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1">
|
<div class="page-box mt-20" page="1" style="padding-bottom: 0px">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 > -1">
|
<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Cover.jpg" />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mt-20" page="2" style="padding-bottom: 0px">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 > -1">
|
<img class="img-0" alt="" src="../../assets/images/SMY.jpg" />
|
</div>
|
</div>
|
<!-- 介绍页面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 > -1">
|
<div style="max-width: 400px; margin: 0 auto; padding: 15% 0 15% 0">
|
<hr />
|
<p class="td-1 fz-15 block2"><b>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b></p>
|
<p class="td-1 fz-15 block2">
|
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赖莎莉,李晶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6
|
</p>
|
<p class="td-1 fz-15 block2">ISBN 978-7-303-29442-8</p>
|
<p class="td-1 fz-15 block2">
|
Ⅰ.①婴… Ⅱ.①赖… ②李… Ⅲ.①学前教育-游戏课-教学法 Ⅳ.①G613.7
|
</p>
|
<p class="td-1 fz-15 block2">
|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2023)第208970号
|
</p>
|
<hr />
|
<p><br /></p>
|
<p><br /></p>
|
<p><br /></p>
|
<p><br /></p>
|
<p class="td-0 fz-15 block3">
|
<b>图书意见反馈:gaozhifk@bnupg.com 010-58805079</b>
|
</p>
|
<p class="td-0 fz-15 block3">营销中心电话:010-58802181 58805532</p>
|
<p class="td-0 fz-15 block3">编辑部电话:010-58808898</p>
|
<hr />
|
<p class="td-0 fz-14 block3">
|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www.bnupg.com
|
</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
|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2-3号
|
</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邮政编码:100088</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印 刷:天津中印联印务有限公司</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开 本:889mm×1194mm 1/16</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印 张:12</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字 数:320千字</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版 次:2024年6月第1版</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印 次:2024年6月第1次印刷</p>
|
<p class="td-0 fz-14 block3">定 价:42.80元</p>
|
<hr />
|
<p class="td-0 fz-15 block3">
|
策划编辑:罗佩珍 责任编辑:孟 浩
|
</p>
|
<p class="td-0 fz-15 block3">
|
美术编辑:焦 丽 装帧设计:焦 丽
|
</p>
|
<p class="td-0 fz-15 block3 mb-20">
|
责任校对:陈 荟 责任印制:陈 涛 赵 龙
|
</p>
|
<p class="center block3"><b>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b></p>
|
<p class="center block3"><b>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b>010-58800697</p>
|
<p class="center block3">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010-58808104</p>
|
<p class="center block3">外埠邮购电话:010-58808083</p>
|
<p class="center block3">
|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
</p>
|
<p class="center block3">印制管理部电话:010-58800608</p>
|
</div>
|
</div>
|
</div>
|
<!-- 编委会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 > -1">
|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c6eafa;">
|
<div class="fz-16" style="margin: 0 13%; padding: 30% 12%; background-color: #fff;">
|
<div class="bj3">
|
<div class="bj2">
|
<h1 id="a003">编委会</h1>
|
</div>
|
</div>
|
<p class="td-0 mt-20"><b class="tal-j">丛书主编:</b> 洪秀敏</p>
|
<p class="td-0">
|
<b class="tal-j">丛书副主编:</b> 张根健 商传辉
|
</p>
|
<p class="td-0">
|
<b class="tal-j">本 书 主 编:</b> 赖莎莉 李 晶
|
</p>
|
<p class="td-0">
|
<b class="tal-j">本书副主编:</b> 罗 萌 李 香 鲁 双
|
</p>
|
<p class="td-0">
|
<b class="tal-j">本书参编作者:</b> 彭 萍 冯羽茜 李俊彦 董硕灵
|
</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p><br></p>
|
</div>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 > -1">
|
<h1 id="a004" class="front"><img class="img-d" alt="" src="../../assets/images/sysm.jpg" /></h1>
|
<div style="padding: 50px 8% 0 10%">
|
<p><span class="ls2">一、教材框架</span></p>
|
<p>(一)模块化</p>
|
<p>
|
本教材围绕居家和托育机构保育人员的岗位要求,重构并序化课程结构,按照婴幼儿游戏与指导内容划分为七个学习模块,分别为婴幼儿游戏概述、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环境创设、婴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婴幼儿动作游戏设计与指导、婴幼儿认知游戏设计与指导、婴幼儿语言游戏设计与指导、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游戏设计与指导。本教材遵循婴幼儿的成长规律,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编写,不仅能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经验集中展开,还能完成三者与活动方式、方法、方案同步式一体化,以实现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
</p>
|
<p>(二)任务式</p>
|
<p>每个学习模块都设计了若干学习任务,各学习任务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任务式编写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反映婴幼儿托育照护人员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还有助于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p>
