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5">
|
<div class="page-box" page="9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top: 408px">
|
<h1 id="a013">
|
<img class="img-0 coverImg" alt="" src="../../images/z5.jpg" />
|
</h1>
|
<h6>学习目标▶</h6>
|
<p>1.理解建构游戏的概念、特点及构成要素。</p>
|
<p>2.了解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p>
|
<p>3.掌握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p>
|
<h6>学习导图▶</h6>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08-1.jpg" />
|
</p>
|
<h6>导入案例▶</h6>
|
<p class="center">
|
<span class="zt-ls1">“我的飞机飞起来了!”</span>
|
</p>
|
<p>
|
早餐后,孩子们陆续进入区域进行活动。牛牛选择到建构区进行活动,这也是他特别喜欢的区域之一。他选择的是子弹头塑料拼插玩具,他一边拿起拼插玩具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今天我想插一架大飞机。”他看了看墙上的飞机拼插图片,摇了摇头,显然不想按照图示的样子拼插,他很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创意。牛牛选择了不同颜色的子弹头塑料拼插玩具,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他很有规律地按照颜色进行排列拼插。他先拼插好了机身,看了看机身说:“嗯,好像还缺少两个大翅膀。”他又拿起子弹头塑料玩具开始拼插飞机的机翼。可是,在这次拼插时,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9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他遇到了一些小困难,机身与机翼如何连接呢?他拿着玩具皱起了眉头。“对了,这样就可以了哦。”他拿起了另一种小型材料玩具嵌入机身位置,然后又拿起子弹头塑料玩具开始拼插机翼。在拼插机翼时,他小心地排列着机翼的结构。拼插机翼对牛牛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因为机翼数量是按照由多到少排列的,不可马虎。但他一遍遍地调整拼插玩具的数量,直到一架完美的飞机成功“现身”。他拿起自己的飞机一边飞一边兴奋地说:“轰轰轰,我的飞机飞起来了!”
|
</p>
|
<h2 id="b010">第一节 建构游戏概述</h2>
|
<h3 id="c028">一、建构游戏的概念</h3>
|
<p>
|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玩具或材料,如积木、积塑、泥、土、沙等,创造性地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生活场景的一种创造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始于幼儿初期对积木的简单摆弄和堆砌动作。
|
</p>
|
<p>
|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生活场景的印象积累,及其对建构材料的性能知识的掌握,幼儿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建构游戏中表现出的建构技能和建构主体越来越丰富,并呈现出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相融合的趋势。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场景的活动。但是,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使用建构材料或玩具,自己动手操作,构造物体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游戏与角色游戏既可独立开展,也可结合在一起开展。
|
</p>
|
<div class="bk">
|
<div class="bk1">
|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
<div class="tp-2">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
</div>
|
</div>
|
<p class="center"><b>2015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b></p>
|
<p>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模仿周围生活的游戏是( )。</p>
|
<p>A.表演游戏</p>
|
<p>B.建构游戏</p>
|
<p>C.角色游戏</p>
|
<p>D.规则游戏</p>
|
<p>(答案:B)</p>
|
</div>
|
<h3 id="c029">二、建构游戏的特点</h3>
|
<p>
|
建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游戏,也是幼儿园非常普遍的一种游戏形式。
|
</p>
|
<h4 id="d067">(一)操作性的充分体现</h4>
|
<p>
|
建构游戏中的各种建构材料及玩具大多是由一些没有独立意义的建构元件组成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9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的。幼儿只有通过充分操作,才能将无意义的建构元件建构成有意义的千变万化的物体形象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因此,操作是建构游戏构造物体形象的主要活动方式。建构游戏是以操作活动贯穿始终的一种构造物体形象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
</p>
|
<p>
|
在建构游戏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幼儿操作的技巧非常重要,它要求动作要灵活、协调、有力度,以便进行加高、加宽、铺平、围合等技能的训练,来建构各种物体形象;其次,幼儿构造物体形象的能力同等重要,幼儿需借助空间想象力将建构元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来实现建构的造型,使造型更美观、牢固;最后,构造时还需幼儿考虑物体形象的对称性、平衡性等,否则构造就难以实现。所以说,无论是对建构材料的选择利用,还是对建构技能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
</p>
|
<h4 id="d068">(二)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h4>
|
<p>
|
建构游戏属于象征性游戏,它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依靠幼儿的想象,通过建构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游戏。但是,建构游戏中幼儿构造的物体形象并不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运用想象力和记忆力,依据头脑中的表象利用建构材料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体验和想象,创造着“自己的世界”。
