {
|
if (e == "video-01") {
|
this.handleCollectResource(
|
"DDEC20290E43029222463DD28BB3D237",
|
"DDEC20290E43029222463DD28BB3D237",
|
"",
|
"视频",
|
"bits",
|
"视频:学前教育评价的内涵与相关概念"
|
);
|
this.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 = !this.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
|
} else if (e == "video-02") {
|
this.handleCollectResource(
|
"EDAEF9B9D01620F14D24F738EB5281EE",
|
"EDAEF9B9D01620F14D24F738EB5281EE",
|
"",
|
"视频",
|
"bits",
|
"视频: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
);
|
this.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01 = !this.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01;
|
} else if (e == "video-03") {
|
this.handleCollectResource(
|
"CDA971A0D5219A1A94E4B090DF143CE8",
|
"CDA971A0D5219A1A94E4B090DF143CE8",
|
"",
|
"视频",
|
"bits",
|
"视频: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
|
);
|
this.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02 = !this.chapterData.isCollectVideo02;
|
}
|
this.handleChapterData();
|
},
|
handleChapterData() {
|
localStorage.setItem(
|
"preschoolEvaluation-book-chapter01-Data",
|
JSON.stringify(this.chapterData)
|
);
|
},
|
//资源收藏事件
|
// resourcePath 文件路径,
|
// resourceType 文件类型
|
// source 文件来源
|
handleCollectResource(
|
id,
|
md5,
|
resourcePath,
|
resourceType,
|
source,
|
resourceName
|
) {
|
let list = this.collectResourceList;
|
if (list.findIndex((item) => item.id == id) > -1) {
|
list = list.filter((item) => item.id != id);
|
} else {
|
list.push({
|
id,
|
md5,
|
resourcePath,
|
resourceType,
|
source,
|
resourceName,
|
});
|
}
|
this.collectResourceList = list;
|
setCollectResource(
|
this.config.activeBook.bookId,
|
this.collectResourceList
|
);
|
},
|
|
toUrl(val) {
|
if (val) {
|
this.p_md5 = this.chapter001.pdfMd5[val].md5
|
this.somePdfTitleValue = this.chapter001.pdfMd5[val].name
|
this.$refs.pdfDialogRef.openDialog()
|
}
|
},
|
}
|
};
|
</script>
|
|
<style lang="less" scoped></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