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3">
|
<div class="page-box" page="2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top: 560px">
|
<h1 id="a010">
|
<img class="img-0 coverImg" alt="" src="../../images/z2.jpg" />
|
</h1>
|
<h6>学习目标▶</h6>
|
<p>1.了解各理论流派关于儿童语言获得与发展的基本观点。</p>
|
<p>2.领会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因素。</p>
|
<p>
|
3.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并能够根据实际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提出建议。
|
</p>
|
<h6>学习导图▶</h6>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036-1.jpg" />
|
</p>
|
<h6>导入案例▶</h6>
|
<p>
|
据英国《每日邮报》2008年3月3日报道,最近在俄罗斯发现一位“毛克利症”(Mowgli
|
syndrome)患者,在当地卫生保健人员的营救下,这位7岁的男孩成功脱离其母亲的虐待。他的母亲一直将他和一群鸟类关在一起饲养,这个男孩被关在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中,那里看上去更像一间大型鸟类饲养场。记者采访其中一位营救人员时,她说:“男孩的31岁母亲就像喂养鸟儿一样喂养儿子,虽然她从不打骂儿子,男孩身上没有任何受伤迹象,但是她从未与可怜的男孩说过话,而他只能与朝夕相伴的鸟儿沟通,他会叽叽喳喳地叫,当人们听不懂他说话时,心急的男孩便会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5)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17</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像鸟儿一样挥动着自己的手臂。”<a id="w1"></a
|
><a href="chapter002.html#m1"><sup>[1]</sup></a>
|
</p>
|
<p>
|
毫无疑问,案例中的儿童是人,具有人类语言的遗传基础。但他为什么只会叽叽喳喳地叫,着急时也只会挥动手臂?是什么限制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发展到底是先天遗传决定,还是后天环境影响的?哪些因素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为了让儿童更好地掌握语言,教师与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章内容是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回答。
|
</p>
|
<h2 id="b003">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理论</h2>
|
<p>
|
人类语言发展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影响的问题已成为近30年来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所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有:语言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的,还是主动创造的;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等。不同的学者对语言发展有不同的解释,形成了几种主要的语言发展理论。
|
</p>
|
<h3 id="c005">一、环境论</h3>
|
<p>
|
环境论又称后天习得论或经验论,此理论流派的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及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更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他们认为儿童语言的学习就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习惯,而语言习惯的获得是一系列“刺激—反应(Stimulus-Response,S-R)”的结果。根据侧重点不同,该理论又可分为模仿说、强化说和中介说三个具体学说。
|
</p>
|
<h4 id="d013">(一)模仿说</h4>
|
<p>
|
模仿说主要强调儿童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成人的语言对儿童形成刺激,儿童模仿是反应,不断地“刺激—反应”,儿童逐渐掌握语言。根据模仿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机械模仿说和选择性模仿说。
|
</p>
|
<p>
|
机械模仿说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F.H.Allport)于1924年提出,此理论强调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父母语言的简单、机械模仿,把儿童语言看作成人语言的翻版,它忽视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创造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发展心理学家所否定。
|
</p>
|
<p>
|
选择性模仿说由怀特赫斯特(G.J.Whitehurst)等1975年提出,他们强调儿童语言学习不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翻版,而是选择性地模仿。儿童在对某种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时,就会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选择性模仿。儿童模仿的内容是成人的语言结构而不是成人语言的具体内容。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结构,将这种结构迁移到新的语言情境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选择性模仿
|
</p>
|
<hr />
|
<p class="note">
|
<a id="m1"></a><a href="chapter002.html#w1">[1]</a>
|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85/8438274.html,2015-08-22。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6)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18</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说更强调儿童模仿的语言与成人语言功能的相似性,而不是具体内容的一致性。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而非在强化或训练情境中完成的。可以说选择性模仿是儿童习得语言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全部。
|
</p>
|
<h4 id="d014">(二)强化说</h4>
|
<p>
|
强化说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此理论更强调“强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认为,在生活中儿童合乎语法的言语得到强化,所以他们学会了语言。成人有选择地强化婴儿咿呀声中最类似母语的那些语音,因此这些语音得到了强化。一旦儿童把这些语音组合成词、句等,他们会得到父母的进一步强化,那些错误的、不合语法规则的音节、词、句因为得不到强化会自动消失。简言之,养育者是通过示范和强化合乎语法法则的语言去教会孩子说话的。
|
</p>
|
<p>
|
虽然模仿和强化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功不可没,但此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如下问题。
|
</p>
|
<p>
|
第一,儿童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成人更关注的是儿童语言的真实性,而不是语法的正确性。比如,儿童指着一头牛说:“牛,是。”成人也许会马上赞许:“你太聪明了,那是一头牛。”而如果儿童指着一头牛,说:“一只狗。”成人也许会立刻告知他:“不,那是一头牛。”
|
</p>
|
<p>
|
第二,儿童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会创造出很多成人没有教过他们的语句。如成人说:“看,那只猴子在爬树。”儿童很可能会说:“树,猴子爬。”可见,儿童说出的语句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源于模仿,还有很大的创造性。
|
</p>
|
<h4 id="d015">(三)中介说</h4>
|
<p>
|
中介说又称传递说,是对传统模仿说的一种改进。传统的模仿说认为语言学习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中介说则强调在“刺激—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反应”,所有这些隐含的“刺激—反应”构成中介体系。所以,语言的学习是刺激和反应通过中介体系而建立的联系。比如,当我们说“小明是警察”时,“警察”这个词能够让人们联想到很多关于警察的属性,这些属性会随着语言的传播而传播。中介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加入了中介成分,试图以此来解释幼儿的语言学习。此理论用“联想”确实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比如,儿童是如何创造语言的。但中介说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传递反应不一定是在直接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也许是通过间接经验实现的,许多人在没有见过或听说过“警察”之前就能够通过间接经验了解警察。传递性反应也不一定能够成为隐含的刺激,引起新的反应,人们如果不相信“小明是警察”,也就不能引起其新的反应。
|
</p>
|
<p>
|
如果儿童不是直接模仿成人使用的语法,那么他们的语言是怎么产生的呢?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试图用语言发展的生物论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理论阐述就是先天论观点。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7)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19</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h3 id="c006">二、先天论</h3>
|
<p>
|
为了更好地解释上述问题,先天论者更倾向于认为遗传因素是语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获得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只要条件满足,这些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能力就会自然成熟,儿童也就自然获得语言能力。先天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有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
|
</p>
|
<h4 id="d016">(一)先天语言能力说</h4>
|
<p>
|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认为,人类是配有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
Acquisition
|
Device,LAD)的,它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语言处理器,有语言输入便能激活。这个语言获得装置包含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对所有语言通用的规则知识,所以,不管儿童听到的是哪一种语言,只要获得足够的词汇量,就可以通过语言获得装置将习得的单词组合成新的、受规则限制的语言。因此,不管全世界儿童的语言结构有何等差异,他们都能在大致相同的年龄达到相似的语言发展水平。因为语言获得装置是人类遗传而来的,具有普遍一致性。
|
</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039-1.jpg" />
|
</p>
|
<p class="img">图2-1 先天论提出的语言获得模型</p>
|
<p>
|
现在很多生物学的研究支持了乔姆斯基的观点。第一,语言发展与大脑功能偏侧化相关,而大脑功能偏侧化是遗传决定的。第二,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敏感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在这段时期语言最容易获得,过了这段时间,偏侧化的大脑在语言功能上变得越来越专门化,语言习得也越来越困难。基于脑科学的研究,人们认为语言发展更多地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
|
</p>
|
<p>
|
如今,虽然很多人都同意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此理论也有某些问题无法解释,比如,其他动物的幼崽也能在出生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相似于人类的听觉辨别能力,所以,语言获得装置也许不是人类特有的。先天语言能力说把语言发展归因于这种神秘力量(LAD),但没有去解释语言获得装置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比如,处理器如何过滤输入的语言,如何推断语法规则等。很明显,这个理论也是不完整的。
|
</p>
|
<h4 id="d017">(二)自然成熟说</h4>
|
<p>
|
自然成熟说是由美国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勒纳伯格(E.H.Lenneberg)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的,因为人的语言行为在儿童需要之前就出现了,而且这种出现不是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靠外部原因激发的。儿童获得语言能力有其“关键期”,很多兽孩的例子说明,错过了语言发展“关键期”再去训练儿童学习语言的效果并不理想。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8)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20</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勒纳伯格认为不仅语言获得具有先天性,语言能力的成熟也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发音器官、大脑等神经机制的制约。一旦这些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成熟,只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激活,人的潜在语言结构就会转变为现实语言结构,人的语言能力也就会很轻松地获得。全世界范围内的儿童都经历了比较相似的语言发展阶段,就是因为所有儿童的发音器官、大脑等神经机制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阶段。