|
</p>
|
<p>
|
作为一种创造性游戏,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既可以表现现实中的各种物体形象,又可以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物体具体化,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想象和造型设想。即使是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幼儿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不同的物体形象。另外,当建构材料不够时,幼儿会创造性地选用其他材料组合、替代或运用建构玩具中各种模拟构造物的形象,结合各种辅助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去模拟或建构各种场景,体验各种社会角色,这些无不表现出幼儿巨大的创造潜能。
|
</p>
|
<h4 id="d069">(三)艺术造型的明显出现</h4>
|
<p>
|
建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也是幼儿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它不仅需要幼儿大胆合理的构思,同时也需要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造型艺术知识和技能(如造型的对称、平衡、色彩、大小比例、空间位置等)。因此,建构游戏的艺术造型的特点,决定了它能直接反映物体的建构造型,并能运用艺术技能,通过构造物体形象来反映大自然和人们构造劳动的美。幼儿在操作建构材料的游戏过程中的专注和认真,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工作。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无意义建构元件到了幼儿手里,都能变成一种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媒介和材料。幼儿通过对元件的构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造型艺术形象,反映了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和对创造美的追求,具有审美意义。
|
</p>
|
<h3 id="c030">三、建构游戏的意义</h3>
|
<p>
|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9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9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游戏,它融操作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
</p>
|
<h4 id="d070">(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h4>
|
<p>
|
建构材料没有固定的模式,建构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动脑,以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印象为基础,通过对建构材料的亲自操作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的过程。在这种实际的直接操作活动中,幼儿能获得关于建构材料性质、大小、颜色的知识;体会自己的动作与建构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积累有关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感性知识,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在建构游戏过程中获得的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
</p>
|
<h4 id="d071">(二)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h4>
|
<p>
|
幼儿进行建构游戏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表征能力,而且更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不停地做出各种动作,可以促进幼儿各种基本动作特别是手部动作的发展。幼儿通过对建构材料的排列、接插、镶嵌、编织、旋转、组合、搭建及做出揉、搓、捏、剪等动作,充分地发展了感知运动技能,特别是促进了手的小肌肉活动,促使动作越来越精确。另外,幼儿在搬运、取放、堆叠、搭建和平衡各种形状积木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运动技能,同时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迅速发展。
|
</p>
|
<h4 id="d072">(三)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h4>
|
<p>
|
建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造型艺术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建构作品在形状、颜色、各部分比例等方面的对称、协调和美化要求,来整合和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理解,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来反映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建构的一个个物体和创造的一个个主题,从单个物体造型到整体设计,从搭配色彩到协调比例,从注意美观大方到切实可用,无不表现出幼儿对美的创造力和感受力。
|
</p>
|
<p>
|
建构游戏中投放的建构材料成了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媒介。幼儿在建构活动中表现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也在模仿着成人世界的审美传统。因此,建构游戏不仅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造型艺术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情趣,而且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
</p>
|
<h4 id="d073">(四)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h4>
|
<p>
|