|
<p>(三)信息化资源</p>
|
<p>本教材配有微课、教学课件、试题库等,同时每个学习任务还根据学生学习和内容安排配有随文的配套资源。本教材的配套资源可直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获得,其他资源可使用“京师乐学”微信小程序获取。</p>
|
<p><span class="ls2">二、教材使用方法</span></p>
|
<p>为适应并满足职业教育模块化学习的要求,本教材十分注重以典型工作任务、典型案例等为载体进行教学单元的组织,以融媒体的形式来建设,方便高等职业院校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学生及工作者参考学习。</p>
|
<p>“学习初体验”部分介绍与本学习模块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发学习者思考和讨论。</p>
|
<p>“学习任务单”部分简要介绍本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要点等,并给学习者提出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的相关建议。</p>
|
<p>“案例导入”部分介绍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案例或情境故事以导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发学习者深入思考。学习本任务后,学生可以再次分析该案例,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场景。</p>
|
<p>
|
正文部分主要呈现与对应学习任务相关的政策文件、系统理论、实践方法等。阐述内容的同时穿插“想一想”“实践拓展”“拓展阅读”等多样化板块,目的就是力求多维度引导学习者将相关理论知识与托育机构工作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能力。
|
</p>
|
<p>“备考指南”部分主要链接育婴员、保育师、幼儿照护和早教国赛试题。</p>
|
<p>“学习效果检测”部分主要设计与本学习任务相关的思考题、运用题等,通过多样化的题型帮助学生检测知识掌握情况。</p>
|
<p>“延伸阅读”部分推荐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图书、论文等,让学生进行学习与拓展。</p>
|
<p><span class="ls2">三、课时分配</span></p>
|
<p>本教材对应的教学时间为32学时,计2学分。每周安排一次课。</p>
|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5) > -1">
|
<h1 id="a004" class="front"><img class="img-d" alt="" src="../../assets/images/csx.jpg" /></h1>
|
<div style="padding: 8% 8% 0 10%">
|
<p>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蓝图中将“幼有所育”排在七项民生之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等方面持续用力,“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是关键。而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业教材建设是关键。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专业教材是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都直接影响着托育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
</p>
|
<p>
|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新调整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一体化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体系,新增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三个学段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亟需建设相关配套专业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服务民生领域急需紧缺行业发展,加快建设托育等领域专业课程教材。为服务于托育相关专业教学与课程建设需求,本套丛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较高质量的托育相关专业职业教育教材为重点,力图做到“四个坚持”。
|
</p>
|
<p><span class="ls2">一、坚持德育为先,发挥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功能</span></p>
|
<p>
|
教材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在本套丛书编写过程中,编写团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努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编写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精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在价值理念导向、专业知识诠释和实践案例选取过程中,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增强教材铸魂育人功能,注重引导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感,关爱婴幼儿,热爱托育事业,正确理解3岁以下婴幼儿发展特点研究和托育机构保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定专业信念,自觉努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
</p>
|
<p><span class="ls2">二、坚持学生为本,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与发展需求</span></p>
|
<p>
|
本套丛书编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研究托育相关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遵循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和需求,增强教材对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的适切性。在编写过程中,编写团队努力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教材结构和内容,注重托育机构工作场景、典型保育工作任务、案例分析等模块化课程和项目化学习成果设计,创新教材呈现形式,通过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的案例场景,积极开发具有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学习资源,遵循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统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学习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论述和丰富的案例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行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和实用化的学习需求与专业发展需求,提高他们对婴幼儿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6) > -1">
|
<h1 id="a004" class="front"><img class="img-d" alt="" src="../../assets/images/csx.jpg" /></h1>
|
<div style="padding: 50px 8% 0 10%">
|
<p class="td-0">
|
托育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等专业素养。
|
</p>
|
<p><span class="ls2">三、坚持研究为要,反映托育领域最新政策、研究与实践</span></p>
|
<p>
|