|
</p>
|
<p>
|
乔姆斯基和勒纳伯格都强调语言发展的先天性,他们否定环境和语言交往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天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何不同民族的儿童能够获得不同的语言系统和听说能力,也无法解释为何有些儿童听力正常,但由于父母有听说方面的障碍,这个儿童就无法开口说话的情况。
|
</p>
|
<p>
|
为了更好地解释语言发展问题,理论学家提出了语言发展的相互作用论。
|
</p>
|
<h3 id="c007">三、相互作用论</h3>
|
<p>
|
以皮亚杰(Jean
|
Piaget)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外又提出了由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语言赖以依托的认知结构,提出了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的支持者认为语言的发展源于生理的成熟(主要为大脑)、认知发展与外界环境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以,语言是自然和养育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的产物。相互作用论可以根据作用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分为认知相互作用论和社会相互作用论。
|
</p>
|
<h4 id="d018">(一)认知相互作用论</h4>
|
<p>
|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此理论主要有如下观点。
|
</p>
|
<h5 id="e021">1.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h5>
|
<p>
|
语言是思维的符号,是人类用来标志或代表事物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特殊符号。婴儿由于缺乏客体永久性,他们无法理解不在眼前的事物,所以语言能力也很差。随着儿童思维的不断发展,儿童能够在词语和其表示的事物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就产生了语言。
|
</p>
|
<h5 id="e022">2.思维发展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h5>
|
<p>
|
首先,皮亚杰认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制于儿童整体认知能力的提高,只有人们对某个事物有了认知后,才能用语言准确描述。其次,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并非来自语言而是来自动作,儿童在9个月以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动作思维。因此,不能认为语言先于认知思维,也不能说所有的思维都与语言有联系。
|
</p>
|
<h5 id="e023">3.认知结构的发展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h5>
|
<p>
|
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皮亚杰认为人的智力活动最初来源于一些基本的动作图式,这些基本的动作图式不断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2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9)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1</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联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动作结构。儿童一旦获得某种动作结构,便会利用这个工具去改造周围的世界,比如,把吃奶的动作加以推广,就出现了咬手指、咬衣角等新的动作,皮亚杰把这种不用改变原有认知结构而做的练习叫作同化。如果儿童遇到不能同化的情况,就会主动改变其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皮亚杰把这种作用方式叫作顺应。儿童就是在不断地同化与顺应的平衡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进而发展语言能力的。
|
</p>
|
<p>
|
认知相互作用论建立在先天论发展的基础之上,认为对于儿童的语言获得和发展来说,生理成熟和认知基础同样重要,从而避免了“先天论”的不足。该理论认为语言是在非语言的认知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对于个体主动学习语言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激励个体不断和环境相互作用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但过于强调认知对语言发展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语言对认知发展的作用。另外,该理论也忽视了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影响。
|
</p>
|
<h4 id="d019">(二)社会相互作用论</h4>
|
<p>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的研究开始注重博采众长。他们强调语言发展受到先天的、后天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先天因素和社会因素、认知因素、语言因素等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与发展。虽然社会相互作用论者关于语言发展动力的观点大致相同,但由于强调重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因而有不同的学说。其中以“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影响最大。
|
</p>
|
<h5 id="e024">1.规则学习说</h5>
|
<p>
|
布朗、弗拉瑟、伯格等学者提出的规则学习说是建立在乔姆斯基和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此理论强调儿童具有一种理解母语的先天处理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一种学习和评价能力。
|
</p>
|
<p>
|
规则学习说强调语言的结构性,认为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语法规则的获得。而语法规则的获得是归纳的结果。儿童在不断地分析输入的语言刺激过程中总结出母语的普遍特点和个别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又创造出很多新的语言形式。比如,儿童通过学习“小鸡吃米”“小狗啃骨头”等,归纳出“主语后可以跟谓语,谓语后可以跟宾语”;儿童在学会了这个语法规则后,就可以创造出“小猴拿桃子”等语句。
|
</p>
|
<p>
|
规则学习说认为儿童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儿童语言学习是一种先天能力参与下的条件反射。此理论认为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后天的语言规则概括同样重要,但忽略了社会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
|
</p>
|
<h5 id="e025">2.社会交往说</h5>
|
<p>
|
社会交往说是20世纪70年代后,以布鲁纳(J.Brunner)、贝茨(E.Bates)、麦克惠尼(B.Macwwhinney)等一批学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的新理论。它是在对行为主义观点和先天论观点的批判继承中产生的,既强调语言规则的遗传性又强调客观环境对语言结构产生的独特作用。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0)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22</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社会交往说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与发展不仅需要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程度和认知发展程度,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能在真实的交流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此理论非常重视儿童和成人的语言实践,并认为真实情景中的语言实践是决定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决定语言刺激的输入,输入的语言刺激又进一步刺激儿童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结构的不断改变与优化促使人接受更复杂的语言刺激。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中,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最新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神经具有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为不断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结构的能力。例如,有研究发现,因为伦敦路线复杂,所以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比常人更大。<a
|
id="w2"
|
></a
|
><a href="chapter002.html#m2"><sup>[2]</sup></a>
|
</p>
|
<p>
|
儿童语言发展也一样,适当的语言刺激会不断改变与增强大脑语言区域的神经联系,加强的神经联系又为获得更多语言刺激做好准备。在这方面,社会交往说得到了脑科学研究的证实,但有学者认为社会交往说过度重视语言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语言的心理过程。虽然相互作用论得到很多理论学家的青睐,但关于儿童究竟是怎样习得语言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所了解的更多的是儿童学习一门语言时获得了什么,而对于怎样获得,仍然知之甚少。
|
</p>
|
<p>
|
综上所述,语言获得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环境、遗传、学习等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作用于儿童语言的发生与发展,对这个过程的理论解释还有待多学科研究的深入。
|
</p>
|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相关链接</span></p>
|
<div class="tp-5-1">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
</div>
|
<p class="center">
|
<span class="zt-ls1"
|
>儿童语言发展,自然?使然?<a id="w3"></a
|
><a href="chapter002.html#m3"><sup>[3]</sup></a></span
|
>
|
</p>
|
<p>
|
1975年10月,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若约芒(Royanmont)曾举行了一次著名的辩论。辩论会的主角便是著名的皮亚杰和乔姆斯基。辩论的主题是:从人的语言机制和语言习得角度来探讨儿童发展问题。
|
</p>
|
<p>
|
乔姆斯基持一种较弱的天赋论立场。他认为儿童拥有一套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儿童通过这一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对最初接触的语言资料进行加工,从中生成一套能够编造新语句的句法、语义和语音规则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天赋的语言器官,这种“心理器官”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是有一个发育过程的。一些关于大脑语言机能损伤的病人和有语言缺陷的家族的研究也都支持乔姆斯基的天赋论假设。
|
</p>
|
<p>
|
可以看出,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生物学的因素,即“自然—使然”中“自然”这一面。而皮亚杰在解释儿童发展问题时则偏向于“使然”这一面。
|
</p>
|
|
<hr />
|
<p class="note">
|
<a id="m2"></a><a href="chapter002.html#w2">[2]</a>
|
诺曼·道伊奇.重塑大脑,重塑人生[M].洪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
|
</p>
|
<p class="note">
|
<a id="m3"></a><a href="chapter002.html#w3">[3]</a>
|
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75-80.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1)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3</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与环境之间同化和顺应的结果。同化是有机体将外界元素,包括把客观事物的结构变为内在结构的整合作用。语言知识也是如此而来。也正因为皮亚杰有这样的主张,所以我们说他偏向于“使然”论。由于他认为人的知识以及认知结构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并逐步建构而形成的,是在后天获得的,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建构论”。
|
</p>
|
<p>
|
有的与会者则认为乔姆斯基和皮亚杰二者的理论并无根本的冲突,构成知识的元素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实际知识的形成却要经过“建构”过程。(事实上,上述生物学的发现也可以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这种观点如果成立,将消解正在激辩的两种理论的根本冲突。皮亚杰十分赞赏这种观点,并数度有意接受调和,有意修改自己的理论,然而乔姆斯基却坚持己见,无意接受调和。
|
</p>
|
<p>
|
这次辩论,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登纳教授后来所说的那样,是一次探索而非一种结论。在会上,论辩双方都对对方的理论感兴趣。乔姆斯基得到生物学家的支持,而皮亚杰的学说较受心理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的赞同。
|
</p>
|