建构游戏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建构物体形象时往往需要几个或者几十个建构元件组合而成,幼儿只有认真操作、克服困难、同心协力、坚持到底、有始有终,才能成功建构。所以,建构游戏对培养幼儿认真、耐心、细心、坚持克服困难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等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建构成果的产生能使幼儿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自豪感。此外,幼儿经常通过建构游戏表现周围生活,有助于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
</p>
|
<div class="bk">
|
<div class="bk1">
|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span></p>
|
<div class="tp-2">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
</div>
|
</div>
|
<p class="center">
|
<b>2015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b>
|
</p>
|
<p>
|
大班幼儿在玩积木时,出现了自发探究行为,其探究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
|
</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12-1.jpg" />
|
</p>
|
<p class="img">图1</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b" alt="" src="../../images/0112-2.jpg" />
|
</p>
|
<p class="img">图2</p>
|
<p>问题:</p>
|
<p>(1)图中的幼儿在搭建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p>
|
<p>(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p>
|
<p>
|
(3)该游戏中的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
|
</p>
|
<p><b>【参考答案】</b></p>
|
<p>(1)图中幼儿在搭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p>
|
<p>
|
①缺乏合作的意识,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只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完成搭建。
|
</p>
|
<p>②搭建过程中积木频繁倒塌,只好重新再来一遍。</p>
|
<p>③搭建过程中,两头的积木难以达到平衡,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p>
|
<p>(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以下经验。</p>
|
<p>①有关几何体特征的学习经验。</p>
|
<p>
|
各种形状的积木就是各种形状的几何体。幼儿操作积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知几何体特征的过程。幼儿在解决积木的匹配问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比较各种不同几何体的异同,从而选择最能表现建筑物特点或最符合现实比例要求的积木。
|
</p>
|
</div>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1)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k">
|
<p>②有关物体稳定支撑的学习经验。</p>
|
<p>
|
在积木游戏中,垂直堆高是幼儿早期就获得的基本的积木搭建方法,但是随着积木游戏技能的发展,幼儿开始追求堆高的高度、形式以及稳定性。于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顺其自然地进入探究物体支撑规划的过程中。这种稳定支撑的学习经验对于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
</p>
|
<p>③有关形状感知与理解的学习经验。</p>
|
<p>
|
积木本身就是一种低建构的材料,加之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所以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幼儿在搭积木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相同的积木数量不够用了。他们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用其他形状的积木代替,于是在代替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形状组合的新问题。
|
</p>
|
<p>
|
(3)游戏材料的特点为:体积较大,种类单一,数量丰富,功能较多。
|
</p>
|
<p>这些特点对幼儿学习活动的影响表现为:</p>
|
<p>
|
体积较大的材料,一方面便于幼儿抓握;另一方面便于幼儿更好地观察活动材料。种类单一的材料虽然可以提升幼儿的专注能力,但也容易让幼儿丧失游戏的乐趣。数量丰富、功能较多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帮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操作能力。
|
</p>
|
</div>
|
<h2 id="b011">第二节 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2>
|
<p>
|
幼儿的建构游戏是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完善的。幼儿园教师要想做好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把握幼儿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其次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地科学指导。
|
</p>
|
<h3 id="c031">一、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h3>
|
<h4 id="d074">(一)建构材料</h4>
|
<p>
|
建构材料是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丰富建构内容、发展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常用的建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材质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
</p>
|
<p>
|
①由木制材料制成的各种几何形体的大、中、小型积木,空心或实心型积木等。积木虽然花费较高,但经久耐用,是幼儿园普遍使用的一种建构材料。
|
</p>
|
<p>
|
②金属制的、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胶粒、插片等,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品种繁多,轻便耐用,便于清洁,在幼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2)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儿园运用日渐广泛。</p>
