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
<div class="chapter" num="7">
|
<div class="page-box" page="19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9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coverImgBg06">
|
<p>
|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png" /><span
|
class="zt-ht"
|
>学习目标</span
|
>
|
</p>
|
<div class="bk">
|
<p><b>知识目标</b></p>
|
<p>1.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和指导原则。</p>
|
<p>2.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p>
|
<p>
|
2.掌握幼儿园各种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设计和组织的一般策略。
|
</p>
|
<p><b>能力目标</b></p>
|
<p>
|
1.学会评析语言活动方案和所观摩的语言活动,发现优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
</p>
|
<p>
|
2.学会独立设计和组织幼儿园各种类型的语言活动(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等)。
|
</p>
|
<p>3.能够对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进行说课。</p>
|
<p><b>素养目标</b></p>
|
<p>
|
1.有自主学习意识,加强自身语言训练,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
</p>
|
<p>
|
2.主动深入研究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关注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趋势。
|
</p>
|
<p>3.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有新时代幼儿教师的高度责任感。</p>
|
</div>
|
<p>
|
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幼儿语言发展及其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的教学法课程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探索幼儿语言学习中的特点,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帮助同学们运用这些规律对幼儿实施有效的语言教育,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9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9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2 id="b036">
|
<span class="h2-zt">第一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语言教育概述</span>
|
</h2>
|
<p>
|
语言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人类的交际交往离不开语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离不开语言。《纲要》中明确地指出语言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幼儿语言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学习语言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根据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
</p>
|
<h3 id="c132"><span class="h3-zt">一</span>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h3>
|
<h4 id="d295">(一)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h4>
|
<p>
|
语言教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就会影响到幼儿以后的语言发展水平。实践表明,在正确的语言教育下,幼儿的听说能力即口语能力能得到显著提高,读写能力即书面语能力也能有所发展。因此,幼儿语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成果对人一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
</p>
|
<h4 id="d296">(二)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h4>
|
<p>
|
语言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工具。幼儿最初是通过直接感知来认识周围事物的,所以小时候他们的认识范围很小。但是,当他们学会理解语言以后,成人就可以借助语言间接地教他们认识各种事物,这样他们的认识范围就扩大了,视野也就开阔了。
|
</p>
|
<p>
|
语言还是一种符号。它能够用来记录故事、诗歌等的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里面包含许多知识性的内容,幼儿学语言的同时也掌握了这些知识。
|
</p>
|
<p>
|
语言还是思维的基础。幼儿学习语言,可以运用语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如判断、分析、综合、概括等。幼儿创编故事和诗歌就是借助语言来构思的。
|
</p>
|
<h4 id="d297">(三)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h4>
|
<p>
|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掌握语言,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幼儿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需要,使他人及时注意并了解自己,便于双方更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19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19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好地交流,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p>
|
<p>
|
语言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工具。通过理解语言,幼儿能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要求,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从而学到良好的社会行为。
|
</p>
|
<p>
|
语言是一种符号。幼儿学语言时所接触的语言材料,既包含知识性内容,也包含许多思想性内容。幼儿能够从这些作品中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应该学习;什么是假恶丑,应该批评,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
</p>
|
<h3 id="c133"><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h3>
|
<h4 id="d298">(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h4>
|
<p>
|
幼儿是靠模仿学习语言的,只要幼儿有兴趣和需要,这种模仿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其模仿的对象有很多,包括父母、老师、同伴、影视人物等,他们模仿最多的一般是身边最接近的成人或同伴的语言。值得注意的是,幼儿还没有分辨对错好坏的能力,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按照自己的喜爱去选择对象进行模仿的,他们喜欢谁就去模仿谁。
|
</p>
|
<h4 id="d299">(二)在交往活动中练习语言</h4>
|
<p>
|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幼儿习得语言后,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交流中广泛地运用语言,他的语言才能得以较快发展。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和幼儿的交往活动密切联系,幼儿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听说经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
</p>
|
<h4 id="d300">(三)在逐步积累中发展语言</h4>
|
<p>
|
幼儿学习语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从无到有,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积少成多,逐步提高。例如,教师向幼儿呈现一个新词,幼儿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理解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教师向幼儿介绍一篇文学作品,幼儿需要多听几遍才能领会这篇作品的主要意思。
|
</p>
|
<h4 id="d301">(四)语言学习存在着个体差异</h4>
|
<p>
|
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表现出个体差异。不同幼儿在语言学习的速度、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积极性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
|
</p>
|
<h3 id="c134"><span class="h3-zt">三</span>幼儿语言教育的指导原则</h3>
|
<h4 id="d302">(一)重视幼儿完整的语言教育</h4>
|
<p>
|
所谓完整的语言就是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既强调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强调书面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语言的准备,要做到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幼儿早期主要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而传统的语言教育只强调幼儿听说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树立完整的语言观念。
|
</p>
|
<h4 id="d303">(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范例</h4>
|
<p>
|
幼儿是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的,幼儿模仿对象有很多,所以要发挥多种榜样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教师和家长的语言是他们模仿学习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做到:坚持说普通话;语言要规范;讲话要文明。
|
</p>
|
<p>
|
除了自身的榜样作用,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树立同伴榜样,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彼此良好的语言行为。另外,还可以通过提供普通话音像资料等方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范例。
|
</p>
|
<h4 id="d304">(三)给幼儿创设言语交往的机会</h4>
|
<p>
|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人们只有在运用语言的行为中才能掌握这种工具,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充分的语言交往机会,鼓励幼儿与周围人进行言语交际,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言语交往中学习和巩固语言。教师除了自己要与幼儿进行平等的言语交往外,还要鼓励幼儿之间展开广泛的言语交往。
|
</p>
|
<h4 id="d305">(四)照顾幼儿语言的个体差异</h4>
|
<p>
|
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并根据不同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和特点施以针对性的指导,才能促使每一位幼儿在原有的语言发展水平上有所进步。
|
</p>
|
<h2 id="b037">
|
<span class="h2-zt">第二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span>
|
</h2>
|
<p>
|
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幼儿教育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实施语言教育的方向和准则。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采用适当的组织活动方式,并能恰当地评价语言教育的效果。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是幼儿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经验的载体,是实现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向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主要依据。了解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才能使幼儿语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
</p>
|
<h3 id="c135"><span class="h3-zt">一</span>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h3>
|
<p>
|
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现代社会需求和语言学科特点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1)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三个依据制定出来的。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分解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
|
</p>
|
<h4 id="d306">(一)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h4>
|
<p>
|
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幼儿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幼儿语言教育总的任务要求。根据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纲要》要求,幼儿语言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
|
</p>
|
<p>(1)乐观与人交谈,讲话礼貌。</p>
|
<p>(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p>
|
<p>(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p>
|
<p>(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p>
|
<p>(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p>
|
<h4 id="d307">(二)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h4>
|
<p>
|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总目标在各年龄阶段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对小、中、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幼儿语言教育主要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等活动类型来实现教育目标。因此,下述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根据语言教育活动的不同类型,将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年龄阶段中,如表6-1至表6-3所示。
|
</p>
|
<p class="img">表6-1 小班语言教育的目标</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biao-0206-1.png" />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2)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 style="text-align: right">续表</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xubiao-0206-1.png" />
|
</p>
|
<p class="img">表6-2 中班语言教育的目标</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07-1.jpg" />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3)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img">表6-3 大班语言教育的目标</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08-1.jpg" />
|
</p>
|
<h4 id="d308">(三)幼儿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h4>
|
<p>
|
幼儿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即在某一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活动目标可以是一次活动要完成的任务,也可以是一组相近的活动或一个主题系列活动的目标。确定具体活动目标不仅要和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吻合,而且要根据语言教育活动的不同类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水平。在确立活动目标时,活动目标大多是从幼儿获取哪些语言知识能力这一角度提出的,同时也应结合幼儿情感、态度、社会性行为等的发展提出相关目标,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9.png" /><span
|
class="zt-ht"
|
>延伸阅读</span
|
>
|
</p>
|
<p class="center"><b>《指南》关于语言教育的目标</b></p>
|
<p class="block">(一)倾听与表达</p>
|
<p class="block">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09-1.jpg" />
|
</p>
|
<p class="block">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09-2.jpg" />
|
</p>
|
<p class="block">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09-3.jpg" />
|
</p>
|
<p class="block">(二)阅读与书写准备</p>
|