<h2 id="b004">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h2>
|
<p>
|
儿童掌握语言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异常复杂的过程,因为语言的发展不仅受到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和高质量的语言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然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文化符号本身的表达方式也对语言习得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p>
|
<h3 id="c008">一、生理因素</h3>
|
<h4 id="d020">(一)正常的发音器官</h4>
|
<p>
|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正确的发音必须要有正常的发音器官。儿童发音器官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其发音的基础。发音系统包括肺、喉、声带、咽、舌、唇、齿等。如果这些器官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就会出现不能发声、口齿不清、口吃等语言障碍。
|
</p>
|
<h4 id="d021">(二)正常的听觉功能</h4>
|
<p>
|
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语言理解先于语言表达,“语言输入”先于“语言输出”,正常的听觉是“语言输入”的必备条件。不断的语言输入会激活儿童大脑的语言功能,促使儿童模仿成人语言来学习说话。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个体听到交流对象说出的语言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听力出现障碍,个体就不会感受到声音,也就无从学习说话。听力在言语活动中还起着监督的作用,它能协调舌和咽腔活动的相互联系,从而保障说话的流畅性和发音的准确性。听力差的儿童不能听清正确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2)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24</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的发音,也就不能区分错误的发音,就会出现言语的不清晰、不准确情况。因此,儿童要学会准确发音,一定要有良好的听力。
|
</p>
|
<h4 id="d022">(三)健全的大脑</h4>
|
<p>
|
大脑是语言能力的物质基础,而语言是大脑的机能之一。人的语言经过听觉器官传到大脑,在大脑分析处理后,再经神经传出,大脑支配发音器官进行言语表达。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儿童就不能正确地处理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会出现偏听、误听、误解等现象,进而影响到儿童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儿童的语言发展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语言障碍。所以,健全的大脑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
|
</p>
|
<p>
|
生理因素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健全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及大脑是人语言发展的条件,其中任何部分的损伤都会直接影响人语言能力的发展。然而,生理因素只为语言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先天潜在的发展能力能否得以实现,还需要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
|
</p>
|
<h3 id="c009">二、心理因素</h3>
|
<p>
|
心理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二是个性品质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
</p>
|
<p>
|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建立在他们对生活中事物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他们最早说出的词多数是他们能够直接摆弄的事物和他们熟悉的人。不了解的事物,他们一般不能准确地描述。听、说、读、写的语言教育内容都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语言能力是受一般认知能力制约但又有其特殊性的认知能力。一般来说,认知能力强的儿童,其语言发展也相对较快。所以家长、教师应该把儿童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协调起来,在认知活动中促进语言能力的进步,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儿童对世界的认识。
|
</p>
|
<p>
|
个性品质也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一般来说,性格外向、正面情绪较多的儿童比较自信,更倾向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其他儿童分享与交流的过程,增加了练习和创造语言的机会。而负面情绪较多的儿童社会性相对较差,缺乏和他人沟通的动机与策略,从而使自己失去更多交流锻炼的机会。
|
</p>
|
<p>
|
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和其心理发展水平关系密切,成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个性品质,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其认知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完善。
|
</p>
|
<h3 id="c010">三、社会因素</h3>
|
<h4 id="d023">(一)语言环境</h4>
|
<p>
|
儿童生活在充满语言的环境中,语言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遗传因素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语言环境则决定这种可能性达到的程度。
|
</p>
|
<h5 id="e026">1.亲子环境</h5>
|
<p>
|
儿童接触的首个环境就是家庭,父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启蒙者。当儿童能开口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3)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5</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说话时,父母耐心的倾听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积极表达的意愿,父母应为儿童营造丰富的生活环境。语言是对生活的表达,鼓励儿童多操作环境中的事物,并多用语言去表达事物的名称、操作的过程和自我的意愿。在与儿童交流的过程中,成人应该以儿童的话语兴趣为中心,避免过早地强调句型的合语法性等;整个交流过程应该尽量放慢语速,避免使用复杂句。在交流中,家长应该给儿童充分的表达机会,交流是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最好方法。在完整、温馨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与儿童交流得更多,丰富的语言环境可以直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中儿童只习得方言;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中,儿童会习得普通话,或者普通话和方言一并习得。
|
</p>
|
<p>
|
父母应该尽早培养儿童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图书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其心灵,在其语言发展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对儿童书面语言的促进是不可或缺的,图书可以为儿童提供成熟的语言学习样本,热爱阅读为儿童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儿童共同阅读和讨论,不仅增强了亲子关系,也激发了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
|
</p>
|
<h5 id="e027">2.社区环境</h5>
|
<p>
|
社区是儿童生活的微环境,社区中的人或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丰富的社区文化以及景观建筑为儿童提供源源不断的刺激。这些刺激让儿童初步感受到何为社会群体,儿童在群体中发展其认知、情感、社会性并形成最初的道德判断标准。所有这些发展领域,都为儿童语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p>
|
<p>
|
家长应该让儿童充分接触社区中的人和物,帮助其获得归属感。如多和邻居打招呼,多让儿童命名社区中的花草树木,多和他们谈论社区中发生的新鲜事等。
|
</p>
|
<h5 id="e028">3.幼儿园环境</h5>
|
<p>
|
幼儿园是多数3~6岁儿童生活的直接环境,幼儿园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
</p>
|
<p>
|
首先,班级人数会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如果儿童人数太多,教师只能照顾到比较活跃的儿童,对于性格内向的儿童不可能都照顾到,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儿童交流的兴趣。因此,适当的班级人数会促进师幼之间以及儿童同伴之间更好的交流,进而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
</p>
|
<p>
|
其次,幼儿园语言环境创设会影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环境是最好的老师,丰富的幼儿园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儿童的交流欲望。教师应该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让儿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并采用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与之交流;讲述活动可以让儿童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如何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语言游戏要求儿童以欢快、敏捷的语言应对;文学活动侧重于让儿童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表达方式;早期阅读活动可以给儿童充分的接触书面语言的机会等。儿童在幼儿园开始正规的语言训练,能为小学学习正规的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4)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26</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4 id="d024">(二)语言教育</h4>
|
<p>
|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语言既是一种心理能力,也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工具,因此语言教育就是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语言能力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语言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但如果教育方式不当,不仅不能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进步,反而会阻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当今幼儿园和家庭语言教育中出现了诸多急功近利的教育倾向,比如,家长对识字教育的盲目推崇,幼儿园对外语教学作用的无限放大等,成人化、小学化的识字教育会割裂语言和思维的天然联系,破坏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与积极性,而过早的、机械的外语学习也会给儿童造成极大的学习困惑。
|
</p>
|
<p>
|
由此可见,语言教育的原则应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和家长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语言教育才会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长足发展。
|
</p>
|
<h3 id="c011">四、文化符号本身</h3>
|
<p>
|
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一个民族世界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所以,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思维,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在人类各种语言中,汉语的人文特性尤为突出,这主要体现在汉语语法的意会和汉字结构的意会上。比如,中国用“十一”表示一个“10”和一个“1”相加,这种表达方式让人很容易理解“十一”的含义。在结构方面,汉字用三个“人”表示“众”,三个“火”表示“焱”,三个“木”表示“森”等,这种构字方式也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所以,符号本身的形式就传达着某种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的符号对人类思维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思维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语言的发展。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在语言活动中指导儿童认识本民族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让儿童了解更多本民族语言的特点。
|
</p>
|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相关链接</span></p>
|
<div class="tp-5-1">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
</div>
|
<p class="center">
|
<span class="zt-ls1"
|
>汉语和英语在数学表达方式上的差异<a id="w4"></a
|
><a href="chapter002.html#m4"><sup>[4]</sup></a></span