|
<p>
|
③随处可见的树叶、泥土、沙石、雪等自然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这些经济实用且随意灵便的建构材料,构成出各种物体形象。例如,用沙石堆造小山洞桥梁,构建“公园”“动物园”等自然景象;采集形状各异的树叶拼贴成各种植物、动物图案等。
|
</p>
|
<p>
|
④易拉罐、瓶子、牙膏盒、报纸、绳子、线等各种废旧材料等,经过卫生处理和色彩加工,可以代替各种形状的积木。幼儿可以利用废旧材料拼建出各种形象逼真的图形,如卡车、房子、飞机、帆船等。收集使用时需尽量注意大小比例配合,以期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
</p>
|
<h4 id="d075">(二)建构技能</h4>
|
<p>
|
建构技能是保证建构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建构游戏的建构技能根据材料和指导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
</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4-1.jpg" />
|
</p>
|
<p class="img">小班建构游戏</p>
|
<p>
|
从建构游戏的不同材料来看,各种块状几何积木需要排列、组合、延长、铺平、加宽、对称、加高、加长、围合、盖顶等;形状各异的各类积塑需要镶嵌、插接、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
|
</p>
|
<p>
|
从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来看,建构技能主要有模拟建构、主题建构、自由建构。模拟建构包括对建构物造型的模拟,对建构图纸的模拟,对事物、玩具等形象的模拟,对物体形象图的模拟。主题建构源于幼儿对生活场景的观察和积累的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自由建构主要指幼儿依据兴趣自由构造物体形象或游戏情境。
|
</p>
|
<h4 id="d076">(三)表征与想象</h4>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4-2.jpg" />
|
</p>
|
<p class="img">建构区里的生日会</p>
|
<p>
|
表征与想象是建构游戏顺利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幼儿通过表征与想象赋予自己所建构的物体新的形象或意义,从而丰富和完善建构游戏的过程。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建构物体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的表征形式开展象征性游戏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如幼儿直接将建构材料进行以物代物的想象,将长方形积木想象成“树”“滑滑梯”等,这是幼儿最初的想象萌芽。随着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幼儿开始出现组合建构想象和主题建构想象。例如,幼儿用雪花片接插一个物体形象,别人觉得像只小熊,而构造者本人却认为是机器人。同样,用大积木搭成的两座房子,造型和外观上甚是相像,但是幼儿本身能区分出哪个是娃娃家,哪个是公园。另外,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已有的建构技能和对平面图纸的模拟建构经验,幼儿会自己预先提出主题或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主题,进行主题建构。有的是单一主题的建构,如一辆汽车、一座房子;有的是综合主题的建构,如一个飞机场、一个公园等。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3)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k">
|
<div class="bk1">
|
<p><span class="bj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预测</span></p>
|
<div class="tp-2">
|
<p><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1.png" /></p>
|
</div>
|
</div>
|
<p>以下对游戏的指导方法,不正确的是( )。</p>
|
<p>A.对角色游戏进行指导时,教师可以以角色的身份指导游戏</p>
|
<p>B.对建构游戏进行指导时,教师应该手把手地教</p>
|
<p>C.对表演游戏进行指导时,应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又便于表演的作品</p>
|
<p>D.对规则游戏进行指导时,教师应详细介绍游戏及规则</p>
|
<p>(答案:B)</p>
|
</div>
|
<h3 id="c032">二、建构游戏的组织指导</h3>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5-1.jpg" />
|
</p>
|
<p class="img">建构游戏指导</p>
|
<p>
|
针对建构游戏的构成与特点,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
</p>
|
<h4 id="d077">(一)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与宽阔的游戏空间场地</h4>
|
<p>
|
在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至少应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能接触和进行建构游戏。此处所谓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并非要求所有幼儿都需要在同一时间,或者每名幼儿半小时都在进行建构游戏,但教师应该每天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合理使用建构材料的机会,累计时间至少应达到半小时。
|
</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15-2.jpg" />
|
</p>
|
<p class="img">“地道战”游戏指导片段</p>
|
<p>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可看一看教师是如何指导“地道战”游戏的。</p>
|
<p>
|
建构游戏的空间场地,最好是以活动区角的形式在活动室内布置安排。选择宽阔的游戏场地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平行游戏与合作游戏的需要。另外,建构游戏区角的地面最好能消声;有专门陈列作品的区域,以供幼儿建构造型作品的陈列和展现。
|
</p>
|
<h4 id="d078">(二)提供丰富的建构玩具与材料</h4>
|
<p>
|
材料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