<p class="block">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p>
|
<p class="center openImgBox">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09-4.jpg" />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5)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block">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10-1.jpg" />
|
</p>
|
<p class="block">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0" alt="" src="../../images/0210-2.jpg" />
|
</p>
|
<h3 id="c136"><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h3>
|
<p>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p>
|
<h4 id="d309">(一)普通话教育</h4>
|
<p>
|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语言政策之一,幼儿期又是进行普通话教育的关键期,因此,普通话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具体内容包括按照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正确发音、积累各类词汇、按照普通话的表达方式说话等。
|
</p>
|
<h4 id="d310">(二)口语训练</h4>
|
<p>
|
幼儿口语训练的内容可以分为对话训练和独白训练两部分。对话训练主要通过日常会话、谈话活动等各种谈话活动进行训练。独白训练主要通过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境讲述等各种讲述活动进行训练。
|
</p>
|
<h4 id="d311">(三)文学作品教育</h4>
|
<p>
|
幼儿很喜欢各种文学作品,所以文学作品教育一直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学作品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挖掘其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
|
</p>
|
<h4 id="d312">(四)早期读写教育</h4>
|
<p>
|
幼儿的早期读写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面语读写教育,它主要为幼儿提供一些书面语读写的早期经验,为进入小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做准备。这些早期读写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经验具体包括阅读图书经验、识字准备、书写准备等。
|
</p>
|
<h2 id="b038">
|
<span class="h2-zt">第三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span>
|
</h2>
|
<p>
|
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是指实施语言教育采取的活动方式。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习语言并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使用的方法,是教师教、幼儿学的方法。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
</p>
|
<h3 id="c137"><span class="h3-zt">一</span>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h3>
|
<p>
|
幼儿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均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正式的语言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游戏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教育。
|
</p>
|
<h4 id="d313">(一)正式的语言教学活动</h4>
|
<p>
|
正式的语言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为幼儿提供一种比较正式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幼儿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比较系统的语言学习,以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
</p>
|
<p>
|
正式的语言教学活动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和其他教育活动相比有以下不同的特点:其一,在正式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各种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其二,在正式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顺其自然的,而是融入了许多教师的指导。
|
</p>
|
<p>
|
正式的语言教学活动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五种语言教学活动类型。这几种类型的活动分别为幼儿创设了不同性质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幼儿在这些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得到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
|
</p>
|
<h4 id="d314">(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h4>
|
<p>
|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环节,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更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际环境,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利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自由的集体、小组或个别交流,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练习听、说、读的基本技能,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往机会非常多,而且这种交往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内容的限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多,幼儿的语言正是在这种频繁的交往过程中,在反复多彩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
</p>
|
<p>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学习活动。</p>
|
<p>
|
第一,在饭前饭后、午睡前后以及离园前等生活环节中,让幼儿倾听优美的儿歌、故事、散文等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通常是幼儿能够理解的或者他们已经学习过的。
|
</p>
|
<p>
|
第二,在幼儿午睡起床或其他等待环节,让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语言游戏。幼儿边玩边说,能够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并在玩的过程中充分练习、巩固和扩展已经获得的语言经验。这类游戏活动包括猜谜语,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猜人物、动物、声音等,接话、传话、组词等多种活动。
|
</p>
|
<p>
|
第三,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等待环节或过渡环节提供给幼儿自由表述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有时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有时也可以没有主题。
|
</p>
|
<p>
|
第四,利用幼儿离园前、自由游戏等时间,鼓励幼儿以集体、小组或个别的形式,自由阅读图书。图书可以是自己带来的书,也可以是幼儿园图书角的书。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看录像或影碟等。
|
</p>
|
<h4 id="d315">(三)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h4>
|
<p>
|
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是指渗透于各种游戏活动中的语言学习。在幼儿参与的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阅览室和图书角活动等各种游戏活动中,语言是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分享的工具,也是指导和调节自己选择游戏内容、游戏伙伴和游戏材料等行为的工具。幼儿参加游戏,不仅愉快地进行着各种活动,同时也在广泛地进行语言交流。
|
</p>
|
<h4 id="d316">(四)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教育</h4>
|
<p>
|
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是指渗透于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学习。语言是幼儿学习的工具,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进行其他领域活动时,语言交往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反过来,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又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了素材和机会,幼儿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也在不断地学习新词新句,尝试用语言与同伴或成人交往。因此,语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言教育不只是语言领域应该关注的目标,教师应该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也进行适当的语言教育。例如,在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新词“三瓣嘴”及“蹦蹦跳跳”等,也可以鼓励幼儿用几句话描述兔子的特征。在音乐活动学唱新歌曲时,引导幼儿结合歌词学习新词语。
|
</p>
|
<h3 id="c138"><span class="h3-zt">二</span>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h3>
|
<p>
|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法、讲解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在实际运用时,各种方法应该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
</p>
|
<h4 id="d317">(一)示范法</h4>
|
<p>
|
示范法是指教师运用规范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榜样,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在语言教育活动中,除教师亲自示范外,还可以采用录音示范,甚至可以让语言发展水平高的幼儿来示范,这样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激起幼儿模仿学习的兴趣。运用示范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
</p>
|
<h5 id="e206">1.示范语言应规范到位</h5>
|
<p>
|
一般示范语言的基本标准是:发音准确,表意清晰,语汇丰富,用词恰当,文理通顺,响度适中。讲述生动形象,朗诵声情并茂,体态文明自然,表情传神逼真,书写规范优美,阅读方式恰当等。
|
</p>
|
<h5 id="e207">2.示范应与讲解相结合</h5>
|
<p>
|
示范常常与讲解紧密联系,即一边示范一边向幼儿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使幼儿更好地掌握要领。配合示范的讲解应具体、简单、明了。
|
</p>
|
<h5 id="e208">3.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h5>
|
<p>
|
首先,示范的时机要恰当。在幼儿难以掌握的时候,要及时进行示范。例如,示范讲述,一定要在幼儿广泛讲述之后。其次,示范要分量适中。新的、幼儿不易掌握的学习内容,要反复重点示范。
|
</p>
|
<h5 id="e209">4.用好隐性示范和纠正性示范</h5>
|
<p>
|
教师的隐性示范能给幼儿暗示作用,主导活动的方向和进程,要巧妙运用。纠正性示范也要灵活运用: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另一方面,也不要过于挑剔,过于频繁使用,否则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
|
</p>
|
<h4 id="d318">(二)讲解法</h4>
|
<p>
|
讲解法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幼儿解释某些语言知识或文学作品。例如,解释词汇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0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0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的意义、讲解故事内容等。幼儿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低,所以在语言教育中常常要用到讲解法。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p>
|
<h5 id="e210">1.讲解的语言要通俗易懂</h5>
|
<p>
|
教师的讲解要考虑幼儿的理解能力,应尽量浅显明白,避免术语过多和成人化。
|
</p>
|
<h5 id="e211">2.讲解常与演示相结合</h5>
|
<p>
|
如果没有教具的演示,讲解就会空洞,就会使幼儿感到很难理解。例如,解释词汇时,用实物、图片等让幼儿感知。讲解故事内容时,运用图片、头饰等。
|
</p>
|
<h4 id="d319">(三)游戏法</h4>
|
<p>
|
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活动发展幼儿语言的一种方法。游戏法以其趣味性、活动性、丰富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正确发音、丰富词汇、练习句型、学会讲述并形成早期阅读技能。
|
</p>
|
<p>
|
游戏法的运用有的需要配合教具(实物、图片)来进行,有的就是纯语言的游戏,如练习发音、学习反义词、练习组词和造句等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减少直观材料的使用。
|
</p>
|
<h4 id="d320">(四)表演法</h4>
|
<p>
|
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观看表演和参与表演都能使幼儿印象深刻,并体验到快乐的情绪,所以幼儿对这种方法具有浓厚的兴趣。运用表演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p>
|
<h5 id="e212">1.必须在幼儿理解、熟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表演</h5>
|
<p>
|
表演前幼儿必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熟悉角色对话,才能流畅生动地进行表演,也才能在表演中更好地学习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表演的乐趣。
|
</p>
|
<h5 id="e213">2.鼓励幼儿在表演时大胆地创作</h5>
|
<p>
|
在幼儿表演过程中,教师不应限定幼儿非要死记硬背台词,允许他们在语言、表情、动作上自由发挥,只要他们不偏离作品主题,就可以大胆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创作,让幼儿真正体验到表演的快乐。
|
</p>
|
<h5 id="e214">3.要为全体幼儿提供参与表演的机会</h5>
|
<p>
|
在语言活动中,表演法的运用不限于舞台表演,要在一日活动中提供给幼儿充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分展示才能的机会,让更多的幼儿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
|
</p>
|
<h4 id="d321">(五)练习法</h4>
|
<p>
|
练习法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言语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或训练幼儿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幼儿的语言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练习法可以使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教育中的有关内容,牢固掌握有关的语言知识,熟练运用语言技能。运用练习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
</p>
|
<h5 id="e215">1.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h5>
|
<p>
|
练习方式如果太过单一简单,会让幼儿感到疲倦和厌烦,因此要采用多样化、富有趣味的方式进行练习。
|
</p>
|
<h5 id="e216">2.练习的要求要逐步提高</h5>
|
<p>
|
在每一次练习时,教师都应该提出练习要求,而且要求要逐渐提高,这样幼儿的语言能力才能得以进步和提高。
|
</p>
|
<h5 id="e217">3.练习要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h5>
|
<p>
|
幼儿正式语言活动的时间有限。幼儿的语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所以要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练习。
|
</p>
|
<h2 id="b039">
|
<span class="h2-zt">第四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谈话活动</span>
|
</h2>
|
<p>
|
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本课主要介绍谈话活动的含义、特点、目标设定、话题选择和组织要求,帮助我们掌握设计和组织谈话活动的基本要求,以便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操作应用。
|
</p>
|
<p>
|
谈话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谈话活动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言语交往,它锻炼的是幼儿的对话语言。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谈话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和规则,从而提高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和水平。
|
</p>
|
<p>
|