|
>
|
</p>
|
<p>
|
汉语和英语中的数字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可能是儿童早期数学掌握程度有差异的原因。数字11、12、13在汉语中表述为十一、十二、十三,这将帮助中国儿童尽快地学习这些数字,而美国儿童所使用的数字单词就更特殊一些,数字11、12、13表述为在英语中eleven、twelve、thirteen。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儿童理解在“13”中数字“1”代表的是“10”,而不是“1”,相比之下,英语表示10~20的单词是不规则的,表达的也不是十位和个位组合的意思,所以儿童理解数字也许会更困难些。
|
</p>
|
<hr />
|
<p class="note">
|
<a id="m4"></a><a href="chapter002.html#w4">[4]</a> SHAFFER D
|
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7.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5)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7</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儿童语言发展过程是一个看似自然,实则异常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教师、家长和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其语言发展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
</p>
|
<h2 id="b005">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h2>
|
<p>
|
0~6岁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规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前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通常根据不同的发展特点把儿童语言发展划分为既连续又各有特征的几个阶段。对于不同儿童来说,每个阶段发展的具体特点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差异性。
|
</p>
|
<h3 id="c012">一、0~3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h3>
|
<p>
|
3岁前儿童虽不能熟练掌握口语,但此阶段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最迅速和最关键的时期,成人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儿童感受和学习语言奠定基础。
|
</p>
|
<h4 id="d025">(一)0~1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h4>
|
<h5 id="e029">1.语言发展阶段与特点</h5>
|
<p>
|
0~1岁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的发展上。围绕语音,儿童主要发展了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这三种能力的获得是儿童顺利进入运用语言阶段的必备条件。
|
</p>
|
<p>(1)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p>
|
<p>
|
婴儿刚出生就对语音较敏感,且有一定的辨音能力。当我们对着新生儿讲话时,他们经常会睁开眼睛,盯着讲话者,有时甚至会发出声音;出生几天后的新生儿就能辨认出自己母亲的声音;新生儿听到人发出的声音比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表现得吸吮速度快;1个月的婴儿便能够和成人一样辨认辅音。<a
|
id="w5"
|
></a
|
><a href="chapter002.html#m5"><sup>[5]</sup></a
|
>婴儿在2个月左右的时候还能发出类似元音的声音,在给婴儿喂奶后会听到如“oooohs”和“ooooas”等的声音。2个月的婴儿甚至能够识别出不同人用不同音调或者强度说出的特定音素(如父母叫其名字的声音)。
|
</p>
|
<p>(2)连续音节阶段(4~9个月)。</p>
|
<p>
|
这一阶段,婴儿明显活跃起来。他们在感觉舒适时会自动发出各种声音,尤其是在成人和他们玩耍的时候,发音会更频繁。4~6个月的时候,婴儿发音中增加了辅音,如“mamama”或“papapa”等声音,他们听到成人语调时,常常能发出和成人语调相匹配的声音。这个阶段,婴儿不仅能够区分各种声音,而且能够理解特定语调所具有的意义。大约6个月之后,婴儿能感知不同的语调,并且会用不同的方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6)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28</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式回应其听到的语调。婴儿在感知语音时能分辨出不同的语调、语气和音色,他们理解语言的水平又提高了一步。
|
</p>
|
<p>(3)学话萌芽阶段(10~12个月)。</p>
|
<p>
|
10~12个月的婴儿不仅能够发出相同音节的语音,也能够发出不同音节的连续语音,比如,他们能够发出一连串富有变化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他们还能模仿一些非语言的声音或成人发出的新声音,如咳嗽或用舌头打出响声;此阶段儿童能够将他发出的语调和听到声音的语调匹配起来,让成人感觉他们是在说话,但这些“话”意义不明确;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性语言,如成人说“跟奶奶说再见”,婴儿会挥挥小手;10个月左右,多数婴儿能够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如“妈妈”等。
|
</p>
|
<h5 id="e030">2.语言教育活动建议</h5>
|
<p>(1)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环境,诱发其不断发音。</p>
|
<p>
|
婴儿的非自控性发音多数是在和成人的玩逗中发出的,如果语言刺激比较丰富,婴儿可能更早地开口说话。所以家长应该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音调将婴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语音上来。成人应该抓住一切时机和婴儿说话,让婴儿喜欢听别人说话,训练他们良好的听力习惯。当婴儿发出某些声音时,成人要以正面的刺激强化婴儿的这种发音。
|
</p>
|
<p>(2)语言教育和认识周围事物同步进行。</p>
|
<p>
|
1岁左右儿童已经接触到很多生活用品和玩具。成人在为儿童展示某个物品时要告诉儿童这个物品的名字、用途、形状等。这样可以让语音和实物之间建立较为稳固的联系,为以后儿童理解和说话打下基础。
|
</p>
|
<p>(3)为婴儿提供适合的早期阅读。</p>
|
<p>
|
婴儿在满月之后就表现出对颜色和形状的兴趣,成人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这个阶段的读物,如彩色图片、图形、画册等指点给婴儿阅读。大约6个月的婴儿能够感受不同的语调,成人应该以丰富的语言形式为婴儿阅读文学作品,让婴儿养成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10个月左右的婴儿语言活动更为活跃,家长应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会婴儿正确的拿书姿势、阅读后放回原位置等。
|
</p>
|
<h4 id="d026">(二)1~2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h4>
|
<h5 id="e031">1.语言发展阶段与特点</h5>
|
<p>(1)单词句阶段(1~1.5岁)。</p>
|
<p>
|
1岁左右,儿童能够发出有意义的语音,但这种语音非常简单,往往是一个个的字,而这个字常常代表一整句话的意思,这种语言形式被称为单词句。大约1岁半的时候,儿童能够发出和成人比较相似的语音。但是和标准的成人语音还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为:他们会把多音节词非重读部分省略,或者用元音代替辅音,如把“lɑo”读成“ɑo”。这个阶段儿童能够说出和理解的词汇多数是那些自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7)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29</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己经常摆弄的物体的名称(如车车、娃娃等),当然也包括所熟悉的人,而对那些自己不能移动的物体(如盘子、床等)说出的概率较低。单词句阶段,儿童还会出现“以音代物”的现象,如用“汪汪”代表狗,用“喵喵”代表猫等。
|
</p>
|
<p>
|
虽然此阶段儿童语言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使用词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错误,这些错误集中于过度泛化和扩展不足两方面。过度泛化主要是指儿童在使用特殊指代的单词时总是把词的意义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内,如用“狗狗”指代所有的四条腿的动物;扩展不足是指儿童用一般化的单词指代特定的事物,如他们最早理解的“车车”就是指自己的婴儿车或玩具车,而不是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
|
</p>
|
<p>(2)双词句阶段(1.5~2岁)。</p>
|
<p>
|
儿童在1岁半以后,说话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他们学习单词的速度增快,每周可能增加10~20个新词汇,这段时间被称为“词汇爆炸阶段”。他们开始将单词组成简单的句子,例如,“爸爸抱”“妈妈坐坐”等。儿童能够说出的这些简单的句子被称为双词句或“电报句”,因为这些句子的形式和电报相似,只保留了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而省略了诸如冠词、介词等修饰词。在1~2岁,儿童对有效沟通的各种技巧变得越来越敏感,比如,2岁左右的儿童知道说话要一先一后交替发音;知道在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这种有效沟通的技巧在2岁以后会快速发展,比如,2~3岁的儿童甚至知道和别人说话就要离对方近一些,他们会在成人误解他们意思的时候做出补充解释等。虽然此阶段其沟通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水平不高,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完善,使得他们能够在入幼儿园之前拥有比较好的语言能力。
|
</p>
|
<div class="bk">
|
<div class="bk1">
|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
<div class="tp-2">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
</div>
|
</div>
|
<p class="center"><b>2016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b></p>
|
<ul
|
class="mr-0"
|
v-for="(item, index) in example[0].unit"
|
:key="'exampleOne' + index"
|
>
|
<li>(单选题){{ item.txt }}。</li>
|
<li
|
class="inputChoice"
|
v-for="(citem, cindex) in item.option"
|
:key="cindex"
|
>
|
<label>
|
<input
|
type="radio"
|
:disabled="example[0].isComplete"
|
:name="item.txt"
|
:value="citem.value"
|
v-model="item.userAnswer"
|
@change="saveExample('exampleOne', example[0])"
|
/>
|
<span>{{ citem.value }} . {{ citem.txt }}</span>
|
</label>
|
</li>
|
<li
|
v-if="example[0].isShowAnswer"
|
class="event-header-text-bc pd-5 fl jc-sa"
|
>
|
<span class="c-g"> 答案:{{ item.answer }}</span>
|
<span
|
:class="{ 'c-g': item.isRight, 'c-r': item.isRight == false }"
|
>您的答案:{{ item.userAnswer }}</span
|
>
|
<span class="icon-box-big fl al-c">
|
<svg
|
v-if="item.isRight"
|
t="1716986419862"
|
class="icon"
|
viewBox="0 0 1820 1024"
|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
p-id="18767"
|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
width="40"
|
height="20"
|
>
|
<path
|
d="M1439.374222 216.007111s-169.472 56.490667-367.179852 282.443852C888.6044444 703.222519 846.241185 787.949037 775.632593 900.93037 768.568889 893.866667 662.651259 689.095111 380.207407 540.814222l148.290371-141.226666s134.162963 91.790222 225.953185 261.262222c0 0 233.016889-360.116148 684.923259-536.642371v91.799704z m0 0"
|
fill="#1AFA29"
|
p-id="18768"
|
></path>
|
</svg>
|
<svg
|
v-if="item.isRight == false"
|
t="1716987085767"
|
class="icon"
|
viewBox="0 0 1024 1024"
|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
p-id="25745"
|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
width="20"
|
height="20"
|
>
|
<path
|