|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游戏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同时,教师可指导幼儿细心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纸盒、可乐瓶、易拉罐、吸管、小木棒等,对各种废旧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制造玩具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利用创造出来的玩具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活动,就使建构游戏本身的意义和所产生的作用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
</p>
|
<p>
|
在建构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投放、变更和调整,科学地指导幼儿使用和操作。例如,给小班幼儿提供形状单一、色彩鲜艳、体积较大的玩具材料;中班幼儿随着游戏能力的增强,想象力与创造力日渐发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废旧材料、小动物玩具、小木偶等辅助材料让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大班幼儿的建构技能进一步发展,教师可为其提供废旧材料等低建构材料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让幼儿参与材料的制作。另外,在材料的投放上,还应该注意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选择低建构的游戏材料;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选择高建构的游戏材料。
|
</p>
|
<p>
|
在材料的玩法方面,教师应深入探究已有材料的玩法,物尽其用。对幼儿园购置的现有材料,教师应进一步分析其特点,深入探索更多更新的玩法。仅仅为幼儿提供、配备必要的建构材料并不能保证良好的活动效果。要使这些材料切实发挥应有的价值,教师应明确建构材料在培养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能力上作用更明显,每一种建构材料都有哪些玩法,哪些是常规玩法,哪些是扩展玩法。例如,拼字积木既可以用来搭房子、拼字,又可以用作多米诺骨牌。这样一来,一种材料就有了多种玩法,实现了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
</p>
|
<h4 id="d079">(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h4>
|
<p>
|
建构游戏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拼插活动,而是生活经验在头脑中积累而创造性地再现的一种活动。幼儿只有仔细观察,丰富表象,才有可能创造出新事物。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渴望了解周围的一切。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的主要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培养他们对自然事物的敏感性,引导他们观察物体的形状、建构、色彩等,注意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积极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
</p>
|
<p>
|
让幼儿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是为了给下一步的建构游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观察中,教师可以以谈话或提问的方式不断刺激其大脑,加深其记忆,使幼儿脱离实物后也能在脑海中显现出有关物体的形象。当幼儿建立起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就有了模仿甚至创造的基础。
|
</p>
|
<p>
|
首先,教师可带领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通过观察,幼儿可加深对各种事物的印象,掌握物体的特点,将其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出来。其次,教师可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建构、色彩等。在引导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较清晰地把握物体各部分的形状及关系建构等,从而引导幼儿概括出物体的主要特征。例如,在引导幼儿观察房子时,教师应有顺序地引导他们观察房顶的造型、门和窗的位置及建构等。同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这几部分的整体关系,最终概括出房子的基本特征及建构,更好地进行建构游戏。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观察方法既能让幼儿加深对同类物体共性的认识,又能区别出它们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对各种物体的完整感知。
|
</p>
|
<h4 id="d080">(四)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鼓励开展建构活动</h4>
|
<p>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建构游戏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漂亮的建构造型物展示给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5)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幼儿,引导幼儿充分调动感官欣赏这些作品,了解建构材料和建构造型的丰富多彩,体验艺术美;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幼儿建构作品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实践中,有一部分幼儿对建构游戏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对不感兴趣的幼儿,教师要帮助其分析原因,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的幼儿由于自身的建构水平不高,在游戏中体验不到成就感,很难对建构游戏产生兴趣。对于这部分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平行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建构技能。有的幼儿觉得在建构游戏中受到的规则约束太多,没有宽松、自由的环境,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及时反思游戏的规则是否限制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总之,教师要时刻认识到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才是真正的主体,要尊重和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
</p>
|