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不同。前者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幼儿创造的交谈机会,而后者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随机进行的谈话;前者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前者的话题是固定的,是教师根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1)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据教育目标、计划而精心设计的,后者的话题是非固定的;前者是在集体场合下利用正式活动时间进行的,而后者往往是在非集体场合下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对象的限制。当然,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也是有联系的。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都能发展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应当说,日常交谈是他们进行谈话活动的基础,谈话活动中的语言学习又有助于提高他们日常交谈的水平。
|
</p>
|
<p>
|
谈话活动与科学活动中的“总结性谈话”不同。在科学活动中,有一种叫“总结性谈话”的活动类型。这两种活动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不同。谈话活动侧重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不追求话题内容的认识范畴。而“总结性谈话”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有关的科学教育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也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科学教育需要渗透语言教育内容,而语言教育也有可能综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
</p>
|
<h3 id="c139"><span class="h3-zt">一</span>谈话活动的特点</h3>
|
<h4 id="d322">(一)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h4>
|
<p>
|
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的不同,就在于它有一个中心话题。这个中心话题限定了幼儿交流的范围,主导了幼儿谈话的方向,使幼儿的交谈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以谈话活动“我喜爱的糖果”为例,幼儿的谈话范围会限定在每个人喜爱的糖果上,不会游离于话题之外。
|
</p>
|
<p>
|
在幼儿谈话活动中,有趣的中心话题往往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幼儿对话题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完全陌生的话题不可能使幼儿产生谈话的兴趣。二是话题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新鲜感。反复谈论和提起的话题,不会引起幼儿的强烈关注。三是话题要与幼儿近日生活的共同关注点有关。幼儿生活中最近出现的事情,或是电视台最近放映的一部动画片,就有可能成为有趣的话题。
|
</p>
|
<h4 id="d323">(二)谈话活动注重多方位信息交流</h4>
|
<p>
|
谈话活动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幼儿在谈话中交流的信息、交流的对象和交流的方式都有独特之处,它是一种多方位的语言交流活动。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幼儿交流的信息量较大。幼儿围绕话题交流时,思路相对开阔,他们的语言经验各自有别,谈论的内容也多种多样。二是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相对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2)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p class="notIndent">
|
较大。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多个对象进行交流。三是语言交流的方式较多。可以是个别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等。
|
</p>
|
<h4 id="d324">(三)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h4>
|
<p>
|
谈话活动的气氛是比较宽松自由的。幼儿可以围绕中心话题,自由自在地表达个人见解。这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要求幼儿统一认识。允许幼儿根据个人感受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二是不特别强调规范化语言。只要求他们主动交谈、充分表达就行了。
|
</p>
|
<h4 id="d325">(四)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h4>
|
<p>
|
教师是谈话活动的设计组织者,但是在谈话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以间接引导的方式出现的,他们往往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谈话,这也是创造谈话活动宽松气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间接引导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移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二是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为幼儿做隐性示范,起到了榜样作用。
|
</p>
|
<h3 id="c140"><span class="h3-zt">二</span>谈话活动的目标</h3>
|
<p>
|
谈话活动着重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往的态度、情感和能力。谈话活动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p>
|
<h4 id="d326">
|
(一)乐意与人交流,能围绕中心话题,充分地表达个人见解
|
</h4>
|
<p>
|
幼儿语言教育就是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会说、说好的语言交往环境。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树立他们说话的信心,使幼儿不仅喜欢说,而且会说、说好,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p>
|
<h4 id="d327">(二)认真地倾听他人说话,能听懂他人所说的主要内容</h4>
|
<p>
|
倾听是幼儿学习与他人交谈时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善于倾听,才能理解语言;而只有理解语言,才能与别人交流和沟通。
|
</p>
|
<h4 id="d328">(三)学会轮流说话,并能用修补的方式延续谈话</h4>
|
<p>
|
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基本规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些方式方法。违背这些谈话的基本规则,就会干扰谈话的进行,从而对人际交往造成不利的影响。
|
</p>
|
<h4 id="d329">(四)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h4>
|
<p>
|
谈话活动还要根据话题的内容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可以是认知或社会行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3)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为方面的教育。</p>
|
<h3 id="c141">
|
<span class="h3-zt">三</span>谈话活动的组织步骤及指导
|
</h3>
|
<h4 id="d330">(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h4>
|
<p>
|
谈话活动的第一步,就是创设谈话的情境,目的在于引出谈话话题,激发幼儿的谈话兴趣和热情,调动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帮助幼儿打开谈话的思路,做好谈话的准备。这是谈话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
</p>
|
<p>
|
在谈话活动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具、生动的语言、轻松的活动等方式创设谈话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一是创设的情境要与话题有关,即紧扣中心话题。二是创设的情境应尽可能活泼有趣,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三是注意时间的分配,这只是一个引子,目的仅在于将话题引出来,所以时间的分配上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到下一步骤的顺利开展。
|
</p>
|
<h4 id="d331">(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h4>
|
<p>
|
在引出谈话话题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向幼儿提供围绕话题自由交流的机会。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调动幼儿个人对谈话话题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谈话经验,相互交流个人的见解。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能否大胆打开“话题”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这个步骤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p>
|
<h5 id="e218">1.提供丰富的材料并增加幼儿动手的机会</h5>
|
<p>
|
根据幼儿的特点,教师要结合话题内容,善于利用多种教具,提供实物、图片等丰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看、听、玩、体验等,帮助幼儿更好地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宽幼儿的思路,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p>
|
<h5 id="e219">2.放手让幼儿交谈并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h5>
|
<p>
|
在幼儿自由交谈时,教师要给予幼儿说话的自由,包括交谈内容自由、交谈对象自由。只要幼儿的谈话是围绕话题进行的,教师应当允许他们说任何与话题有关的想法,不能随意干涉。幼儿可以两两交谈、分组交谈、与教师交谈,还可以自由转换交谈对象。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鼓励那些言语表达能力较差的或者光听不说的幼儿也能开口说话。
|
</p>
|
<h5 id="e220">3.参与谈话并观察幼儿的谈话情况</h5>
|
<p>
|
教师不能将幼儿自由交谈视为一种“放羊”的时机而袖手旁观,教师要做好两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p class="notIndent">
|
件事:一是教师参与谈话。教师可以采取巡视的方式参与各组的谈话,到每一组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二是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谈话情况。包括了解幼儿的交谈状态,了解幼儿谈话的水平差异,为下一阶段的指导做好准备。
|
</p>
|
<h4 id="d332">(三)帮助幼儿拓展话题并学习谈话经验</h4>
|
<p>
|
在幼儿自由交谈后,教师要适时将幼儿集中起来,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帮助幼儿逐步拓展话题内容,并学习新的谈话经验,使幼儿的谈话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个步骤是谈话活动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活动目标的实现。
|
</p>
|
<p>
|
所谓谈话经验,即谈话思路、谈话规则和谈话方式的总和。谈话经验是谈话活动目标在谈话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幼儿在谈话活动中要学习的中心内容。
|
</p>
|
<p>
|
拓展话题的一般步骤是:描述谈话对象→对谈话对象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对谈话对象的独特感受。先从幼儿生活经验中最熟悉的内容谈起,然后再利用材料逐步拓展幼儿的视野。在引导幼儿拓展话题范围时应该注意:第一,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由浅入深地拓展提问。第二,尽可能丰富话题内容。话题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幼儿已知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幼儿展示关于话题的一些新内容,引发幼儿进一步交流。第三,选择幼儿提问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他们展开交流和讨论。第四,教师可以进行隐性示范。通过谈论自己的经验,向幼儿暗示组织谈话内容的方法。
|
</p>
|
<h4 id="d333">(四)开展相关活动归纳话题内容</h4>
|
<p>
|
归纳话题内容是总结性的环节,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内容。归纳话题内容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开展表演、游戏、操作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只要有利于幼儿巩固所学内容,各种方式都可以在活动中尝试运用。
|
</p>
|
<p>
|
另外,幼儿在谈话活动中学到新的谈话经验后,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幼儿将这些新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和实践,并学会迁移谈话经验。
|
</p>
|
<h2 id="b040">
|
<span class="h2-zt">第五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讲述活动</span>
|
</h2>
|
<p>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5)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动。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在一种不同于谈话活动的、相对正式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本课将探讨讲述活动的基本概念,阐述讲述活动的主要特征、活动类型、目标设定和组织要求,便于我们掌握设计和实施讲述活动的基本方法。
|
</p>
|
<p>
|
讲述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来表述某一事物的语言教育活动。讲述活动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感知过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的语言经验。讲述活动锻炼的是幼儿的独白语言,独白语言是比对话语言更为复杂、周密的一种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别的意义。
|
</p>
|
<h3 id="c142"><span class="h3-zt">一</span>讲述活动的特点</h3>
|
<p>
|
讲述活动以培养幼儿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为基本目的,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连贯讲述能力,因此,讲述活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
</p>
|
<h4 id="d334">(一)讲述活动有一定的凭借物</h4>
|
<p>
|
幼儿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凭借物。所谓凭借物,就是讲述的对象,一般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是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境等。教师通过提供凭借物,给幼儿的讲述划定了中心内容,使幼儿的讲述内容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讲述活动“各种各样的袋子”,其凭借物就是各种各样的袋子,讲述的中心必须围绕着袋子的外形特征、种类、功能等方面进行。
|
</p>
|
<h4 id="d335">(二)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境</h4>
|
<p>
|
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正式的语言运用场合。在这种正式的语言情境中,幼儿不能像谈话活动那样宽松自由地交谈,要慎重考虑后才能发表个人见解;幼儿说话不能有太大的随意性,应该经过独立构思,完整、连贯的表达;在用词造句方面,要尽量注意正确性,合乎语法规则。
|
</p>
|
<h4 id="d336">(三)讲述活动锻炼的是独白语言</h4>
|
<p>
|
独白语言需要幼儿先经过独立构思,然后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独立地在集体面前表述出来。所以相比于谈话活动,讲述活动的语言要求比较高。在幼儿园里,幼儿通过谈话活动发展自己的对话语言,而讲述活动却是锻炼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4 id="d337">(四)讲述活动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h4>
|
<p>
|
讲述活动中,幼儿需要对凭借物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甚至进一步的联想和想象,在此基础上构思讲述内容、讲述顺序和讲述语言,并最终表述出来,所以讲述活动需要幼儿的观察、分析、想象、思维、语言等多种能力的参与。同样地,讲述活动也能锻炼幼儿的多种能力。
|
</p>
|
<h3 id="c143"><span class="h3-zt">二</span>讲述活动的种类</h3>
|
<p>讲述活动有多种分类方法,以下是根据凭借物的不同进行的分类。</p>
|
<h4 id="d338">(一)看图讲述</h4>
|
<p>
|
以各种各样的图片作为讲述对象就是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察图片后,将图片的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述出来。看图讲述是一种最常见的讲述方式,它以图片为凭借物,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
</p>
|
<p>
|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图片可以是印刷出版的图画,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绘制的。图画可以是成品让幼儿直接看图讲述,也可以是半成品让幼儿进行添画讲述,还可以是幼儿自己构思图画进行构图讲述(如拼图讲述、绘图讲述、粘贴讲述等),甚至可以提供一组图画让幼儿排图讲述。图片可以是单幅画,也可以是连环画。
|
</p>
|
<p>
|
无论提供什么样的图,其凭借物都是静止瞬间的画面形象,因此,在指导幼儿观察、理解、讲述时,需要帮助幼儿联想静止的画面之外的活动形象和连接的情节,讲出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前因后果,从而促进幼儿观察、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
</p>
|
<h4 id="d339">(二)实物讲述</h4>
|
<p>
|
以各种各样的实物作为讲述对象就是实物讲述。实物讲述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察实物后,将实物的基本特征、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多方面内容清楚、完整地描述出来。实物讲述以具体的物体为凭借物,具有真实可感的特点。