托育相关专业是涉及多学科、综合性强的新专业,目前可直接参考借鉴的资源不多,教材编写难度大。为此,编写团队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注重对国家托育改革创新实践与最新政策的动态关注,认真学习并全面贯彻我国托育服务相关政策与法规的最新要求,在教材编写中力求及时反映托育政策和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理念和新规范;二是全面对标托育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和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持续追踪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的动态,深入了解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营养与喂养、学习与发展、卫生与保健、常见病和伤害预防与处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吸纳新方法和新成果,尽可能体现出先进性、引领性和科学性;三是为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实践性特点,坚持深入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和托育机构的现状与需求,跟进了解行业企业发展与院校培养的最新动态,努力反映托育行业的新探索、新实践和新经验。
|
</p>
|
<p><span class="ls2">四、坚持质量为重,建设联合攻关高水平教材编写团队</span></p>
|
<p>
|
多主体协同、多元化参与,是确保教材思想方向、保障专业水准、拓展教材形式、提升编写质量等的关键所在。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吸纳了一批儿童早期发展、卫生保健、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方面的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者,职业院校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的工作者,来自行业协会、托育机构等的优质资源,组建了一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高水平教材编写团队。大家凝智聚力,联合攻关,统一指导思想、编写理念、编写策略和编写风格,发挥各家所长,相互协调配合,同时加强编写、审定和出版各环节的严格把关,确保专业教材的编写质量,力争打造一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权威性、前沿性、实用性的托育职业教育专业精品教材。
|
</p>
|
<p>本套丛书的编写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撰写过程中,本套丛书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研究成果与观点,在此深致谢忱。真诚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为托育培训者和管理者、广大托育机构工作者等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
</p>
|
<p class="right"><b>北京师范大学 洪秀敏</b></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7) > -1">
|
<h1 id="a004" class="front" style="padding-left: 3%;"><img class="img-d" alt="" src="../../assets/images/qy.jpg" /></h1>
|
<div style="padding: 50px 8% 0 10%">
|
<p>
|
游戏贯穿在婴幼儿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婴幼儿重要的学习形式。通过游戏,婴幼儿学会了互动、参与、分享、坚持。在游戏中,婴幼儿的空间知觉、动作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也在逐渐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新事物是如何产生的?游戏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
</p>
|
<p>作为一名婴幼儿照护者,理解并支持婴幼儿游戏对其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肩负着一项重要的责任,即基于每个儿童的兴趣、能力和发展进程来促进他们的游戏,帮助他们在动作、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会性等多领域获得发展。</p>
|
<p>
|
为了更好地帮助照护者理解和支持婴幼儿游戏,本教材将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技能竞赛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开发模块化学习内容,试图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非“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本教材从“岗、证、赛、课”融合选择学习内容,在强调获取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或理论知识,如婴幼儿游戏基本理论、婴幼儿游戏活动设计原则、婴幼儿游戏指导要点等的基础上,强调获取完成婴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工作任务的过程性知识,重点解决“什么是玩具与游戏”“投放什么玩具”“为什么设计婴幼儿游戏活动”“什么样的游戏活动是好的游戏活动”“怎么设计和指导不同的婴幼儿游戏活动”“如何观察与评价婴幼儿游戏活动”等问题。同时本教材融合了大量婴幼儿游戏实践案例,帮助学习者完成从兴趣导入、专业学习再到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
|
</p>
|
<p>
|
本教材根据“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在每个模块、在实施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本教材立足学习内容的自然属性和知识体系,结合托育、早教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从课程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思政案例入手,注重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本教材旨在构建以“好学、爱童、乐教”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引导学习者关注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增强学习者对婴幼儿游戏的研究与学习,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用温暖的仁爱精神关爱婴幼儿,用科学的理性思维理解婴幼儿,用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守护婴幼儿。
|
</p>
|
<p>
|
本教材由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和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建的编写团队编写。赖莎莉、李晶担任主编负责统稿,丛书编审委员会审稿和定稿。具体分工如下:学习模块一、学习模块五由罗萌、赖莎莉编写;学习模块二由冯羽茜编写;学习模块三、学习模块七由李香编写;学习模块四由彭萍、李晶编写;学习模块六由鲁双编写。全书数字化微课资源主要由董硕灵、李俊彦、李晶负责完成。由于编写水平有限,本教材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希望广大学习者批评、指正。
|
</p>
|
<p>
|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引用和借鉴了一部分早教、托育典型案例和图片资料,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婴幼儿托育照护同行以及其他关注婴幼儿发展的读者能从本教材中有所收获,共同为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
</p>
|
<p class="right"><b>赖莎莉</b></p>
|
</div>
|
</div>
|
</div>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pageHeader",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
|
},
|
};
|
</script>
|
|
<style scoped></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