<p>
|
在实践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班级的建构游戏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建构区玩的基本上是男孩,女孩很少进建构区,好像男孩比女孩更喜欢这种游戏形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同,认为建构游戏适合男孩,女孩玩建构游戏不合适,也有些是因为本班的女教师认为自己是女性,不擅长建构游戏,这些想法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要通过角色游戏,创设一定的角色情境等方式,吸引不同性别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
|
</p>
|
<h4 id="d081">(五)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知识与建构技能</h4>
|
<p>
|
教给幼儿基本的建构知识与技能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就应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的性质及其作用等。当幼儿逐渐熟悉建构材料的性质后,就会不满足于简单地拼拼搭搭,而是力图采用更多的操作技能构造更加完美的造型。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建构游戏的操作技能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积塑的形状多种多样,需要插接(一字插、十字插、整对插、正方形插等)、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技能;积木等块状材料的基本技能有排列、延长、铺平、围合、盖顶、加长、加高、加宽、砌墙、搭台阶等。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设计构思能力,尤其在中、大班。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中、大班幼儿可以逐渐脱离先搭后想或边搭边想的动作模式。幼儿可以在建构之前先整体构思设计造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建构活动。例如,幼儿想用积木搭建一座房子,教师可引导幼儿先想好房子的建构,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怎么组合搭建等。幼儿有了设计构思的能力,无意摆弄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创造。总之,建构技能的教授可采用讲解、示范的方法,引导幼儿由模仿练习向独立构造物体形象过渡。
|
</p>
|
<h4 id="d082">(六)注意观察游戏中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h4>
|
<p>
|
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安排不同的建构游戏内容,遵循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建构游戏。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些都表明他们的建构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加上他们的注意力水平低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常常会中断建构。因此,小班建构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引导幼儿认识和熟悉建构材料,在游戏中初步学习铺平、延长、围合等简单的建构技能,学会给自己的建构作品命名,增强小班幼儿建构的目的性,初步建立建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建构材料的简单方法,养成爱护建构材料的好习惯。
|
</p>
|
<p>
|
中班幼儿不但对动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建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建构一些较为复杂的物体,能根据建构物的特点选择建构材料,注意美化和装饰建构物,也能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建构游戏,能围绕建构物开展游戏。因此,教师应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的建构游戏打下基础。教师应提供适合中班幼儿特点的建构材料,如积木、人偶、小动物玩具、假花假树、交通工具模型、废旧材料、橡皮泥等;培养幼儿设计建构方案,学习有目的地选材和看平面建构图;着重指导幼儿掌握建构技能,并会运用这些技能去塑造各种物体,把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组织小型集体建构活动(3~4
|
人),教会他们共同讨论,制定方案,进行分工,友好合作地游戏。
|
</p>
|
<p>
|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建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因此,教师要为大班幼儿提供适合的特定的建构材料,如积木,有大积木(形状更多)、中小型积木、平面板、辅助材料等。要鼓励幼儿集体进行建构活动,共同设计方案,确定规则,分工合作,开展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建构游戏。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时,引导幼儿学习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准确表现游戏的构思和内容,使用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进一步美化自己的建构物。
|
</p>
|
<h4 id="d083">(七)建立必要的建构游戏常规</h4>
|
<p>
|
幼儿刚接触建构游戏时根本不具有规则意识,常常会为争夺同一材料而出现争吵哭闹现象,或可能发生将材料乱扔等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发挥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觉建立并遵守基本游戏常规,如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有顺序地取放,用完放回原处等。
|
</p>
|
<p>
|
为保证游戏安全顺利地进行,教师可以在幼儿进入游戏区之初就帮助幼儿建立适当的规则。例如,限制同一时间进入区域的人数,教师可以采用告示板的形式,标明有多少个幼儿可以同时在这个区域活动;建构时,幼儿要遵守的规则有:在指定的区域内玩游戏,不扔砸踩踏积木,大型积木不能搭得太高以免倒塌下来压到人,会保护和欣赏自己与他人精心建构的作品。
|
</p>
|
<h4 id="d084">(八)收拾整理,欣赏评价,结束活动</h4>
|
<p>
|