|
</p>
|
<p>
|
在实物讲述中,教师提供的实物可以是各种真实的物品,如讲述某种玩具、文具、日常用品、动植物等;也可以是外在的自然景象,如“美丽的某某公园”“我喜欢的春天”等。
|
</p>
|
<p>
|
实物讲述的凭借物是实物,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讲述时,重点要把握实物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材料等),按照“特征为主、其他为辅,先讲特征、后讲其他”的思路进行讲述。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3%">
|
<p>
|
值得注意的是,实物讲述要和科学活动中“认识某种物体”的活动区分开。以课题“各种各样的杯子”为例,实物讲述侧重于引导幼儿学会描述“各种各样的杯子”等语言方面的目标,而花费在认识物体上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实物讲述一般在幼儿已经熟悉这种实物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冲淡语言教育的目标,而科学活动则侧重于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杯子”等认知方面的目标。因此,教师在组织这两种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心中有数,以免出现目标偏差的情况。
|
</p>
|
<h4 id="d340">(三)情境讲述</h4>
|
<p>
|
以情境表演作为讲述对象就是情境讲述。情境讲述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在观看情境表演后,将表演中的情节、对话和内容完整、连贯地讲述出来。情境讲述借助于表演来进行,表演中有动作、表情、对话,并表现连续性事件,体现出“角色表演”和“连续活动”等特点,能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讲述愿望。
|
</p>
|
<p>
|
在情境讲述活动中,情境表演可以由教师或者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也可以是由教师操作木偶进行表演;甚至还可以是一段表演的视频。
|
</p>
|
<p>
|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表演,教师在指导幼儿观看、讲述时,一定要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及时记忆,在理解表演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
</p>
|
<h3 id="c144"><span class="h3-zt">三</span>讲述活动的目标</h3>
|
<p>
|
根据讲述活动的特征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讲述活动的目标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
</p>
|
<h4 id="d341">(一)学会感知、理解讲述对象</h4>
|
<p>
|
讲述活动要求幼儿通过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获得对讲述对象的初步认识,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进一步扩大和丰富这种认识,这个过程对幼儿感知、理解能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p>
|
<h4 id="d342">
|
(二)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清楚、完整、连贯地进行讲述
|
</h4>
|
<p>
|
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述的好场所,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水平。
|
</p>
|
<h4 id="d343">(三)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话,并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h4>
|
<p>
|
讲述活动不仅要求幼儿自己能独立表述,还要求幼儿在活动中要集中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述,能听出别人的讲述是否与讲述内容一致,是否与自己相同,在倾听别人讲述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讲述信息,或者学会完善别人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的讲述信息。</p>
|
<h4 id="d344">(四)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h4>
|
<p>讲述活动还要根据讲述的内容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p>
|
<h3 id="c145">
|
<span class="h3-zt">四</span>讲述活动的组织步骤及指导
|
</h3>
|
<p>
|
讲述活动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由于其拥有共同的特点,因此各种讲述活动的组织都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
</p>
|
<h4 id="d345">(一)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h4>
|
<p>
|
讲述活动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具有相对固定的讲述对象即凭借物,因此,在组织讲述活动时,首先要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能为幼儿的讲述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师在指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时,可以通过有顺序的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对象。教师要根据讲述对象的特点,创设好活动环境,并尽可能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获得关于讲述对象的各种信息。
|
</p>
|
<h4 id="d346">(二)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h4>
|
<p>
|
在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已经具备的经验讲述出来。这个步骤的组织,要求教师尽量放开,让幼儿自由地讲述,给他们以充分的表达机会。在幼儿自由讲述的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三种组织方式:一是个别讲述。让幼儿结成对子相互讲述,或者幼儿自己对着讲述对象讲述。二是小组讲述。让幼儿分成小组在组内交流。三是集体讲述。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给大家听。教师在指导幼儿自由讲述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p>
|
<p>第一,在幼儿自由讲述前,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p>
|
<p>
|
例如,提醒幼儿要围绕感知、理解的对象进行讲述,声音要更响亮一些,讲得要仔细一点。
|
</p>
|
<p>第二,注意倾听幼儿讲述,关注幼儿讲述的“闪光点”和“问题”。</p>
|
<p>
|
教师不要打断幼儿讲述,最多以插问方式提醒幼儿讲述,以免干扰幼儿讲述。另外,教师要认真地倾听,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为下一步骤的组织做准备。
|
</p>
|
<h4 id="d347">(三)帮助幼儿学习新的讲述经验</h4>
|
<p>
|
在幼儿自由讲述的基础上,要对幼儿的讲述提出更高的语言表达要求,即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讲述经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讲述水平。学习新的讲述经验是每次讲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1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1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4%">
|
<p class="notIndent">
|
述活动的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讲述活动的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
</p>
|
<p>
|
新的讲述经验主要包括讲述思路、讲述的全面性、讲述方式。讲述思路是指讲述的顺序和讲述的条理性。要帮助幼儿弄清楚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什么。例如,在看图讲述中,要按照情节的发展过程讲述。讲述的全面性是指讲述内容的完整性。例如,在叙事性讲述中,讲述内容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对话、内心活动等)和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结果)等基本要素。讲述方式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有重点地讲述;另一种是有顺序地讲述。
|
</p>
|
<p>
|
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讲述经验时,可以通过提问法,引导幼儿的讲述思路;可以通过示范法,示范新的讲述经验,给幼儿以榜样作用;可以运用讨论法,师幼一起讨论,找出最优化讲述方法;还可以运用评议法,师幼一起评议,找出他人讲述的优缺点,以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
</p>
|
<h4 id="d348">(四)引导幼儿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h4>
|
<p>
|
讲述活动中,仅仅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是不够的,幼儿学习新的讲述经验后,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给幼儿实际操练新经验的机会,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经验。这项活动可以作为讲述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课内进行,也可以作为延伸活动在课后进行。
|
</p>
|
<h2 id="b041">
|
<span class="h2-zt">第六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听说游戏活动</span>
|
</h2>
|
<p>
|
听说游戏活动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本课将介绍听说游戏活动的含义、特点、游戏类型、目标设定和活动组织要求,以便于我们学会设计和组织听说游戏活动。
|
</p>
|
<p>
|
听说游戏活动,是指教师组织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发展幼儿听说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活动,能够较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到学习语言的活动中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
|
</p>
|
<p>
|
听说游戏活动不是幼儿自发的自主游戏,它是由教师设计组织的用于学习语言的教学游戏,属于规则游戏的范畴。它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有具体的语言学习内容,与一般的语言游戏有很大的差别。它只能被称为语言教学游戏,是一种教学活动。听说游戏活动以培养幼儿听说能力为主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要目的,是为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所以被称之为听说游戏活动。
|
</p>
|
|
<h3 id="c146"><span class="h3-zt">一</span>听说游戏活动的特点</h3>
|
<h4 id="d349">(一)具有游戏的趣味性</h4>
|
<p>
|
趣味性是听说游戏活动的最重要特征,在听说游戏活动中,有趣的游戏名称、幼儿喜欢的游戏角色、简单有趣的游戏情节、生动形象的游戏材料等,都会使幼儿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p>
|
<h4 id="d350">(二)有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h4>
|
<p>
|
听说游戏活动是一种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游戏,它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而且每一个听说游戏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都是非常具体明确的,如学会发准某个音、掌握和学会运用某类词、学会运用某种句型句式等。
|
</p>
|
<h4 id="d351">(三)有明确的游戏规则</h4>
|
<p>
|
听说游戏活动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它的规则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根据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根据学习的重点内容来确定的。当幼儿参与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才能达到语言教育的目标。
|
</p>
|
<h4 id="d352">(四)兼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h4>
|
<p>
|
听说游戏活动兼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整个活动过程从教师组织的活动入手,随着幼儿对游戏熟悉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大游戏活动的成分,后来慢慢变成幼儿自主的游戏,最后以游戏的方式结束。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始时体现得十分鲜明,而后随着幼儿熟悉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少,直至幼儿完全自主游戏。
|
</p>
|
<h3 id="c147"><span class="h3-zt">二</span>听说游戏活动的类型</h3>
|
<h4 id="d353">(一)语音游戏</h4>
|
<p>
|
这类游戏是以练习发音,提高辨音能力为目的的,形式和结构都较简单。游戏中,可以让幼儿着重练习他们感到困难的或容易发错的语音。一般来说,小班语言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语音训练,可以多使用这种游戏。
|
</p>
|
<h4 id="d354">(二)词汇游戏</h4>
|
<p>
|
这类游戏是以丰富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汇为目的的。通过游戏可以教给幼儿一些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1)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新词,也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已学过的词汇,并学会运用。词汇练习的游戏在各个年龄班都可使用。
|
</p>
|
<h4 id="d355">(三)句子游戏</h4>
|
<p>
|
这类游戏是以训练幼儿按语法规则组词成句,并正确运用各种句式为目的的。学习句子的游戏主要在中、大班进行。
|
</p>
|
<h4 id="d356">(四)描述性游戏</h4>
|
<p>
|
这类游戏是以训练幼儿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的。它要求幼儿语言完整、连贯,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因此,它主要在大班进行。
|
</p>
|
<h3 id="c148"><span class="h3-zt">三</span>听说游戏活动的目标</h3>
|
<p>
|
根据听说游戏活动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听说游戏活动的目标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p>
|
<h4 id="d357">(一)学会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表达</h4>
|
<p>
|
在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自觉地参与规范语言的学习,在遵守游戏规则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包括:能发准某些难发的音,丰富词汇,能正确运用各种词汇,能运用简单句和某些合成句说话,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等。
|
</p>
|
<h4 id="d358">(二)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并能听懂游戏指令</h4>
|
<p>
|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和说永远是相伴相随的,听说游戏中,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的倾听水平。
|
</p>
|
<h4 id="d359">(三)能快速地做出语言反应</h4>
|
<p>
|
听说游戏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往活动,要求幼儿在语言交往中能快速地应答,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
</p>
|
<h4 id="d360">(四)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h4>
|
<p>
|
听说游戏活动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游戏活动的特点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例如,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等。
|
</p>
|
<h3 id="c149">
|
<span class="h3-zt">四</span>听说游戏活动的组织步骤及指导
|
</h3>
|
<h4 id="d361">(一)创设游戏情境</h4>
|
<p>
|
在听说游戏活动开始时,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手段去创设活动情境。其目的是为幼儿展示游戏的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而引出活动内容。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2)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1%">
|
<h4 id="d362">(二)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玩法</h4>
|
<p>
|
这一步骤实际上就是教师向幼儿布置任务,讲解活动要求的过程。教师可以运用讲解、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明确游戏的玩法,保证游戏能顺利进行。教师在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玩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讲解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二是要重点讲清楚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开展的顺序。
|
</p>
|
<h4 id="d363">(三)引导幼儿游戏</h4>
|
<p>
|