d="M116.579135 38.64349531L38.703935 103.74399781c138.82075969 102.96027281 268.24660875 221.31426938 381.68489719 339.96758156C246.29374906 618.40145938 109.95003031 790.19602344 38.10817906 859.25288281l148.35573469 123.62658094c52.61360812-108.17625656 167.23381594-272.86683656 320.56281844-445.01635875 153.50744156 173.21056312 268.36844625 338.43166313 321.38977781 447.49243969 0 0 144.5682225-152.96636906 157.47435281-129.29729625-55.80632344-62.49011156-191.37776625-244.16501625-374.17990593-430.27403438 104.68422375-107.1132975 222.15274031-213.10127719 347.60304468-306.24740437L925.17746562 56.03842156C782.85412063 126.51895625 647.69328031 231.09093594 526.07845437 342.39755 403.34886594 226.82662719 264.46095125 116.16373719 116.579135 38.64349531L116.579135 38.64349531zM116.579135 38.64349531"
|
fill="#d81e06"
|
p-id="25746"
|
></path>
|
</svg>
|
</span>
|
</li>
|
</ul>
|
<div class="w100 fl ju-cn">
|
<ul class="fl ju-ev w80 choice">
|
<li>
|
<button
|
class="btn-border btn-w"
|
@click="goExample(example[0])"
|
>
|
提交
|
</button>
|
</li>
|
<li>
|
<button
|
@click="
|
changeExample(example[0], example[0].unit, 'exampleOne')
|
"
|
class="btn-border btn-w"
|
>
|
重做
|
</button>
|
</li>
|
<li>
|
<button
|
@click="example[0].isShowAnswer = !example[0].isShowAnswer"
|
class="parimary-btn"
|
>
|
查看答案
|
</button>
|
</li>
|
</ul>
|
</div>
|
</div>
|
<h5 id="e032">2.语言教育活动建议</h5>
|
<p>(1)扩大儿童词汇量。</p>
|
<p>
|
在这个阶段,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扩大儿童词汇量上,不管是儿童能够说出的“词”还是儿童只能够理解的“词”,都应该加入学习计划之中。在学习过程中要用简短的语句且不断重复新学习的词。比如,“火车”“汽车”“自行车”等,在读“车”的时候应该适当加重处理。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3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8)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30</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2)成人和儿童交流过程中要尽量规范使用语言。</p>
|
<p>
|
此阶段儿童对语言有明显的敏感性,他们会模仿一切可以模仿的语言形式,所以成人应该注意使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和规范正确的发音来为儿童提供模仿范例。
|
</p>
|
<p>(3)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儿童语言学习途径。</p>
|
<p>
|
儿童文学作品、动画片、语言游戏等都是儿童喜欢的活动类型,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应把教育要素融入活动中,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语言,这样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儿童使用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
|
</p>
|
<p>(4)丰富儿童生活。</p>
|
<p>
|
儿童能够说出的单词多数是自己能够摆弄和移动的物体名称。所以,儿童的生活环境越丰富,他们能够摆弄和移动的物体数量及类型也就越多,在这样丰富的环境中,儿童更倾向于使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这就增加了儿童主动使用语言的机会,促进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
</p>
|
<p>(5)将教儿童说话与认识周围事物同步进行。</p>
|
<p>
|
1岁左右的儿童,已经接触到很多生活用品和玩具,成人要利用这个教育机会,在将物体呈现给儿童的同时教其发音。在对儿童说某个物体时,就要指这个物体给儿童看,在他们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成人应该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常见物品的名称,让他们将语音和物品建立固定的联系。
|
</p>
|
<h4 id="d027">(三)2~3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h4>
|
<p>
|
2~3岁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口语表达,他们开始使用合乎语法规则的、较为完整的语句表达观点。该阶段被称为“复合句阶段”,又可分为初步掌握口语阶段和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
|
</p>
|
<h5 id="e033">1.语言发展阶段与特点</h5>
|
<p>(1)初步掌握口语阶段(2~2.5岁)。</p>
|
<p>
|
此阶段儿童的发音器官日趋成熟,儿童在发音上出现的困难与错误也逐渐减少。儿童基本能够发出所有的唇音(如b、p、m、f等),但是舌音(如z、c、s、d、t、n、l、zh、ch、sh、r等)还有一些困难,要完全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到3岁以后。语言逐渐稳定和规范,能运用多种简单句与成人交流,复合句也初步发展;喜欢用疑问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他们还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请求、拒绝、肯定、求助等,并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
|
</p>
|
<p>(2)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2.5~3岁)。</p>
|
<p>
|
在2.5~3岁,儿童掌握词汇的速度明显加快,由原来的1年能够掌握大约300个词猛增到1年能够掌握1000个词左右。儿童掌握词汇的种类和内容都有很大扩充。在使用单词时,出现过度泛化和扩展不足的次数明显减少,很多儿童已经知道,某些特定的词代表了一类事物。此阶段儿童基本能够用比较完整的句子与人交流,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3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39)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31</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他们所使用的句子中,陈述句占大多数,很多儿童甚至能够用简单的复合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
</p>
|
<p>
|
虽然此阶段儿童在使用句子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但表达水平还比较低,部分儿童还必须辅助表情、动作来完成交流。儿童使用的语言多数还处于情境性对话的语言阶段,儿童独立叙述的水平还比较低。所以要理解儿童所说的话,还需要结合说话时的具体情境。
|
</p>
|
<h5 id="e034">2.语言教育活动建议</h5>
|
<p>(1)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儿童多说话。</p>
|
<p>
|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和儿童多交谈,提供语言模仿的范例,随时随地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契机帮助儿童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说出简单的句子,并且对语言的敏感度比较高,家长要鼓励儿童在穿衣、吃饭、洗澡、游戏等过程中多用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
</p>
|
<p>(2)运用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p>
|
<p>
|
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是家长向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的首选方式。家长应该让儿童在听文学作品的同时,模仿作品中各种形象的语言,比如,妈妈在读完小红帽的故事后,可鼓励儿童模仿大灰狼和小红帽的对话,这样可以让儿童在娱乐中练习说话。
|
</p>
|
<p>(3)利用游戏练习说话。</p>
|
<p>
|
游戏天生是属于儿童的,儿童会在游戏中为了达到游戏目的而与同伴协商、讨论,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在游戏中,家长和教师可以使用询问、建议、商讨等策略不断促进儿童语言技能的进步。
|
</p>
|
<div class="bk">
|
<div class="bk1">
|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
<div class="tp-2">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
</div>
|
</div>
|
<p class="center"><b>2012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b></p>
|
<ul
|
class="mr-0"
|
v-for="(item, index) in example[1].unit"
|
:key="'exampleTwo' + index"
|
>
|
<li>(单选题){{ item.txt }}。</li>
|
<li
|
class="inputChoice"
|
v-for="(citem, cindex) in item.option"
|
:key="cindex"
|
>
|
<label>
|
<input
|
type="radio"
|
:disabled="example[1].isComplete"
|
:name="item.txt"
|
:value="citem.value"
|
v-model="item.userAnswer"
|
@change="saveExample('exampleTwo', example[1])"
|
/>
|
<span>{{ citem.value }} . {{ citem.txt }}</span>
|
</label>
|
</li>
|
<li
|
v-if="example[1].isShowAnswer"
|
class="event-header-text-bc pd-5 fl jc-sa"
|
>
|
<span class="c-g"> 答案:{{ item.answer }}</span>
|
<span
|
:class="{ 'c-g': item.isRight, 'c-r': item.isRight == false }"
|
>您的答案:{{ item.userAnswer }}</span
|
>
|
<span class="icon-box-big fl al-c">
|
<svg
|
v-if="item.isRight"
|
t="1716986419862"
|
class="icon"
|
viewBox="0 0 1820 1024"
|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
p-id="18767"
|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
width="40"
|
height="20"
|
>
|
<path
|
d="M1439.374222 216.007111s-169.472 56.490667-367.179852 282.443852C888.6044444 703.222519 846.241185 787.949037 775.632593 900.93037 768.568889 893.866667 662.651259 689.095111 380.207407 540.814222l148.290371-141.226666s134.162963 91.790222 225.953185 261.262222c0 0 233.016889-360.116148 684.923259-536.642371v91.799704z m0 0"
|
fill="#1AFA29"
|
p-id="18768"
|
></path>
|
</svg>
|
<svg
|
v-if="item.isRight == false"
|
t="1716987085767"
|
class="icon"
|
viewBox="0 0 1024 1024"
|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
p-id="25745"
|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
width="20"
|
height="20"
|
>
|
<path
|
d="M116.579135 38.64349531L38.703935 103.74399781c138.82075969 102.96027281 268.24660875 221.31426938 381.68489719 339.96758156C246.29374906 618.40145938 109.95003031 790.19602344 38.10817906 859.25288281l148.35573469 123.62658094c52.61360812-108.17625656 167.23381594-272.86683656 320.56281844-445.01635875 153.50744156 173.21056312 268.36844625 338.43166313 321.38977781 447.49243969 0 0 144.5682225-152.96636906 157.47435281-129.29729625-55.80632344-62.49011156-191.37776625-244.16501625-374.17990593-430.27403438 104.68422375-107.1132975 222.15274031-213.10127719 347.60304468-306.24740437L925.17746562 56.03842156C782.85412063 126.51895625 647.69328031 231.09093594 526.07845437 342.39755 403.34886594 226.82662719 264.46095125 116.16373719 116.579135 38.64349531L116.579135 38.64349531zM116.579135 38.64349531"
|
fill="#d81e06"
|
p-id="25746"
|
></path>
|
</svg>
|
</span>
|
</li>
|
</ul>
|
<div class="w100 fl ju-cn">
|
<ul class="fl ju-ev w80 choice">
|
<li>
|
<button
|
class="btn-border btn-w"
|
@click="goExample(example[1])"
|
>
|
提交
|
</button>
|
</li>
|
<li>
|
<button
|
@click="
|
changeExample(example[1], example[1].unit, 'exampleTwo')
|
"
|
class="btn-border btn-w"
|
>
|
重做
|
</button>
|
</li>
|