幼儿从专注游戏到结束游戏在心理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转换,所以教师应在游戏结束的时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来过渡。在游戏快结束的前五分钟,教师可以向幼儿发出结束信号。例如,每次游戏活动结束时播放固定的音乐或旋律,让幼儿养成听到音乐开始收拾整理材料的习惯。对于专心游戏的幼儿,教师可个别提醒。当然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提醒幼儿结束游戏活动也是有技巧的。例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采取“送积木宝宝回家”的拟人化情境鼓励幼儿收拾整理材料;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提供工具让幼儿变化搬运建构材料的方式,分组合作引起幼儿收拾整理的兴趣。
|
</p>
|
<p>
|
欣赏评价环节是引导幼儿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对幼儿的建构作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美。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而且还能让幼儿体验到建构游戏带来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围绕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方法或改进措施,还可以从推进下一次建构游戏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如何搭建出更好的作品,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幼儿逐步提高游戏水平。最后,教师要谨慎对待幼儿的建构作品,因为对每个幼儿而言,幼儿所搭建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式保留幼儿作品。教师可以通过拍照或陈列作品的方式存留幼儿作品。
|
</p>
|
<h3 id="c033">三、各年龄段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3>
|
<h4 id="d085">(一)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
<p>
|
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往往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行为,他们经常进行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以自娱自乐为主,只在乎动作的有趣性,而不在乎建构结果。小班幼儿在建构前往往没有游戏的主题和名称,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常常更换建构作品的名称,或是等建构完成以后才根据成果的外部特征进行命名,但这时幼儿并不能明确解释作品的细节。所以这个阶段幼儿的建构游戏嬉戏性较强,建构作品较为简单。
|
</p>
|
<h5 id="e073">1.指导要点</h5>
|
<p>
|
①教师要先引导幼儿认识建构材料,知道它们的名称,激发幼儿使用材料的兴趣。
|
</p>
|
<p>
|
②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操作探索中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鼓励幼儿独立进行简单的建构活动,能表现出建构物体的主要特征。
|
</p>
|
<p>
|
③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连接、延长、围合、加宽、垒高等基本的也是主要的建构技能,搭建简单的三维物体。
|
</p>
|
<p>
|
④在游戏之初,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树立建构游戏的基本规则,如材料要轻拿轻放,不乱扔,结束后收拾材料等。
|
</p>
|
<h5 id="e074">2.指导方法</h5>
|
<p>
|
在小班应多以游戏的口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以激发幼儿模仿建构的兴趣,慢慢过渡到幼儿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构造。
|
</p>
|
<h4 id="d086">(二)中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
<p>
|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建构技能,手部的小肌肉也逐渐发展起来,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生活经验等也更加丰富,建构游戏中的目的性、坚持性在不断增强,建构的水平也由单一的延伸向整体的布局过渡。此时的幼儿已经能运用已有的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经验对物体进行再现和创造,但是对对称和平衡的掌握并不是很好。
|
</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0-1.jpg" />
|
</p>
|
<p class="img">中班合作搭建“照相机器人”</p>
|
<h5 id="e075">1.指导要点</h5>
|
<p>
|
①在小班的基础上,中班幼儿需要增加建构造型方面的知识和训练,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选择高低、宽窄、厚薄、粗细、长短等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建不同的物体。
|
</p>
|
<p>
|
②教师要引导幼儿练习架空、覆盖、桥式和塔式等多种建构技能,形成里和外的空间概念。
|
</p>
|
<p>③教师要适当尝试提供作品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图搭建。</p>
|
<p>
|
④教师可要求此阶段的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搭建,学习同伴间的合作搭建。
|
</p>
|
<h5 id="e076">2.指导方法</h5>
|
<p>
|
针对中班幼儿,教师仍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同时也可采用建议和启发的方法,多鼓励幼儿进行独立性的创造活动。
|
</p>
|
<h4 id="d087">(三)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h4>
|
<p>
|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构造的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建构技能,幼儿还会使用一些辅助材料来装饰建构作品,在建构前能事先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等方式完成较复杂的建构游戏。大班幼儿能搭建出有场景、有情节,同时又讲究对称和平衡的立体作品。
|
</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0-2.jpg" />
|
</p>
|
<p class="img">大班建构区游戏</p>
|
<h5 id="e077">1.指导要点</h5>
|
<p>
|
①在中班建构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大班幼儿学习新的建构技能,如转向、穿过、平式联结和交叉联结等,搭建复杂的物体。
|
</p>