教师引导幼儿游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角带领幼儿参加游戏的过程。这一步骤有利于幼儿熟悉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游戏的程序,为独立开展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一段时间里,教师在游戏中充当重要角色,可以主宰游戏的进程。此时,幼儿可以以两种方式参加游戏:一种是幼儿分部分参加游戏,也就是一部分幼儿先参加游戏,另一部分幼儿观察,然后再轮换;另一种是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一部分活动,待幼儿熟悉掌握游戏后,再参加全部游戏。
|
</p>
|
<p>
|
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以达到语言教育的目标,要避免幼儿因为玩得高兴而忽略了语言练习。
|
</p>
|
<h4 id="d364">(四)幼儿自主游戏</h4>
|
<p>
|
在幼儿自主游戏阶段,教师从领导者的身份退出,成为游戏的旁观者,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幼儿自主游戏的方式可以根据每个游戏的具体要求来考虑。有的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有的以小组形式进行,也有的以一对一结伴的方式进行。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取决于幼儿参与活动的最佳效果。
|
</p>
|
<p>
|
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注意对个别不熟悉规则的幼儿进行及时指导,帮助这些幼儿更快地加入游戏队伍中去,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一员。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幼儿在游戏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与纠纷,及时予以解决,以免因角色分配不当或其他问题影响游戏顺利进行。
|
</p>
|
<h2 id="b042">
|
<span class="h2-zt">第七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文学活动</span>
|
</h2>
|
<p>
|
文学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语言教育活动。文学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文学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3)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3%">
|
<p class="notIndent">
|
类型。本课讨论文学活动的含义、特点、目标设定和组织要求,帮助我们掌握文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有关问题。
|
</p>
|
<p>
|
文学活动,是指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喜欢文学作品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因此,以文学作品为基本素材而进行的文学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p>
|
<p>
|
文学活动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文学活动是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通过围绕这个作品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激发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激发幼儿的表达热情,使幼儿能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全面发展。
|
</p>
|
<h3 id="c150"><span class="h3-zt">一</span>文学活动的特点</h3>
|
<h4 id="d365">(一)文学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多层次系列活动</h4>
|
<p>
|
文学活动是从某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入手,但常常不是仅通过一次活动就完成对作品的学习,而是通过一系列层层深入的活动达到文学活动的全部教育功能。
|
</p>
|
<p>
|
文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在于更侧重于文学审美能力、文学理解力、文学想象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包含欣赏美、理解美、表现美的多层次系列活动。如果仅仅通过一次活动就完成对一个文学作品的学习,只能说没有从实质上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而是将文学教育与普通的语言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混为一谈。
|
</p>
|
<h4 id="d366">(二)文学活动整合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h4>
|
<p>
|
文学作品本身常常是语言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等多领域知识的结合体。任何一个作品的学习,都会对幼儿的这三个领域知识提出一定的挑战,所以文学活动不仅是帮助幼儿获得语言知识,而且是获得多个领域的知识。
|
</p>
|
<h4 id="d367">(三)文学活动整合多个领域的学习活动</h4>
|
<p>
|
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的教学出发,常常要结合多个领域的活动,使文学活动不是单一的语言活动,而是语言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等的结合。在文学活动中,幼儿往往有较大的活动自主性,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能自由地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2%">
|
<p class="notIndent">
|
进行操作、表演、绘画、讨论、创作等,获得多种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交互作用的机会。
|
</p>
|
<h3 id="c151"><span class="h3-zt">二</span>文学活动的目标</h3>
|
<p>
|
文学活动是一种整合性活动,所以文学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应该涵盖文学教育、语言教育、其他领域教育等多个方面。
|
</p>
|
<h4 id="d368">(一)喜欢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活动</h4>
|
<p>
|
文学活动通过让幼儿欣赏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文学活动的愿望。
|
</p>
|
<h4 id="d369">(二)能理解、表现和创作文学作品</h4>
|
<p>
|
文学活动最重要的目标是对幼儿进行文学教育,使幼儿学会欣赏、理解文学作品,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发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文学活动多层次的特点,文学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
|
</p>
|
<p>第一,能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中心主题。</p>
|
<p>第二,能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绘画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p>
|
<p>
|
第三,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诗歌、散文或续编故事。
|
</p>
|
<h4 id="d370">(三)能欣赏、掌握和运用文学语言</h4>
|
<p>
|
文学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幼儿在文学活动中能发现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不同,能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能积累丰富的文学语言,并运用文学语言进行表达和创作。
|
</p>
|
<h4 id="d371">(四)善于倾听文学作品并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h4>
|
<p>
|
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幼儿积极主动地倾听作品,提高倾听技能。另外,还要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
|
</p>
|
<h3 id="c152">
|
<span class="h3-zt">三</span>文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及指导
|
</h3>
|
<p>
|
根据特点所讲,文学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多层次系列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在活动中欣赏理解作品、体验表现作品和想象创作作品,其组织结构具体包括三个层次。
|
</p>
|
<h4 id="d372">(一)感知、欣赏文学作品</h4>
|
<p>
|
开展文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把文学作品介绍给幼儿,让幼儿感知文学作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5)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3%">
|
<p class="notIndent">
|
品。其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感知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调动幼儿学习作品的兴趣,并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作品内容,这是任何一个文学作品的学习所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采用有感情地讲述或朗诵文学作品、演示教具、提问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使幼儿对文学作品有一个完整印象,并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
</p>
|
<p>
|
因为是第一个层次活动,教师要将幼儿学习的重点放在欣赏、理解方面,以便更好地为后面的学习服务。在这一层次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不要在第一次作品教学时过多重复讲述作品,以免幼儿对作品失去兴趣。第二,不要让幼儿死记硬背,而要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上。第三,适当提问,并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现象和主题倾向,尤其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和想象。
|
</p>
|
<h4 id="d373">(二)操作、体验文学作品</h4>
|
<p>
|
在幼儿感知、欣赏作品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组织幼儿围绕作品开展一些能让幼儿亲身操作、体验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主要特色和语言美,尤其要让幼儿切身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为下一步的扩展想象和语言表达打下基础。
|
</p>
|
<p>
|
在操作、体验作品这一层次上,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最好开展一些可操作的或带游戏性质的活动,有时候可以采用观察、散步等方式,让幼儿走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自然和生活情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有时可以采用绘画、手工制作、表演、唱歌等方式,让幼儿用艺术表现作品内容;有时甚至可以组织一次相关内容的主题谈话活动,既帮助幼儿丰富作品内容,又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活动的活动重点要放在操作、体验作品上,必须紧紧围绕作品内容引导幼儿进行理解与思考。
|
</p>
|
<h4 id="d374">(三)想象、创作文学作品</h4>
|
<p>
|
经过前面两个层次的活动,幼儿对作品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对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情感特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为幼儿提供文学创作的机会,拓展幼儿想象,挖掘幼儿语言能力。其目的是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3%">
|
<p class="notIndent">创造力,进行创造性的文学创作。</p>
|
<p>
|
在这一层次的活动中,幼儿的文学创作大多是围绕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续编故事活动,如幼儿根据故事《龟兔赛跑》的情节内容续编龟兔的第二次比赛。也可以组织幼儿仿编诗歌和散文,如幼儿根据诗歌《绿色的世界》的语言特点和内容结构,仿编成《红色的世界》《黄色的世界》。到了大班阶段,在幼儿有多次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组织幼儿不参照某篇作品,自己独立创编故事和诗歌。
|
</p>
|
<p>
|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学创作活动,教师都要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地想象和表达,要与别人表达的不同,并以此作为评价的重点,鼓励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想法。例如,续编故事《猫医生过河》时,幼儿会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结尾,只要情节基本合理,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
</p>
|
<p>
|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文学活动三个层次的活动不是三次活动。文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成网络状的活动群,这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
|
</p>
|
<h2 id="b043">
|
<span class="h2-zt">第八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span>
|
</h2>
|
<p>
|
早期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课将阐述早期阅读活动的含义、特点、内容、目标设定和组织要求,对帮助我们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p>
|
<p>
|
早期阅读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凭借图画、文字或者成人形象的阅读、讲解来理解幼儿读物内容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p>
|
<p>
|
需要强调的是,“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早期阅读所指向的不是大量识字,也不是在阅读中学习到多少知识,而是对书面阅读的兴趣和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3%">
|
<p class="notIndent">
|
能力,其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懂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性,让幼儿享受阅读的过程,获得一些阅读技巧,从而对阅读活动充满热情,并能进行有效的阅读。而早期识字重视的是对字的偏旁、结构、意义的认识。能识字不代表喜欢阅读、会阅读,识字只是早期阅读的内容之一,幼儿期也不提倡幼儿大规模识字。
|
</p>
|
<h3 id="c153"><span class="h3-zt">一</span>早期阅读活动的特点</h3>
|
<h4 id="d375">(一)需要良好的阅读环境</h4>
|
<p>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p>
|
<p>
|
精神环境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的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它有助于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教师要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支持、欣赏、鼓励,并以积极的态度给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
|
</p>
|
<p>
|
物质环境包括教师为幼儿提供的阅读时间、阅读场所和阅读材料。首先,应保证幼儿有足够的阅读时间。要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晨间来园、午睡起床、下午离园等环节,安排幼儿积极参加读书活动,使幼儿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其次,应当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阅读场所,如阅览室、图书角等。最后,要为幼儿准备丰富多样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
|
</p>
|
<h4 id="d376">(二)需要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连</h4>
|
<p>
|
早期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生动形象、丰富有趣的阅读内容,能提高幼儿口语表达的积极性。早期阅读活动有一个重要目标: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图书的主要内容讲述出来,所以早期阅读活动和讲述活动紧密相连。通过讲述可以使幼儿更加深入了解图书内容,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
</p>
|
<h4 id="d377">(三)体现出整合的学习过程</h4>
|
<p>
|
早期阅读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而是将书面语言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整合的学习过程,这种整合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整合。第二,它是语言和其他学习内容的整合。第三,它是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整合。
|
</p>
|
<h4 id="d378">(四)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语言背景</h4>
|
<p>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4%">
|
<p class="notIndent">
|
习认识母语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例如,有关汉字的起源的信息、对汉字框架结构的认识、对汉字独特的手写工具——毛笔的运用等,都能帮助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气息。
|
</p>
|
<h3 id="c154"><span class="h3-zt">二</span>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h3>
|
<p>
|
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前书写经验。之所以都有一个“前”字,是为了强调这些经验与小学的正式书面语言学习有着根本的区别。