<li>
|
<button
|
@click="example[1].isShowAnswer = !example[1].isShowAnswer"
|
class="parimary-btn"
|
>
|
查看答案
|
</button>
|
</li>
|
</ul>
|
</div>
|
</div>
|
<h3 id="c013">二、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h3>
|
<p>
|
儿童进入幼儿期,其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大脑机能不断完善,认知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些都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快速发展。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4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0)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32</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h4 id="d028">(一)语音的发展与教育</h4>
|
<h5 id="e035">1.幼儿语音的发展特点</h5>
|
<p>(1)基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p>
|
<p>
|
3~4岁的幼儿韵母发音的正确率较高,声母的发音正确率稍低。由于此阶段幼儿发音器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他们发音不够准确。在发某些声母时,幼儿经常出现相互替代的错误,如“n”和“l”不分,把“小鹿”读成“小怒”;他们还比较难区分“zh”“ch”“sh”“z”“c”“s”和舌面音“j”“q”“x”等,如幼儿经常把“老师”读成“老西”。
|
4~5岁幼儿发音能力逐渐成熟,如果反复练习,大多数幼儿能够发出全部语音。5~6岁幼儿发音器官基本发育成熟,能在成人引导下听清和发清母语的全部语音,而且此阶段幼儿能够有表情地发出语音和声调。
|
</p>
|
<p>(2)幼儿的语音意识明显增强。</p>
|
<p>
|
语音意识是指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当幼儿能够自觉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抵制错误发音时,幼儿的语音意识开始发生并不断增强。4~5岁的幼儿能够主动练习正确的发音,当自己发出错误的语音时常常会感到羞涩,他们会模仿、纠正其他人的错误发音。语音意识的增强使幼儿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语言,这种变化对其语言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p>
|
<h5 id="e036">2.幼儿语音教育</h5>
|
<p>
|
幼儿期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时期,如果正确发挥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幼儿就会比较轻松地掌握本民族所有语音。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如下方法对幼儿进行语音教育。
|
</p>
|
<p>(1)教育幼儿如何准确地听音。</p>
|
<p>
|
模仿是幼儿学习语音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模仿的基础是听音准确。要使幼儿发音准确,必须注意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区分比较相似的发音,如z、c、s、zh、ch、sh、p、t、d等,为幼儿拼音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地讲解示范、语言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听音能力。
|
</p>
|
<p>(2)为幼儿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p>
|
<p>
|
清楚、正确的发音是运用口语交流的必要条件。正确发音一般比听准音要困难一些,成人应该教会幼儿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发出普通话的所有音节。正确地教幼儿发音还包括教会幼儿正确发出“儿化音”。儿化音和原音之间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
|
“儿化音”多代表名词,如“画儿”“盖儿”。儿化音多表示小、可爱、亲切的意思,如“小孩儿”“宝贝儿”等。成人在教幼儿发“儿化音”时要注意舌头的作用,让幼儿舌头微微上卷,和原音一起发出,而不是单独发出“儿”的声音。
|
</p>
|
<p>(3)培养幼儿使用言语表情的能力。</p>
|
<p>
|
言语表情指人们通过声调、语速等将自身的情绪感受传递出来的过程,是辅助语言的重要工具,利用言语表情可以起到增强语言交流效果的作用。其中,言语表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4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1)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33</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情是幼儿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成人应该教会幼儿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控制、调节声音的大小和节奏的快慢。比如,我们表达欢快的内容时语速应该稍快一些,表达悲伤的内容时语速应该放慢一些,表达激动的内容时声音要高亢一些,表达安静的内容时声音要放低一些等。平时说话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幼儿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地表达。
|
</p>
|
<p>(4)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修养。</p>
|
<p>
|
语言交往修养是指说话态度方面的要求。成人要注意在幼儿掌握口语的初始阶段就要求他们态度自然、声调友好地去和他人交流。
|
</p>
|
<p>(5)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p>
|
<p>
|
当幼儿发音错误时,成人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发音。在纠正的过程中,成人要注意方式方法,先了解幼儿发音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以免耽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在纠正的过程中不能过度斥责幼儿,应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其坚持练习。
|
</p>
|
<h4 id="d029">(二)词汇的发展与教育</h4>
|
<p>
|
3~6岁幼儿词汇的掌握情况可以从其掌握的词汇量、词的类型和理解词的深度来说明。
|
</p>
|
<h5 id="e037">1.幼儿词汇的发展特点</h5>
|
<p>(1)幼儿期词汇量迅速增加(见图2-2)。</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053-1.jpg" />
|
</p>
|
<p class="img">
|
图2-2 不同年龄儿童掌握的词汇量<a id="w6"></a
|
><a href="chapter002.html#m6"><sup>[6]</sup></a>
|
</p>
|
<p>
|
幼儿期词汇量增长速度很快,几乎每年增长一倍:3岁幼儿能够掌握大约1000个词汇,4岁幼儿能够掌握大约1700个词汇,5岁幼儿掌握的词汇量有2600个左右,6岁幼儿的词汇量为3500~4000。
|
</p>
|
<p>(2)幼儿期掌握词的类型不断扩大。</p>
|
<p>
|
词汇从数量上显示了幼儿语言能力的进步,词类范围的扩大则从质量上说明幼儿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在幼儿掌握的实词中,名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掌握名词的速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放
|
</p>
|
<hr />
|
<p class="note">
|
<a id="m6"></a><a href="chapter002.html#w6">[6]</a>
|
冯婉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34.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4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2)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34</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慢,4岁以后掌握动词的数量比例开始超过名词。对其他实词,如形容词、数量词等幼儿掌握较晚。幼儿对形容词的运用往往不准确,常常用大、小来代替胖、瘦和长、短等;数量词也是幼儿较难掌握的一种词汇,直到5岁以后才能逐步掌握。幼儿对虚词掌握也较晚,4~5岁是幼儿掌握虚词比较迅速的阶段。
|
</p>
|
<p>
|
词类扩大也表现在词汇内容上,幼儿最初掌握的词多数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词,以后逐渐掌握一些与自己关系稍远或抽象的词汇,如“社会”“勇敢”等。
|
</p>
|
<p>(3)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p>
|
<p>
|
幼儿对一个词的理解往往从表面意义发展到深层意义。越年幼的儿童理解词的含义越表面化,比如,3岁前的幼儿常常用一个词代表多种事物,他们可能用“马”代表所有四条腿的动物,有时候他们会指着羊说:“小马。”4~5岁幼儿在词汇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归纳能力,他们知道某些词是代表一类事物,比如,“狗”不仅指自己家的小狗,也表示所有的狗,这种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5~6岁幼儿开始掌握一些副词和连词,对词的理解水平也明显提高。但总体来说,幼儿期的儿童对词的概括性还比较差,在使用词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成人应该在增加其词汇量和扩展词类范围的基础上,加深幼儿对词义的理解。
|
</p>
|
<div class="bk">
|
<div class="bk1">
|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
<div class="tp-2">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
</div>
|
</div>
|
<p class="center"><b>2016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b></p>
|
<ul
|
class="mr-0"
|
v-for="(item, index) in example[2].unit"
|
:key="'exampleThree' + index"
|
>
|
<li>(单选题){{ item.txt }}。</li>
|
<li
|
class="inputChoice"
|
v-for="(citem, cindex) in item.option"
|
:key="cindex"
|
>
|
<label>
|
<input
|
type="radio"
|
:disabled="example[2].isComplete"
|
:name="item.txt"
|
:value="citem.value"
|
v-model="item.userAnswer"
|
@change="saveExample('exampleThree', example[2])"
|
/>
|
<span>{{ citem.value }} . {{ citem.txt }}</span>
|
</label>
|
</li>
|
<li
|
v-if="example[2].isShowAnswer"
|
class="event-header-text-bc pd-5 fl jc-sa"
|
>
|
<span class="c-g"> 答案:{{ item.answer }}</span>
|
<span
|
:class="{ 'c-g': item.isRight, 'c-r': item.isRight == false }"
|
>您的答案:{{ item.userAnswer }}</span
|
>
|
<span class="icon-box-big fl al-c">
|
<svg
|
v-if="item.isRight"
|
t="1716986419862"
|
class="icon"
|
viewBox="0 0 1820 1024"
|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
p-id="18767"
|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
width="40"
|
height="20"
|
>
|
<path
|
d="M1439.374222 216.007111s-169.472 56.490667-367.179852 282.443852C888.6044444 703.222519 846.241185 787.949037 775.632593 900.93037 768.568889 893.866667 662.651259 689.095111 380.207407 540.814222l148.290371-141.226666s134.162963 91.790222 225.953185 261.262222c0 0 233.016889-360.116148 684.923259-536.642371v91.799704z m0 0"
|
fill="#1AFA29"
|
p-id="18768"
|
></path>
|
</svg>
|
<svg
|
v-if="item.isRight == false"
|
t="1716987085767"
|
class="icon"
|
viewBox="0 0 1024 1024"
|
version="1.1"
|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
p-id="25745"
|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
width="20"
|
height="20"
|
>
|
<path
|
d="M116.579135 38.64349531L38.703935 103.74399781c138.82075969 102.96027281 268.24660875 221.31426938 381.68489719 339.96758156C246.29374906 618.40145938 109.95003031 790.19602344 38.10817906 859.25288281l148.35573469 123.62658094c52.61360812-108.17625656 167.23381594-272.86683656 320.56281844-445.01635875 153.50744156 173.21056312 268.36844625 338.43166313 321.38977781 447.49243969 0 0 144.5682225-152.96636906 157.47435281-129.29729625-55.80632344-62.49011156-191.37776625-244.16501625-374.17990593-430.27403438 104.68422375-107.1132975 222.15274031-213.10127719 347.60304468-306.24740437L925.17746562 56.03842156C782.85412063 126.51895625 647.69328031 231.09093594 526.07845437 342.39755 403.34886594 226.82662719 264.46095125 116.16373719 116.579135 38.64349531L116.579135 38.64349531zM116.579135 38.64349531"