|
<p>
|
②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整体对称、平衡的构造,整体布局,学会选择辅助材料。
|
</p>
|
<p>
|
③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操作前学会协商、分工等合作方式,进行设想和规划,通过合作完成较复杂的建构作品,如通过协商、分工,有的幼儿搭建楼房,有的幼儿搭建停车场,有的幼儿搭建游泳池,有的幼儿搭建花园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住宅区。
|
</p>
|
<p>
|
④教师要引导幼儿建构有一定主题、情节,结构复杂、精巧的建构作品。例如,通过《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搭建池塘、磨坊、鸡舍、篱笆以及蜜蜂房等建筑物,有了故事的依托,幼儿的建构兴趣会更加浓厚,有助于幼儿搭建出更加复杂、精美的作品。
|
</p>
|
<h5 id="e078">2.指导方法</h5>
|
<p>
|
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应多采用语言提示的方法教授他们建构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再现物体。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0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0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div class="bk2">
|
<p class="center"><b>本章小结</b></p>
|
<p>
|
1.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玩具或材料,如积木、积塑、泥、土、沙等,创造性地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生活场景的一种创造性游戏活动。
|
</p>
|
<p>
|
2.建构游戏的意义:①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②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③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④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
</p>
|
<p>3.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①建构材料;②建构技能;③表征与想象。</p>
|
<p>
|
4.建构游戏的组织指导:①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与宽阔的游戏空间场地;②提供丰富的建构玩具与材料;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④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鼓励开展建构活动;⑤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知识与建构技能;⑥注意观察游戏中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⑦建立必要的建构游戏常规;⑧收拾整理,欣赏评价,结束活动。
|
</p>
|
</div>
|
<p><span class="zt-1">关键术语</span></p>
|
<div class="tp-8">
|
<p><img class="rwmb-3" alt="" src="../../images/tb-9.png" /></p>
|
</div>
|
<p>建构游戏 创造想象 艺术造型</p>
|
<p>
|
<span class="zt-2">思</span><span class="zt-3">考</span
|
><span class="zt-2">题</span>
|
</p>
|
<div class="tp-9">
|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0.png" /></p>
|
</div>
|
<p><b>一、简答题</b></p>
|
<p>1.建构游戏的意义是什么?</p>
|
<p>2.建构游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p>
|
<p><b>二、论述题</b></p>
|
<p>1.角色游戏与建构游戏有何异同?</p>
|
<p>2.试述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p>
|
<p class="left"><span class="bj4">实训练习</span></p>
|
<p>1.结合见习,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建构区的建构游戏开展情况。</p>
|
<p>
|
2.观察周围生活中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并尝试科学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
</p>
|
<p>
|
3.“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幼儿建构游戏技能辨析及其支持”虚拟仿真实验:http:hbu.rofall.net/virexp/xqet,访问日期:2020-03-23。
|
</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1-1.jpg" />
|
</p>
|
<p class="img">项目简介视频</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1-2.jpg" />
|
</p>
|
<p class="img">项目引导视频</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1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1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left1"><b>拓展练习</b></p>
|
<div class="tp-10">
|
<p><img class="rwmb-6" alt="" src="../../images/tb-12.png" /></p>
|
</div>
|
<p>以下为部分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可扫描二维码观看。</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122-1.jpg" />
|
</p>
|
<p class="img">面试真题</p>
|
</div>
|
</div>
|
</div>
|
</div>
|
</template>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chapter004",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default: () => [],
|
},
|
},
|
data() {
|
return {};
|
},
|
};
|
</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