|
</p>
|
<h4 id="d379">(一)前图书阅读经验</h4>
|
<p>
|
前图书阅读能力是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幼儿期要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画书来帮助幼儿学会阅读图书,提高阅读能力。
|
</p>
|
<p>
|
幼儿需要获得的前图书阅读经验主要包括:第一,翻阅图书的经验。第二,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第三,知道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具有对应关系。第四,图书制作的经验。
|
</p>
|
<h4 id="d380">(二)前识字经验</h4>
|
<p>
|
集中、快速、大量的识字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我们反对在幼儿园里专门集中地让幼儿识字,这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
</p>
|
<p>
|
早期阅读活动要向幼儿提供六个方面的前识字经验:第一,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来,能够把文字和口语对应起来。第二,理解文字的功能。第三,粗晓文字的来源。第四,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它与其他符号系统可以转换。第五,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化。第六,了解文字的构成规律。
|
</p>
|
<h4 id="d381">(三)前书写经验</h4>
|
<p>
|
幼儿期不要求幼儿学习写字,主要任务是获得一些有关汉字书写的信息,为幼儿进入小学正式学习书写做好准备。
|
</p>
|
<p>
|
幼儿前书写经验的学习内容包括:第一,认识汉字的独特书写风格。第二,知道汉字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三,了解书写的初步规则,学会按规则写字。第四,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了解使用每种工具的不同要求。第五,学会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
|
</p>
|
<h3 id="c155"><span class="h3-zt">三</span>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h3>
|
<p>由于早期阅读活动具有整合性的特点,因此,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需</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2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2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4%">
|
<p class="notIndent">
|
要考虑多个因素,才能为幼儿进入小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奠定良好的基础。
|
</p>
|
<h4 id="d382">(一)养成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h4>
|
<p>
|
激发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早期阅读活动的重要目标。阅读的兴趣、态度、习惯虽然都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却是影响早期阅读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
</p>
|
<h4 id="d383">(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h4>
|
<p>
|
早期阅读活动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使幼儿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最终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两个要求。
|
</p>
|
<p>第一,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p>
|
<p>第二,学会观察、理解、预测和概括阅读内容。</p>
|
<h4 id="d384">
|
(三)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
</h4>
|
<p>
|
早期阅读活动是一种语言教育活动,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既要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也要发展幼儿的书面语言,还要让幼儿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学习语言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p>
|
<p>第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图书内容表达出来。</p>
|
<p>第二,学会认读个别汉字。</p>
|
<p>第三,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p>
|
<h4 id="d385">(四)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h4>
|
<p>早期阅读活动还要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p>
|
<h3 id="c156">
|
<span class="h3-zt">四</span>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步骤及指导
|
</h3>
|
<h4 id="d386">(一)幼儿自由阅读</h4>
|
<p>
|
在阅读活动开始时,不管是阅读图书还是阅读汉字,教师首先要创设机会让幼儿自由阅读。例如,在图书阅读活动中,面对新图书幼儿的兴致很高,教师在简单介绍图书名称后,就要让幼儿自由地阅读,以便大概了解图书的内容。
|
</p>
|
<p>
|
在幼儿自由阅读阶段,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的阅读思路。第二,教师可向幼儿提出阅读要求。例如,小声阅读、爱护图书、良好的阅读姿势、按照顺序阅读等。第三,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阅读表现,并做个别指导。
|
</p>
|
<h4 id="d387">(二)师生共同阅读</h4>
|
<p>师生共同阅读,是指幼儿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带领一起阅</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style="padding: 10% 14.5%">
|
<p class="notIndent">
|
读。这是早期阅读活动中最能体现教师指导作用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正确地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
</p>
|
<p>
|
年幼幼儿在阅读时,往往注意的是画面上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很难做到有顺序地仔细阅读。因此,在这一环节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正确的阅读方法包括:拿书、翻书的方法,指读、浏览的方法,按页码阅读的方法等,并知道图书有封面、封底、内页等。需要幼儿掌握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预测能力、假设能力等,这是早期阅读活动的核心。
|
</p>
|
<p>
|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幼儿应该学习什么,而是采用“平行”的方式,与幼儿平起平坐地共同阅读。其具体方法是:教师指导幼儿翻到每一页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先观察画面,并围绕画面内容进行语言交流。然后再和教师一起阅读图画下面的文字,一页一页地进行。这种方法有助于幼儿从自由地“接近”阅读信息,过渡到按照教师的指导接受阅读信息。
|
</p>
|
<h4 id="d388">(三)围绕阅读重难点开展活动</h4>
|
<p>
|
每一次阅读活动都有重难点,教师事先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在阅读过程中有计划地围绕重难点开展各种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幼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幼儿更好地把握整本图书的内容。
|
</p>
|
<p>
|
教师在指导幼儿围绕阅读重难点开展活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幼儿解决重难点。例如,可以采用讨论的方法,根据阅读重难点提出某个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广泛地发表意见。也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围绕阅读重难点让幼儿进行局部表演,有时仅仅是表演某个表情、某个动作、某段情节。
|
</p>
|
<h4 id="d389">(四)归纳阅读内容</h4>
|
<p>
|
归纳阅读内容是总结性的活动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巩固、消化所学的内容。这是整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
</p>
|
<p>
|
归纳阅读内容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归纳法,鼓励幼儿用一段话或一句话归纳图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采用活动归纳法,引导幼儿围绕图书内容开展表演或游戏活动;也可以采用作品欣赏的方法,以欣赏故事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采用创造性讲述的方法,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讲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1)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
述。有些活动方式,受课堂时间限制,也可以作为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开展。
|
</p>
|
|
<h2 id="b044">
|
<span class="h2-zt">第九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案例及评析</span>
|
</h2>
|
<p>
|
幼儿语言教育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但要理解、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还要积累幼儿园各种语言活动设计的感性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学会设计、组织和评析各种语言教育活动。本课围绕幼儿园常见的各种语言教育活动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活动案例,让同学们阅读和欣赏,帮助同学们掌握各种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格式要求,丰富同学们的学习内容。
|
</p>
|
<h3 id="c157">
|
<span class="h3-zt">一</span>大班讲述活动:各种各样的袋子
|
</h3>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236-1.jpg" />
|
</p>
|
<p class="img">大班讲述活动:各种各样的袋子</p>
|
<p><b>(一)活动目标</b></p>
|
<p class="block">
|
1.能够围绕讲述主题内容,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
|
</p>
|
<p class="block">
|
2.能够积极、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
</p>
|
<p class="block">3.养成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p>
|
<p><b>(二)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
|
1.请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的袋子,布置成“袋子展览会”。
|
</p>
|
<p class="block">2.录音机、磁带。</p>
|
<p><b>(三)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参观“袋子展览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p>
|
<p class="block">
|
提问: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袋子,和同伴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袋子?为什么?
|
</p>
|
<p class="block">
|
2.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
</p>
|
<p class="block">(1)请幼儿向周围小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袋子。</p>
|
<p class="block">
|
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语言是否清楚、简洁,并及时给予引导。
|
</p>
|
<p class="block">
|
(2)请任意一个幼儿介绍他最喜欢的袋子,其他小朋友猜猜他说的是哪一个。
|
</p>
|
<p class="block">
|
提问:你喜欢的袋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做什么用的?你为什么喜欢它?
|
</p>
|
<p class="block">
|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及时抓住幼儿讲述中的闪光点。
|
</p>
|
<p class="block">3.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袋子,引进新的讲述经验。</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2)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block">
|
教师按照袋子的特点→功用→喜欢的理由等讲述思路,讲述自己的袋子,为幼儿提供完整、规范的讲述范例。
|
</p>
|
<p class="block">4.幼儿运用新的讲述思路在集体面前讲述。</p>
|
<p class="block">
|
教师提醒幼儿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袋子的特点、功用、喜欢的理由,激发幼儿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
</p>
|
<p class="block">5.幼儿带上自己心爱的袋子表演。</p>
|
<p class="block">幼儿听轻松音乐带上心爱的袋子,进行创造性的表演。</p>
|
<p><b>(四)活动延伸</b></p>
|
<p class="block">
|
1.语言区:提供材料,引导幼儿把新的讲述经验迁移到同一物体和不同物体的讲述中去。
|
</p>
|
<p class="block">2.表演区:让幼儿带上袋子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p>
|
<p class="block">
|
3.美工区:投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有创造性地制作袋子。
|
</p>
|
<p class="right">
|
(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儿童福利会第一幼儿园提供,略做修改)
|
</p>
|
<p><b>[评析]</b></p>
|
<p>
|
“各种各样的袋子”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实物讲述活动。教师取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用品——“袋子”,用贴近生活的讲述对象帮助幼儿较好地构思讲述内容,调动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
</p>
|
<p>
|
本活动的目标是从幼儿发展的多个层面提出的,它以幼儿的听说能力训练为主,又兼顾了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这些目标既突出讲述活动的特点,又重视对幼儿的整体发展教育。
|
</p>
|
<p>
|
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在课前完成的,把它作为过程的第一个部分,主要是为了突出幼儿参与活动准备的重要性,使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延伸成为一个完整连续的学习过程。
|
</p>
|
<p>
|
从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开始,教师按照讲述活动的组织步骤指导幼儿活动。第一个环节的参观“袋子展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袋子,色彩鲜艳、款式多样,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幼儿充分地感知、理解讲述的对象,为后面的讲述积累感性经验。第二个环节的自由讲述,既有幼儿之间的个人讲述,又有在集体面前的讲述。两种方式各有优点,能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第三、第四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以示范法引入新的讲述经验,给幼儿提供讲述思路,并且在第四个环节中给幼儿提供了运用新的讲述经验进行讲述的机会,帮助幼儿及时巩固讲述经验。整个活动过程的安排层次清楚,衔接自然。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3">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3)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3 id="c158">
|
<span class="h3-zt">二</span>小班听说游戏活动:动物列车
|
</h3>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238-1.jpg" />
|
</p>
|
<p class="img">小班听说游戏活动:动物列车</p>
|
<p><b>(一)活动目标</b></p>
|
<p class="block">
|
1.能正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叫声及爱吃的食物。学会用短句表达:“我是××,×××,爱吃××和××”。
|
</p>
|
<p class="block">2.能听懂简单的游戏规则,并按规则游戏。</p>
|
<p class="block">3.喜欢参加语言游戏,能大胆地参与交流。</p>
|
<p><b>(二)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p>
|
<p class="block">2.小熊头饰、方向盘各一个。</p>
|
<p><b>(三)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以参加小熊生日会为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p>
|
<p class="block">
|
由一名教师扮演小熊,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小熊前来邀请小动物到它家参加生日会。
|
</p>
|
<p class="block">
|
教师提问:“小熊,你要到哪里去呀?”小熊回答:“今天我过生日,我要请小动物们坐上火车参加我的生日会。”
|
</p>
|
<p class="block">2.学习短句“我是××,×××,爱吃××和××”。</p>
|
<p class="block">
|
教师提问:“谁想去小熊的生日会?你是谁?你是怎样叫的?你爱吃什么?”