|
fill="#d81e06"
|
p-id="25746"
|
></path>
|
</svg>
|
</span>
|
</li>
|
</ul>
|
<div class="w100 fl ju-cn">
|
<ul class="fl ju-ev w80 choice">
|
<li>
|
<button
|
class="btn-border btn-w"
|
@click="goExample(example[2])"
|
>
|
提交
|
</button>
|
</li>
|
<li>
|
<button
|
@click="
|
changeExample(example[2], example[2].unit, 'exampleThree')
|
"
|
class="btn-border btn-w"
|
>
|
重做
|
</button>
|
</li>
|
<li>
|
<button
|
@click="example[2].isShowAnswer = !example[2].isShowAnswer"
|
class="parimary-btn"
|
>
|
查看答案
|
</button>
|
</li>
|
</ul>
|
</div>
|
</div>
|
<h5 id="e038">2.幼儿词汇教育</h5>
|
<p>(1)不断丰富幼儿词汇。</p>
|
<p>
|
幼儿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不断获得新词,加深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
</p>
|
<p>①多为幼儿提供实词。</p>
|
<p>
|
幼儿在6岁前掌握词汇的种类以实词为主。因为实词在掌握难度上比虚词更简单,在交流效果上也比虚词更有用。
|
</p>
|
<p>②在和幼儿交流过程中帮助其获得新词。</p>
|
<p>
|
一般幼儿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新词的。生活中学习词汇自然,真实。比如,成人在指导幼儿认识事物时教会他们各种词汇,包括日用品、玩具、动植物等名词,也包括描绘物品的颜色、大小、质地、用途等形容词,还包括描述物品数量的数词、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4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3)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35</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量词等。此外,成人还可以在对幼儿的要求中(如让幼儿起床、吃饭、洗澡、收拾玩具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会新词,在执行这些要求的过程中幼儿一边理解成人的指令,一边积累大量的词汇,同时也逐渐分清了人称代词(你、我、他)的具体意义。
|
</p>
|
<p>(2)指导幼儿正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p>
|
<p>
|
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往往把一些抽象的词理解为具体的含义,比如,把“美丽”理解为“妈妈的样子”,把“勇敢”理解为“敢在晚上出门”等。同时幼儿还容易从字面上理解词义,比如,把“大腕儿”理解成大的胳膊腕儿等。因此,成人应该在不断丰富幼儿词汇量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理解词的含义。
|
</p>
|
<p>①为幼儿同时呈现词和词所对应的事物。</p>
|
<p>
|
幼儿最先掌握的词往往是那些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教师应该随机为幼儿指出那些生活中新接触的词,通过这种方式往往能对幼儿理解词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每当幼儿看到幼儿园内的花时,教师在一旁说:“看,红色的花,粉色的花,多漂亮呀!”数次之后,幼儿就能够知道花是什么,而且花有不同的颜色。当教师再和幼儿说“看,豆豆的粉色衣服多漂亮呀”时,幼儿自然会理解“粉色”的含义。对一些不常见的词语,当其偶然出现时,教师应及时为幼儿指出那是什么,这样可以促进儿童理解具体词义。
|
</p>
|
<p>②借助直观材料帮助幼儿理解新获得的词汇。</p>
|
<p>
|
幼儿在生活环境中能够接触到的词汇有些是自己见过的,也有些是不经常接触的。对于这些不常接触的词,成人可以借助图画、声像等媒介为幼儿提供直观信息,帮助幼儿获得词汇与词义的联系。比如,成人可以通过图片、书籍等让幼儿认识鳄鱼、地球、太空等。
|
</p>
|
<p>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词义。</p>
|
<p>
|
幼儿的生活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丰富,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含义。比如,儿童有去过“动物园”的经验,成人可以利用这种经验为幼儿解释何为“动物王国”。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温习已经掌握的词汇,也可以让幼儿更为容易地习得新词汇。
|
</p>
|
<p>(3)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词汇。</p>
|
<p>
|
幼儿理解的词可以分为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积极词汇是指幼儿能够说出也能够正确运用的词汇,消极词汇即能够说出但不能正确运用的词汇。而不能正确运用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对词的含义理解不准确,比如,幼儿把“狗熊”说成是“大狗”。针对幼儿这种错用或者误用词的情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幼儿正确运用词汇。
|
</p>
|
<p>①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用词范例。</p>
|
<p>
|
成人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要做到用词准确,说出的语句要符合语法要求。幼儿是在模仿成人语言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因此,成人的语言示范会直接影响幼儿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4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3)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036</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的语言水平。成人在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事物时,要做到尽量用准确的词去解释说明要认识的物,只有这样才会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用词范例。
|
</p>
|
<p>②及时纠正幼儿对词的错用和误用。</p>
|
<p>
|
及时纠正幼儿用词错误可以不让错误形成习惯,也有利于幼儿对其他词的理解。如果幼儿对某些词理解不准确,他们往往也不能准确理解与这个词相关的词。但纠正幼儿用词错误方式要含蓄,要先表示理解,再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指出幼儿的错误,切忌直接指出或者严重批评幼儿,这样会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
</p>
|
<p>③为幼儿创设宽松运用词汇的语言环境。</p>
|
<p>
|
幼儿生活空间相对狭小,许多学过的词运用的机会较少。如果教师能够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幼儿的很多消极词汇就会转变为积极词汇。例如,语言游戏、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平时较少应用的词汇添加到游戏之中;教师也可以多带幼儿去郊游、参观等,让幼儿在欣赏景色的同时积极运用所学的词汇描述看到的景色。
|
</p>
|
<p>
|
幼儿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受其认知发展的影响。词汇本来就是幼儿对世界认知的反映,成人在指导幼儿词汇学习中要与其认知发展相联系,让认知发展引导词汇发展,词汇发展促进其认知进步。
|
</p>
|
<h4 id="d030">(三)语法的发展与教育</h4>
|
<p>
|
语法即构词造句的规则,是语言最为抽象的要素。所以,掌握一种语言,很大程度上就是掌握了一种语言的规则。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习得了语音和词汇,也习得了语法规则。实际上,幼儿是同时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幼儿语法的发展受文化、教育、语种等条件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又有基本相同的发展过程。
|
</p>
|
<h5 id="e039">1.幼儿语法的发展特点</h5>
|
<p>(1)句型从不完整到完整。</p>
|
<p>
|
2岁之前的婴幼儿多使用单词句或双词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2岁以后幼儿逐渐能够使用完整句,但直到幼儿晚期他们也较少使用复合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使用复合句,也很少使用连词。5岁左右的幼儿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如被动句、双重否定句等。在整个幼儿期,简单陈述句是幼儿的基本句型。幼儿也使用一些非陈述句,如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但数量较少。3~4岁是幼儿复杂修饰语数量增长最快的阶段,幼儿在大约4岁的时候能够说出比较多的带有修饰词的语句,4岁以后说出带有修饰词的语句数量逐渐增多。
|
</p>
|
<p>(2)句子结构由混沌、松散、呆板到分化、严谨和灵活。</p>
|
<p>
|
幼儿早期的语句,无论是在表达内容上、词性上还是在句子结构上都是混沌的。幼儿早期的句子分不清是表达情感的还是指物的或者是意动的,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幼儿说“鞋”,可能是说“妈妈的鞋”,或是“让妈妈给我穿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4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4)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037</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鞋”,也可能是“那双鞋真漂亮”等。幼儿3岁后逐渐分化出表达情感的句子、指物的句子和意动的句子。幼儿使用的词的性质,也随其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分化。幼儿早期的词不分词性,如幼儿用“汪汪”既表示狗,也表示狗“汪汪”的叫声。幼儿最初使用的句子是不分结构的单词句和双词句,以后才逐渐分化出结构层次分明的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表达的内容、词性和结构层次逐渐分化。
|
</p>
|
<p>
|
幼儿最初的句子不仅简单,而且极不完整,常常缺少一些句子成分。严格地说,单词句和双词句还不属于句子。简单句出现以后,幼儿说的句子才初具结构,但也常常漏掉一些主要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结构逐渐严谨,缺词少句的现象越来越少,词序排列也越来越合理,句子中逐渐出现连词和修饰语。
|
</p>
|
<p>
|
幼儿早期的语句形式非常呆板,可以说是千篇一律。所有句子都是由几个词简单相加而来。4~5岁是幼儿语句结构发展较快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中逐渐出现简单修饰语,随后又出现复杂修饰语。他们逐渐能够说出连贯的句子,能够正确运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也能独立讲故事。部分6岁幼儿已经能够将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灵活运用,语句中各种成分的组合也更为灵活。
|
</p>
|
<h5 id="e040">2.幼儿语法教育</h5>
|
<p>
|
教师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以帮助幼儿逐渐说出结构完整、意义明确的句子。
|
</p>
|
<p>(1)多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晰完整的表达能力。</p>
|
<p>
|
幼儿主要是在日常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法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达能力是幼儿语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在生活中应要求幼儿不断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切忌在幼儿没有表达完整时就“心领神会”,或者在语言表达上采取“包办代替”的行为,不利于幼儿说出结构完整、意义明确的句子。当幼儿要教师拿玩具时,如果幼儿只说“积木”,教师应该引导其把话说完整,并让幼儿重复一遍,长此以往,幼儿会逐渐说出比较完整的句子。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教育幼儿说完整句子的方式方法,只要幼儿能说出较为完整的句子即可,不必要纠结语法知识的教育。
|
</p>
|
<p>(2)多用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的能力。</p>
|
<p>
|
造句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语言形式。教师可以运用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子的能力。经过反复练习和修正幼儿所造语句,幼儿能感知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应该怎样说完整的句子。但在造句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幼儿的语言兴趣,多造一些幼儿喜欢的、和幼儿密切相关的句子,比如,让幼儿用车车、娃娃、小白兔等词汇造句比用飞机、坦克类词汇造句更适合幼儿。
|
</p>
|
<p>(3)利用竞赛、游戏等形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的积极性。</p>
|
<p>
|
一般来说,4~5岁的幼儿更喜欢用一些简单结构的句子和别人交流,幼儿不易理解结构较复杂的完整句。6岁左右的幼儿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但句子质量并不高。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竞赛方式等让幼儿不断地练
|