|
</p>
|
<p class="block">
|
鼓励幼儿大胆地学说游戏中的对话:“我是××,×××,爱吃××和××”。
|
</p>
|
<p class="block">3.教师交代游戏的玩法及规则。</p>
|
<p class="block">
|
玩法:全班幼儿扮演小动物坐成半圆形,司机站在中间,手握方向盘,说:“嗨!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说:“我来坐。”司机任意把火车开到一名幼儿面前,说:“你是谁?”被选中的幼儿回答:“我是××,×××,爱吃××和××”,说对了的幼儿双手搭在前一个幼儿的肩膀上作为乘客,嘴里发出“呜——”,游戏继续进行。
|
</p>
|
<p class="block">
|
规则:幼儿说出的小动物的名称、叫声、爱吃的食物要一致,才能上车。
|
</p>
|
<p class="block">4.教师带领幼儿游戏。</p>
|
<p class="block">
|
教师扮演司机,先邀请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与老师一起做游戏。
|
</p>
|
<p class="block">5.幼儿自主游戏。</p>
|
<p class="block">
|
选择一名幼儿当司机,其他幼儿当乘客,全班幼儿参与游戏。角色可以轮换进行。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话。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4">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4)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block">6.以参加小熊生日会愉快地结束活动。</p>
|
<p><b>(四)活动延伸</b></p>
|
<p class="block">在户外活动中进一步练习游戏。</p>
|
<p class="right">
|
(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提供,略做修改)
|
</p>
|
<p><b>[评析]</b></p>
|
<p>
|
听说游戏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它兼有教学和游戏的双重性质。本次活动正是体现这一点,以一个游戏活动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
</p>
|
<p>
|
这是一个练习句子的游戏。在导入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短句“我是××,×××,爱吃××和××”,这是为游戏的开展做知识储备,把游戏用语练好了,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游戏的规则。从第四个环节过渡到第五个环节,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逐步掌握游戏玩法后,活动过程从教师带领的游戏,转入幼儿自主的游戏,体现了活动过程进展中教学成分的逐渐减少,游戏成分的逐步增加,这样,使听说游戏活动以教学的方式进入,以游戏的方式结束,这就是听说游戏活动的最大特点。
|
</p>
|
<h3 id="c159"><span class="h3-zt">三</span>大班文学活动:摇篮</h3>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239-1.jpg" />
|
</p>
|
<p class="img">大班文学活动:摇篮</p>
|
<p><b>(一)活动目标</b></p>
|
<p class="block">
|
1.感受诗歌里洋溢着的宁静、温馨的情感,理解诗歌的内容。
|
</p>
|
<p class="block">
|
2.正确使用动词:飘、翻、吹、唱,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
</p>
|
<p class="block">
|
3.能大胆表达,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和初步仿编诗歌的能力。
|
</p>
|
<p class="block">4.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p>
|
<p><b>(二)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1.课件PPT。</p>
|
<p class="block">2.音乐《摇篮曲》。</p>
|
<p><b>(三)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
|
1.运用歌曲《摇篮曲》导入,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
</p>
|
<p class="block">
|
(1)幼儿聆听歌曲《摇篮曲》,跟随教师做简单律动,感受摇篮带给小宝宝的温馨感。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5">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5)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block">
|
小结:这是一首摇篮曲(播放画有摇篮的幻灯片),是一首能让小宝宝安静睡觉的歌,那你们知道宝宝要睡在哪里吗?对了,要睡在摇篮里。今天啊,我们班上也来了许多小宝宝,看看它们是谁吧。
|
</p>
|
<p class="block">(2)引导幼儿说说各个宝宝的摇篮。</p>
|
<p class="block">
|
出示教具,提问:你们瞧,这是谁啊?那么你们知道他的摇篮是什么呢?
|
</p>
|
<p class="block">
|
小结:孩子们真棒啊,你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缪老师今天带来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里的小宝宝们都睡在什么样的摇篮里。
|
</p>
|
<p class="block">
|
2.播放课件,让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语言。
|
</p>
|
<p class="block">
|
(1)欣赏诗歌第一遍,引导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如星星—蓝天,鱼儿—大海……)
|
</p>
|
<p class="block">欣赏前,教师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仔细倾听:</p>
|
<p class="block">
|
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都有哪些宝宝,谁是他们的摇篮呢?
|
</p>
|
<p class="block">欣赏后,教师提问,让幼儿思考回答:</p>
|
<p class="block">
|
谁能告诉我,诗歌里都有哪些宝宝呢?那么谁是他们的摇篮呢?
|
</p>
|
<p class="block">
|
小结:原来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花园是花宝宝的摇篮,妈妈的手是小宝宝的摇篮,那么这些摇篮都是怎么摇的呢,是轻轻地,还是重重地啊?对了,这些摇篮都是轻轻地摇,那么摇篮都用了什么动作来哄宝宝睡着呢,我们再来听听吧。
|
</p>
|
<p class="block">
|
(2)欣赏诗歌第二遍,着重理解动词“飘、翻、吹、唱”。
|
</p>
|
<p class="block">
|
提问:这些摇篮们都用了什么动作来哄小宝宝睡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p>
|
<p class="block">
|
小结:原来不同的摇篮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哄宝宝睡着。
|
</p>
|
<p class="block">在蓝天摇篮里,白云要轻轻地飘,星宝宝才能睡着。</p>
|
<p class="block">在大海摇篮里,浪花要轻轻地翻,鱼宝宝才能睡着。</p>
|
<p class="block">在花园摇篮里,风儿要轻轻地吹,花宝宝才能睡着。</p>
|
<p class="block">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歌儿要轻轻地唱,宝宝才能睡着。</p>
|
<p class="block">3.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p>
|
<p class="block">(1)教师引导幼儿跟读。</p>
|
<p class="block">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诵诗歌几遍。</p>
|
<p class="block">(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诗歌的感情处理,并配合动作。</p>
|
<p class="block">(3)教师与幼儿一起配乐朗诵。</p>
|
<p class="block">4.启发幼儿尝试仿编诗歌。</p>
|
<p class="block">
|
出示PPT,利用这些画面引发幼儿思考,利用刚学到的知识与同伴一起创编诗歌,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
|
</p>
|
<p class="block">
|
提问:这些宝宝的摇篮是什么?谁会哄小宝宝睡觉?怎么哄?
|
</p>
|
<p class="block">5.归纳诗歌主题,感受生活的美好。</p>
|
<p class="block">
|
教师总结:每个宝宝都有一个家,都有疼爱自己的妈妈,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我们的生活很美好,宝宝们也生活得很快乐,明天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了,让我们一起唱一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6">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6)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block">首歌送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吧。</p>
|
<p><b>(四)活动延伸</b></p>
|
<p class="block">
|
1.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在活动区里,供幼儿继续朗诵、表演和创编。
|
</p>
|
<p class="block">
|
2.请幼儿把《摇篮》内容画出来,装订成册,供幼儿继续欣赏和创编。
|
</p>
|
<p class="block">附诗歌:</p>
|
<p class="center">摇篮</p>
|
<p class="center1">
|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
</p>
|
<p class="center1">
|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
</p>
|
<p class="center1">
|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
</p>
|
<p class="center1">
|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
</p>
|
<p class="right">
|
(该活动案例由广州市天河区骏景稚乐幼儿园提供,略做修改)
|
</p>
|
<p><b>[评析]</b></p>
|
<p>
|
文学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这首诗歌的意境优美,语言生动,主题内容健康向上,对幼儿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诗歌的内容结构单一,关键语言重复出现,符合幼儿的理解和学习特点。文学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多层次活动,本活动涵盖了三个层次的活动,有欣赏理解作品,有表现作品,还有现象创作作品,活动目标也体现了这一点。
|
</p>
|
<p>
|
这首诗歌的内容不是很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两次示范朗诵,帮助幼儿欣赏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语言。活动过程中的提问很重要,教师在示范朗诵前后都有提问,但两次提问的目的不同。示范朗诵前的提问是为了让孩子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倾听,示范朗诵后的提问主要针对诗歌的内容和语言,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幼儿熟悉、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别是诗歌的动词,以达到本次活动的第一、第二个目标。在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后,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并运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想象和仿编,以达到活动的第三个目标。最后和幼儿一起讨论、归纳诗歌主题,以达到本活动的第四个目标。
|
</p>
|
<h3 id="c160">
|
<span class="h3-zt">四</span>小班阅读活动:爱吃水果的牛
|
</h3>
|
<p class="center"><b>扫一扫,看视频</b></p>
|
<p class="center">
|
<img class="img-g" alt="" src="../../images/0242-1.jpg" />
|
</p>
|
<p class="img">小班阅读活动:爱吃水果的牛</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7">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7)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b>(一)活动目标</b></p>
|
<p class="block">
|
1.初步学会按顺序观察图书的每幅画面,重点观察图中人物的形象和表情,讲出画面的主要内容。
|
</p>
|
<p class="block">
|
2.能联系自己的已有经验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
|
</p>
|
<p class="block">3.知道吃水果对人体有好处,养成爱吃水果的好习惯。</p>
|
<p><b>(二)活动准备</b></p>
|
<p class="block">
|
1.大本图画故事书《爱吃水果的牛》一本,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
</p>
|
<p class="block">2.牛的手偶、各种水果图片、配套DVD。</p>
|
<p><b>(三)活动过程</b></p>
|
<p class="block">1.手偶表演导入,观察封面引出故事。</p>
|
<p class="block">(1)教师出示牛的手偶,激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p>
|
<p class="block">教师用“牛”的口吻提问: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p>
|
<p class="block">(2)教师出示大书,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图书封面。</p>
|
<p class="block">提问:封面上有谁?牛在做什么?</p>
|
<p class="block">
|
2.引导幼儿观察识别画面并进行文字的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
</p>
|
<p class="block">
|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的扉页,提问:扉页上画了什么?
|
</p>
|
<p class="block">
|
(2)教师引导幼儿阅读1~4页,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
</p>
|
<p class="block">
|
(3)教师引导幼儿阅读5~9页,提问:牛吃了什么水果?是谁喂它吃的?
|
</p>
|
<p class="block">
|
(4)教师引导幼儿阅读10~16页,提问:“邻居”是什么意思?主人和邻居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只爱吃水果的牛没生病呢?它在干什么?
|
</p>
|
<p class="block">
|
(5)教师引导幼儿阅读18~19页,提问:为什么是草莓牛奶呢?它是怎么来的?
|
</p>
|
<p class="block">
|
3.围绕重点内容开展活动,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感受。
|
</p>
|
<p class="block">
|
(1)集体讨论19~23页,提问:爱吃水果的牛肚子里还有什么味道的牛奶?教师引导幼儿将水果与杯子对应数一遍,帮助幼儿理解吃了什么水果就会挤出什么味道的牛奶。
|
</p>
|
<p class="block">
|
(2)教师出示教具“牛”,请幼儿将各种水果放进牛肚子里,请生病的邻居喝果汁牛奶。幼儿跟老师一起说:请你喝杯××牛奶吧!
|
</p>
|
<p class="block">
|
(3)教师引导幼儿阅读22~23页,提问:从哪里看出他们变成爱吃水果的人了?
|
</p>
|
<p class="block">4.完整阅读图书,欣赏故事内容。</p>
|
<p class="block">幼儿自己一边翻阅图书,一边欣赏配乐故事。</p>
|
<p class="block">5.归纳图书内容,知道吃水果少生病。</p>
|
<p class="block">
|
教师小结:原来吃水果真的会少生病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好吃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吃水果吧!
|
</p>
|
<p><b>(四)活动延伸</b></p>
|
<p class="block">在图书角里投放图书,幼儿自主阅读。</p>
|
<p class="right">(该活动案例由汕头市中山幼儿园提供,略做修改)</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8">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8)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b>[评析]</b></p>
|
<p>
|
早期阅读活动虽然是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但是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而是将书面语言学习和其他方面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整合的学习过程。这节课的活动目标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既有书面语言的学习,也有口头语言的锻炼,还有阅读能力和社会性行为的培养。
|
</p>
|
<p>
|
本次活动过程安排了五个步骤:第一,导入活动开始,引出图书内容。第二,师生共同阅读,这是最重要的步骤,教师采用边提问边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理解、预测等方面的阅读能力,并让幼儿边观察边讲述,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教师采用讨论和让幼儿表演的方法,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最后两个步骤主要是采用欣赏故事的方式归纳和巩固阅读内容,帮助幼儿归纳作品主题,并从中受到教育。
|
</p>
|
<h2 id="b045">
|
<span class="h2-zt">第十课</span
|
><span class="h2-zt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实践训练</span>
|
</h2>
|
<p>
|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活动都有相应的教育活动目标和活动组织程序,需要理解、掌握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围绕这五种类型的活动,本课安排了以下五个内容的实训活动。实训目的是:能根据各种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通过有重点的实践训练,掌握各种类型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一般策略,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评析、设计和组织各种语言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实践能力。
|
</p>
|
<h3 id="c161">
|
<span class="h3-zt1">项目一</span>谈话活动的实践训练
|
</h3>
|
<h4 id="d390">(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初步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p>
|
<p class="block">
|
2.学会根据所提供的话题设计谈话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中的提问。
|
</p>
|
<p class="block">
|
3.能根据所提供的话题设计与组织完整的谈话活动,熟练掌握谈话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技能。
|
</p>
|
<h4 id="d391">(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1.阅读完整的谈话活动方案。</p>
|
<p class="block">
|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谈话活动方案,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活动方案的活动目标及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39">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39)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block">
|
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怎样改进?
|
</p>
|
<p class="block">2.观摩、评析幼儿园各个年龄班的谈话活动。</p>
|
<p class="block">
|
观看谈话活动教学实况录像或者到幼儿园现场观摩,记录谈话活动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要求?可以怎样改进?
|
</p>
|
<p class="block">3.设计谈话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中的提问。</p>
|
<p class="block">
|
根据下列话题设计谈话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中的提问,全班同学进行评析,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
|
</p>
|
<p class="block">小班谈话活动:我最喜欢的人。</p>
|
<p class="block">中班谈话活动:我的生日。</p>
|
<p class="block">大班谈话活动:春游真快乐。</p>
|
<p class="block">4.设计完整的谈话活动方案,并练习说课或试教。</p>
|
<p class="block">
|
根据下列话题设计出完整的谈话活动方案,并分小组说课或试教。
|
</p>
|
<p class="block">小班谈话活动:我爱吃的水果、我的妈妈。</p>
|
<p class="block">中班谈话活动:我喜欢的玩具、可爱的动物。</p>
|
<p class="block">大班谈话活动:我的新年礼物、我爱看的图书。</p>
|
<h3 id="c162">
|
<span class="h3-zt1">项目二</span>讲述活动的实践训练
|
</h3>
|
<h4 id="d392">(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初步了解幼儿园讲述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p>
|
<p class="block">
|
2.学会根据所提供的图片、实物、情境等设计与组织各种类型的讲述活动。
|
</p>
|
<p class="block">3.熟练掌握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技能。</p>
|
<h4 id="d393">(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1.阅读各种类型的讲述活动方案。</p>
|
<p class="block">
|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讲述活动方案,并分析比较: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境讲述三种类型的讲述活动在活动目标、组织步骤和指导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
</p>
|
<p class="block">2.观摩、评析幼儿园各种类型的讲述活动。</p>
|
<p class="block">
|
观看讲述活动教学实况录像或者到幼儿园现场观摩,记录讲述活动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要求?可以怎样修改?
|
</p>
|
<p class="block">3.设计讲述活动的活动过程。</p>
|
<p class="block">根据下列课题内容设计讲述活动的活动过程。</p>
|
<p class="block">小班讲述活动:看图讲述《捉迷藏》。</p>
|
<p class="block">中班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小兔家的窗》。</p>
|
<p class="block">大班讲述活动:实物讲述《各种各样的杯子》。</p>
|
<p class="block">4.设计完整的讲述活动方案,并练习说课或试教。</p>
|
<p class="block">
|
根据下列课题内容设计出完整的讲述活动方案,并分小组说课或试教。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40">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40)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block">
|
小班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小鸭和朋友》、实物讲述《我的小书包》。
|
</p>
|
<p class="block">
|
中班讲述活动:看图讲述《鱼儿搬家》、实物讲述《好看的帽子》。
|
</p>
|
<p class="block">
|
大班讲述活动:看图讲述《鱼儿搬家》、情境讲述《妈妈回来了》。
|
</p>
|
<h3 id="c163">
|
<span class="h3-zt1">项目三</span>听说游戏活动的实践训练
|
</h3>
|
<h4 id="d394">(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初步了解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p>
|
<p class="block">
|
2.学会根据所提供的课题内容设计各种听说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
</p>
|
<p class="block">
|
3.能设计与组织各种类型的听说游戏活动,熟练掌握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技能。
|
</p>
|
<h4 id="d395">(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1.收集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活动。</p>
|
<p class="block">
|
利用到幼儿园的实习机会,收集幼儿园各种类型的听说游戏活动,然后将游戏内容带到班级与同学们交流。
|
</p>
|
<p class="block">2.设计听说游戏活动的目标、玩法和规则。</p>
|
<p class="block">
|
根据下列课题内容设计活动目标、玩法和规则,并练习说课或试教。
|
</p>
|
<p class="block">小班听说游戏活动:学习运用“跳、飞、游”等动词。</p>
|
<p class="block">中班听说游戏活动:学习使用方位词和介词。</p>
|
<p class="block">大班听说游戏活动:学习用简单句说话。</p>
|
<p class="block">3.设计完整的听说游戏活动方案,并练习说课或试教。</p>
|
<p class="block">
|
根据下列课题内容设计出完整的听说游戏活动方案,并分小组说课或试教。
|
</p>
|
<p class="block">小班听说游戏活动:学习动词。</p>
|
<p class="block">中班听说游戏活动:学习运用代词。</p>
|
<p class="block">大班听说游戏活动:学习用简单句说话。</p>
|
<h3 id="c164">
|
<span class="h3-zt1">项目四</span>文学活动的实践训练
|
</h3>
|
<h4 id="d396">(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初步了解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p>
|
<p class="block">
|
2.学会讲述故事和朗诵诗歌、散文,并设计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的方法。
|
</p>
|
<p class="block">
|
3.能设计与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学活动,熟练掌握文学活动设计和指导技能。
|
</p>
|
<h4 id="d397">(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1.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活动方案。</p>
|
<p class="block">
|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文学活动方案,并分析比较:故事活动、诗歌活动、散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41">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41)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p class="notIndent block">
|
文活动等在活动目标、组织步骤和指导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
</p>
|
<p class="block">故事活动:《小兔子找太阳》(小班)。</p>
|
<p class="block">诗歌活动:《春风》(小班)。</p>
|
<p class="block">散文活动:《云彩和风儿》(中班)。</p>
|
<p class="block">
|
2.练习讲述故事和朗诵诗歌,并设计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的方法。
|
</p>
|
<p class="block">
|
(1)选择一个故事或诗歌作品,练习讲述或者朗诵给幼儿听。
|
</p>
|
<p class="block">
|
(2)根据作品特点和内容,设计出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的方法,并进行说课或试教。
|
</p>
|
<p class="block">3.观摩、评析幼儿园各种类型的文学活动。</p>
|
<p class="block">
|
观看文学活动教学实况录像或者到幼儿园现场观摩,记录文学活动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要求?有什么需要改进?
|
</p>
|
<p class="block">4.设计完整的文学活动方案,并练习说课或试教。</p>
|
<p class="block">
|
根据下列文学作品设计出完整的文学活动方案,并分小组说课或试教。
|
</p>
|
<p class="block">小班:故事《灰灰先生》、诗歌《春风》。</p>
|
<p class="block">中班:故事《金色的房子》、诗歌《春雨》。</p>
|
<p class="block">
|
大班: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古诗《咏鹅》、散文《秋天的色彩》。
|
</p>
|
<h3 id="c165">
|
<span class="h3-zt1">项目五</span>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践训练
|
</h3>
|
<h4 id="d398">(一)实训目标</h4>
|
<p class="block">1.初步了解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p>
|
<p class="block">2.学会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p>
|
<p class="block">3.熟练掌握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技能。</p>
|
<h4 id="d399">(二)内容与要求</h4>
|
<p class="block">1.阅读完整的早期阅读活动方案。</p>
|
<p class="block">
|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早期阅读活动方案,并分析比较:早期阅读活动的活动目标及组织程序和其他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有什么不同?
|
</p>
|
<p class="block">2.观摩、评析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p>
|
<p class="block">
|
观看早期阅读活动教学录像或者到幼儿园现场观摩,记录早期阅读活动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要求?可以怎样改进?
|
</p>
|
<p class="block">3.设计完整的早期阅读活动方案,并练习说课或试教。</p>
|
<p class="block">
|
根据下列课题内容设计出完整的早期阅读活动方案,并分小组说课或试教。
|
</p>
|
<p class="block">小班早期阅读活动:《三只羊》《送你一把梳子》。</p>
|
<p class="block">中班早期阅读活动:《红点点》《树婆婆与鸟娃娃》。</p>
|
<p class="block">
|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顽皮的螃蟹》《象形文字到现代汉字》。
|
</p>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page-box" page="242">
|
<div v-if="showPageList.indexOf(242) > -1">
|
<div class="bodystyle">
|
<hr />
|
<p>
|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7.png" /><span
|
class="zt-ht"
|
>思考题</span
|
>
|
</p>
|
<p>1.幼儿语言教育有什么意义?</p>
|
<p>2.幼儿学习语言有什么特点?怎样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语言教育?</p>
|
<p>3.幼儿语言教育要遵循哪些指导原则?</p>
|
<p>4.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p>
|
<p>5.为什么要教幼儿学说普通话?</p>
|
<p>6.为什么要重视生活中的语言教育?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言教育?</p>
|
<p>7.幼儿语言教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运用示范法?</p>
|
<p>8.比较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的特点。</p>
|
<p>9.谈话活动的组织包括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怎样指导?</p>
|
<p>10.讲述活动的组织包括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怎样指导?</p>
|
<p>11.文学活动包括哪几个层次的活动?每个层次的活动怎样指导?</p>
|
<p>12.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包括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怎样指导?</p>
|
<p>
|
<img class="rwmb-1" alt="" src="../../images/tb-8.png" /><span
|
class="zt-ht"
|
>学习反思</span
|
>
|
</p>
|
<br />
|
<hr />
|
<br />
|
<hr />
|
<br />
|
<hr />
|
<br />
|
<hr />
|
</div>
|
</div>
|
</div>
|
</div>
|
</template>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chapter007",
|
props: {
|
showPageList: {
|
type: Array,
|
default: () => [],
|
},
|
},
|
data() {
|
return {};
|
},
|
};
|
</script>
|