</p>
|
</div>
|
</div>
|
</div>
|
|
<div class="page-box" page="4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5) > -1">
|
<ul class="fl al-c pad-t-55 pad-l-14 mb-25 header-left">
|
<li class="header-left-Number">38</li>
|
<li class="header-left-text">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li>
|
<img
|
class="header-left-img"
|
src="../../images/yemei-left.png"
|
alt=""
|
/>
|
</ul>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习说完整句,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幼儿主动用完整句子表达,当发现其表达不恰当的时候,教师再去提醒、补充,这样有助于幼儿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明确如何修正。
|
</p>
|
<p class="left"><span class="bj2">相关链接</span></p>
|
<div class="tp-5-1">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5.png" /></p>
|
</div>
|
<p class="center">
|
<span class="zt-ls1"
|
>能够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民间游戏<a id="w7"></a
|
><a href="chapter002.html#m7"><sup>[7]</sup></a></span
|
>
|
</p>
|
<p>
|
1.拍手歌。游戏开始前,两人面对面坐好或站立。两人先各自在胸前拍一下自己的手,接着两人的右手互拍,随即两人再各自在胸前拍一下自己的手,然后两人的左手互拍,循环往复。在游戏过程中,两人一边拍手,一边唱诵歌谣,拍手节奏要和游戏歌节奏相协调。拍错的人便输了游戏,要接受对方的惩罚。
|
</p>
|
<p>
|
2.拉大锯。拉大锯是在我国各地各民族中流传广泛的一种民间传统游戏,有的地方称其为“筛锣”或“筛锣锣”。一般是大人在哄幼儿时常玩的游戏,也可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游戏。游戏时,游戏者面对面坐着,双手一拉一送地做着锯木工人锯木头的动作,边做动作边唱“拉大锯”童谣,一拉一送,一唱一答。
|
</p>
|
<div class="bk2">
|
<p class="center"><b>本章小结</b></p>
|
<p>
|
本章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基础部分,不仅对幼儿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做了简要概述,还就0~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教育要点做了系统阐述。关于幼儿语言学习,尽管不同理论流派分歧很大,但所有观点都有一定可取之处,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师生应该综合看待各种理论的不同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语言学习不仅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和符号本身的影响,幼儿教师应该综合把握这些影响因素,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发展各有特点,教育策略应建立在对幼儿语言发展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科学把握各年龄阶段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才能提供适宜幼儿发展的语言教育,帮助幼儿实现语言水平的提升。
|
</p>
|
</div>
|
<p><span class="zt-1">关键术语</span></p>
|
<div class="tp-8">
|
<p><img class="rwmb-3" alt="" src="../../images/tb-9.png" /></p>
|
</div>
|
<p class="notIndent">语言发展先天论</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1"></textarea>
|
</div>
|
<p class="notIndent">环境论</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1"></textarea>
|
</div>
|
<p class="notIndent">相互作用论</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1"></textarea>
|
</div>
|
<p class="notIndent">语音教育</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1"></textarea>
|
</div>
|
<p class="notIndent">词汇教育</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1"></textarea>
|
</div>
|
<p class="notIndent">语法教育</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1"></textarea>
|
</div>
|
<hr />
|
<p class="note">
|
<a id="m7"></a><a href="chapter002.html#w7">[7]</a>
|
林继富.中国民间游戏总汇:语言文字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329,350.有改动。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4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46) > -1">
|
<ul class="fl al-c jc-fe pad-t-55 mb-25 pad-r-14">
|
<img
|
class="headerTextImg"
|
src="../../images/yemei-right.png"
|
alt=""
|
/>
|
<li class="headerText">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li>
|
<li class="headerRightNumber">39</li>
|
</ul>
|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span class="zt-2">思</span><span class="zt-3">考</span
|
><span class="zt-2">题</span>
|
</p>
|
<div class="tp-9">
|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0.png" /></p>
|
</div>
|
<p>1.简述具有代表性的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6"></textarea>
|
</div>
|
<p>2.举例说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6"></textarea>
|
</div>
|
<p>3.简述0~3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6"></textarea>
|
</div>
|
<p>4.阐述培养幼儿说完整句的主要策略。</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6"></textarea>
|
</div>
|
<p class="left"><span class="bj4">实训练习</span></p>
|
<p>
|
观察某年龄幼儿亲子半日活动,记录家长使用“儿语”情况,诸如“吃饭饭”“开车车”等。撰写观察报告并阐释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
</p>
|
<div class="bk-xyx">
|
<textarea rows="6"></textarea>
|
</div>
|
<p class="left1">
|
<span class="zt-3">拓</span><span class="zt-2">展</span
|
><span class="zt-3">阅</span><span class="zt-2">读</span>
|
</p>
|
<div class="tp-10">
|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1.png" /></p>
|
</div>
|
<p>
|
1.彭聃龄.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
</p>
|
<p class="block">
|
本书汇集了学者们在“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课题中所取得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也选入了在“汉语认知与汉语学习”课题中的部分成果。全书分成五编,第一编介绍了儿童元语言意识的发展,第二编介绍了儿童词汇的发展,第三编介绍了儿童语言发展的促进条件,第四编介绍了语言的生物学基础,第五编介绍了语言障碍的研究。全书对3~6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都有客观而丰富的论述,此书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补充与延伸,读者认真研读此书有助于形成比较完整、客观的语言教育观。
|
</p>
|
<p>
|
2.杨红敏,陈英,王小红.幼儿园语言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Cite
|
Space 5.6.R5的可视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5).
|
</p>
|
<p class="block">
|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阐述了幼儿园语言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时空分布、发展历程、发展价值、研究内容、活动策略等内容。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增进对语言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作用的认同,加深对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
</p>
|
<p class="block">
|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幼儿教师是培养幼儿“中国情怀”的主体,教师要对幼儿园语言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方法有明确把握。
|
</p>
|
</div>
|
</div>
|
</div>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chapter002",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
|
},
|
|
data() {
|
return {
|
chapter001: {},
|
example: [
|
{
|
isComplete: false,
|
isShowAnswer: false,
|
unit: [
|
{
|
txt: "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
isRight: null,
|
answer: "A",
|
userAnswer: "",
|
option: [
|
{
|
txt: "电报句",
|
value: "A",
|
},
|
{
|
txt: "完整句",
|
value: "B",
|
},
|
{
|
txt: "单词句",
|
value: "C",
|
},
|
{
|
txt: "简单句",
|
value: "D",
|
},
|
],
|
},
|
],
|
},
|
{
|
isComplete: false,
|
isShowAnswer: false,
|
unit: [
|
{
|
txt: "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 )",
|
isRight: null,
|
answer: "B",
|
userAnswer: "",
|
option: [
|
{
|
txt: "0~1岁",
|
value: "A",
|
},
|
{
|
txt: "1~3岁",
|
value: "B",
|
},
|
{
|
txt: "3~6岁",
|
value: "C",
|
},
|
{
|
txt: "5~6岁",
|
value: "D",
|
},
|
],
|
},
|
],
|
},
|
{
|
isComplete: false,
|
isShowAnswer: false,
|
unit: [
|
{
|
txt: "2~6岁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通常是( )",
|
isRight: null,
|
answer: "C",
|
userAnswer: "",
|
option: [
|
{
|
txt: "动词、名词、形容词",
|
value: "A",
|
},
|
{
|
txt: "动词、形容词、名词",
|
value: "B",
|
},
|
{
|
txt: "名词、动词、形容词",
|
value: "C",
|
},
|
{
|
txt: "形容词、动词、名词",
|
value: "D",
|
},
|
],
|
},
|
],
|
},
|
],
|
};
|
},
|
methods: {
|
setBookQuestion() {
|
this.$emit("setBookQuestion", this.chapter001);
|
},
|
goExample(example) {
|
for (let index = 0; index < example.unit.length; index++) {
|
const item = example.unit[index];
|
if (item.userAnswer == item.answer) {
|
item.isRight = true;
|
} else {
|
item.isRight = false;
|
}
|
}
|
example.isComplete = true;
|
example.isShowAnswer = true;
|
},
|
changeExample(example, key) {
|
localStorage.removeItem("toddleGame-book-chapter01-" + key);
|
for (let index = 0; index < example.unit.length; index++) {
|
const item = example.unit[index];
|
item.userAnswer = "";
|
item.isRight = null;
|
}
|
example.isComplete = false;
|
example.isShowAnswer = false;
|
},
|
saveExample(key, example) {
|
localStorage.setItem(
|
"toddleGame-book-chapter01-" + key,
|
JSON.stringify(example)
|
);
|
},
|
},
|
};
|
</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